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列王記下 14 : 1-22

以色列王約哈斯的兒子約阿施第二年,猶大王約阿施的兒子亞瑪謝登基。

十月十四日(週一)猶大王亞瑪謝的得失

讀經三遍:列王紀下 十四 1-22
1. 以色列王約哈斯的兒子約阿施第二年,猶大王約阿施的兒子亞瑪謝登基。
2. 他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五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十九年。他母親名叫約耶但,是耶路撒冷人。
3. 亞瑪謝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但不如他祖大衛,乃效法他父約阿施一切所行的;
4. 只是邱壇還沒有廢去,百姓仍在那裡獻祭燒香。
5. 國一堅定,就把殺他父王的臣僕殺了,
6. 卻沒有治死殺王之人的兒子,是照摩西律法書上耶和華所吩咐的說:不可因子殺父,也不可因父殺子,各人要為本身的罪而死。
7. 亞瑪謝在鹽谷殺了以東人一萬,又攻取了西拉,改名叫約帖,直到今日。
8. 那時,亞瑪謝差遣使者去見耶戶的孫子約哈斯的兒子以色列王約阿施,說:你來,我們二人相見於戰場。
9. 以色列王約阿施差遣使者去見猶大王亞瑪謝,說:利巴嫩的蒺藜差遣使者去見利巴嫩的香柏樹,說:將你的女兒給我兒子為妻。後來利巴嫩有一個野獸經過,把蒺藜踐踏了。
10. 你打敗了以東人就心高氣傲,你以此為榮耀,在家裡安居就罷了,為何要惹禍,使自己和猶大國一同敗亡呢?
11. 亞瑪謝卻不肯聽這話。於是以色列王約阿施上來,在猶大的伯示麥與猶大王亞瑪謝相見於戰場。
12. 猶大人敗在以色列人面前,各自逃回家裡去了。
13. 以色列王約阿施在伯示麥擒住亞哈謝的孫子、約阿施的兒子猶大王亞瑪謝,就來到耶路撒冷,拆毀耶路撒冷的城牆,從以法蓮門直到角門共四百肘,
14. 又將耶和華殿裡與王宮府庫裡所有的金銀和器皿都拿了去,並帶人去為質,就回撒瑪利亞去了。
15. 約阿施其餘所行的事和他的勇力,並與猶大王亞瑪謝爭戰的事,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
16. 約阿施與他列祖同睡,葬在撒瑪利亞,以色列諸王的墳地裡。他兒子耶羅波安接續他作王。
17. 以色列王約哈斯的兒子約阿施死後,猶大王約阿施的兒子亞瑪謝又活了十五年。
18. 亞瑪謝其餘的事都寫在猶大列王記上。
19. 耶路撒冷有人背叛亞瑪謝,他就逃到拉吉;叛黨卻打發人到拉吉將他殺了。
20. 人就用馬將他的屍首馱到耶路撒冷,葬在大衛城他列祖的墳地裡。
21. 猶大眾民立亞瑪謝的兒子亞撒利雅【又名烏西雅】接續他父作王,那時他年十六歲。
22. 亞瑪謝與他列祖同睡之後,亞撒利雅收回以拉他仍歸猶大,又重新修理。

聽主聲音:
1. 1節『以色列王約哈斯的兒子約阿施第二年,猶大王約阿施的兒子亞瑪謝登基。』約阿施由於恩仇報,命令百姓將恩人耶何耶大的兒子撒迦利亞在聖殿的院內打死。再加上在對抗亞蘭人的戰事上沒有作為,就有他的臣僕起來將他殺死。於是由他的兒子亞瑪謝接續他為王。
2. 2節『他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五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十九年。他母親名叫約耶但,是耶路撒冷人。』作者特別記載他母親是耶路撒冷人,表示她的母親必是一位敬虔的婦人,對於亞瑪謝敬畏神有很大的影響。母親的敬虔常常能對孩子產生重大的影響。
3. 3節『亞瑪謝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但不如他祖大衛,乃效法他父約阿施一切所行的;』雖然亞瑪謝和之後的二個王都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王,但他們對神的心和大衛大衛對神的心,已經不能相比了。亞瑪謝的敬虔是效法他父親年輕時在祭司耶何耶大指導下時的敬虔而已。
4. 4節『只是邱壇還沒有廢去,百姓仍在那裡獻祭燒香。』亞瑪謝雖然行耶和華看為正的事,但在他治下,他並沒有廢去邱壇,讓百姓隨自己的私意去崇拜耶和華。
5. 5節『國一堅定,就把殺他父王的臣僕殺了,』當亞瑪謝把國權抓穩後,就把暗殺他父王的人殺了。
6. 6節『卻沒有治死殺王之人的兒子,是照摩西律法書上耶和華所吩咐的說:不可因子殺父,也不可因父殺子,各人要為本身的罪而死。』王上二3大衛對所羅門的吩咐是「遵守耶和華你神所吩咐的,照著摩西律法上所寫的行主的道。」但整個猶大王國歷史,就只有亞瑪謝和後來的約西亞,被清楚地描述為真實遵照「摩西律法上所寫的」。
7. 7節『亞瑪謝在鹽谷殺了以東人一萬,又攻取了西拉,改名叫約帖,直到今日。』歷史似乎是如此不斷循環的,每當猶大的王對耶和華有信心時,以東就成為猶大的器皿。但每當王對耶和華不忠時,猶大就成為猶大國的惡鄰居。
8. 8節『那時,亞瑪謝差遣使者去見耶戶的孫子約哈斯的兒子以色列王約阿施,說:你來,我們二人相見於戰場。』當亞瑪謝打敗了以東之後,就膽壯起來,以色列挑釁。一直以來以色列的國力都強盛過猶大。但亞瑪謝如今卻自視甚高,對以色列開始不客氣起來。驕必敗,謙受益,亞瑪謝的驕傲讓他大受虧損。
9. 9節『以色列王約阿施差遣使者去見猶大王亞瑪謝,說:利巴嫩的蒺藜差遣使者去見利巴嫩的香柏樹,說:將你的女兒給我兒子為妻。後來利巴嫩有一個野獸經過,把蒺藜踐踏了。』以色列王約阿施以精明沈著的態度用文學的比喻來回應猶大王亞瑪謝的挑釁。他稱亞瑪謝不過是蒺藜。他自己是利巴嫩的香柏樹。而野獸應是指亞蘭或亞述。這話的意思是若以色列不保護猶大,猶大早就被亞蘭或亞述的鐵蹄踐踏了。
10. 10節『你打敗了以東人就心高氣傲,你以此為榮耀,在家裡安居就罷了,為何要惹禍,使自己和猶大國一同敗亡呢?』 約阿施似乎在警告猶大王亞瑪謝,千萬要認份,不要以為打敗了以東,就自以為了不起。若要攻擊以色列,恐將自己惹禍上身,以色列有能力使猶大亡國。
11. 11節『亞瑪謝卻不肯聽這話。於是以色列王約阿施上來,在猶大的伯示麥與猶大王亞瑪謝相見於戰場。』這時候拜偶像的亞瑪謝已經無法分辨真實與想像,他不肯聽以色列王的警告,硬是要在戰場上見面。
12. 12節『猶大人敗在以色列人面前,各自逃回家裡去了。』此次戰役的結果是猶大人敗在以色列人面前,老百姓各自逃回家裡去了。
13. 13節『以色列王約阿施在伯示麥擒住亞哈謝的孫子、約阿施的兒子猶大王亞瑪謝』本句經文提到被擄的亞瑪謝王時,是從他的祖父亞哈謝開始,意思是暗指這時候的亞瑪謝已經不走父親約阿施事奉耶和華的信仰路線,而是改走自己祖父亞哈謝事奉外邦神明的路線(參八27)。根據歷代志下廿五14-20亞瑪謝打敗以東人之後,就把以東的神像帶回,立為自己的神,在它面前叩拜燒香。
14. 『就來到耶路撒冷,拆毀耶路撒冷的城牆,從以法蓮門直到角門共四百肘,』亞瑪謝不但被俘,更丟臉的是約阿施還長驅直入來到耶路撒冷,拆除四百肘的城牆。
15. 14節『又將耶和華殿裡與王宮府庫裡所有的金銀和器皿都拿了去,並帶人去為質,就回撒瑪利亞去了。』約阿施也把聖殿和猶大王宮府庫裡所有有價值的金銀器皿都拿走了。而且還擄了一群人作為人質。亞瑪謝真的為自己的驕傲付出慘痛的代價。
16. 15-16節『約阿施其餘所行的事和他的勇力,並與猶大王亞瑪謝爭戰的事,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約阿施與他列祖同睡,葬在撒瑪利亞,以色列諸王的墳地裡。他兒子耶羅波安接續他作王。』由於以色列王約阿施比猶大王亞瑪謝早十五年死去,所以這裡先記載以色列王約阿施的事蹟和他打敗猶大王亞瑪謝的戰事。
17. 17-18節『以色列王約哈斯的兒子約阿施死後,猶大王約阿施的兒子亞瑪謝又活了十五年。亞瑪謝其餘的事都寫在猶大列王記上。』亞瑪謝雖然比約阿施多活十五年,然而由於他所做攻打以色列的重大的錯誤決策,後面這十五年的時間,大概都要為過去的錯誤收拾爛攤子。經文說他又活了十五年,沒有說他又作王十五年,很有可能這十五年的大多數日子,他是被囚在撒瑪利亞。而國家是由他的兒子亞撒利雅(烏西雅)來治理。我們也是一樣,一個錯誤的決定,可能會大大影響未來幾十年的日子。我們要學習從神得智慧來作決定。
18. 19節『耶路撒冷有人背叛亞瑪謝,他就逃到拉吉;叛黨卻打發人到拉吉將他殺了。』本段經文很有可能是指亞瑪謝後來從撒瑪利亞回到自己的國家,但亞撒利雅和耶路撒冷的領袖在過去十五年已經與北國的耶羅波安王保持良好的關係。亞瑪謝回國後很有可能為了報復而破壞了與以色列的結盟。因此,百姓中的領袖就起來背叛他,他只好逃到拉吉,叛黨卻打發人到拉吉,將他殺了。而他的兒子在他死後,並沒有將叛黨處死。
19. 20節『人就用馬將他的屍首馱到耶路撒冷,葬在大衛城他列祖的墳地裡。』猶太人仍讓亞瑪謝能葬在他列祖的墳墓中,因他一開始與神的關係不錯,可惜並沒有持續的順服、信靠。
20. 21節『猶大眾民立亞瑪謝的兒子亞撒利雅【又名烏西雅】接續他父作王,那時他年十六歲。』這裡可能是指亞撒利雅與他父親共治的年齡。亞瑪謝很有可能被囚在撒瑪利亞。
21. 22節『亞瑪謝與他列祖同睡之後,亞撒利雅收回以拉他仍歸猶大,又重新修理。』由於這時以色列與猶大保持友好。所以,亞撒利雅得以鞏固先前他父親打敗以東之後,所控制的南方港口以拉他。
背誦金句:列王紀下十四10
「你打敗了以東人就心高氣傲,你以此為榮耀,在家裡安居就罷了,為何要惹禍,使自己和猶大國一同敗亡呢?」

禱告文
親愛的天父:今天我們看到一個可悲的例子,亞瑪謝原本可以大有所為,只是他後來因著驕傲而犯了大錯。不但陷入不可收拾的失敗,也因著背叛上帝,而失去神的同在與祝福。主啊!幫助我逃避一切拜偶像的事。讓我一生順服神、信靠神。並且看自己看得合呼中道。求主除去我裡面的驕傲,幫助我成為謙卑倚靠你的人。禱告奉主耶穌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