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歷代志上 20 : 1

過了一年,到列王出戰的時候,約押率領軍兵毀壞亞捫人的地,圍攻拉巴;大衛仍住在耶路撒冷。約押攻打拉巴,將城傾覆。

可是……

參考經文:《 歷代志上20章1~8節》

第二年春天,諸王通常用兵的時候,約押率領軍隊進佔亞捫人的土地;可是大衛王留在耶路撒冷。約押攻陷拉巴城。(歷代志上20章1節)

諸王出戰,可是大衛留在耶路撒冷。不知大衛為何不一起出征,經文只寫著「可是大衛王留在耶路撒冷」。其實,大衛就是留在耶路撒冷時,與拔示芭犯了姦淫。也許歷代志作者想盡可能向歸回故土的以色列民介紹光輝的王國史,確定大衛的正統性,特意將大衛的角色定位為打敗敵人,讓所羅門可以享太平,而故意省略大衛的失敗,只淡淡寫著「可是大衛王留在耶路撒冷」。

在巴勒斯坦,多雨的冬天不適合軍事行動,但到春天雨停了,莊稼成熟了,正好為出征的軍隊提供食物。亞述的文獻就記載,軍隊通常在春天的尼散月開始行動。更何況,此時大衛和亞捫人的戰爭還沒了結,這是一場長期的戰役,他應該前往亞捫的首都拉巴進攻才對。可是,大衛把出征亞捫的指揮權交給約押,自己留在耶路撒冷,在城中休息。當手下在疆場流血奮戰時,領袖卻獨自在王宮享受安逸。姑且不論後來與拔示芭的姦淫,大衛決定留在耶路撒冷,本身就是錯誤的示範。當歷代志作者寫下「可是……」,其實已透露出作者覺得可惜的心情,那種「差一點點就完美了」、「錯誤應該可以不用發生」的惋惜。「什麼都不錯,可是……。」其實沒說的部分,才是真正要說的。比起被後代大肆指責的姦淫,大衛沒有全力以赴的怠惰,更是隱藏在源頭的罪。

怠惰,可說是隱藏在聖潔生活中的敵人,也是阻攔人對上帝呼召全力以赴的障礙。加爾文視人的怠惰自滿,為信仰基督的一大障礙。人的怠惰,造成驕傲,而對上帝的呼召沒有反應。這些怠惰的人,認為自己所擁有的就足夠了,不需要上帝。這種的生命態度,是一種自滿,不願意改變。神學家巴特則指稱,怠惰為「邪惡的不行動」。驕傲多是做出來、行為的惡;怠惰則是不做、沒有行動的惡,基本上是一種不願意,或是拉開距離。沒錯,怠惰拉開大衛與出戰同袍的距離,怠惰拉開他與當負的責任的距離。怠惰的心不在焉、四處閒逛度日,更為罪提供了炫耀的舞台。大衛就是在怠惰之時與拔示芭犯了姦淫之罪。

如何能離開怠惰呢?上帝以呼召吸引我們,就是當我們在所有生命的行動中,可以抬頭仰望祂的呼召,殷勤回應呼召。就在我們生命的「春天」中,堅定走在上帝呼召的道路,不讓怠惰有機可乘。

默想:

在我的生命中,有哪些部分不是因著沒有能力,而是因著怠惰而虧損的呢?

祈禱:

主啊!是祢讓我得著尊榮的,我要熱情殷切回應祢,願祢幫助我全力以赴完成祢對我的呼召。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