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經文:《 列王紀上15章1~24節》
雖然亞撒沒有把所有的山丘上神廟摧毀,但是他終生一心一意忠於上主。(列王紀上15章14節)
亞撒王父執輩親屬皆不是虔誠敬拜上主的人,但是他效法先祖大衛,做上主認為對的事,一生向上主委身。雖仍有一些美中不足,但是瑕不掩瑜。亞撒藉著上主的幫助,在古實人的侵略中大獲全勝。又得到先知亞撒利雅的勸勉激勵,施行宗教改革,把神廟裡所有的男娼都趕出國外,清除了祖先所立的偶像。他罷黜他祖母瑪迦太后的后位,因為太后為繁殖女神亞舍拉造了淫猥的柱像。亞撒砍倒女神像,在汲淪溪燒掉,終生忠於上主。
可惜的是,亞撒到晚年卻未能全然信靠上主。在享受36年和平日子之後,南國猶大與北國以色列戰爭,以色列王巴沙封鎖耶路撒冷以北的交通要道,向南逼近直抵距離耶路撒冷北邊僅僅9公里的拉瑪。亞撒王不若以往面對古實人侵略時,依靠上主來得勝利。而是依恃與敘利亞人原有的盟約,到大馬士革向敘利亞王便‧哈達求助,拿聖殿和王宮裡所有的金子和銀子換取重新結盟。此計策得逞,促使敘利亞人去攻擊以色列北部的城鎮。以色列巴沙王為應付敘利亞的威脅,只好停止建築拉瑪為堡壘,退回得撒去了。
亞撒用金銀買得敘利亞王結盟,收復失土城池,也獲得許多的物資。在國家治理上,或許是下了一手連橫合縱的好棋。但在信仰上,他選擇仰賴國家之間利益的交換,而不是信靠上主;他年老時足部患病,歷代志作者更記載他只倚靠醫生,而不倚靠上主(參閱歷代志下16章12節)。亞撒失去初始對上主的信靠,只靠人為!
有一次深夜在牧師館接到電話,一位傷心的老母親來電訴說其壯年的兒子,已經被醫生宣告對病情無能為力。我急忙趕到醫院,建請把患者轉送另一所醫院加護病房,並徹夜聯絡醫師。第二天我再前往探視時,恰遇該醫師手握病患的手說:「你的病情非常嚴重,我已經盡力處理,但不是我能夠醫治你,上帝才能醫治。我們現在一起禱告……」從一位名醫口中聽到如此的話語,實在令人感動。一週後,這位重病的弟兄奇蹟似的健康出院。這個見證除了讓人看見,這位醫師的謙卑和對上主的虔誠相信,另外也使人反思,當我們遭遇身體疾病時,是否只忙著探聽尋覓醫療院所及名醫,而疏忽信仰的著墨,回到上主面前祈求?
默想:
現代的醫療進步,會將上主的醫治權能擠壓到隙縫嗎?我相信,當然不會!
祈禱:
親愛的上主,感謝祢從我還在母親懷抱之時直到年老,都無微不至的關顧我。我相信祢的權能時刻眷顧,我願一生信靠祢。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頌讀(大聲讀聖經):王上15:1-24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今天所讀的經文,提到南國猶大二個王,父傳子但他們形式作風完全不一樣,為何會這樣呢?將它們歸納如下:
(一)亞比央:亞比央接任父親羅波安的位子,然「羅波安」一些壞榜樣,兒子「亞比央」幾乎都學到了,且都照著去做。(王上15:3亞比央行他父親在他以前所行的一切惡,他的心不像他祖大衛的心,誠誠實實地順服耶和華他的 神。)亞比央之所以能繼續當猶大王,是因為他曾祖父「大衛」的緣故,大衛一生除了烏利亞事件外,大衛都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一生沒有違背神的旨意。基於此,神仍使大衛的後裔在耶路撒冷城有燈光,繼續保護堅立耶路撒冷城。亞比央雖作惡事,但神仍讓他繼續作王,完全是因他曾祖大衛的緣故。
(二)亞撒:「亞撒」接續父親「亞比央」擔任猶大王。亞撒當王的作為與父親有明顯差異;亞比央是拜偶像拜到不行,但亞撒卻與父親作為完全不同。亞撒效法「高祖大衛」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他除去男的廟妓,除掉祖先所造的一切偶像,他甚至廢了祖母「瑪迦」太后的位子;因瑪迦造了許多可憎惡的亞舍拉偶像;亞撒一生向耶和華存純正的心。亞撒不僅除掉國內的偶像,還為使猶大國民不受到北國巴沙王的侵略,派大臣到大馬士革的亞蘭王那裡尋求幫助,擊退巴沙的侵略。亞撒為南國建立的英勇事蹟,都被記錄下來。(王上15:23)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從「亞比央」及「亞撒」這對父子處事態度及對神敬畏的心,給我一些省思。亞撒的父親是亞比央,亞比央的父親是羅波安,羅波安的父親是所羅門,所羅門的父親是大衛;這些人彼此都有血緣關係,但所做的事確卻有很大差別。大衛、所羅門(晚年除外)、亞撒等王,勤政愛民,遵照神的教導去行;但羅波安及亞比央卻是悖逆神的道,不遵守神的教導去行。「好王」與「壞王」根本的問題出在於,這王他本身是否願意謙卑、順服於神的帶領,這將是關鍵。祈求主保守孩子能記取這樣的功課,讓我一生一世都能謙卑柔順,不要離開神的道。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王上15:11「亞撒效法他祖大衛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神眼中看為正的事,就是遵守神所賜下的典章、律例、誡命;屬神的兒女唯有遵行主耶穌的教導,才能被主耶穌堅立及平安的活下去,除此之外別無他路可走。
註:王牧師所提供的心得筆記僅供參考,建議讀者能照著每日讀經進度自己先去研讀聖經,再來參考這份靈修筆記,幫助自己更容易領受神話語的啟示。
頌讀(大聲讀聖經):王上15:25-16:14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在今天所讀的經文裡,有一句話「使以色列陷入罪裡的那罪」,這句話使北國王就更換了三位(拿答、巴沙、以拉),為何北國王位更替這麼頻繁呢?歸納原因如下:
(一)拿答:耶羅波安的兒子「拿答」作以色列王二年,他跟從父親耶羅波安的惡行,在短短不到兩年時間,便被巴沙殺死。拿答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拜偶像),行他父親所行的道,犯他父親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裡的那罪。最後遭到巴沙的背叛,在基比頓這地殺了拿答。
(二)巴沙:巴沙是「以撒迦」支派的人,他並非耶羅波安(以法蓮支派)的後裔;當巴沙篡奪王位後,隨即將「耶羅波安」全家都誅滅。這件事應驗了示羅人「亞希雅」先知的預言「是因為耶羅波安所犯的罪,使以色列陷入罪裡,激怒耶和華神。」。巴沙雖作以色列的王,但他沒有聽從「耶戶」先知的警告,仍行耶羅波安所行的道(拜偶像),使神的百姓陷入罪中。巴沙因行神眼中看為惡的事,所以他的家族下場也好不到哪裡。(王上16:3-4)
(三)以拉:「以拉」是巴沙的兒子,作以色列的王二年,被他的大臣「心利」殺死。(王上16:9-10)心利坐上王位後隨即殺了巴沙的全家,包括他的親屬和朋友,一個男丁也沒有留下,滅族。心利滅絕巴沙全家,正如耶和華神藉著「耶戶」先知責備巴沙的話「這是因為巴沙和他的兒子以拉的一切罪,就是他們使以色列陷入罪裡的那罪,拜假神惹神發怒。(王上16:13)」。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南國猶大王「亞撒」在位期間,北國連續換了三個王。北國換王之所以這麼頻繁,是因第一任的王「耶羅波安」沒有行神的教導,誘使北國的百姓去拜假神,帶領以色列民陷入罪中,這樣的罪惹怒了耶和華神,神才使北國陷入這樣的困境中。祈求主幫助我記取這樣的教訓,千萬不去做得罪神的事,以免惹神憤怒,致使我後續的子孫跟著都無法平安度日。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什麼事會惹「真神」發怒呢?就是去「拜假神」。「拜假神」這件事從古至今,在全球各地都有,為此全世界到處都充滿「天災」及「人禍」,不斷在各地發生,不會停止。如何才能使這樣的災難終結呢?唯一的路就是世人要能醒悟過來,不要再去拜「虛無」的假神,要去拜真神。如何讓這樣的事不再發生呢?就是主耶穌給基督徒的大使命,將福音傳到地極(世界各地),所有人都信耶穌,到那時「天災」及「人禍」便會自然消失。
註:王牧師所提供的心得筆記僅供參考,建議讀者能照著每日讀經進度自己先去研讀聖經,再來參考這份靈修筆記,幫助自己更容易領受神話語的啟示。
✍ 2022-07/13 讀經:列王紀上 第十五章
✟受感的經文:
15:11 亞撒效法他祖大衛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
✟受感的話語:
耶和華獨一真神說、我們聽,耶和華獨一真神眼中看為正直的事,亞撒好行為,包括去除同性戀、行邪術的,除去了他祖母瑪迦太后的位,因他造了可憎的偶像亞舍拉,亞撒砍下他的偶像,燒在汲淪溪邊,只是邱壇還沒有廢去;而神仍然看亞撒為好,因為他對耶和華的心如同大衛一樣,都是誠實和完全的。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天父,作父母親的怎樣行事就會怎樣影響下一代,即使可能我們過往作了神不喜悅的事,但因著耶穌基督的寶血,這些都可以被塗抹,我們要再次起來行在神的心意中。求主幫助我,一生行你眼中看為正的事。
閱讀: 馬太福音5章38-48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列王紀上14-15章;路加福音22章21-46節
有求你的,就給他。—馬太福音5章42節
邁克·伯登(Mike Burden)在某個小鎮上經營一間紀念品專賣店。他在店裡舉辦充滿歧視與仇恨的聚會長達15年之久。但在2012年,當他的妻子質疑他為何參與這些活動時,他的心開始軟化。他意識到自己的種族主義觀點是極大的錯誤,而不想再這樣下去。但其他激進分子卻對他採取報復行動,將他們全家人從其中一名成員租來的公寓中趕出去。
他能向誰求助呢?出乎意料的是,他去找了曾與他發生衝突的一位當地黑人牧師肯尼迪。過後,這位牧師和他的教會為邁克全家人提供食宿好一段時間,當牧師被問到為何願意幫助他們時,他說:「耶穌基督做了很多人們不認同的事。當有人需要幫助時,就只要做上帝要你做的事。」後來,邁克在肯尼迪牧師的教會發表談話,並為自己曾參與散播仇恨向黑人族群道歉。
在登山寶訓中,耶穌也提到了一些與眾不同的觀點:「有求你的,就給他;⋯⋯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馬太福音5章42、44節)。這就是上帝要求我們反其道而行,這看似軟弱的行為,卻需要倚靠上帝的能力而行。
上帝既教導我們如此行,祂就會賜給我們能力,讓我們能按照祂的吩咐,活出與眾不同的生命。
耶穌教導我們「求你的,就給他」且要愛你的仇敵,
你如何活出這些教導?你要有什麼樣的改變呢?
上帝,請幫助我像祢愛我一樣去愛別人。
求祢今天就教導我應該怎麼做。
作者: 施安妮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報復定律」(拉丁語 lex talionis;參閱出埃及記21章24節;利未記24章20節;申命記19章21節),有時會被誤解為是在推崇個人報復。但在舊約律法的背景下,這條律法並不是鼓勵個人的報復,而是限制人們尋求報復的慾望。也就是不允許個人採取私刑式的報復行動,而是要確保罪行會受到應得的懲罰。這條律法賦予受害者權利,將加害者告上法庭,而不是尋求私下的報復。耶穌並沒有「糾正」舊約中這為要維護和平與正義的教導,而是呼籲屬於上帝國度的人,在個人(而非法律)層面上,能夠遵循不抵抗或不報復的原則。這就意味著,基督徒不應降到加害者的低下標準去以惡報惡。
康恩施
這段經文記載兩個王,亞比央和亞撒。亞比央只作王三年(2節),行父親的惡,不像大衛(3節);倒是他兒子亞撒「歹竹出好筍」,「亞撒效法他祖大衛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11節)這段經文出現「大衛王」5次(3、4、5、8、11節),其中,有一句醒目的話:「因為大衛除了赫人烏利亞那件事,都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5節),聖經還說他是合神心意的王(徒13:22)!他與拔示巴犯姦淫,又借刀殺人,害死她的丈夫,再把她娶進門,真是大惡一件!
但大衛真誠認罪,神就赦免他,還說是合祂心意的王!上帝真是慈愛無比,沒有一個罪,大到祂不能赦免,只怕人沒有悔改的心。可惜,亞撒執政後期「晚節不保」,又沒有徹底悔悟,終因腳病而死(17-24節)。明天是母親節的主日,願我們到教會敬拜,慶祝母親節時,也能經歷天父滿滿的慈愛!
這段經文讓我們看到北國的混亂史。耶羅波安作王22年(14:19),他兒子作王2年就被巴沙篡位(15:25-29);巴沙作王24年(15:33),他兒子以拉作王2年也被心利篡位(16:8-11),這兩個王朝都只傳一代就被滅門,真慘!其實,他們登基時,上帝對他們都有「期待」,先知亞希雅對耶羅波安傳達神的話說:「我從民中將你高舉,立你作我民以色列的君,將國從大衛家奪回賜給你;你卻不效法我僕人大衛,遵守我的誡命,一心順從我,行我眼中看為正的事。」(14:7b-8)另一位先知耶戶,也向巴沙傳達神的責備:「我既從塵埃中提拔你,立你作我民以色列的君,你竟行耶羅波安所行的道,使我民以色列陷在罪裡,惹我發怒。我必除盡你和你的家,使你的家像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的家一樣。」(16:2-3)
神期待他們不立金牛犢、除掉金牛犢,他們得了王位,卻不敬畏神!由此可知,神對每一個蒙恩的人都有「期待」!今天是母親節的主日,到主前敬拜時,願我們靠主恩,除了不辜負母親的期待,更能不辜負神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