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筆記2019年11月21日 讀經:代下13:1-14:1

回應:亞比雅算是個有智慧及敬畏神的猶大王。我們從他與耶羅波安交戰這事件,歸納「猶大王亞比雅」面對強敵「北國王耶羅波安」其處事方式:(一)亞比雅利用在未與耶羅安軍隊交戰前,先對北國以色列百姓心戰喊話,讓他們知道耶和華神是站在猶大國這邊的。(代下13:8-13)(二)猶大國是以耶和華為事奉的神,每日早晚都向耶和華獻燔祭,燒美香;猶大百姓願遵守神的命,但以色列國的百姓卻隨從耶羅波安去事奉假神,離棄真神的命令。(代下13:11)北國有八十萬大軍,南國卻只有北國一半的軍隊,比例上有很大差距顯然不對稱,照常理來判斷,北國應該要贏這場戰爭,但因南國「亞比雅」王站在耶和華神這邊,當他說出「代下13:12率領我們的是神,我們這裏也有神的祭司拿號向你們吹出大聲。以色列人哪,不要與耶和華─你們列祖的神爭戰,因你們必不能亨通。」這句致命話時,整個戰爭大逆轉;戰爭終了不是人多的一方獲勝,反而是人少的一方獲勝;其原因是以色列百姓知道這位神有權能,不可輕慢屬神的國。當萬軍之耶和華站在猶大國這邊,無論以色列北國派出比猶大國多出多少倍兵力,最後還是注定以色列國軍隊必定要輸;果然猶大國打贏這場仗,收復一些土地。(代下13:18那時,以色列人被制伏了,猶大人得勝,是因倚靠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
親愛的弟兄姊妹,當我們面對任何困難時,我們別無選擇就只能依靠耶和華這位真神;當我們願意這樣去做時,縱有再大的困難「耶和華神」總是有辦法幫助我們戰勝這困難,「猶大王亞比雅」面對強敵「北國王耶羅波安」不就是如此嗎?若我們也想得到這樣的幫助,請學習「亞比雅」面對困難事時所採取的模式「完全依靠神」。求主幫助我們每位弟兄姊妹都能學會這樣的功課。(王牧師)


靈修教材: 歷代志下 靈修心得筆記
倚靠上主得勝

參考經文:《 歷代志下13章1~22節》

猶大人得勝了,因為他們倚靠上主──他們祖宗的上帝。(歷代志下13章18節)

「靠主耶穌聖名,靠主耶穌聖名,我們必能得勝……靠著耶穌寶貴聖名,我們必能得勝。」這首詩歌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靠主必能得勝!可在哪方面得勝?答案不外乎勝過撒但的詭計、勝過罪惡的權勢……。的確,單靠我們的力量無法戰勝撒但的詭計,唯有倚靠上帝的力量,才能得勝。

今天的經文記載,南國猶大王亞比雅率領40萬軍隊對抗北國以色列王耶羅波安的80萬大軍。從人數看來,亞比雅的軍隊處於劣勢,耶羅波安要打勝仗並不是問題。但事實是,猶大國「以少勝多」,亞比雅的40萬軍隊戰勝耶羅波安的80萬大軍。這令人詫異的結果,只有一個簡單的原因:倚靠上帝。猶大的軍力雖不如北國以色列,但因為他們倚靠上帝,而得到這場戰役的勝利。相反地,耶羅波安因為離棄上帝,不僅把上帝的祭司及利未人趕走,還鑄造金牛犢,事奉外邦的神明。耶羅波安雖擁有80萬大軍,受10個支派擁護,卻輸了這場戰役,最後也被上帝擊打而亡。

當過兵的弟兄都知道,在新訓期末鑑測有所謂的「500障礙」,就是在500公尺範圍內要通過層層考驗,其中一大考驗是攀過一道高牆。在我們的生命中,許多挫折與苦難就如一道高牆,矗立在我們眼前,不僅擋住前路,有時也阻隔我們與上帝之間的關係。看著那道牆,一心只想著要怎麼爬上去,爬上頂端要如何下來,卻忘了上帝就在我們身旁,要幫助我們攀過高牆,勝過逆境啊!在哥林多後書10章,保羅也用「堡壘」形容那些阻礙我們親近上帝的人、事、物,並提醒信徒要用「上帝大能的武器」摧毀那堅固的堡壘,攻破一切荒謬、高傲的言論,要「掠取每個人的心思來歸順基督」。

堡壘或高牆,或許是我們心中的擔憂與懼怕,但透過今天的經文,讓我們學習很簡單卻也很重要的功課:倚靠上帝!有上帝成為我們隨時的幫助與力量,我們還懼怕、擔憂什麼呢?靠著上帝的力量,我們能跨越高牆、攻破堡壘,就像亞比雅的軍隊,雖然與敵軍的軍力懸殊,他們仍勇敢向前、不退縮,倚靠上帝來迎戰,最後得到勝利,也使國家太平強盛。願我們的生命也能時刻倚靠上帝,擁有在基督的愛裡得勝有餘的人生。

默想:

我是否願意將生命交託給上帝,並時刻倚靠祂?

祈禱:

掌管萬有的主,感謝祢的愛,使我能放膽來到祢面前,將生命中的擔憂與懼怕交託在祢手中。願祢扶持與幫助,垂聽孩子在祢面前的懇求。我願時時倚靠祢,因祢是我的力量與幫助,是我的磐石與盾牌。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新眼光讀經
2022-09/25讀經:歷代志下 第十三章

✍ 2022-09/25 讀經:歷代志下 第十三章

✟受感的經文:
13:18 那時,以色列人被制伏了,猶大人得勝,是因倚靠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

✟受感的話語:
倚靠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亞比雅是在列祖信仰的傳承之下,亞比雅不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由大衛到所羅門、到羅波安、再到他傳承倚靠神的根基穩固;亞比雅代表著正統的信仰…當在危險、困難時倚靠神,神仍願意與我同在。

✟禱告和回應:
我要倚靠耶和華而行善,住在地上,以祂的信實為糧;又要以耶和華為樂,祂就將你心裡所求的賜給你。當將你的事交托耶和華,並倚靠祂,祂就必成全。


靈修教材: 神同在讀經
7/11 讀經進度

1. 歷代志下 13-14
2. 使徒行傳 28
3. 詩篇 78:21-25
4. 箴言 19:1-3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2024-01/06_亞比雅的戰役

【歷代志下 13:1-22】 
|亞比雅的戰役|

歷代志下論述羅波安的兒子亞比雅,比列王記上更為詳盡(在列王紀上亞比雅被稱為亞比央)。列王記的作者只約略記載了亞比央的不忠誠,而歷代志作者則從不同的見解來介紹他;描述他是正統的耶和華信仰的擁護者,可能是歷代志作者所接觸到關於亞比雅的資料,是列王記作者沒有接觸到的;也可能是歷代志強調一個事件,列王記則看重蓋棺論定。無論如何,我們可以看出,本章經文的主旨,是要處理亞比雅與耶羅波安和北部支派特別對抗的記載,並藉著亞比雅的叫戰,申明猶大政治與信仰的正統性。

接下來的戰爭則充滿了不可思議的過程,耶羅波安的軍隊不但是亞比雅的兩倍,而且前後包抄夾擊亞比雅;然而,第14-15節記載,「猶大人回頭觀看,見前後都有敵兵,就呼求耶和華,祭司也吹號。於是猶大人呐喊;猶大人呐喊的時候,神就使耶羅波安和以色列眾人敗在亞比雅與猶大人面前」。猶大人在戰鬥中的吶喊是因為體會到自己所處的情勢正在極其不利之際,而向神發出的;戰鬥中的吶喊是相信,「拯救、得勝」必將隨吶喊呼籲而實現的一種行動(請比較書六20,耶利哥城便是隨著大聲的呼喊而被攻取)。因此,信心呼喊的結果就是「仇敵被擊敗」。

經文雖然沒有告訴我們,他們打敗仇敵的細節(如同我們在其他經文所見到的,神施展大能拯救的情形,例如王下七章5-6節)。不過,這個故事已經清楚表明,這次的得勝是藉著耶和華迅速的行動所致。所以,由此可知猶大人的信心,並非只是理論的信心,因為吶喊就是由信心而產生的行動。

信心的表達就是照所相信的去行,真實的信心必然是有行動的。詩人說:「求祢將精明和知識賜給我,因我信了祢的命令。我未受苦以先走迷了路,現在卻遵守祢的話。祢本為善,所行的也善;求祢將祢的律例教訓我!驕傲人編造謊言攻擊我,我卻要一心守祢的訓詞」(詩一一九66-69)。詩人信心表達在於「遵守他所相信的神之命令」,猶大人的信心表達在呼喊「拯救之神的名」。親愛的弟兄姐妹,請反省一下,過去這一星期裡,你的信心表達在哪些行動中呢?

◆回應
親愛的天父!求祢教導我藉著行動將我的信仰表達出來;求祢幫助今日的教會,不斷以積極的行動去展現我們的信心。阿們!

◆背經
求祢將精明和知識賜給我,因我信了祢的命令。(詩篇 119:66)


靈修教材: 清晨嗎哪
歷代志下 13:1-22

敬拜詩歌:立定心志 (生命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oZ0n9a6CbA

一、安靜:主啊,安靜我的心,因為祢是耶和華,我的好處不在祢以外。
二、讀經:歷代志下 13:1-22
1. 重點說明
本段經文記載了一場特別的戰役。北國與南國對峙,兵力懸殊,但南國亞比雅仍堅定地向北國喊話。從他喊話的內容,表明了兩個重點,一個是王位的正統,因神曾與大衛家立永約,另一個祭司的正統,因為南國祭司都是亞倫的後裔!相對於此,北方的耶羅波安就背離了神的心意,他們只是趁勢亂國的臣子,之後在但和別是巴拜金牛犢,並設立凡民為祭司,大大得罪神。果真縱使北國人數眾多,但仍不敵猶大國出於正統所帶出的信心,最後神不僅讓耶羅波安戰敗,還親自攻擊他,奪了他的性命!
2. 鑰節:那時,以色列人被制伏了,猶大人得勝,是因倚靠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代下 13:18)
三、默想:
■這次的戰役南、北國的軍力各是多少?(v.3)
■從亞比雅的喊話,可以發現南國和北國有什麼不同之處?(v.5、v.8-v.10)這樣的不同給南國猶大帶來什麼樣的結果?(v.12、v.18)
■在我的生命中,有哪些方面也像南國一樣,竭力保守著對神堅貞的信仰?是什麼力量支持我能夠在各種壓力下堅持到底?
四、禱告:主啊!專心倚靠祢的必不致羞愧,我願專心事奉祢!是祢保守我的心,使我一生為祢而活!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歷代志下 13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舊約歷史書下:王、代、拉、尼、斯)
暗中付出

閱讀: 馬太福音6章1-4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下13-14章;約翰福音12章1-26節

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馬太福音6章1節
德富是名退休老兵,身體的殘疾使他越來越難進行日常活動,因他需要花更長的時間來完成每個動作,同時亦增加他的疼痛。儘管如此,他仍盡力地為妻兒付出。每個星期,途經的路人都會看到他遲緩地推著割草機,修割屋前的草坪。

有一天,德富收到一位匿名捐助者的來信,以及一台昂貴的駕駛式割草機。這位神秘的給予者視能夠幫助有需要的人為一種殊榮。

耶穌並沒有說我們所有的付出都要在暗中進行,但祂確實提醒我們,在給予時要省察自己的動機(馬太福音6章1節)。祂還說﹕「你施捨的時候,不可在你前面吹號,像那假冒為善的人在會堂裡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榮耀」(2節)。上帝期盼我們成為慷慨的給予者,也鼓勵我們不要為了得人稱讚或特別的褒獎,而刻意在別人面前行善(3節)。

當我們明白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從上帝而來,我們就會樂意成為神秘的給予者,而無需表揚自己或得到別人的讚賞。這位全知的上帝是一切美好事物的供應者,祂會喜悅祂子民真誠的慷慨給予,並且祂的稱讚和獎賞遠勝於任何事物。

上帝曾如何透過別人暗中的付出來幫助你?
今天你要用一份匿名的禮物去幫助誰呢?
慈愛的上帝,求祢讓我有機會能為別人付出,
就像祢慷慨無私地為我付出一樣。
作者: 鄧書琪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耶穌談論法利賽人繁重的教導之後(馬太福音5章21-48節),便開始指出他們虛偽的敬虔。耶穌講到所有宗教中常見的三種敬虔行為,也是每個敬虔的猶太人會嚴謹持守的事:解囊捐輸、禱告和禁食(6章1-18節)。捐助窮人乃是律法的規定(申命記15章7-11節)。箴言14章21節和19章17節也提到,凡幫助窮人的便為有福。但耶穌卻警誡人,不要將這一責任當作是贏得人們稱讚的平臺(馬太福音6章1-2節)。上帝不喜悅人出於驕傲和自命不凡,而刻意顯揚助人的行為。事實上,解囊捐輸的事應在「暗中」進行,只讓上帝看見。而上帝「在暗中察看」,必定會獎賞我們(4節)。

沈啟智(特約作者)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