讀經三遍:列王紀下 十四 1-22
1. 以色列王約哈斯的兒子約阿施第二年,猶大王約阿施的兒子亞瑪謝登基。
2. 他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五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十九年。他母親名叫約耶但,是耶路撒冷人。
3. 亞瑪謝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但不如他祖大衛,乃效法他父約阿施一切所行的;
4. 只是邱壇還沒有廢去,百姓仍在那裡獻祭燒香。
5. 國一堅定,就把殺他父王的臣僕殺了,
6. 卻沒有治死殺王之人的兒子,是照摩西律法書上耶和華所吩咐的說:不可因子殺父,也不可因父殺子,各人要為本身的罪而死。
7. 亞瑪謝在鹽谷殺了以東人一萬,又攻取了西拉,改名叫約帖,直到今日。
8. 那時,亞瑪謝差遣使者去見耶戶的孫子約哈斯的兒子以色列王約阿施,說:你來,我們二人相見於戰場。
9. 以色列王約阿施差遣使者去見猶大王亞瑪謝,說:利巴嫩的蒺藜差遣使者去見利巴嫩的香柏樹,說:將你的女兒給我兒子為妻。後來利巴嫩有一個野獸經過,把蒺藜踐踏了。
10. 你打敗了以東人就心高氣傲,你以此為榮耀,在家裡安居就罷了,為何要惹禍,使自己和猶大國一同敗亡呢?
11. 亞瑪謝卻不肯聽這話。於是以色列王約阿施上來,在猶大的伯示麥與猶大王亞瑪謝相見於戰場。
12. 猶大人敗在以色列人面前,各自逃回家裡去了。
13. 以色列王約阿施在伯示麥擒住亞哈謝的孫子、約阿施的兒子猶大王亞瑪謝,就來到耶路撒冷,拆毀耶路撒冷的城牆,從以法蓮門直到角門共四百肘,
14. 又將耶和華殿裡與王宮府庫裡所有的金銀和器皿都拿了去,並帶人去為質,就回撒瑪利亞去了。
15. 約阿施其餘所行的事和他的勇力,並與猶大王亞瑪謝爭戰的事,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
16. 約阿施與他列祖同睡,葬在撒瑪利亞,以色列諸王的墳地裡。他兒子耶羅波安接續他作王。
17. 以色列王約哈斯的兒子約阿施死後,猶大王約阿施的兒子亞瑪謝又活了十五年。
18. 亞瑪謝其餘的事都寫在猶大列王記上。
19. 耶路撒冷有人背叛亞瑪謝,他就逃到拉吉;叛黨卻打發人到拉吉將他殺了。
20. 人就用馬將他的屍首馱到耶路撒冷,葬在大衛城他列祖的墳地裡。
21. 猶大眾民立亞瑪謝的兒子亞撒利雅【又名烏西雅】接續他父作王,那時他年十六歲。
22. 亞瑪謝與他列祖同睡之後,亞撒利雅收回以拉他仍歸猶大,又重新修理。
聽主聲音:
1. 1節『以色列王約哈斯的兒子約阿施第二年,猶大王約阿施的兒子亞瑪謝登基。』約阿施由於恩仇報,命令百姓將恩人耶何耶大的兒子撒迦利亞在聖殿的院內打死。再加上在對抗亞蘭人的戰事上沒有作為,就有他的臣僕起來將他殺死。於是由他的兒子亞瑪謝接續他為王。
2. 2節『他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五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十九年。他母親名叫約耶但,是耶路撒冷人。』作者特別記載他母親是耶路撒冷人,表示她的母親必是一位敬虔的婦人,對於亞瑪謝敬畏神有很大的影響。母親的敬虔常常能對孩子產生重大的影響。
3. 3節『亞瑪謝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但不如他祖大衛,乃效法他父約阿施一切所行的;』雖然亞瑪謝和之後的二個王都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王,但他們對神的心和大衛大衛對神的心,已經不能相比了。亞瑪謝的敬虔是效法他父親年輕時在祭司耶何耶大指導下時的敬虔而已。
4. 4節『只是邱壇還沒有廢去,百姓仍在那裡獻祭燒香。』亞瑪謝雖然行耶和華看為正的事,但在他治下,他並沒有廢去邱壇,讓百姓隨自己的私意去崇拜耶和華。
5. 5節『國一堅定,就把殺他父王的臣僕殺了,』當亞瑪謝把國權抓穩後,就把暗殺他父王的人殺了。
6. 6節『卻沒有治死殺王之人的兒子,是照摩西律法書上耶和華所吩咐的說:不可因子殺父,也不可因父殺子,各人要為本身的罪而死。』王上二3大衛對所羅門的吩咐是「遵守耶和華你神所吩咐的,照著摩西律法上所寫的行主的道。」但整個猶大王國歷史,就只有亞瑪謝和後來的約西亞,被清楚地描述為真實遵照「摩西律法上所寫的」。
7. 7節『亞瑪謝在鹽谷殺了以東人一萬,又攻取了西拉,改名叫約帖,直到今日。』歷史似乎是如此不斷循環的,每當猶大的王對耶和華有信心時,以東就成為猶大的器皿。但每當王對耶和華不忠時,猶大就成為猶大國的惡鄰居。
8. 8節『那時,亞瑪謝差遣使者去見耶戶的孫子約哈斯的兒子以色列王約阿施,說:你來,我們二人相見於戰場。』當亞瑪謝打敗了以東之後,就膽壯起來,以色列挑釁。一直以來以色列的國力都強盛過猶大。但亞瑪謝如今卻自視甚高,對以色列開始不客氣起來。驕必敗,謙受益,亞瑪謝的驕傲讓他大受虧損。
9. 9節『以色列王約阿施差遣使者去見猶大王亞瑪謝,說:利巴嫩的蒺藜差遣使者去見利巴嫩的香柏樹,說:將你的女兒給我兒子為妻。後來利巴嫩有一個野獸經過,把蒺藜踐踏了。』以色列王約阿施以精明沈著的態度用文學的比喻來回應猶大王亞瑪謝的挑釁。他稱亞瑪謝不過是蒺藜。他自己是利巴嫩的香柏樹。而野獸應是指亞蘭或亞述。這話的意思是若以色列不保護猶大,猶大早就被亞蘭或亞述的鐵蹄踐踏了。
10. 10節『你打敗了以東人就心高氣傲,你以此為榮耀,在家裡安居就罷了,為何要惹禍,使自己和猶大國一同敗亡呢?』 約阿施似乎在警告猶大王亞瑪謝,千萬要認份,不要以為打敗了以東,就自以為了不起。若要攻擊以色列,恐將自己惹禍上身,以色列有能力使猶大亡國。
11. 11節『亞瑪謝卻不肯聽這話。於是以色列王約阿施上來,在猶大的伯示麥與猶大王亞瑪謝相見於戰場。』這時候拜偶像的亞瑪謝已經無法分辨真實與想像,他不肯聽以色列王的警告,硬是要在戰場上見面。
12. 12節『猶大人敗在以色列人面前,各自逃回家裡去了。』此次戰役的結果是猶大人敗在以色列人面前,老百姓各自逃回家裡去了。
13. 13節『以色列王約阿施在伯示麥擒住亞哈謝的孫子、約阿施的兒子猶大王亞瑪謝』本句經文提到被擄的亞瑪謝王時,是從他的祖父亞哈謝開始,意思是暗指這時候的亞瑪謝已經不走父親約阿施事奉耶和華的信仰路線,而是改走自己祖父亞哈謝事奉外邦神明的路線(參八27)。根據歷代志下廿五14-20亞瑪謝打敗以東人之後,就把以東的神像帶回,立為自己的神,在它面前叩拜燒香。
14. 『就來到耶路撒冷,拆毀耶路撒冷的城牆,從以法蓮門直到角門共四百肘,』亞瑪謝不但被俘,更丟臉的是約阿施還長驅直入來到耶路撒冷,拆除四百肘的城牆。
15. 14節『又將耶和華殿裡與王宮府庫裡所有的金銀和器皿都拿了去,並帶人去為質,就回撒瑪利亞去了。』約阿施也把聖殿和猶大王宮府庫裡所有有價值的金銀器皿都拿走了。而且還擄了一群人作為人質。亞瑪謝真的為自己的驕傲付出慘痛的代價。
16. 15-16節『約阿施其餘所行的事和他的勇力,並與猶大王亞瑪謝爭戰的事,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約阿施與他列祖同睡,葬在撒瑪利亞,以色列諸王的墳地裡。他兒子耶羅波安接續他作王。』由於以色列王約阿施比猶大王亞瑪謝早十五年死去,所以這裡先記載以色列王約阿施的事蹟和他打敗猶大王亞瑪謝的戰事。
17. 17-18節『以色列王約哈斯的兒子約阿施死後,猶大王約阿施的兒子亞瑪謝又活了十五年。亞瑪謝其餘的事都寫在猶大列王記上。』亞瑪謝雖然比約阿施多活十五年,然而由於他所做攻打以色列的重大的錯誤決策,後面這十五年的時間,大概都要為過去的錯誤收拾爛攤子。經文說他又活了十五年,沒有說他又作王十五年,很有可能這十五年的大多數日子,他是被囚在撒瑪利亞。而國家是由他的兒子亞撒利雅(烏西雅)來治理。我們也是一樣,一個錯誤的決定,可能會大大影響未來幾十年的日子。我們要學習從神得智慧來作決定。
18. 19節『耶路撒冷有人背叛亞瑪謝,他就逃到拉吉;叛黨卻打發人到拉吉將他殺了。』本段經文很有可能是指亞瑪謝後來從撒瑪利亞回到自己的國家,但亞撒利雅和耶路撒冷的領袖在過去十五年已經與北國的耶羅波安王保持良好的關係。亞瑪謝回國後很有可能為了報復而破壞了與以色列的結盟。因此,百姓中的領袖就起來背叛他,他只好逃到拉吉,叛黨卻打發人到拉吉,將他殺了。而他的兒子在他死後,並沒有將叛黨處死。
19. 20節『人就用馬將他的屍首馱到耶路撒冷,葬在大衛城他列祖的墳地裡。』猶太人仍讓亞瑪謝能葬在他列祖的墳墓中,因他一開始與神的關係不錯,可惜並沒有持續的順服、信靠。
20. 21節『猶大眾民立亞瑪謝的兒子亞撒利雅【又名烏西雅】接續他父作王,那時他年十六歲。』這裡可能是指亞撒利雅與他父親共治的年齡。亞瑪謝很有可能被囚在撒瑪利亞。
21. 22節『亞瑪謝與他列祖同睡之後,亞撒利雅收回以拉他仍歸猶大,又重新修理。』由於這時以色列與猶大保持友好。所以,亞撒利雅得以鞏固先前他父親打敗以東之後,所控制的南方港口以拉他。
背誦金句:列王紀下十四10
「你打敗了以東人就心高氣傲,你以此為榮耀,在家裡安居就罷了,為何要惹禍,使自己和猶大國一同敗亡呢?」
禱告文
親愛的天父:今天我們看到一個可悲的例子,亞瑪謝原本可以大有所為,只是他後來因著驕傲而犯了大錯。不但陷入不可收拾的失敗,也因著背叛上帝,而失去神的同在與祝福。主啊!幫助我逃避一切拜偶像的事。讓我一生順服神、信靠神。並且看自己看得合呼中道。求主除去我裡面的驕傲,幫助我成為謙卑倚靠你的人。禱告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讀經三遍:列王紀下 十四 23-29
23. 猶大王約阿施的兒子亞瑪謝十五年,以色列王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在撒瑪利亞登基,作王四十一年。
24. 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不離開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裡的一切罪。
25. 他收回以色列邊界之地,從哈馬口直到亞拉巴海,正如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藉他僕人迦特希弗人亞米太的兒子先知約拿所說的。
26. 因為耶和華看見以色列人甚是艱苦,無論困住的、自由的都沒有了,也無人幫助以色列人。
27. 耶和華並沒有說要將以色列的名從天下塗抹,乃藉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拯救他們。
28. 耶羅波安其餘的事,凡他所行的和他的勇力,他怎樣爭戰,怎樣收回大馬色和先前屬猶大的哈馬歸以色列,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
29. 耶羅波安與他列祖以色列諸王同睡。他兒子撒迦利雅接續他作王。
聽主聲音:
1. 『猶大王約阿施的兒子亞瑪謝十五年,以色列王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在撒瑪利亞登基,作王四十一年。』約阿施作王達四十一年之久,幾乎是二個世代之久。因此,他對北國的影響很大。按我們的期待,若他是個惡王,我們都希望神管教他,使他遭遇患難,縮短他執政的日子。但耶羅波安執政的成果和人的期待大不相同。
2. 『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不離開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裡的一切罪。』聖經作者對他的評價是他是一位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的國王,他一直不離開那惹神忿怒的罪──讓百姓拜金牛犢。
3. 『他收回以色列邊界之地,從哈馬口直到亞拉巴海,正如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藉他僕人迦特希弗人亞米太的兒子先知約拿所說的。』超出我們的想像,耶羅波王雖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然而,神卻讓他的國政大為興盛。他收回在他之前列王所失去的國土,使以色列的國境回復到所羅門時代的範圍。哈馬口位於西門山和大馬色的北方。亞拉巴海就是鹽海。從哈馬口到鹽海這樣的地界幾乎等於所羅門王時的國界。
4. 『正如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藉他僕人迦特希弗人亞米太的兒子先知約拿所說的。』耶和華的話絕對會實現,因此,耶羅波安王之所以能收回以色列邊界之地,並不是由於他的能力和偉大,而是出於神的旨意。下一節經文說明了神為何要讓這個惡王能收回以色列邊界之地。
5. 『因為耶和華看見以色列人甚是艱苦,無論困住的、自由的都沒有了,也無人幫助以色列人。』從耶戶王朝開始,以色列的王並沒有帶領百姓回轉歸向耶和華,因此,神允許在他們周圍的強國來欺侮他們,在約哈斯王(耶羅波安的祖父)執政時代,以色列甚至只剩下五十馬兵、十輛馬車和一萬歩兵。那時候,神看見以色列人甚是艱苦,以色列人幾乎被外邦人滅盡了,也沒有任何人幫助神的百姓,神就憐憫他的百姓。
6. 『耶和華並沒有說要將以色列的名從天下塗抹』即使以色列的王帶領百姓繼續悖逆神,然而耶和華因著祂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神守約施慈愛與亞伯罕的子孫。這約的內容如下(創十七4-9:「4我與你立約:你要作多國的父。 5 從此以後,你的名不再叫亞伯蘭,要叫亞伯拉罕,因為我已立你作多國的父。 6 我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國度從你而立,君王從你而出。 7 我要與你並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堅立我的約,作永遠的約,是要作你和你後裔的上帝。 8 我要將你現在寄居的地,就是迦南全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永遠為業,我也必作他們的上帝。 9 上帝又對亞伯拉罕說:「你和你的後裔必世世代代遵守我的約。在這約中,神並沒有說要將以色列的名從天下塗抹。
7. 『乃藉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拯救他們。』由於神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所以,在以色列人極其卑微之時,幾乎亡國的時候,神就藉著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來救以色列人脫離敵人的壓迫。不是耶羅波安本身具有拯救百姓的能力,乃是神藉耶羅波安來拯救百姓。這包含了神安排當時的國際情勢和興起各樣有能力的人。
8. 『耶羅波安其餘的事,凡他所行的和他的勇力,他怎樣爭戰,怎樣收回大馬色和先前屬猶大的哈馬歸以色列,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人是與神同工的。神藉著耶羅波安這個人來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列國的逼迫,而耶羅波安也的確在神的旨意中,恢復了以色列國的國勢。
9. 『耶羅波安與他列祖以色列諸王同睡。他兒子撒迦利雅接續他作王。』上帝曾經應許耶戶,他的子孫必接續他的王位至第四代。這樣,耶戶之後,經歷約哈斯、約阿施,到耶羅波安是第三代。而上帝使耶羅波安極其強盛,真的會在他的兒子執政時,馬上就結束耶戶王朝嗎?神的話語是否會真實應驗?
背誦金句:列王紀下十四26
「耶和華並沒有說要將以色列的名從天下塗抹,乃藉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拯救他們。」
禱告文
親愛的天父:你是守約施慈愛的神。以色列人在與你所立約上不忠心,彫刻偶像,不遵守你的律法與誡命。你就使他們落入患難之中,他們在患難中呼求你。你就應允他們,為他們預備拯救者,使他們能脫離仇敵的挾制。主啊!你的慈愛高及諸天,你的信實直到萬代。求你使我們這些新約的百姓,能記取舊約的教訓,能成為忠心順服的人,使我們能恆久住在你的約中,得著你所應許永遠的基業。禱告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參考經文:《 列王紀下14章1~29節》
上主看見所有的以色列人,無論自由或不自由的都遭受很大的苦難,沒有人幫助他們。上主不願意以色列人永遠滅絕,所以祂藉耶羅波安二世拯救了他們。(列王紀下14章26~27節)
耶羅波安二世在位時,是北國以色列國勢相當強盛的時期。他是以色列歷史上軍事強人之一,作王長達41年,他收復了所有屬於以色列的領土,從北方的哈馬隘口直到南方的死海。根據史書記載,耶羅波安二世在位時的版圖,僅次於所羅門王。耶羅波安二世的復興,是在上帝的計畫中,這是人難以參透的。從信仰的眼光與聖經的評價來看,耶羅波安二世的作為,都是上帝眼中看為惡的,因為他仍像以前的以色列王一樣,並沒有離開拜偶像的罪。值得注意的是,耶羅波安二世做了許多上帝不喜悅的事,上帝卻興起他來拯救以色列人。想必很多人一定會納悶,為什麼上帝要興起一個不敬畏祂的王來拯救以色列人呢?這是因為上帝的憐憫──當祂看見以色列人的困苦,不願他們永遠滅絕!
「為什麼上帝要使用遠離祂的人?為什麼上帝不懲罰作奸犯科的人?為什麼好人常常受苦?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會問上帝:「為什麼?」因為有太多答案是超過人所能理解的,很多事並不是用我們的人生經驗、邏輯思考、學理知識所能分析判斷的。因此,人靠著有限的知識要來了解無限的上帝,真是非常不容易。但回到上帝的本質來看,我們卻能明白,因著上帝的愛、憐憫,祂仍然願意拯救一直悖逆祂的民族。上帝有祂的計畫與方法,祂知道用什麼樣的方法、什麼樣的人,來完成祂偉大的救贖與計畫。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中有一段說:「但是人有罪,誤用這些恩賜,破壞人、萬物、與上帝的關係。所以,人當倚靠耶穌基督的救恩。祂要使人從罪惡中得釋放,使受壓制的人得自由、平等,在基督裡成為新創造的人,使世界成為祂的國度,充滿公義、平安與喜樂。」這段告白明確告訴我們,因著人的罪,破壞了與上帝的關係,但因著憐憫與愛,上帝一直給人機會悔改,想盡辦法要讓所有悖逆的人回轉歸向祂,甚至犧牲祂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來拯救所有犯罪的人。上帝所用的方法是人所無法理解的,但在祂來看,卻是可以拯救祂所創造的萬物,並恢復起初創造的美好。
詩篇37篇1節:「不要因作惡的人懊惱;不要羨慕不義的人。」但願我們在很多無法明白的處境中,相信凡上帝所做的,必有祂美好的旨意。
默想:
我曾因為同工或主管不稱職而忿忿不平嗎?
祈禱:
憐憫人的上帝,謝謝祢因著愛使我從罪中得釋放,求祢讓我更明白祢的心意,願主祢的國度充滿公義平安與喜樂。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 2022-08/03 讀經:列王紀下 第十四章
✟受感的經文:
14:8 那時,亞瑪謝差遣使者去見耶戶的孫子約哈斯的兒子以色列王約阿施,說:你來,我們二人相見於戰場。
14:9 以色列王約阿施差遣使者去見猶大王亞瑪謝,說:利巴嫩的蒺藜差遣使者去見利巴嫩的香柏樹,說:將你的女兒給我兒子為妻。後來利巴嫩有一個野獸經過,把蒺藜踐踏了。
14:10 你打敗了以東人就心高氣傲,你以此為榮耀,在家裡安居就罷了,為何要惹禍,使自己和猶大國一同敗亡呢?
14:11 亞瑪謝卻不肯聽這話。於是以色列王約阿施上來,在猶大的伯示麥與猶大王亞瑪謝相見於戰場。
14:12 猶大人敗在以色列人面前,各自逃回家裡去了。
14:13 以色列王約阿施在伯示麥擒住亞哈謝的孫子、約阿施的兒子猶大王亞瑪謝,就來到耶路撒冷,拆毀耶路撒冷的城牆,從以法蓮門直到角門共四百肘,
14:14 又將耶和華殿裡與王宮府庫裡所有的金銀和器皿都拿了去,並帶人去為質,就回撒瑪利亞去了。
✟受感的話語:
〔列王紀下 第14章〕講到亞瑪謝因他所行的在神眼中看為正,神祝福他打敗了他的仇敵以東人,他就不可一世,極其驕傲認為是因他的智慧用兵,才能大勝以東人;因而,傲慢自大而輕視他人。
他向以色列王約阿施下挑戰書;他說:「你來,我們二人相見於戰場。」(列王紀下 14:8) 以色列王約阿施回覆說:「我是強壯的香伯樹,你只是弱不禁風的蒺藜,你那能跟我對抗嗎?你還是在家中安居就好,免得你和猶大國一同敗亡。」(列王紀下 14:10)
驕傲的亞瑪謝聽不進去這些話,他自認自己一定可以戰勝以色列王約阿施…結果一開戰,果然猶大國慘敗,百姓逃回家中,亞瑪謝被約阿施擒住,耶路撒冷的城牆被拆毀,耶和華聖殿裡和王宮裡所有的金器和銀器全被以色列人帶走了。
驕傲的人會對自己的地位或是成就自我膨脹與炫耀,聽不進去別人所說的話;驕傲的心,蒙蔽他的眼目,因而他失去對現實環境的正確判斷力;結果,就像亞瑪謝一樣做錯決定,打了一場羞愧的敗戰。不僅自己蒙羞,國家也跟蒙羞;不僅自己蒙羞,家人也跟著蒙羞。這應了聖經的話「驕傲來,羞恥也來。」(箴言 11:2) 我們要拒絕驕傲、選擇謙卑,就要學習看別人比自己強。(腓立比書 2:3) 唯有常常看到別人比自己優秀的地方,我們才會真實的謙卑在神與人的面前。
✟禱告和回應:
求主耶穌幫助我,讓我的眼目能看到別人優秀的地方,別人比我強的地方,以至我能虛心並且謙卑的向人學習。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敬拜詩歌:叫我抬起頭的神 (讚美之泉)
https://youtu.be/20LSVaYqM-4
一、安靜:主啊,我投靠祢,因祢是天天背負我重擔的主!
二、讀經:列王紀下 13:1-13、14:23-29
1. 重點說明
北國在耶戶之後的君王約哈斯與約阿施仍拜金牛犢,導致百姓民不聊生,內憂外患不斷,尤其亞蘭王哈薛和他的兒子便哈達外蹂躪以色列民。耶和華有恩典,當約哈斯懇求,神還是應允了,因為憐憫以色列百姓的苦境。果真,約阿施之後,耶羅波安二世繼位,神透過這位君王拯救祂的子民,收回以色列邊界之地,使北國在政治軍事上出現難得的榮景。
2. 鑰節:耶和華並沒有說要將以色列的名從天下塗抹,乃藉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拯救他們。(王下 14:27)
三、默想:
■約哈斯是一個怎樣的王?(13:2)這樣的王為國家帶來什麼結果?(13:3)神如何回應約哈斯的禱告?(13:4-5)
■耶羅波安二世有那些政績?(14:25)原因為何?(14:26-27)
■約哈斯時代的應許,直到什麼時候才成就?如果我在他們那個時代,會用怎樣的心情,去等候神的時間?
四、禱告:親愛的主,幫助我相信祢的應許安定在天,必定成就,保守我繼續持守祢的正道中,安然等候。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列王紀下 13-14 章
閱讀: 箴言12章2-15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列王紀下13-14章;約翰福音2章
愚妄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為正直;惟智慧人肯聽人的勸教。—箴言12章15節
在美國南北內戰期間,林肯總統曾為了要討好一位政治人物,而下令調動北軍的某幾個軍團。當戰爭部長史坦頓收到命令時,不但拒絕執行,而且還說總統很愚昧。有人將史坦頓所說的話告訴林肯,林肯卻回應說:「要是史坦頓說我愚昧,那我必定是愚昧的,因為他幾乎總是對的。讓我去找出問題在哪裡。」在林肯總統與史坦頓交談之後,他明白自己之前所下的命令是個嚴重的錯誤。雖然林肯被史坦頓批評為愚昧,但他的反應卻證明了他的睿智。因為在自己的看法受到史坦頓的反對時,林肯沒有固執己見、剛愎自用,反倒聽取建言,認真思考,改變想法。
你曾經遇過不肯聽取明智建言的人嗎?(參閱列王紀上12章1-11節)那真讓人惱火吧?甚或你自己是否也曾拒絕採納建言呢?如箴言12章15節說:「愚妄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為正直;惟智慧人肯聽人的勸教。」人不可能永不犯錯,當然包括我們自己!需知每個人都會犯錯,只有愚昧人才會以為自己是例外。相反地,我們當學習以上帝的智慧行事,聽取他人所給予的明智建言──即使起初我們並不同意對方的看法。有時候,上帝就是這樣讓我們得益處(2節)。
為何有時候你不願聽取別人的明智建言?
你如何確定所採納的建言富有真智慧?
充滿智慧的上帝,求祢將祢的道路指教我,
讓我遠避愚行。感謝祢在我生命中安排許多人,
在我需要幫助時提供智慧的建言。
作者: 康恩施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在聖經各書卷中,箴言的體裁因作者的表達方式而別具一格。雖然大多數聖經書卷都包含連續性的敘事、蒐集的詩歌、連貫性的教導,或有關聯的預言性信息,但箴言的內容卻並非如此。儘管第1-9章和第31章有連貫性的教導,但介於兩者之間的內容大多是彙集的智慧箴言,而且似乎沒有特定的主題,也沒有什麼具體的闡述模式。然而,這套彙整的箴言蘊藏豐富的智慧,數百年後,雅各稱之為「從上頭來的智慧」(雅各書3章17節),能指引我們在此艱難、黑暗的世界中活出我們的信仰。
柯貝爾
這段經文記載兩個王(南國亞瑪謝和北國約阿施)和兩場戰役。亞瑪謝王登基時,像他父親有「好的開始」,後卻「走下坡」。他打敗以東後,迎回以東的偶像,立為自己的神,不聽先知的勸(代下25:14-16)。第五年,還因打贏以東而驕傲,向約阿施王討戰,落得被擒受辱。據《信望愛》解說:「亞瑪謝被約阿施擒獲之後,亞撒利雅就被立為王,與亞瑪謝共同執政(24年)。」最後,他也被叛黨所殺(19節),與其父同樣下場,令人不勝唏噓!亞瑪謝無論迎回以東偶像或向北國討戰,都起因於驕傲的心。
謙卑很重要,但長久要保有謙卑很難!為此,我牧會時,在會堂的男生廁所設一個我「謙卑空間」,每次如廁後就清洗這洗手台,提醒自己「要謙卑」;目前在客神服事,我把草坪視為「謙卑空間」,有空時,蹲下來拔雜草,也提醒自己「要謙卑」。發覺這方法有一點用!明天是主日,預備心做禮拜時,也求主保守我們一生能謙卑!
亞瑪謝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但不如他祖大衛,以色列王約阿施說:「你(亞瑪謝)打敗了以東人就心高氣傲,你以此為榮耀,在家裏安居就罷了,為何要惹禍,使自己和猶大國一同敗亡呢?」列王紀下14:3、10
親愛的天父上帝,我感謝你。因你的恩典憐憫,使我能被揀選進入你救恩的行列,更能被你差遣使用,作拯救的器皿。主啊!願我的心在你面前顯為聖潔,願我的心尊主為大,專心愛你。主啊!你是使謙卑人升高,驕傲人降卑的主,求主幫助我,能以謙卑束腰,以上帝所賜的能力,謙卑的來服事這個世代,不把力量花在不必要的競爭之中。阿們!
這段經文記載了三個王。第一個王是亞瑪謝(17-20節);第二個王是亞撒利雅,國勢稍興,收復了以他拉(21-22節);第三個王是北國耶羅波安二世,國勢日強,收回哈馬口(23-29節)。關於亞瑪謝王,據《 信望愛》網站提供的資料:「許多學者認為亞瑪謝也被擄去為人質,因此亞撒利雅即位為王,但是以色列王約阿施死後,又把亞瑪謝釋放回猶大,於是亞瑪謝與亞撒利雅共同執政24年之久。」亞瑪謝被擄後,有可能有悔改,不再拜以東偶像,所以,才被總評為「亞瑪謝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3節),但他被釋放回來後,約有15年的時間(17節),卻無積極的作為,最後還被叛黨所殺。
由此來看,他打敗以東迎回偶像,執政的第五年又向北國討戰,可說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我們人生的每一步都很重要!今天是主日,到主前敬拜時,求主保守我們未來的每一步,都在祂的帶領中。
『因為耶和華看見以色列人甚是艱苦,無論困住的、自由的都沒有了,也無人幫助以色列人。 耶和華並沒有說要將以色列的名從天下塗抹,乃藉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拯救他們。』列王紀下14:26-27
親愛的天父上帝,我們因著你憐憫的愛來感謝你,因為人常常叛逆神、常常驕傲狂妄、常常忘記神,但你一直紀念你與我們的立約,看顧你的百姓,主啊!我們知道你的心意並不是要讓以色列人被塗抹,你的心意是要藉著不同環境讓以色列人的生命被管教,讓以色列人的心能回轉。主啊!在這次的疫情中,求聖靈幫助我們,讓我們再次反省自己的信仰生命,讓我們願意虛心接受管教,讓我們的心可以回轉到上帝面前。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