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筆記2019年11月25日 讀經:代下17:1-19

回應:猶大國亞撒的兒子約沙法接續他父親作王,奮勇自強,防備北國以色列人攻擊。約沙法執政期間不僅讓「國政」安定,在他作王第三年,就差遣臣子便亥伊勒、俄巴底等人到猶大各城去「教導」百姓,同他們去的還有「利未人」示瑪雅等人,及「祭司」以利沙瑪、約蘭等人,組成一支強大「宣教團」,這個宣教團巡迴各地宣講神的話,教導百姓遵守耶和華典章、律例等規矩。(代下17:7-9他作王第三年,就差遣臣子便亥伊勒、俄巴底、撒迦利雅、拿坦業、米該亞往猶大各城去教訓百姓。…他們帶著耶和華的律法書,走遍猶大各城教訓百姓。)約沙法王這樣的作為,較他先前列祖的眾王更有智慧及策略,幫助百姓更認識神遵守神的話,無怪乎鄰近各國都向猶大王朝貢。(代下17:10-11)約沙法王所組成的這支宣教團,其組成份子有行政管理人員(臣子)、聖殿禮儀人員(利未人)及神話語的教導人員(祭司),這些官員可能都是國家派職的人,這樣的宣教團比現在任何一個教會派出去宣教隊伍還要整齊,對百姓更具說服性;約沙法王這樣做為是神所喜悅與賜福的。
親愛的弟兄姊妹,教會要「復興」一定是全體的會友大家有共識,一起努力為主擺上,絕非個人或少數人可以做到。若神賜給你教導恩賜,請您站出來教導別人;若神賜給你有管理恩賜,請您站出來協助牧師管理教會;神賜給你有什麼恩賜,就請您站出來針對神給你所恩賜為教會做點事。若我們每個人都願意按著神所賜的恩賜來服事教會,且不求報償,相信您所付出的神將會加倍回報給你。牧師邀請您,我們一起為神的教會做點事吧。(王牧師)


靈修教材: 歷代志下 靈修心得筆記
教導上帝的律法

參考經文:《 歷代志下17章1~19節》

他們帶著上主的法律書,走遍猶大各鄉鎮,教導人民。(歷代志下17章9節)

亞撒王之子約沙法繼位猶大王之後,勵精圖治,除了在國防下功夫,對抗北國以色列,也效法父親亞撒早年的榜樣,一心尊崇上帝,沒有拜巴力。約沙法一上任,就除去邱壇與亞舍拉的柱像,廢除神廟。上帝喜悅約沙法的作為,就鞏固他的統治權,使其國力強盛。約沙法還有一樣非常重要的作為,就是派遣許多人去猶大各城教導人民。他們教導的,不是生活常識、道德倫理,而是上帝的律法,為要使人民都能確實遵行。因著約沙法的所為,使猶大全國上下都蒙上帝賜福。

每年10月第三主日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訂定的「教會教育事工奉獻主日」。這是由「世界主日學紀念主日」演變而來,原是記念英國媒體人雷克斯(Robert Raikes,1735~1811年)設立主日學校,使街童得到信仰造就的機會。至今,主日學不只是孩童獨享,許多教會也開辦成人主日學、青少年主日學,體現信仰教育的全人化。因為信仰的學習與教育是一生的事,而且教會的信仰教育不只限於主日學,故改為「教會教育事工主日」。

在教會中,我們除了透過禮拜、主日學來學習上帝的話語,也透過各種管道接受信仰造就,如查經班、門徒培訓課程等,為要得著裝備、更新生命,成為各司其職的肢體,合乎主用。教會教育,不是僅灌輸宗教知識、信仰理性,更要讓人感受上帝的愛與同在。全人化的信仰教育,要使信徒從少到老都走在正道,一生不偏離。

身為基督徒,我們在家庭中,是否如約沙法派老師教導猶大人民一般,教導下一代正確的信仰觀念呢?我們在教會所領受的教導,是否有內化並實踐出來,進而按正道教導給下一代呢?還是我們在教會與在家中是兩樣情?許多從小在教會長大的孩子,到了大專或就業時,不但離開了家,往往也離開了信仰,這其實與家庭是否持守信仰教育大有關係。盼望身為父母和信仰長輩的我們都能堅持,不僅自己遵守上帝的話語,更要將上帝的話語教導給下一代,使孩子們同得聖言的好處。

默想:

我的教會與家庭是否注重信仰教育?我有向我的家人傳講上帝的話語,並成為晚輩的信仰模範嗎?

祈禱:

上帝啊!祢的話語是真實,是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願人都能從祢的話語中領受滿滿的祝福與恩典。願祢幫助我的教會,使信仰教育的功能齊備,忠實傳講祢的話語,願我的家庭中不論老幼,都樂意學習祢的話語,並在生活中實踐信仰。奉主的名祈禱,阿們。


靈修教材: 新眼光讀經
2022-09/29讀經:歷代志下 第十七章

✍ 2022-09/29 讀經:歷代志下 第十七章

✟受感的經文:
17:3 耶和華與約沙法同在;因為他行他祖大衛初行的道,不尋求巴力,
‭17:4 只尋求他父親的神,遵行他的誡命,不效法以色列人的行為。
‭17:5 所以耶和華堅定他的國,猶大眾人給他進貢;約沙法大有尊榮資財。
‭17:6 他高興遵行耶和華的道,並且從猶大除掉一切邱壇和木偶。
‭17:7 他作王第三年,就差遣臣子便‧亥伊勒、俄巴底、撒迦利雅、拿坦業、米該亞往猶大各城去教訓百姓。
‭17:9 他們帶着耶和華的律法書,走遍猶大各城教訓百姓。
‭17:10 耶和華使猶大四圍的列國都甚恐懼,不敢與約沙法爭戰。
‭17:11 有些非利士人與約沙法送禮物,納貢銀。阿拉伯人也送他公綿羊七千七百隻,公山羊七千七百隻。

✟受感的話語:
耶和華與約沙法同在,所以猶太經歷了一陣子的尊榮和平!神透過約沙法的生命,告訴我們敬虔愛神是一切興旺的基礎…因為他先求屬靈的復興,之後便迎來了和平、財富及國力增強;我們要記得先求神的國,神的義,千萬不要本末倒置。

約沙法在那個混亂的年代,有勇氣選擇不跟蹤以色列、選擇不尋求巴力、選擇不跟隨他父親晚年所行的道;他選擇奮勇自強,選擇去尋求耶和華!這在神眼中是何等的寶貴純全?約沙法所帶出的改革,是要回歸聖經,就是律法書,所以他差遣人去到人民當中,教訓百姓有關神的律法,使屬靈的改革扎根在民間,並且在神話語的基礎上…這樣帶領百姓敬虔的態度,難怪神讓他在位期間,凡事亨通!國力強大!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主耶穌,我要堅定選擇合祢心意的道路,棄絕那些不討你喜悅的、邪僻乖謬的、污穢的;並且緊緊抓住祢的話語,剛強壯膽,直到從祢那裡得著賞賜!

我們這一生,單單討你的喜悅,學習約沙法的精神,將你的話語傳遞出去,成為蒙祢喜悅的器皿,這樣禱告是奉主耶穌得勝的名求,阿們!


靈修教材: 神同在讀經
7/13 讀經進度

1. 歷代志下 17-18
2. 羅馬書 1:18-32
3. 詩篇 78:32-40
4. 箴言 19:6-7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2024-01/10_約沙法的改革

【歷代志下 17:1-19】 
|約沙法的改革|

歷代志用了四章來敘述約沙法,使他成為歷代志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這些敘事包括了他的宗教改革和兩次重要的戰事,内容超越了列王記。在列王記的記載中,約沙法事蹟的份量,遠遜於同時代之北國的亞哈王。雖然在歷代志的記載中,他與亞哈的關係,繼續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然而歷代志的焦點,是放在約沙法身上。

本章概述了約沙法的朝代,描述他是忠於神的人。他「尋求他父親的神」,不尋求巴力(3-4節);他遵守神的誡命,不隨從北國拜偶像的道路(4節);他的心是高興地行耶和華的道,而不是驕傲和自恃(6節)。這一切使他像他父親亞撒初期的情形。

因為耶和華與他同在,所以他大有尊榮貲財(5節),外國人的進貢(11節),和非利士人的進貢,這都使人聯想到大衛王。無論繁榮和軍事力量,都是強國的表徵。

約沙法知道從上頭強迫改變不能影響百姓的心。不論過去的君王對拜巴力的設施怎樣加以污辱,或者對耶和華的敬拜如何嚴格要求,都不能使猶大人抗拒敬拜外邦神明的試探。因此,約沙法採取的改革作法比猶大其他的君王都更接近理想:他不但自己服從律法,並且差遣官員進入人民中間教導律法,使得律法在全國中成為最高的權威和行為指導原則。

保羅提醒提摩太:「你要謹愼自己和自己的教訓,要在這些事上恆心;因為這樣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聽你的人」(提前四16)。詩人也呼籲他的讀者、聽眾:「眾弟子啊!你們當來聽我的話!我要將敬畏耶和華的道教訓你們」(詩卅四11)。所以,教導神的兒女明白神的話、遵行神的話,是最重要的一項事奉,也是每個神的兒女必須專心從事的一項事奉。親愛的弟兄姐妹,你是否將「教導兒女認識神的話」當成自己的責任,或是將責任推卸給別人呢?你是否已經具備教導神話語的能力,並以此裝備門徒,或仍然是嗷嗷待哺的老信徒?

◆回應
親愛的天父!祢的話語中有永生之道,能使人進入光明,求祢幫助每個神的兒女都能夠教導祢的話語,也樂意如此事奉祢。阿們!

◆背經
眾弟子啊,你們當來聽我的話!我要將敬畏耶和華的道教訓你們。(詩篇 34:11)


靈修教材: 清晨嗎哪
非凡的一生

閱讀: 彼得前書2章9-12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下17-18章;約翰福音13章1-20節

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彼得前書2章12節
從凱瑟琳·哈姆林(Catherine Hamlin)的訃聞,我認識到這位澳洲外科醫生非凡的一生。凱瑟琳和她丈夫在非洲衣索比亞待了大半輩子,建立了世界上唯一的「產科瘺」醫院,專門治療在發展中國家常見的婦女分娩損傷,以及隨之帶來的身心創傷。在凱瑟琳醫生的努力和監督下,有超過六萬多名婦女獲得治療。

她在92歲高齡仍然為病人施行手術,並且習慣以一杯茶和閱讀聖經開始每一天。面對好奇者的提問,凱瑟琳表示自己只不過是一個平凡的基督徒,只是去做上帝交給她的工作。

我很感恩能有機會認識到她非凡的人生,因為她有力地為我示範了聖經鼓勵信徒應當活出的生命。這種生命讓即使極力排斥上帝的人,也能「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歸榮耀給上帝」(彼得前書2章12節)。

上帝的靈以大能呼召我們脫離屬靈的黑暗,與祂建立關係,進入祂奇妙的光中(9節),這能力也可將我們的工作或服務的領域轉化為信仰的見證。無論上帝賜下何種熱忱或技能,我們都能賦予非凡的意義和目的,就是藉著我們的工作、服事或生活,引領人來到上帝面前。

上帝呼召你去做些什麼?
今天你要如何奉耶穌的名去做這些事呢?
耶穌啊,願我今天的言行能彰顯出祢的愛與恩典。
作者: 夏莉珊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使徒彼得大膽地將猶太人和外邦的讀者稱為上帝所「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彼得前書2章9節;參閱出埃及記19章5-6節)。然後,出人意料的是,彼得敦促這群同樣蒙上帝珍愛的人,要以「客旅」和「寄居者」的謙卑,來承擔他們蒙恩的崇高地位(彼得前書2章11-12節)。他們擁有特殊的身分,卻又處在流亡(受苦)的境況,這二者形成的對比非常重要。從一開始,上帝就表明,像亞當、夏娃、亞伯蘭、以撒和雅各(後來改名為以色列)等人得蒙揀選,是為了普世之人的益處。然而,作為「上帝的選民」(1章2節),不僅僅意味著享受特殊的待遇,這還意味著,蒙揀選是要向身處困境的人類顯明,在基督裡即使人是軟弱的,也能享有上帝的同在、力量和喜樂。

狄馬汀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