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筆記2019年10月3日 讀經:代上2:1-55

回應:《歷代志》作者希望被擄歸回的以色列民能夠重建信心,除了幫助以色列民看清與顯赫的大衛王朝的歷史淵源外,也要這些百姓恢復以「耶和華神」為中心的社會、文化生活,這也是神透過作者寫此卷書主要用意。因此本書特別看重聖殿的歷史記載,在歷代志上2:20所記迦勒的後代中,特別突出是比撒列,此人是摩西時代會幕建造總工程師(出31:2-11),會幕對當時百姓敬拜耶和華是極其重要事。作者在代上2:9-20經文中,先提到大衛,後提比撒列,為以後記述所羅門建造聖殿留得伏筆。比撒列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遵照神的旨意與託付完成神的聖殿內外裝修,讓百姓有一個莊嚴的殿可以來敬拜上帝。(出35:30-35摩西對以色列人說:猶大支派中,戶珥的孫子、烏利的兒子比撒列,耶和華已經提他的名召他,又以神的靈充滿了他,使他有智慧、聰明、知識,能做各樣的工,…)
親愛的弟兄姊妹,教會每位弟兄姊妹(包括傳道人)神都賦於每個人有特別任務(使命),不需要與其他會友比較,只要專心完成神的託付你的任務,這就是你對神最大的回應。換言之,牧師專心作好牧養的工作,執事(理監事)、事工組同工做好行政事務幫補工作,會友做好會友本分:敬拜神,參與聚會及服事,不說閒話,不搞小團體,常常為教會傳道人(牧師、師母、傳道)健康及服事有力代禱;若大家有這樣的心,相信這教會就會穩定成長,也必是蒙福的教會。(王牧師)


靈修教材: 歷代志上 靈修心得筆記
2022-08/16讀經:歷代志上 第二章

✍ 2022-08/16 讀經:歷代志上 第二章

✟受感的經文:
2:3 猶大的兒子是珥、俄南、示拉,這三人是迦南人書亞女兒所生的。猶大的長子珥在耶和華眼中看為惡,耶和華就使他死了。
2:4 猶大的兒婦她瑪給猶大生法勒斯和謝拉。猶大共有五個兒子。
2:5 法勒斯的兒子是希斯崙、哈母勒。
2:6 謝拉的兒子是心利、以探、希幔、甲各、大拉,共五人。
2:7 迦米的兒子是亞干,這亞干在當滅的物上犯了罪,連累了以色列人。
2:9 希斯崙所生的兒子是耶拉篾、蘭、基路拜。
2:10 蘭生亞米拿達;亞米拿達生拿順。拿順作猶大人的首領。
2:11 拿順生撒門;撒門生波阿斯;
2:12 波阿斯生俄備得;俄備得生耶西;
2:13 耶西生長子以利押,次子亞比拿達,三子示米亞,
2:14 四子拿坦業,五子拉代,
2:15 六子阿鮮,七子大衛。
2:16 他們的姊妹是洗魯雅和亞比該。洗魯雅的兒子是亞比篩、約押、亞撒黑,共三人。
2:17 亞比該生亞瑪撒;亞瑪撒的父親是以實瑪利人益帖。

✟受感的話語:
雅各就是以色列,他有12個兒子,約瑟的故事最為人津津樂道;但神卻揀選了猶大的後裔成為君王!
〔歷代志上 第2章〕讀起來感覺好像是在讀大衛王家的族譜,一個個的人名,也許感覺乾燥乏味,但中間卻有許多的故事值得一提!(特別附上簡單的影片→ https://youtu.be/ZM_a3Yl7HX8 讓我們把關係搞清楚!)

猶大的長子珥在耶和華眼中看為惡,耶和華就使他死了; 回顧〔創世記 第38章〕我們看到比連續劇還要特別的故事~猶大的兒婦她瑪給猶大生法勒斯和謝拉,因此猶大共有五個兒子!

同樣的家庭教育,但因各人選擇不同的價值觀與態度,生命的結局還有後代子孫的未來也就天差地別。在〔歷代志上 第2章〕的家譜名單中,提到有犯罪失敗的人,也提到被神使用的人…大衛王當然是中心人物,但他以及他的祖先猶大,並手下的約押,都不是完全人;所以我們事奉主的時候,也要小心,不要犯罪跌倒。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主耶穌,謝謝祢透過〔歷代志上 第2章〕提醒我們,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因此我們要成為謹言慎行的人,在後代子孫面前成為榜樣!主啊,求祢教導我如何順服祢及父母的教導…一生走在祢的道路上,成為榮神益人的器皿。


靈修教材: 神同在讀經
6/20 讀經進度

1. 歷代志上 1-2
2. 使徒行傳 13:1-25
3. 詩篇 72:1-7
3. 箴言 17:17-18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2023-11/26_神眼中的準繩

【歷代志上 2:1-55】 
|神眼中的準繩|

第二章的一開頭就進入以色列(雅各)的家譜,只是順序沒有從長子流便的譜系說起,反而從三子猶大的譜系說起,因為大衛王是屬於猶大支派,是整個歷代志的重心。

然而,無論是誰的譜系,總有一些特殊的人,猶大譜系也不例外;珥和亞干被聖經作者多說了一些,不過並不是正面的紀念。第3節說:「猶大的兒子是珥、俄南、示拉,這三人是迦南人書亞女兒所生的。猶大的長子珥在耶和華眼中看為惡,耶和華就使他死了」。珥到底做了什麼惡事以致於死,經文並沒有多做詳述,不過倒是細說了俄南的惡行。照著猶太人的規矩,哥哥無後而死,弟弟有義務娶嫂嫂為妻,給哥哥留後,目的是讓哥哥的產業有人承繼。俄南因為知道生子不屬於自己,也可能覬覦哥哥的那份產業,就故意在與嫂嫂同房之時,將精子遺留地上。神就因為俄南此舉,叫俄南死了(參考創卅八章)。嚴格說來,俄南並未做什麼不該做的事,他只是不願意做應該做的事。換言之,在神眼裡,「不願意做應該做的事」等於「做了不應該做的事」。神是愛,祂乃是為了「要我們行善」而創造我們。

第7節說:「迦米的兒子亞干,這亞干在當滅的物上犯了罪,連累了以色列人」。亞干因為貪心,所以私藏一些「當滅之物」,雖然只有私藏一點,卻嚴重的連累了以色列人敗在艾城,損兵折將。因為神是聖潔的、忌邪的,所以,祂的要求是分別為聖。哥林多後書六章16至17節說:「神的殿和偶像有什麼相同呢?因為我們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說:『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來往;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又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由此可見,神的要求是全然聖潔,不允許一點玷污的。

猶大譜系雖然是特別蒙福、格外蒙揀選,聖經仍不忌諱的提出譜系中不榮譽的人,目的就是為了提醒與警戒。你我比猶大支派的人更有福,因信得以進入基督的譜系;因此,我們就更當體貼神的心意,不但遠離惡事、不受玷污,不叫基督的譜系蒙羞,更是要主動行善,成為世上的光及鹽,使榮耀歸給天父。

◆回應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揀選我進入基督的譜系,求祢幫助我常常儆醒禱告,不入迷惑,使我與世俗分別;更幫助我樂善好施,讓光照在人前,使眾人都能認識祢,阿們!

◆背經
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裏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以弗所書 2:10)


靈修教材: 清晨嗎哪
歷代志上 1:1-2:17

敬拜詩歌:祢為何揀選我--Why Have You Chosen Me (原作:Rodger Strader;編曲:Wan-Lun Hs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77c-O8oX8

一、安靜:每早晨,這都是新的,祢的誠實,極其廣大。
二、讀經:歷代志上 1:1-2:17
1. 重點說明
歷代志與列王紀有許多雷同之處,但歷代志不同於列王紀中談到的戰爭或政治發展,它所關注的焦點是南國、聖殿、禱告、敬拜和利未人。此外,歷代志一開始,連續九章之多,是枯燥的家譜記錄,這些人名被記錄下來,是因為他們活在神永恆的計畫中。第一章看見信心之父亞伯拉罕登上歷史的舞台,第二章看見雅各的後裔陸續上場,每一個人物,雖然只是一個名字,但他們曾經非常精彩的活著,特別是那些敬畏神,活在神面前的人,他們短暫的人生,卻扎扎實實地與永恆接軌!
2. 鑰節:他拉生亞伯蘭,亞伯蘭就是亞伯拉罕。(代上 1:27)
三、默想:
■在 1:28-34 記錄了亞伯拉罕有幾個兒子?他們的名字分別為何?
■在 2:1-2 節記錄了雅各有幾個兒子?之後,歷代志的作者特別著墨在哪一個兒子身上?(2:3)這個兒子的重要性為何?(2:15)
■從亞當到亞伯拉罕,從亞伯拉罕到雅各、猶大,這些人過往的事蹟有哪些是你印象深刻的?他們被神揀選,他們的名字被神記念,讓我有些什麼體悟?
四、禱告:親愛的天父,感謝祢揀選我成為祢的兒女,求祢幫助我常常記念祢的恩惠,並且珍惜我在祢裡面的身分,時刻為祢而活!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歷代志上 1-2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舊約歷史書下:王、代、拉、尼、斯)
愛的追尋

閱讀: 約拿書2章1-9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上1-3章;約翰福音5章25-47節

救恩出於耶和華。—約拿書2章9節
英國詩人法蘭西斯·湯普森(Francis Thompson)的名詩《天國的追逐者》(The Hound of Heaven)開頭寫著:「我躲避祂,歷經白晝與黑夜。」湯普森藉著這首詩描述,雖然他努力地躲藏,甚至逃離上帝,但耶穌對他的追尋從不停息。最後,他寫道:「我就是祢尋尋覓覓的人。」

上帝愛的追尋是約拿書的主軸。先知約拿受上帝差遣,向尼尼微人(以色列殘暴的仇敵)宣告他們必須回轉歸向上帝。然而,「約拿卻起來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約拿書1章3節)。他付了船費,登船要往尼尼微的相反方向去,但這艘船不久之後就被狂風大浪猛烈侵襲。為了解救船上的人,約拿被拋入海中,隨即被一條大魚吞吃入腹(1章15-17節)。

約拿在魚腹中向上帝禱告,如詩般優美的禱詞敘述說,即使他用盡全力要逃離上帝,但上帝仍不停地追尋他。當約拿身陷絕境極需救援時,他在禱告中向上帝呼求,轉向上帝的愛(2章2、8節)。上帝不只應允約拿並拯救他,上帝也因尼尼微人的悔改而拯救了這些與約拿敵對的亞述人(3章10節)。

如這兩首詩所描述的,我們在某個人生階段也會試圖逃離上帝。但即便如此,耶穌還是深愛著我們,並且追尋引導我們回轉,恢復我們與祂的關係(約翰一書1章9節)。

你曾在何時試圖逃離上帝?
當你落入苦難中,上帝曾如何幫助你?
耶穌,謝謝祢慈愛地追尋我,讓我得拯救。
作者: 夏莉珊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先知約拿、何西阿和阿摩司,都在耶羅波安二世(公元前782-753年)作王時在北國以色列服事。儘管耶羅波安二世悖逆上帝,但上帝卻仍然幫助他,成功地將亞述人趕出了以色列國(列王紀下14章23-28節)。當上帝呼召約拿去亞述的尼尼微城宣講信息時,正值猶太人的民族主義高漲。因此,約拿起初拒絕向敵國宣揚拯救的信息(約拿書1章1-3節)。當他最終願意順服上帝、傳講信息之後,亞述人就懺悔了(3章6-10節)。於是,上帝轉意不懲罰他們(4章1-2節)。不過,亞述人的悔改轉瞬即逝。當亞述國再次振興之後,就向北國以色列發動攻擊(列王紀下15章19-20、29節)。在約拿傳講悔改信息的三十年後,亞述毀滅了北國以色列(公元前722年;參閱列王紀下17章1-6節,18章9-12節),並氣勢洶洶地進軍南國猶大。但後來上帝興起先知那鴻說預言,宣告尼尼微將面臨無可避免的滅亡(那鴻書1章1節,2章3-10節,3章1-7節)。

沈啟智(特約作者)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