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約西亞王教導百姓要遵守逾越節,如此要求是自撒母耳先知以來,在以色列民及以色列諸王中從沒有這樣慎重守過的逾越節(代下35:18);致使猶大、以色列百姓,都願意開始重視守逾越節,敬拜耶和華;約西亞王在這方面的貢獻,是值得後人所尊崇。約西亞王在內政上作對了事,但在外交上卻犯了一件致命的事,什麼致命的事呢?當修完聖殿時,有埃及尼哥王的軍隊想要借路過以色列境內,想要去攻擊靠近幼發拉底河的迦基米施,尼哥王為此還差遣使者來見約西亞,說:「代下35:21猶大王啊,我與你何干?我今日來不是要攻擊你,乃是要攻擊與我爭戰之家,並且神吩咐我速行,你不要干預神的事,免得他毀滅你,因為神是與我同在。」約西亞王沒有為此事求問神的旨意,是否要阻擋尼哥王的軍隊路過以色列境內這事,他仍依照自己下意識想法派兵抵擋埃及王軍隊前行,並親自督兵在「米吉多」平原與尼哥打仗,這一仗使約西亞王戰死在沙場上。(代下35:22-24約西亞卻不肯轉去離開他,改裝要與他打仗,不聽從神藉尼哥之口所說的話,便來到米吉多平原爭戰。弓箭手射中約西亞王。…送他到耶路撒冷,他就死了…)
親愛的弟兄姊妹,從約西亞王這個事件,再次提醒我們這些屬神的兒女,千萬不要自以為聰明,做任何事都以自我為中心,卻忘記來詢問神的心意,做了再說,若是如此那後果就自行負責了;反之,若凡事先求問神之後再去做,那後果上帝必定會負責。請問這二種方式那一樣划算呢?我們需好好想想!(王牧師)
參考經文:《 歷代志下35章1~19節》
自從撒母耳先知時代以來,沒有像這樣隆重守逾越節的。以前的王也沒有一個像這次約西亞王、祭司、利未人,以及猶大、以色列、耶路撒冷居民這樣隆重守逾越節的。(歷代志下35章18節)
早期台灣人極重視節期,每當重要節期,外出遊子會回鄉與親人團聚。過節時,親人一起享用節期飲食(新年年糕、清明潤餅或草仔粿、端午粽子、中秋月餅和柚子、冬至湯圓……)、分享生活點滴、長輩述說家族故事,無形中,親族關係更緊密,所食也更顯滋味,個人生命便與親族的歷史緊密連結。
過節和節期間的故事敘說,對家族甚至對民族而言,都是重要的歷史傳承。如今大家崇尚自由,不再重視節期,無形中,人情冷淡,親族疏離,許多美好的家族故事也漸漸失傳。以色列人在王國時期,有很長時間不再守逾越節,直到約西亞王修復聖殿,發現約書那年,才遵從上主在約書的指示,隆重在耶路撒冷遵守逾越節。
逾越節是猶太人三大節日之一(另外兩個是住棚節和七七節),從猶太曆尼散月(正月)14日開始,為期7或8天。逾越節是記念上主帶領以色列民脫離為奴的埃及地時,擊殺埃及頭生的人畜,但越過以色列家的拯救歷史。上主吩咐以色列民每年要遵守逾越節,並在節期中向子女講述上主的拯救。若子女問說:「這個禮儀有什麼意義?」父母要回答他們說:「這是獻給上主的逾越節牲祭,因為祂在埃及逾越了以色列人的家。祂殺了埃及人,卻保留了我們的性命。」(參閱出埃及記12章25~27節)
跟其他節期相比,逾越節的準備工作甚多。除了預備眾多無殘疾的牛羊,也要準備無酵餅,場面浩大。為恢復正統的逾越節,約西亞王指派祭司和利未人各盡其職,來服事上主和祂的子民。利未人要遵照當年大衛王和所羅門王分配的職務,按宗族和班次在聖殿值班。由於守逾越節的人來自以色列境內各地,需要眾多獻祭的牲畜,因此約西亞王率先為人民捐出自己的牛羊。因為王的慷慨榜樣,他的臣僕也自願為人民、祭司和利未人捐獻自己的牛羊;主管聖殿的大祭司們捐出自己的牛羊給祭司;利未人領袖捐給利未人。
節期事務安排妥當後,祭司和利未人就遵照命令,按班次各就各位,按職分各盡其職,照著摩西法律的指示獻祭。所有以色列人慶祝逾越節和除酵節整整七天之久。歷代志作者說,自從撒母耳先知時代以來,未曾像這樣隆重守逾越節。今日的教會是否也重視特殊的節期,透過節期重述歷史見證,讓信徒再次經驗上主的恩典?
默想:
我在教會有什麼特殊的節期經驗?
祈禱:
親愛的天父,謝謝祢在歷史的每個時刻都賜下恩典,求祢讓我在教會曆的每個節期中,都能再思並感謝祢的救恩。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參考經文:《 歷代志下35章20~27節》
約西亞堅持非打不可。他不聽上帝藉著尼哥王說的話,於是改了裝,到米吉多平原的戰場去。(歷代志下35章22節)
約西亞自8歲作王以後就盡心、盡性、盡意敬拜上主,全面進行宗教改革,並按照法律書規定守逾越節。39歲時,他卻錯誤判斷,固守己見,不尋求上主,也不聽從上主藉埃及王說的話,堅持改裝赴米吉多平原戰場,企圖阻止埃及援助亞述,而在戰場陣亡。
約西亞宗教改革期間,巴比倫逐漸崛起,亞述則日漸式微。主前609年,埃及王尼哥計畫率兵往幼發拉底河的迦基米施協助亞述對抗巴比倫。他傳話給約西亞,商議過境以色列,說:「我打的這場仗跟你猶大王無關;我不是來攻打你,而是攻打我的仇敵。上帝要我從速行事。祂幫助我,你不要阻止我;不然,祂要毀滅你。」(35章21節)約西亞拒絕尼哥的要求,並上戰場阻止尼哥從以色列過境往迦基米施。約西亞阻止埃及的戰爭行動,導致埃及軍隊延遲對亞述的援助,使巴比倫趁勢壯大,他也付出慘痛的生命代價。
其實,尼哥已經表明不是要跟猶大國爭戰,他只是要借境以色列去幫助亞述抵擋巴比倫,但約西亞擔心亞述復興,堅持阻止尼哥。他不接受尼哥之議,而捲入亞述、埃及與巴比倫的爭奪戰。
埃及人在米吉多戰役擊敗猶大國之後,勢力範圍擴張到整個敘利亞與巴勒斯坦地區,猶大國從此成為埃及的附庸國。不過,埃及控制敘利亞與巴勒斯坦的勢力,只有短短幾年。
埃及與亞述聯盟時,亞述的勢力已經非常微弱,其首都尼尼微城在主前612年就被巴比倫與瑪代聯軍所毀壞。即使遷都到哈蘭,哈蘭也在主前610年被攻掠。約西亞沒有尋求上主,兀自擔心埃及與亞述聯盟,會使亞述東山再起,這疑慮其實是多餘的。他執意介入戰爭,間接導致亞述在主前605年的迦基米施戰役中,被尼布甲尼撒率軍覆滅,猶大國也從埃及手中轉而成為巴比倫的魁儡國,國途沒落,終至亡國。
歷代志作者對約西亞之死的結論是:「約西亞堅持非打不可。他不聽上帝藉著尼哥王說的話,於是改了裝,到米吉多平原的戰場去。」約西亞王之死對猶大國是極為哀慟的憾事,英明領袖驟然身亡,也象徵著猶大國的窮途末路。
我們其實也常因為固執地堅持己見,未尋求上主旨意,或未細心查驗來自上主的聲音,以致判斷錯誤、行動失誤,而造成無可挽回的地步。約西亞之死,是我們最好的警惕!
默想:
我是凡事全然交託、聽從上主,或有時固執己見,任意行事?
祈禱:
親愛的天父,求祢賜我信心,放下自我,全然交託!奉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 2022-10/17 讀經:歷代志下 第三十五章
✟受感的經文:
36:16 當日,供奉耶和華的事齊備了,就照約西亞王的吩咐守逾越節,獻燔祭在耶和華的壇上。
36:17 當時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守逾越節,又守除酵節七日。
36:18 自從先知撒母耳以來,在以色列中沒有守過這樣的逾越節,以色列諸王也沒有守過,像約西亞、祭司、利未人、在那裡的猶大人,和以色列人,以及耶路撒冷居民所守的逾越節。
36:19 這逾越節是約西亞作王十八年守的。
✟受感的話語:
約西亞王守逾越節,大家也都守逾越節︰「當時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守逾越節,又守除酵節七日。自從先知撒母耳以來,在以色列中沒有守過這樣的逾越節,以色列諸王也沒有守過,像約西亞、祭司、利未人、在那裡的猶大人,和以色列人,以及耶路撒冷居民所守的逾越節。這逾越節是約西亞作王十八年守的。」守逾越節,聽神的律法是蒙福的關鍵。
✟禱告和回應:
主啊,猶大國能存活乃是神的恩典,約西亞王國位過去,猶大就亡國;我要聽神的話,現在雖有巴比倫的勢力,神你會給恩典阻擋它。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today/2023/03/04/聽從上帝
【經文】歷代志下35章20-27節
回想當年我開車往返學校與家裡,必須行經一條沙漠中的公路。這條又長又直的公路令我感到乏味至極,我發現自己不止一次超過最高限速。我第一次超速時,高速公路巡警只是給了我一個警告。再犯時,我接到了罰單。過後,我又在同一個地點被開了第二次罰單。
拒絕聽勸可能會面臨不幸的後果,那位敬虔的猶大王約西亞就是一個悲慘的例子。當埃及王尼哥為幫助亞述抵抗巴比倫,率軍行經猶大國的領土時,猶大王約西亞就出兵與他爭戰。尼哥差遣使者告訴約西亞:「上帝吩咐我速行,你不要干預上帝的事,免得祂毀滅你,因為上帝是與我同在」(歷代志下35章21節)。上帝的確派遣尼哥,但約西亞卻「與他打仗,不聽從上帝藉尼哥之口所說的話,便來到米吉多平原爭戰」(22節)。最後約西亞身受重傷,不治身亡,「猶大人和耶路撒冷人都為他悲哀」(24節)。
這位愛上帝的君王約西亞必定體會到堅持己見,不聽從上帝或是上帝藉著別人所說的智慧建言,絕不會有好結果。讓我們懇求上帝賜給你我所需要的謙卑,也常常自我省察,並將祂的智慧銘記在心。
【思想】
在你的生活中,哪方面需要上帝的智慧?
今天你要如何聽從上帝的話語?
【禱告】
充滿智慧和慈愛的上帝,請幫助我謙卑聆聽,順從祢智慧的引導。我要感謝祢,因為當我向祢求智慧時,祢就厚賜與我,不加責備。
【歷代志下 35:1-27】
|約西亞的高峰與低谷|
第18節記載「自從先知撒母耳以來,在以色列中沒有守過這樣的逾越節,以色列諸王也沒有守過,像約西亞、祭司、利未人、在那裡的猶大人,和以色列人,以及耶路撒冷居民所守的逾越節。」從這節經文可知,約西亞所籌備的逾越節是排場空前,百姓的參與極其踴躍;一方面是因為他改革的境界範圍超過以往,所以,不只是猶大地的百姓,包括過去北國疆界的以色列人也共赴盛會;另一方面是因為這次守逾越節,乃整體選民與神從新立約行動的一部份,許多百姓已經在之前被教導過,瞭解了律法書中的意義。在敘述守節的經文中,多次提到「照摩西的吩咐」及「照大衛、所羅門所寫的」,可見約西亞的確是個小心謹守神誡命的人。
照此看來,約西亞應該無庸置疑地是位合神心意的明君,那麼又為何神會讓他戰死沙場呢?話說當時的國際局勢,埃及的法老尼哥,出兵協助國勢日衰的亞述,對抗那未來的強國,就是崛起的巴比倫。約西亞會起來抵抗尼哥,大概是與他對抗亞述人的政策有關,也許他覺得巴比倫的崛起是件好事,可以制衡亞述,畢竟在希西家、瑪拿西的時代,巴比倫是友邦,而亞述卻是敵國。不論怎樣,在迦基米施那決定性的最後一戰,亞述終究被巴比倫打得一敗塗地。所以約西亞的想法,無論在外交、政治和軍事上都嚴重誤判。第一、巴比倫根本無須他的協助,第二、巴比倫自始至終都不是猶大的友邦。
但稀奇的是,第21-22節卻說約西亞會戰死沙場是因為:「約西亞『不聽從神藉尼哥之口所說的話』」。難道神會藉著敵人的口來向我們說話呢?讓我們複習一遍尼哥的話:「猶大王啊!我與你何干?我今日來不是要攻擊你,乃是要攻擊與我爭戰之家!」顯明約西亞果真是多此一舉,管到別人家的事了。特別是鑑於戶勒大對約西亞本人的預言,說他在世之日,猶大會平安無事;約西亞不應該為家謹慎自己的安危呢?可惜一生對神話語謹愼小心的約西亞,卻沒有留意這重要的一句話,雖然刻意改裝上陣,仍死在亂箭之下,如同亞哈的結局。歷史殷鑑歷歷在目,基督徒怎能不天天尋求神的話語,來照亮自己的腳步呢?
◆回應
親愛的天父!我的心單單尋求祢!人心都是籌算自己的道路;惟祢能指引我正確的腳步。阿們!
◆背經
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箴言 16:9)
閱讀: 以西結書32章2-10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下34-36章;約翰福音19章1-22節
你在列國中如同少壯獅子,現在你卻像海中的大魚。—以西結書32章2節
視訊會議的主持人說:「早安!」我回答他:「你好!」但我的眼睛卻沒有看著他,因為我正盯著自己在螢幕上的模樣。我看起來是這個樣子嗎?我望著螢幕中其他人的笑臉,看起來像是他們。所以,沒錯,這個的確是我。看來我該減肥,也該去理頭髮了。
在法老的心目中,他認為自己很偉大,「在列國中如同少壯獅子」(以西結書32章2節)。但隨後他知道自己在上帝眼中的模樣。上帝說他有禍了,並要將他的屍首丟給野獸吃,使「國民就必因你驚奇,君王也必因你極其恐慌」(10節)。法老比他自己想像的渺小多了。
我們可能會認為自己有「美好的屬靈生命」,直到我們看見自己的罪,就像上帝看見的一樣。和上帝聖潔的標準相比,我們「所有的義都像污穢的衣服」(以賽亞書64章6節)。但上帝看到的不只這些,祂還看見了一個無庸置疑的事實:祂看見耶穌,也看見我們在耶穌裡面。
你因為自己的表現或行為而感到灰心嗎?別忘了,這些並不能評定你的身分或價值。如果你相信了耶穌,那麼你就在耶穌裡面,祂的聖潔會覆蓋遮蔽你。使你比你自己所想像的更加美好。
你認為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與上帝賦予的形象相比會有什麼結果呢?
耶穌啊,我緊緊倚靠祢。祢的愛與良善,使我美麗。
歡迎上網閱讀探索叢書《上帝的饒恕》
作者: 韋陌格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以西結書32章記載了針對埃及的預言,其內容詳細而生動,讓我們看出上帝的主權,祂掌管這個世界及世上的萬國萬王。對於造成混亂的埃及王(「使江河渾濁」,2節),先知的信息是他的毀滅即將來臨。在第3-10節中,上帝6次宣告說:「我必……。」儘管上帝使用人來完成祂的旨意(3節),但只有上帝本身才能成就這一切。
韓傑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