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筆記2019年10月7日 讀經:代上6:1-48

回應:歷代志上特別在這章祭司的譜系中,再次公開提到大衛派人在耶和華殿中管理歌唱的事。代上6:31-32經文很清楚告訴我們「約櫃安設之後,大衛派人在耶和華殿中管理歌唱的事。他們就在會幕前當歌唱的差,及至所羅門在耶路撒冷建造了耶和華的殿,他們便按著班次供職。」,大衛選派專職的利未人在聖殿裡服事(代上6:33-48供職的人和他們的子孫記在下面:哥轄的子孫中有歌唱的希幔。…),這些利未人代代相傳幫助來朝拜神的人心得安慰。「希幔」在聖殿裡的歌唱形式延續至今的教會,這正是現今教會主日中不可缺少詩歌敬拜的主要緣由。在教會裡有一些會友他們不喜歡唱詩歌(有可能是不習慣唱詩歌),認為來教會就是單單聽傳道人講道就好,其他的流程儀式都是多餘的,這樣的想法其實是不正確的;有這樣想法的人,剛好與大衛當時在神面前的領受是完全不同;大衛的領受是進聖殿朝拜神前是以唱歌、擊鼓、跳舞來讚美、歡迎神,接著再進入聖所朝拜神,使朝拜的人身心靈都得幫助(釋放)。
親愛的弟兄姊妹,主日聚會從開始的詩歌敬拜、教會事務報告、牧師講道、及最後牧師祝福,每個階段都是在敬拜神,牧師建議大家盡可能不要遲到早退,主日的每個流程都有屬靈的用意;詩歌敬拜是領會者帶領會眾先安靜心,會友剛從外面進入教堂內時,其實他們的心是尚未靜下來,若能透過詩歌的撫慰,是可以讓人心安靜,當人心安靜下來後,就比較容易聽進講員所要傳達神的信息。希望弟兄姊妹瞭解主日詩歌敬拜意義後,請大家記得下次主日崇拜時,早一點預備心來到教會先安靜等候,當進入詩歌敬拜時,我們就跟著領唱者大聲唱詩歌,敬拜我們的主;若能如此做,相信您會感覺當週主日的崇拜,將會非常不一樣。盼望透過大衛給我們的教導(崇拜的程序),讓我們更認識這位真神的心意。(王牧師)


靈修教材: 歷代志上 靈修心得筆記
靈修筆記2019年10月8日 讀經:代上6:49-81

回應:代上6:49「亞倫和他的子孫在燔祭壇和香壇上獻祭燒香,又在至聖所辦理一切的事,為以色列人贖罪,是照神僕人摩西所吩咐的。」在這節經文裡有提到「至聖所」,這是聖殿內最為聖潔之處,代表百姓的大祭司一年也只能進入一次(來9:7至於第二層帳幕,惟有大祭司一年一次獨自進去,沒有不帶著血為自己和百姓的過錯獻上。)。以色列宗教的獻祭方式源自神所賜下來的摩西律法。根據律法,大祭司的職分就是幫助百姓獻祭,尤其是至聖所內的事只能由大祭司親歷親為。正因大祭司在當時的重要性,所以在這裡特別將大祭司家族的家譜再一次重複強調,以表示看重這大祭司的職分(代上6:50-53「亞倫的兒子是以利亞撒;以利亞撒的兒子是非尼哈;非尼哈的兒子是亞比書;…)。若考慮到以色列共同體的最高中心地位為聖殿(會幕),而事奉聖殿的代表人物正是大祭司,如此我們便能領會這卷書的作者真正用意。
親愛的弟兄姊妹,舊約時代的「至聖所」來到今日,它在哪裡?它在各各教堂裡嗎?應該不是,「至聖所」不再是某一個建築物,而是每一個聖徒心靈深處的隱秘居所。因為,當耶穌身體受代贖之死時,聖所的幔子被裂為兩半(太27:51-54忽然殿裏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地也震動;磐石也崩裂;…百夫長和一同看守耶穌的人,看見地震,並所經歷的事,就極其害怕,說:『這真是神的兒子了。』);當聖所幔子斷開那刻起,那「至聖所」就來到每位信主兒女的心裡,所以我們要好好的愛惜自己的身體,不要輕易讓自己「身心靈」受到傷害,因我們的身體是神的殿(林前6:19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嗎?這聖靈是從神而來,住在你們裏頭的;並且你們不是自己的人;)。(王牧師)


靈修教材: 歷代志上 靈修心得筆記
2022-08/20讀經:歷代志上 第六章

✍ 2022-08/20 讀經:歷代志上 第六章

✟受感的經文:
A:從亞倫到被擄期的大祭司家譜(歷代志上 6:1-15)
6:1 利未的兒子是革順、哥轄、米拉利。
6:2 哥轄的兒子是暗蘭、以斯哈、希伯倫、烏薛。
6:3 暗蘭的兒子是亞倫、摩西,還有女兒米利暗。亞倫的兒子是拿答、亞比戶、以利亞撒、以他瑪。
6:4 以利亞撒生非尼哈;非尼哈生亞比書;
6:10 約哈難生亞撒利雅(這亞撒利雅在所羅門於耶路撒冷所建造的殿中,供祭司的職分);
6:15 當耶和華藉尼布甲尼撒的手擄掠猶大和耶路撒冷人的時候,這約薩答也被擄去。

二、利未三子之後的粗略家譜(歷代志上 6:16-30)
6:17 革順的兒子名叫立尼、示每。
6:18 哥轄的兒子是暗蘭、以斯哈、希伯倫、烏薛。
6:19 米拉利的兒子是抹利、母示。這是按著利未人宗族分的各家。

C:擔負歌唱職者的家譜(歷代志上 6:31-48)
6:31 約櫃安設之後,大衛派人在耶和華殿中管理歌唱的事。
6:32 他們就在會幕前當歌唱的差,及至所羅門在耶路撒冷建造了耶和華的殿,他們便按著班次供職。
6:33 供職的人和他們的子孫記在下面:哥轄的子孫中有歌唱的希幔。希幔是約珥的兒子;約珥是撒母耳的兒子;
6:34 撒母耳是以利加拿的兒子;以利加拿是耶羅罕的兒子;耶羅罕是以列的兒子;以列是陀亞的兒子;
6:48 他們的族弟兄利未人也被派辦神殿中的一切事。

D:重複大祭司的家譜(歷代志上 6:49-53)
6:49 亞倫和他的子孫在燔祭壇和香壇上獻祭燒香,又在至聖所辦理一切的事,為以色列人贖罪,是照神僕人摩西所吩咐的。
6:50 亞倫的兒子是以利亞撒;以利亞撒的兒子是非尼哈;非尼哈的兒子是亞比書;
6:53 亞希突的兒子是撒督;撒督的兒子是亞希瑪斯。

E:亞倫後裔的郊野(歷代志上 6:54-81)
6:54 他們的住處按著境內的營寨,記在下面:哥轄族亞倫的子孫先拈鬮得地,
6:55 在猶大地中得了希伯崙和四圍的郊野;
6:56 只是屬城的田地和村莊都為耶孚尼的兒子迦勒所得。
6:57 亞倫的子孫得了逃城希伯崙,又得了立拿與其郊野,雅提珥、以實提莫與其郊野;
6:58 希崙與其郊野,底璧與其郊野,
6:59 亞珊與其郊野,伯示麥與其郊野。
6:65 這以上錄名的城,在猶大、西緬、便雅憫三支派的地中,以色列人拈鬮給了他們。

✟受感的話語:
利未的後裔分為「革順、哥轄、米拉利」三族,大祭司必須由哥轄族中亞倫的後裔擔任,我們看見《歷代志》對聖殿事奉是非常看重的;祭司為主責,利未人從旁協助,讓聖殿的事奉又美又善。

從「暗蘭」的兒女中,神揀選「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領受律法;揀選「米利暗」作女先知;揀選「亞倫」作第一任大祭司,只有亞倫的後代才能當祭司…亞倫的長子和次子「拿答、亞比戶」因做了上帝未曾吩咐的,獻上凡火被神擊殺(利未記 10:1-2),沒有留下後代;三子和四子「以利亞撒、以他瑪」就接續亞倫作大祭司,他們的後裔都做過大祭司,但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為神有忌邪的心,神就賜給他和他的後裔「永遠當祭司職任的約(鹽約)」(民數記 25:13)。因此,這份家譜只記錄了「以利亞撒」的後裔,並沒有記錄「以他瑪」的後裔。

「撒督」是大衛和所羅門時期的大祭司,所羅門的聖殿被毀之後,神應許只有「撒督的子孫」(以西結書 44:15、48:11) 才能重新成為祭司;撒督的兒子「亞希瑪斯」善於跑步,經常給大衛報信;約哈難的兒子「亞撒利雅」是耶路撒冷聖殿建成時的大祭司;「希勒家」是在約西亞王時代發現律法書的大祭司;「西萊雅」是猶大被擄前的最後一位大祭司,被巴比倫王擊殺…與所羅巴伯一起從被擄之地返回的大祭司「約書亞」,是被擄的「約薩答」 的兒子(以斯拉記 3:2、尼希米記 12:26)被神潔凈恢復、授予治理百姓的權柄。

南國猶大的滅亡,並不是大衛之約的失敗或廢棄,而是「耶和華借尼布甲尼撒的手」所施行的管教,正如神起初向大衛所應許的:「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 他若犯了罪,我必用人的杖責打他,用人的鞭責罰他。 但我的慈愛仍不離開他。」(撒母耳記下 7:14-15) 管教之後聖潔的餘民,就成為日後帶下復興的種子。

「可拉」曾經挑戰摩西的權柄,但神是公義的,他的眾子未參與叛亂,神照樣大大使用,他的後裔中有士師和先知「撒母耳」,有在聖殿中歌唱的「希幔」,有撰寫詩篇的「可拉的後裔」。 撒母耳自己敬虔,兩個兒子「約珥、亞比亞」卻很不敬虔。(撒母耳記上 8:2-5) 「約珥」屈枉正直,他的兒子中卻出了被神重用的詩班領袖「希幔」。這份家譜中的名字,讓人既看到了神公義的追討,又顯明瞭神長久的慈愛:「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出埃及記 20:5-6)

大衛把約櫃迎到耶路撒冷以後,建立了利未人的詩班,一共二十四班,每班十二人,歌唱成為聖殿事奉中的重要部分…就像今日的教會,主領敬拜和詩班是教會重要的事。哥轄族的詩班領袖「希幔」,站在詩班的中間;革順族的詩班領袖「亞薩」,在詩班的右邊;米拉利族的詩班領袖「以探」,在詩班的左邊。

將來在新天新地神的僕人永遠的事奉,就是敬拜和讚美,我們要高聲呼喊:「聖哉!」也就是人從心裡承認神是「配得榮耀、尊貴、權柄的」。(啟示錄 4:11)

〔歷代志上 6:49-53〕是大衛大祭司的家譜,名單與〔歷代志上 6:2-15〕中的相同,但單單選取從「亞倫」到與三位詩班領袖同時事奉的大祭司「亞希瑪斯」十二代。

新約事奉的根據乃是神的揀選;舊約中利未人事奉的資格,乃在乎他是不是神所揀選的利未的後裔…大祭司事奉的資格,乃在乎他是不是神所揀選的亞倫的後裔、非尼哈的後裔和撒督的後裔;同樣,新約中事奉神的資格,也不在乎才幹或能力,而在乎是不是神所「揀選的重生信徒」。每個重生得救的人都是被揀選的君尊祭司,都有事奉的責任,都會自然而然地渴慕與神同工、獻上活祭;人的熱情無法久,只有從重生的生命裡出來的事奉負擔,才能直湧到永生,如保羅所說:「活著不再是我,乃是耶穌基督在我裡面活著。」我們要活到永永遠遠的事奉神。

✟禱告和回應:
主啊,舊約的大祭司需要是亞倫的後裔,新約的祭司是聖靈所重生的聖徒,謝謝你揀選了我們這些卑微不配的人,成為你的孩子;願我們都能如希幔、亞薩和以探(耶杜頓) 在主面前敬拜和讚美,不斷稱頌祢配得一切榮耀、尊貴與權柄。

〔撒母耳記下 7:14-15〕說:「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他若犯了罪,我必用人的杖責打他,用人的鞭責罰他。 但我的慈愛仍不離開他。」主所愛的,主必管教;管教之後的聖潔,就成為日後帶下復興的種子…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我們全然成聖!又願我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那召我們的本是信實的,他必成就這事。深願我們全然成聖、完全無可指摘,禱告是奉主耶穌的聖名。


靈修教材: 神同在讀經
6/22 讀經進度

1. 歷代志上 5-6
2. 使徒行傳 14
3. 詩篇 72:15-20
4. 箴言 17:22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2023-11/30_事奉神的族類

【歷代志上 6:1-81】
|事奉神的族類|

第六章記載利未支派的譜系以及事奉的範圍與性質;以此凸顯祭司在社會中的地位。全章則分為五大部分:第1至15節提到大祭司的名單,直到被擄的約薩達;第16至30節是利未的族譜;第31至48節是記載音樂事奉者;第49至53節專記亞倫的家譜;最後一部分記錄利未家族,散佈在各支派中所居住的城邑。

就著會幕的事奉而言,「音樂事奉」是摩西時代所沒有的,乃是大衛的創舉;不過自從大衛以後,音樂與事奉神便緊密的連在一起。利未家是神為自己所揀選的,是專一事奉神、以神為產業的支派,而音樂事奉者也是由此家族而出,可見得音樂事奉者也是出於神的揀選與呼召;並不是只要懂音樂的、會玩音樂的都可以入列。而且這些音樂事奉者與其他聖殿中的事奉者一樣,也是專一事奉神,以神為產業的人。

以古鑑今,今日教會常將音樂事奉當成附屬品,弟兄姐妹們習慣把唱詩歌的時間當成遲到的緩衝區,並未嚴肅的以事奉來看待。台上的音樂事奉者,則常常是穿著隨便、披頭散髮的年輕人,教會執事者卻睜一眼、閉一眼的視若無睹;似乎默認這是潮流趨勢,教會只得跟從,無權糾正。音樂事奉於古於今,豈不是天壤之別嗎?

詩篇第一百五十篇詩人說:「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在神的聖所讚美祂,在祂顯能力的穹蒼讚美祂,要因祂大能的作為讚美祂,按著祂極美的大德讚美祂,要用角聲讚美祂,鼓瑟彈琴讚美祂,擊鼓跳舞讚美祂,用絲弦的樂器和簫的聲音讚美祂,用大響的鈸讚美祂,用高聲的鈸讚美祂,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希伯來書十三章15節也說:「我們應當靠著耶穌,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神,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新約、舊約都提醒我們,應當認真嚴肅的看待音樂事奉,將自己當作一個頌讚的器皿,一個蒙揀選的音樂事奉者,常將嘴唇的果子奉獻給神。弟兄姐妹,我們都當以此互勉!

◆回應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揀選我成為讚美的事奉者,求祢幫助我無論在順境、在逆境,都常以頌讚為祭獻給祢,求祢提升教會的音樂事奉,不但有音樂,更有心靈與誠實,阿們!

◆背經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在神的聖所讚美祂!在祂顯能力的穹蒼讚美祂!要因祂大能的作為讚美祂,按着祂極美的大德讚美祂!(詩篇 150:1-2)


靈修教材: 清晨嗎哪
歷代志上 6:31-53

敬拜詩歌:頌讚歸於祢  (讚美之泉敬拜讚美 (2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CzxRjGd_A&list=RDoMCzxRjGd_A&start_radio=1

一、安靜:主啊,我要在萬民中稱謝你,在列邦中歌頌你。
二、讀經:歷代志上 6:31-53
1. 重點說明
本章主要是記錄利未的家譜。他們是一群蒙神選召,在會幕中服事神的支派,其中分為祭司(亞倫的後裔,v.1-v.15):在會幕中負責獻祭事宜(v.49-v.53),以及利未人(v.16-v.48)主要的任務是搬遷會幕,並且協助祭司處理獻祭事宜。除此以外他們是散居在各支派中,教導神的的話,因此,沒有自己的土地,是以耶和華為產業的一群。約櫃搬遷到耶路撒冷後,大衛將音樂敬拜納入利未人的服事,使百姓天天活在讚美的得勝中;又將自己創作的詩篇交由擅長歌唱的利未人,讓他們在聖殿裡帶領群眾一同吟唱、敬拜上帝。
2. 鑰節:約櫃安設之後,大衛派人在耶和華殿中管理歌唱的事。他們就在會幕前當歌唱的差,及至所羅門在耶路撒冷建造了耶和華的殿,他們便按著班次供職。(代上 6:31-32)
三、默想:
■在約櫃安設之後,大衛在耶和華殿中新增了什麼服事項目?(v.31) 大衛時期擔任歌唱的人有哪些?(v.33、v.39、v.44)
■亞倫的後代是擔任祭司之責,祭司的主要任務有哪些?(v.49)四、禱告:親愛的天父,感謝祢揀選我成為服事祢的人。願我的服事討祢的喜悅,並且定意以頌讚為祭獻給祢!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歷代志上 6-7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舊約歷史書下:王、代、拉、尼、斯)
面對黑暗

閱讀: 以賽亞書9章2-6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上4-6章;約翰福音6章1-21節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以賽亞書9章2節
在1960年代中期,有兩個人參與了一項關於黑暗對人類心理影響的研究。他們進入不同的洞穴,由研究人員追蹤他們的飲食和睡眠習慣。其中一人在完全的黑暗中待了88天,另一人則待了126天。這兩個人起初猜測自己能在黑暗中待多久,結果他們的推測竟與事實有好幾個月的差別。其中一人以為自己只是打了個盹,其實自己竟睡了30個小時。顯然地,黑暗使人迷惘。

以賽亞書8章記載,上帝的子民身處即將被擄的黑暗中,他們等候,不確定會發生什麼事。先知以賽亞以黑暗來比喻他們的迷惘,並以黑暗來講述上帝將施行的審判(8章22節)。在更早的時候,埃及人曾遭黑暗之災(出埃及記10章21-29節),但這個時候,以色列百姓自己也陷入黑暗之中。

但光將會來到,以賽亞書9章2節說:「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壓迫會終止,迷惘會結束。有一嬰孩要來改變一切,帶來新的開始,賜下寬恕與自由(6節)。

耶穌的確來到世上!儘管世界的黑暗會使人迷惘,但期盼你我都能經歷到在基督裡的饒恕、自由和光明所帶來的安慰。

擁抱充滿自由與寬恕的嶄新開始會是何種景況?
今天你要如何歡迎基督的光呢?
親愛的耶穌,求祢將祢的光照亮我的生命,
賜我寬恕和自由。幫助我活在祢的臨到所帶來的光中。
作者: 裴格倫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舊約常用「軛」來描述以色列人在埃及人、亞述人和其他民族壓迫性的統治下,所遭受的束縛或奴役。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上帝應許他們,會為他們除去這個重軛(出埃及記6章6-7節;利未記26章13節;以賽亞書14章25節;耶利米書30章8節;以西結書34章27節)。在今天的閱讀經文以賽亞書9章4節,我們看到另一個軛也要被除去。楊以德(Edward Young)在其以賽亞書註釋中,將這個軛描述為「罪惡和腐敗帶來的沉重負擔,以及背離上帝和這種背離帶來的可怕後果所造成的重擔」。但令人欣慰的是,有一嬰孩(耶穌)為我們而生,祂會贏得這場屬靈的爭戰(6節),祂要藉著受死和復活,讓所有相信祂的人都能擺脫罪的重軛。我們現在已得釋放,因此使徒保羅鼓勵我們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加拉太書5章1節)。

柯愛莉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