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成功時最失敗時

金句:敗壞之先,人心驕傲;尊榮以前,必有謙卑。(箴言18章12節)

國勢頂盛,萬邦臣服,大衛一生來到最成功的時刻(代上18:1-19:19),就在這最成功的時刻,大衛姦污拔示巴,成為他一生中最大的污點。

一、姦淫失敗已蒙赦免(1節)
1節中「過了一年,到列王出戰的時候···大衛仍住在耶路撒冷」(同撒下11:1),「約押攻打拉巴」(同撒下12:26)之間,可插入大衛姦污拔示巴犯罪至所羅門王出生的史實(撒下11:2-12:35)。以斯拉寫歷代志略去這段正史,因上帝已赦免大衛的過犯,並使他蒙福(詩32:1)。
大衛七十歲死,死後由所羅門登基。所羅門若十五歲登基作王,大衛便在五十五歲生所羅門,且在五十三歲時與拔示巴發生淫亂。因拔示巴懷所羅門王前,已懷過一胎,胎兒生下後不久,便因上帝責罰而死。兩胎間至少也需經過二十一個月。

二、勝利得榮頭頂金冠(2-3節)
所羅門出生後,大衛聚集眾軍,往拉巴去攻城,不但攻下這城,並奪取亞捫王的金冠冕,戴在自己頭上,此金冠冕曾為亞捫的米勒公偶像所戴。大衛並沒有滅絕亞捫,因亞捫也是以色列親族,只是奪取了城中的財務,強拉亞捫各城居民服勞役,派亞捫人於磚窯場以鋸子、斧頭、鐵耙搗製磚塊。

三、亦敵亦友唯主掌權(4-8節)
大衛一生與非利士爭戰沒有停過,大衛年輕時曾與巨人歌利亞爭戰,大衛的勇士與非利士人爭戰,三次打敗了迦特偉人之子。非利士地也曾是大衛危難時的避難所,因他曾在迦特向亞吉王懇求在洗革拉住下(撒下27:1-7)。亞捫、迦特,亦敵亦友,時刻儆醒,上帝掌權!


默想/應用:
當人生最成功時,可能也是最容易導致失敗的時候,聖徒應當儆醒!

祈禱/行動:
慈愛的天父,求祢賜我儆醒的心,當成功來臨,我願謙卑讚美,不心驕氣傲。當困頓臨到,我願感恩倚靠,知道祢必掌權。奉主耶穌的名求,阿門。


靈修教材: 每日研經釋義
可是……

參考經文:《 歷代志上20章1~8節》

第二年春天,諸王通常用兵的時候,約押率領軍隊進佔亞捫人的土地;可是大衛王留在耶路撒冷。約押攻陷拉巴城。(歷代志上20章1節)

諸王出戰,可是大衛留在耶路撒冷。不知大衛為何不一起出征,經文只寫著「可是大衛王留在耶路撒冷」。其實,大衛就是留在耶路撒冷時,與拔示芭犯了姦淫。也許歷代志作者想盡可能向歸回故土的以色列民介紹光輝的王國史,確定大衛的正統性,特意將大衛的角色定位為打敗敵人,讓所羅門可以享太平,而故意省略大衛的失敗,只淡淡寫著「可是大衛王留在耶路撒冷」。

在巴勒斯坦,多雨的冬天不適合軍事行動,但到春天雨停了,莊稼成熟了,正好為出征的軍隊提供食物。亞述的文獻就記載,軍隊通常在春天的尼散月開始行動。更何況,此時大衛和亞捫人的戰爭還沒了結,這是一場長期的戰役,他應該前往亞捫的首都拉巴進攻才對。可是,大衛把出征亞捫的指揮權交給約押,自己留在耶路撒冷,在城中休息。當手下在疆場流血奮戰時,領袖卻獨自在王宮享受安逸。姑且不論後來與拔示芭的姦淫,大衛決定留在耶路撒冷,本身就是錯誤的示範。當歷代志作者寫下「可是……」,其實已透露出作者覺得可惜的心情,那種「差一點點就完美了」、「錯誤應該可以不用發生」的惋惜。「什麼都不錯,可是……。」其實沒說的部分,才是真正要說的。比起被後代大肆指責的姦淫,大衛沒有全力以赴的怠惰,更是隱藏在源頭的罪。

怠惰,可說是隱藏在聖潔生活中的敵人,也是阻攔人對上帝呼召全力以赴的障礙。加爾文視人的怠惰自滿,為信仰基督的一大障礙。人的怠惰,造成驕傲,而對上帝的呼召沒有反應。這些怠惰的人,認為自己所擁有的就足夠了,不需要上帝。這種的生命態度,是一種自滿,不願意改變。神學家巴特則指稱,怠惰為「邪惡的不行動」。驕傲多是做出來、行為的惡;怠惰則是不做、沒有行動的惡,基本上是一種不願意,或是拉開距離。沒錯,怠惰拉開大衛與出戰同袍的距離,怠惰拉開他與當負的責任的距離。怠惰的心不在焉、四處閒逛度日,更為罪提供了炫耀的舞台。大衛就是在怠惰之時與拔示芭犯了姦淫之罪。

如何能離開怠惰呢?上帝以呼召吸引我們,就是當我們在所有生命的行動中,可以抬頭仰望祂的呼召,殷勤回應呼召。就在我們生命的「春天」中,堅定走在上帝呼召的道路,不讓怠惰有機可乘。

默想:

在我的生命中,有哪些部分不是因著沒有能力,而是因著怠惰而虧損的呢?

祈禱:

主啊!是祢讓我得著尊榮的,我要熱情殷切回應祢,願祢幫助我全力以赴完成祢對我的呼召。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靈修教材: 新眼光讀經
2022-09/03讀經:歷代志上 第二十章

✍ 2022-09/03 讀經:歷代志上 第二十章

✟受感的經文:
20:1 過了一年,到列王出戰的時候,約押率領軍兵毀壞亞捫人的地,圍攻拉巴;大衛仍住在耶路撒冷。約押攻打拉巴,將城傾覆。
20:2 大衛奪了亞捫人之王(王或作瑪勒堪。瑪勒堪即米勒公,是亞捫族之神名)所戴的金冠冕,其上的金子重一他連得,又嵌著寶石;人將這冠冕戴在大衛頭上。大衛從城裡奪了許多財物,
20:3 將城裏的人拉出來,放在鋸下,或鐵耙下,或鐵斧下(或作強他們用鋸,或用打糧食的鐵器,或用鐵斧做工),大衛待亞捫各城的居民都是如此。其後大衛和眾軍都回耶路撒冷去了。

✟受感的話語:
〔歷代志上 第20章〕講到約押帶兵攻打亞們人的拉巴將城傾覆,奪取他們所拜假神的冠冕,並且將亞們人各城的百姓,強迫他們用鋸或鐵耙、鐵斧做工…亞們人為何會淪落之如此之光景,是因為當亞們王拿轄死了,大衛心想我要照拿轄厚待我的恩典厚待哈嫰,他就差派使者要去安慰哈嫰。(歷代志上 19:1-2) 不料亞們人的首領向哈嫰說:「你想大衛差人來真是安慰你嗎?真是尊敬你父親嗎?他不過就是要詳察窺探要傾覆這地麼。」(歷代志上 19:3) 結果哈嫰就羞辱大衛所差派的使者,將他們剃去一半的鬍鬚,割斷他們下半截的衣服,使他們露出下體,然後打發他們回以色列。(歷代志上 19:4) 於是亞們人就跟以色列人結怨,兩國就打起來了;這一切都是因為哈嫰聽信首領的話,做了錯誤的決定,羞辱以色列人的使者。

這件事給我們重要的提醒:
面對重要的事情,不能光聽他人的意見就做決定,我們一定要求問神?

大衛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榜樣:
當有人告訴大衛非利士人攻打基伊拉,大衛求問耶和華說:「我去攻打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耶和華說:「可以去跟攻打非利士人拯救基伊拉。」這時,就有人說:「我們在猶大尚且懼怕,何況去基伊拉攻打非利士人的軍旅。」雖然有人持反對的意見,大衛不受影響,他又去求問耶和華,耶和華回答說:「你起身下基伊拉去,我必將非利士人交在你手裏。」果然,大衛照神的吩咐去做,打敗了非利士人救了基伊拉的居民。(撒母耳記上 23:1-6) 我們要學習凡事求問神,神會指示我們當選擇的道路,如此我們就會走對路,事情就會順利。

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指示他當選擇的道路。(詩篇 25:12)

✟禱告和回應:
求主耶穌提醒我在面對重要的抉擇時,一定要花時間親近神、求問神的旨意,才做最後的決定。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靈修教材: 神同在讀經
6/29 讀經進度

1. 歷代志上 19-20
2. 使徒行傳 19:1-20
3. 詩篇 74:9-17
4. 箴言 18:4-5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2023-12/13_大衛平靖四境

【歷代志上 19:1-20:8】
|大衛平靖四境|

本段經文描寫了大衛如何打敗多國的聯軍,使四境的列國歸類。首先講到亞捫人的挑釁,甚至於組織了亞捫、亞蘭聯軍攻打大衛。大衛的軍隊靠著神以寡擊眾,大敗聯軍。

之後,講到列王出戰的時候,大衛的將帥們也都能勝過強盛、高壯的敵人。從國際情勢來看,當以色列國日漸強盛之際,周圍列國就自然感受到威脅,爭戰就變成不得不面對的事了。

從屬靈的角度來看,也是如此。保羅提醒基督徒:「我還有末了的話:『你們要靠著主,倚賴祂的大能大力作剛強的人。要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就能抵擋魔鬼的詭計。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所以,要拿起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好在磨難的日子抵擋仇敵,並且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弗六10-13)。爭戰是屬於國度間的事件,基督徒是無法在戰與不戰之間作選擇,因為當我們歸入了基督的麾下,就已經被魔鬼撒旦列入敵人的名單了。同時,我們也被賦予一項任務,就是攻破陰間的門,釋放被擄掠的靈魂。

因此,神的全副軍裝並不是只為了防禦魔軍的攻擊,更重要的是主動出擊。「又用平安的福音當作預備走路的鞋,穿在腳上。此外,又拿著信德作藤牌,可以滅盡那惡者一切的火箭;並戴上救恩的頭盔,拿著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弗六15-17)。左手藤牌、右手劍,腳上穿著福音鞋;這些裝備都是為了攻擊用的。親愛的弟兄姐妹,基督徒的另一個名字,就是「基督的戰士」,而且是一直到打完當打之仗,見到主面為止。如果你已經許久不聞煙硝味,卻自認早已遠離戰區,你需要擔心自己,恐怕是「早已成為仇敵的俘虜」。

◆回應
親愛的主耶穌基督!我樂意成為祢的戰士;感謝祢,將全副的軍裝賜給我,並賜給我恩賜與能力,能勝過仇敵。祢是得勝的主,求祢率領我打完當打的仗。阿們!

◆背經
又用平安的福音當作預備走路的鞋穿在腳上。此外,又拿著信德當作盾牌,可以滅盡那惡者一切的火箭;並戴上救恩的頭盔,拿著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以弗所書 6:15-17)


靈修教材: 清晨嗎哪
不憑眼見

閱讀: 路加福音16章19-31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上19-21章;約翰福音8章1-27節

若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路加福音16章31節
尤里·加加林(Yuri Gagarin)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當他的任務結束之後,就以跳傘的方式降落在某個俄羅斯的鄉村。一個農婦瞪眼看著這位身穿橙色太空服,戴著頭盔,拖著兩個降落傘的宇航員,驚訝地問他說:「你不會是從外太空來的吧?」他回答說:「事實的確如此!」

可惜的是,蘇聯領導層將這具有歷史意義的飛行壯舉變成反宗教宣傳,他們的首腦甚至宣稱:「加加林進入太空卻沒有看到任何神明」(加加林本人卻從沒這麼說)。正如魯益師提到:「在地上沒找到上帝的人,在外太空可能也是找不到。」

耶穌警告我們不要在今生忽視上帝,祂說了一個關乎財主和乞丐的故事。財主生前從來不尋求上帝;乞丐拉撒路雖然貧困潦倒,卻信心充足(路加福音16章19-31節)。財主死後在痛苦中為他仍在世的兄弟們哀求亞伯拉罕:「求你打發拉撒路⋯⋯若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到他們那裡去的,他們必要悔改」(27、30節)。但亞伯拉罕的話卻一針見血:「若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31節)

章伯斯曾說:「不是看見了就會相信,而是依據我們所相信的來解釋所看見的一切!」

你相信上帝的存在和基督復活的真實性嗎?
你若相信,這會如何影響你每日所做的決定?
天父,今天我為還沒有相信祢的人禱告,
求祢聖靈溫柔的慈愛與大能吸引他們來歸向祢。
作者: 葛庭墨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這個財主希望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人,能夠說服他的兄弟悔改,免得他們也到那受苦的地方(路加福音16章27-28節)。但諷刺的是,另一個名叫拉撒路的人確確實實從死裡復活了(參閱約翰福音11章),並且耶穌也從死裡復活。但許多人雖親眼目睹這些神蹟,卻仍然拒絕耶穌。在路加福音16章31節,亞伯拉罕的警告就清楚表明,如果我們不肯接受律法和先知的話都是指向耶穌,那麼,即便證據確鑿,我們依舊會拒絕祂。

葛庭墨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