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波安錯聽建言

金句:老年人對他說:「王若恩待這民,使他們喜悅,用好話回覆他們,他們就永遠作王的僕人。」(歷代志下10章7節)

從本章起,歷史進入新的轉捩點。所羅門過世後,羅波安繼位,如先知亞希雅的預言(15節,王上11:31~35),統一的王國很快就分裂了。

一、耶羅波安為民請命(1-5節)
耶羅波安曾是所羅門重用的能臣,由於先知預言他將作王而遭到疑忌,逃往埃及。當羅波安繼位,預備在示劍接受全體以色列的加冕時,以法蓮為首的北方支派卻將耶羅波安從埃及請來,代表他們跟羅波安談判,要求王減輕他們的重擔,因為他們指控所羅門使他們「負重軛做苦工」,就如當年的法老壓迫以色列一樣(出6:6-7,9)。

二、羅波安不聽老人言(6-15節)
羅波安徵求了兩群謀士的建議,一群是老年人,他們曾聆聽所羅門智慧之言,因而建議王「恩待百姓」,以解決當前的危機。但與王一起長大的少年人卻主張用高壓威嚇的手段來回應。羅波安的錯誤不在於他年輕,因 他登基時已經四十一歲,但他卻不像所羅門尋求上帝的智慧來統治上帝的百姓,以致錯聽少年人的建議,想建立絕對的王權,而盡失民心。

三、以色列背叛大衛家(16-19節)
以色列百姓的訴求沒有得到王的正面回應,於是,他們的不滿爆發,決定擁立耶羅波安為王。羅波安不智的派監工哈多蘭鎮壓叛亂,卻被暴民打死,於是他急忙逃回耶路撒冷。北方十支派自此與大衛家分道揚鑣,只有住猶大城邑的百姓仍奉羅波安為王,王國正式分裂《歷代志》的歷史敘事自此聚焦於南國,而北國被判大衛家所付上的代價,則是日後迅速落入偶像崇拜的陷阱(王上12:25-33)。


默想/應用:
在面對不同的意見時,我該如何分辨什麼是智慧的選擇?

祈禱/行動:
主阿,無論是少年人或老年人,我們都需要祢的智慧,願主幫助我從祢的話語中學習分辨,在生活中做出智慧的選擇,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研經釋義
靈修筆記2019年11月18日 讀經:代下10:1-19

回應:所羅門死後兒子「羅波安」接續作王。羅波安對以色列分裂成南、北兩國之事,至少應需負一半以上的責任,因他在最緊要的關頭做出錯誤決定,造成以色列分裂成南國與北國;或許這樣的決定是出於神的旨意(代下10:15王不肯依從百姓;這事乃出於上帝,為要應驗耶和華藉示羅人亞希雅對尼八兒子耶羅波安所說的話。),我們不甚明白,但羅波安對待以色列(分裂後的北國)的百姓,當時若出於憐憫以色列民的需要,應該不需用超過他父親(所羅門)嚴厲手段來對付這些百姓(代下10:11我父親使你們負重軛,我必使你們負更重的軛;我父親用鞭子責打你們,我要用蠍子鞭責打你們。),因這些百姓也是神的子民,況且「耶羅波安」曾釋出善意希望「羅波安」能接納他們,好讓他們有機會來幫助羅波安使國家更穩定。(代下10:4你父親使我們負重軛、做苦工,現在求你使我們做的苦工負的重軛輕鬆些,我們就事奉你。)
親愛的弟兄姊妹,雖然我們不是處在當時環境中,所以無法清楚瞭解整個事情的原委;但從這事件中,讓我們學習一件功課,在一個教會裡一定有諸多問題(人、事、物)待解決,但此時我們需要多聽弟兄姊妹對教會建議,最後再委請教會牧師與同工們共同商討決定,一旦決定後即去執行,大家就不要再有其他不同意見(除非有重大缺失需改進),接下來就請以禱告托住大家的決定;這樣模式才能幫助教會日趨穩定、發展,建立一個可長可久榮耀主名的教會,願與大家一起勉勵。(王牧師)


靈修教材: 歷代志下 靈修心得筆記
錯誤的選擇

參考經文:《 歷代志下10章1~19節》

王不理會人民的要求;他不知道這是主上帝的旨意,為要實現他藉示羅人亞希雅先知對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所說的話。(歷代志下10章15節)

所羅門王在位時,以色列是個富強國家。雖然所羅門有智慧與能力,但並不是完美無瑕疵的王。從列王紀上11章可知,所羅門妻妾成群,且多來自異邦,這讓他形象大打折扣,也成為王國分裂導火線。上帝不准以色列人和異族通婚,怕他們隨從異族信仰而離棄祂,所羅門卻做錯誤的選擇,為鞏固邦誼,竟離棄上帝的教訓。

所羅門為了建造聖殿與王宮,需要許多勞力與財力,因此對百姓課徵重稅並徵調勞力,造成百姓苦不堪言。當所羅門駕崩,他的兒子羅波安繼位,北部支族派人請耶羅波安向羅波安請求減輕重軛,若能減輕,他們就願意歸順。當時羅波安並沒有馬上答覆,而是先問元老臣僕與那群和他一起長大的年輕顧問。羅波安最後選擇少臣的建議,就是要施以比他父親所羅門更重的擔子在百姓身上,若所羅門王當年用鞭子擊打他們,他就要用刺棒擊打。一個錯誤的選擇,造成北方百姓反叛,讓王國走向分裂,而這也實現了上帝藉先知亞希雅所說的預言(參閱列王紀上11章31~39節)。

時序來到10月,許多教會都在這個月舉行新年度的團契、機構首長與幹部改選。藉此我們要思考,選某人擔任首長、幹部的考量是什麼?是看重其能力、財力,或信仰態度?有人認為,上帝藉由選舉來興起祂要重用的人,來服事祂與教會;也有人認為,選舉總是充滿人為因素,到底是「民主」還是「神主」?在這樣的處境中,願上帝憐憫,讓我們對選同工的態度更審慎,才不會因為錯誤的選擇,而誤了教會向前的腳步,虧欠上帝的榮耀與命定。

羅波安一個錯誤的選擇,使民心背離,導致以色列王國分裂。從今天的經文,上帝不也提醒我們正確選擇的重要嗎?昔日,摩西曾把生死禍福都擺在以色列百姓面前,讓他們自己選擇。而今,我們是要選擇真理與救恩,還是敗壞與沉淪呢?詩篇119篇30節:「我選擇真理的道路;我重視祢的法則。」願上帝幫助我們,在今世做出正確的選擇,而得著蒙恩與蒙福的果子。

默想:

面臨人生許多重要選擇時,我是否能倚靠上帝做出有智慧且正確的選擇?

祈禱:

智慧的源頭,愛我們的上帝,人生中常面臨許多要做選擇的時刻,有時我會做出錯誤的選擇,而造成一些遺憾,甚至在信仰的道路上跌倒。願上帝憐憫,也幫助我,從今天的經文得到教訓,當我在面臨抉擇時,能倚靠祢做出正確的選擇,也願聖靈幫助我從祢的話語中重新得力,並走在真理的道路上。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靈修教材: 新眼光讀經
7/9 讀經進度

1. 歷代志下 9-10
2. 使徒行傳 27:1-20
3. 詩篇 78:9-16
4. 箴言 18:22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2024-01/03_南北國分裂

【歷代志下 10:1-19】
|南北國分裂|

本章記載了所羅門王朝之後的分裂,也藉著羅波安的出場,暴露了所羅門的家庭教育。

雖然歷代志的作者,並未清楚交代先知示羅人亞希雅說了些什麼,然而也足夠清楚的暗示了王朝的分裂,是出於神對於所羅門毀約處罰。

這一段敘述分裂發生過程,就是羅波安拒絕了那些老前輩正確的忠告,而採納那些與他一同長大之人的主意去對待百姓。百姓在耶羅波安領導下的請求是:「你父親使我們負重軛作苦工,現在求你使我們…輕鬆些」(4節)。這「重軛、苦工」是指所羅門為推行他巨大建築計畫,以及豪華生活籌備經費,而課於百姓的重稅和強迫勞工。若是羅波安在處理耶羅波安和百姓的方法上做得好些,國家仍會在他控制下保持統一。可惜因著他愚昧的對答,使得大一統輝煌的王朝立時分裂,也正好給歷代志作者用來作為譴責的理由。

親愛的弟兄姐妹,箴言說:「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箴十五1);「義人的心,思量如何回答;惡人的口吐出惡言。」(箴十五28);「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覺甘甜,使骨得醫治」(箴十六24)。只要稍有人生體驗者,都知道言語的力量。好話可以挽回一個人的命運,將人生建造起來;苦毒的言語也能將人徹底摧毀,或將多年辛苦經營的人際關係破壞殆盡。然而,知道歸知道,知道卻不能使「禍從口出」的經驗,從我們人生中消失。「多言多語,難免有過;禁止嘴唇是有智慧」(箴十19);「愚昧人若靜默不言也可算為智慧;閉口不說也可算為聰明」(箴十七28)。少說話的確會減少說錯話的機會,但也不是治本之道。有屬靈的長輩教導:「先向神說,再向人說」,如此一來,就在神的面前,過濾了許多不該說的話。

◆回應
親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多向祢說,先向祢說;使我的話如同蜂房,使心覺甘甜,使骨得醫治。回答柔和,使怒消退。阿們!

◆背經
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箴言 15:1)


靈修教材: 清晨嗎哪
歷代志下 10:1-19

敬拜詩歌:這一條路 (天韻詩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h6IopFITiA

一、安靜: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
二、讀經:歷代志下 10:1-19
1. 重點說明
本章記載了以色列分裂為南、北兩國的歷史性關鍵。整個事件的導火線,表面上是因所羅門讓百姓擔負過重,希望接續作王的羅波安能減輕賦稅與勞務,卻遭到拒絕。但實際上真正的禍因,在先知亞希雅的預言(王上 11:33)中非常清楚指出,是因為所羅門娶外邦女子,並隨同這些嬪妃拜外邦的偶像所致,而埋下國家分裂的隱憂。而今預言果真應驗,國家正式分裂:南國猶大由羅波安統治,北國以色列則由耶羅波安統治。
2. 鑰節:王不肯依從百姓;這事乃出於神,為要應驗耶和華藉示羅人亞希雅對尼八兒子耶羅波安所說的話。(代下 10:15)
三、默想:
■以色列百姓與羅波安談判,他們提出的訴求為何?造成他們壓力與重擔的因素為何?(v.4)
■羅波安與哪些人商議?(v.6、v.8)最後的結果如何?(v.14)
■請參閱列王紀上 11:33 示羅人亞希雅的預言,以色列國家分裂真正主要的原因為何?這給我什麼提醒?
四、禱告:親愛的主!不論我的境遇如何,求祢保守我的心,幫助我了解信仰的重要!不因著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和今生的驕傲,而失去最有價值的產業!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歷代志下 10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舊約歷史書下:王、代、拉、尼、斯)
值得或配得?

閱讀: 啟示錄5章6-12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下10-12章;約翰福音11章30-57節

曾被殺的羔羊是配得……的!—啟示錄5章12節
英國籍羅海倫醫生在非洲剛果宣教時,於1964年辛巴叛亂(Simba Rebellion)期間被叛軍俘虜,受盡毒打和虐待,承受極大的痛苦。從那時候開始,她就一直問自己﹕「這值得嗎?」

當她開始思量跟隨耶穌的代價時,她感到上帝對她說話。多年後,她接受採訪時談到﹕「在叛亂期間,我經歷許多可怕的事,覺得付出的代價太大了,但主對我說,改變妳的問題吧,不是問『這值得嗎?』而是問『我配得嗎?』」她總結道:「儘管遭受苦難,但我的答案是『對,祂是配得的』。」

雖然羅海倫醫生歷盡痛苦的折磨,但上帝的恩典在她裡面動工,使她認定無論遭遇什麼境況,那位為她受苦至死的救主仍然配得她全心跟隨。羅海倫醫生說:「祂是配得的!」這句話正呼應了啟示錄的記載,那些圍繞在耶穌寶座的,呼喊道﹕「曾被殺的羔羊是配得權柄、豐富、智慧、能力、尊貴、榮耀、頌讚的!」(5章12節)

這位救主為你我承受苦難、流血捨命,祂將自己全然擺上,好叫我們白白地得著永生和盼望。祂完全的犧牲配得我們為祂獻上一切,祂是配得的!

耶穌的受死與復活,如何證明祂勝過你所面對的任何境況?
今天,你要用何種方式向祂表明祂是配得的?
主耶穌,祢永遠配得敬拜!
求祢幫助我,今天能以感恩的心活在祢的同在裡。
作者: 龐雅各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聖經的最後一卷書啟示錄,反覆暗指這位萬王之王被人誤解的屬性和行事方式。在5章6節至22章3節中,這「耶穌基督的啟示」(1章1節)近三十次提到,「猶大支派中得勝的「獅子」(5章5節),就是那為了除去世人的罪而被宰的「羔羊」(6節;參閱以賽亞書53章7-8節;約翰福音1章29節)。只有耶穌才配展開有關未來的書卷,因為祂曾被殺(啟示錄4章1節, 5章2-3、9-10節)。耶穌允許所有邪惡的權勢都壓在祂身上,以此顯明並戰勝那古蛇的謊言(12章9-10節)。就像上帝的羔羊犧牲自我,永遠會被許多人誤解一樣(以賽亞書53章4-6節),當人遭受不可避免的審判,或因撒但背逆上帝而受其影響時,若不明白上帝的心意,就很容易把自己不幸的遭遇歸咎於上帝(啟示錄6章16-17節;約伯記1-2章)。

狄馬汀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2021/7/28(三) 世代之間

2021/7/28(三) 世代之間 歷代志下10:6-11

羅波安繼位之後,百姓希望新上任的王者能減輕他們在稅賦與勞務上的壓力。
羅波安在三天中,找來長者與一同長大的年輕人討論。
最後他決定採納年輕人的建議:加重稅賦和勞務。
結果,直接導至百姓叛變、國家分裂。

羅波安和上一代的關係怎麼樣呢?
他怎麼解讀長者們的建議呢?
和他一起長大的朋友體會百姓的生活嗎?
他們為什麼建議羅波安這樣做呢?

聖經沒告訴我們太多細節,
但是我們卻大概可以猜想的出來事情的經過。
因為世代之間,本來就充滿了許多難解的問題。
也許那也是你我正在面對的問題。

即使聖經中有許多教導、即便兩代都是基督徒、甚至就算是兩代都是牧者,
這當中仍然有許多課題,以及難以彼此理解的地方。

上一代的平靜來到這一代可能是無聊;
上一代掙來的安穩變成這一代的基本生活。
兩代之間有太多不同:大環境、成長背景、人生經歷、主流價值…。

我想,兩代的關係,得要回到人和人的層面才有解。
就像任何兩個人一樣,
認同對方有做出正確判斷的能力、相信對方對自己保持善意,
才能慢慢夠建立起對彼此的認識和信任。

關係是雙方都需要努力的,
如果有一方不願改變,那麼這段關係很容易就會停滯不前。
難怪詩篇133會說,和睦同住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
如同貴重的聖潔膏雨、如同天降甘霖。
美好的關係中,有永恆的神聖在其中。

「王若恩待這百姓,使他們喜悅,跟他們說好話,他們就永遠作王的僕人了。」(歷代志下10:7下,和合本2010)

#豐盛人生 20210728
#丁牧的靈修隨筆
Photo by Jana Sabeth on Unsplash


靈修教材: 丁牧的靈修隨筆
谦卑

老年人对他说:「王若恩待这民,使他们喜悦,用好话回覆他们,他们就永远作王的仆人。」(历代志下 10:7 )

朋友,「自我中心」是年轻的罗波安性格中很大的缺失。但其实这无关于年纪,人唯有谦卑在神的面前,一心寻求祂的荣耀,方能使自己生命成为别人的祝福!


靈修教材: 心的对话 202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