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可忽略上帝約櫃

金句:我們要把上帝的約櫃運到我們這裡來;因為在掃羅年間,我們沒有在約櫃前求問上帝。(歷代志上13章3節)

公元前1070年以利之子丟失了約櫃,後來約櫃停在基列耶林共廿年(撒上7:2)。掃羅作王四十年(徒13:21),以色列人並未在約櫃前求問上帝。1003年大衛統治全國,將約櫃迎回耶路撒冷,約櫃被忽略了六十七年。

一、迎回約櫃歸正信仰(1-6節)
大衛從全國親自挑選三萬人(撒下6:1),率領他們至基列耶琳的亞比拿達家,迎回上帝的約櫃。大衛並非私自迎回,而是與全國首長及帶兵軍官商議,高舉上帝心意,教會,教導會眾明白後,才迎回約櫃。會眾均認為這是一件美事,因而願投身於迎回約櫃行列。同樣,信仰歸正行動,不可只有教會牧者參與,也應使全體信眾投入。

二、扶住約櫃遭到擊殺(7-11節)
約櫃放在新車上,由亞比拿達兩個兒子烏撒與亞希約趕車,雖然是新車,但是自古以來,約櫃都是由祭司扛抬,他們卻用外邦人的方式運送約櫃。他們走到了一處,烏撒因牛失前蹄,用手去扶住約櫃,嚴重干犯了摩西律法裡不可摸聖物的規定,因而遭到上帝擊殺(民4:15)。同樣,教會的事奉也應合於上帝的規定,在真理中受聖靈管制,按著次序,以心靈與誠實敬拜,才合上帝心意(約4:24)

三、接待約櫃全家蒙福(12-14節)
大衛見烏撒死了,心裡愁煩懼怕,不敢讓約櫃入大衛城,深怕自己違反律法,得罪上帝,只好將約櫃暫時停放在俄別以東家,上帝卻賜福俄別以東全家,可見祂的大能是顯示在公義的審判上。因此,信徒為人處事不能違背聖經原則,但也不可因上帝是公義聖潔的,因而懼怕遠離祂。上帝恨惡罪惡,但祂卻接納悔改的罪人。


默想/應用:
信徒應歸正、學義,且要按著次序事奉與敬拜,因為上帝已經恩待。

祈禱/行動:
慈愛的天父,感謝祢賜下基督,使我領受救恩,求祢引導我,使我能依祢的原則而行,並能在主日以心靈、誠實敬拜祢。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研經釋義
靈修筆記2019年10月16日 讀經:代上13:1-14

回應:代上13:9-10「到了基頓的禾場;因為牛失前蹄,烏撒就伸手扶住約櫃。耶和華向他發怒,因他伸手扶住約櫃擊殺他,他就死在神面前。」您讀到這段話會不會覺得烏撒死得好冤枉呢?但就屬靈層面來看,似乎不是那麼單純,牧師針對這事件將它歸納出三個問題,請大家來思考:(一)約櫃按摩西所定律法,應該是由利未哥轄的子孫用肩來抬,而不是用車子來載;(二)烏撒本身是利未人,應該懂得抬約櫃的規矩,但烏撒卻掉以輕心用手去扶住約櫃;(三)大衛沒有針對抬約櫃的人再一次給予他們有個行前教育講習,讓服事的人知道該如何抬約櫃。烏撒的這個事件給我們有一個提醒,神是聖潔、不可輕慢對待的。
親愛的弟兄姊妹,教會領導者邀請會眾參與服事前,一定要先將服事屬靈原則清楚告訴參與者,免得參與者服事後心裡不舒服,或身體出狀況;進而讓參與者還埋怨神說:「我這麼熱心服事教會,得到的結果卻是讓我很傷心、生病等話。」這就不是神的本意了,這是因為服事的人本身不清楚服事神的原則所造成。舉個例:我們到醫院探視病人時,記得探病後離開醫院時,一定要為自己或同行的人做潔淨禱告,再離開,其目的是求神保護及潔淨我們身心靈免受攪擾;這雖是一件小事,但若不注意有可能讓您回家後會很不順利一段時間,甚至生一場病,然您卻不知道是什麼事造成的,那豈不讓自己白受罪嗎?為此,請弟兄姊妹做任何事後,若心中有不平安的念頭,趕緊來請問教會牧師做這事是否合適,牧師會協助你,免得您自己白忙一場,還受罪,那就划不來了。(王牧師)


靈修教材: 歷代志上 靈修心得筆記
重視上帝的臨在

參考經文:《 歷代志上13章1~14節》

然後,我們把上帝的約櫃請來,因為掃羅作王的時候我們沒有重視它。(歷代志上13章3節)

大衛當了以色列王以後,第一件事就是重視上帝的約櫃,想把約櫃迎回來。約櫃代表上帝的臨在,所到之處都受祝福,當約櫃在俄別以東的家,那裡就受祝福。大衛卻用牛車運約櫃,這是照非利士人的方法,而非按律法的規定。烏撒因伸手扶住約櫃,而被上帝擊殺。經文提到,大衛因上帝發怒懲罰烏撒,心裡很不高興,也充滿懼怕。大衛知道約櫃的寶貴價值,卻無法完成迎接約櫃回來。世上最遠的距離,恐怕就是知與行的距離。

知道與行出來,是關乎事情能否改變的關鍵因素。有多知道,會牽連我們的火熱心志,這是動機。能否行出來,卻牽涉到我們究竟多熟練,這是能力的問題。有動機沒能力,事情做不到;有能力沒動機,事情做不好。光有好的構想,不代表你就是有異象的人,可能只是愛作白日夢。異象和白日夢的差別,在於有膽量、憑信心、採取行動。上帝呼召你,不是要你憑信心完成祂的感動,乃是要你憑信心採取行動。

馬丁‧路德‧金恩說:「改變不會自動到來,而是因為有奮戰不懈的戰士。」這戰士只為他所重視的價值奮戰。今天,我們有多重視上帝的臨在?耶穌曾說:「天國又好比一個商人尋找貴重的珍珠。當他發現了一顆極貴重的珍珠,就去賣掉他所有的一切,來購買那顆珍珠。」(馬太福音13章45~46節)上帝國值得人變賣所有來珍藏,投入多少就表示它的價值多大。行動,在於知道價值。

回想我們生命中每件珍貴、具價值的事物,包括:家人的關係、美好的朋友、健康的身體、工作的表現、靈性的成長、和睦的團契、福音的開展……,都不會自動來到,反而像一條讓人氣喘吁吁的上坡路,要堅持到底才能抵達目的地。這些具價值的事物,都需要我們盡全力投入其中,努力學習,經營栽培,從跌倒中一次又一次站起來,為其奮戰。作家約翰‧麥斯威爾形容,為得這些有價值的事,就必須刻意過生活;若不先轉動刻意的開關,就永遠無法去到需要去的地方。沒有人會說自己的成就,只是場意外。要刻意生活,就要刻意思考,刻意選擇,刻意尋找有意義,花時間刻意練習。行動的熟練,在於刻意的重視。

默想:

哪些是我生命當中貴重的珍珠,就是那些我願意為其變賣一切所有的呢?

祈禱:

上帝啊!我為我所得救恩的美好、親愛的家人、團契的親密、能奔跑的異象、同工的扶持,獻上感謝。主啊!幫助我在刻意中,看重上帝國的價值。奉主名禱告,阿們!


靈修教材: 新眼光讀經
2022-08/27讀經:歷代志上 第十三章

✍ 2022-08/27 讀經:歷代志上 第十三章

✟受感的經文:
13:6 大衛率領以色列眾人上到巴拉,就是屬猶大的基列耶琳,要從那裡將約櫃運來。這約櫃就是坐在二基路伯上耶和華神留名的約櫃。
13:7 他們將神的約櫃從亞比拿達的家裡擡出來,放在新車上。烏撒和亞希約趕車。
13:8 大衛和以色列眾人在神前用琴、瑟、鑼、鼓、號作樂,極力跳舞歌唱。
13:9 到了基頓(撒母耳下六章六節作拿艮)的禾場;因為牛失前蹄(或作驚跳),烏撒就伸手扶住約櫃。
13:10 耶和華向他發怒,因他伸手扶住約櫃擊殺他,他就死在神面前。
13:11 大衛因耶和華擊殺(原文作闖殺)烏撒,心裡愁煩,就稱那地方為毘列斯烏撒,直到今日。

✟受感的話語:
〔歷代志上 第13章〕講到當大衛成為以色列王,他首先想到的是神的約櫃,於是他率領以色列眾人到猶大的基列耶琳,要從亞比拿達家中將約櫃抬出來要運到大衛城;他們從亞比拿達家中運出約櫃後,就將約櫃放在新做的牛車上面,然後大衛和以色列眾人在 神面前用琴、瑟、鑼、鼓、號作樂,極力唱歌跳舞讚美神。(歷代志上 13:8) 就在大家歡喜快樂讚美神的時候,忽然間牛驚跳起來,約櫃快要掉下去,烏撒用手去扶約櫃,他馬上被 神擊殺而死…這時大衛和以色列眾人都很驚嚇。

將約櫃抬出來運到大衛城讓眾人敬拜,這是高舉 神,合神心意。
但是在著過程中,大衛和以色列人他們沒有照神的吩咐運送約櫃,所以才會導致神擊殺烏撒的事件;約櫃象徵“神的同在”,運送約櫃的過程是神聖的,所以要照神的規定來運送約櫃;在〔民數記 4:15〕清楚的提到:「哥轄的子孫就要來抬(約櫃),只是不可摸聖物,免得他們死亡。」在這裡神很清楚的規定約櫃是要用抬的,不是放在牛車上用趕的,而且神吩咐不可摸聖物—「免得他們死亡」。

大衛和以色列人沒有照神的規定抬約櫃,所以當牛受到驚嚇約櫃快要掉下去;烏撒去扶約櫃就是摸聖物,神就擊殺他…這是人對真理的疏忽,所造成嚴重的錯誤,並不是我們人認為這是神喜悅的事,照人的想法和方式去做神就喜悅。

人要原原本本照神的吩咐去做才會蒙神喜悅;所以,我們必定要花時間認識神的話(真理),如此才能做出合神心意的決定…你要認識神,就得平安,福氣也必臨到你。(約伯記 22:21)

✟禱告和回應:
求聖靈賜給我們一顆渴慕真理的靈,使我們的心靈如鹿渴慕溪水般的渴慕真理。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靈修教材: 神同在讀經
6/26 讀經進度

1. 歷代志上 13-14
2. 使徒行傳 16:16-40
3. 詩篇 73:21-26
4. 箴言 17:27-28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2023-12/07_烏撒之死

【歷代志上 13:1-14】 
|烏撒之死|

當大衛國勢穩定之時,他就想到要把神的約櫃迎接到耶路撒冷,為要在神面前求告(代上十三3)。大衛這樣的動機,照理來說,定然能夠得到神的喜悅,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在過程中居然發生了意外!負責看管並運送約櫃的烏撒被神擊殺了。此事使得大衛十分畏懼,趕快將約櫃送到俄別以東家去。

基督徒常常會以為,只要動機善良純正,就一定能得到神的喜悅,但是「烏撒事件」則提醒我們,單有善良的動機仍然不夠,還需要按照神的吩咐行事才夠完全。因為,早在民數記四章15節就已經明訂:「將要起營的時候,亞倫和他兒子把聖所和聖所的一切器具遮蓋完了,哥轄的子孫就要來抬,只是不可摸聖物,免得他們死亡。會幕裡這些物件是哥轄子孫所當抬的」然而,當時的烏撒卻按照非利士人的作法,用牛車運送,才會發生意外。

可是「烏撒事件」絕非只是遠古的個案而已,因為今天神的選民也仍舊常常忘記神的法則,卻照外邦人的模式行事;以為只要有善良的動機,就能討神喜悅。例如:有些基督徒也贊成「善意的謊言」、「同性戀婚姻合法」或「包庇罪惡」,以為這就是有愛心,以為只要有愛心就夠了。聖經稱讚庇哩亞人說:「這地方的人賢於帖撒羅尼迦的人,甘心領受這道,天天考查聖經。要曉得這道是與不是」(徒十七11)。因此,基督徒不但需要常常把自己攤在聖靈的光照下,讓神來檢查我們的動機;也要殷勤的查考聖經,使我們能夠熟悉神行事的法則。因為單有善良的動機仍然不夠,還需要認識神的法則才能完全。

◆回應
親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不但愛心充足,也能有智慧和知識,能以分辨好歹。更求祢賜下屬靈的胃口,使神的兒女都認真查考聖經,洞悉祢的法則。阿們!

◆背經
我所禱告的,就是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使你們能分別是非,作誠實無過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腓立比書 1:9-10)


靈修教材: 清晨嗎哪
歷代志上 13:1-14

敬拜詩歌:我願奉獻我一生 (有情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gxY9erGwzI

一、安靜:耶和華啊!求祢仰起臉來,光照我們。
二、讀經:歷代志上 13:1-14
1. 重點說明:
大好的消息,約櫃終於要運到耶路撒冷!大衛慎重的與以色列首領商議迎回約櫃一事,並獲得全以色列民的熱烈的贊同。因此,以色列百姓歡欣鼓舞的唱歌、用琴、瑟、鑼、鼓、號等各種樂器作樂,極力跳舞的迎接約櫃。當整個國家瀰漫在慶典氣氛時,突然令人錯愕的悲劇發生。烏撒為了扶住從牛車掉下去的約櫃,當場被神擊殺。大衛並非不敬畏神,乃是對聖經中的律法不熟稔,並未按照律例典章扛抬約櫃,導致百姓落到危險的地步。
2. 鑰節 : 到了基頓的禾場;因為牛失前蹄,烏撒就伸手扶住約櫃。耶和華向他發怒,因他伸手扶住約櫃擊殺他,他就死在神面前。(代上 13:9-10)
三、默想:
■大衛如何運送約櫃?(v.7-v.8) 結果如何?(v.9-v.10)
■這事之後,大衛對於運送約櫃之事有何改變?(v.12-v.13)
■大衛運送約櫃的計劃為何延宕?他謹慎行事的態度給我什麼提醒?
四、禱告:親愛的主,懇求祢幫助我熟讀祢的話語,免得我落入自己的想法與詮釋,使我清楚祢的心意,並樂意且遵行祢的旨意。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歷代志上 13-14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舊約歷史書下:王、代、拉、尼、斯)
平安抵岸

閱讀: 詩篇139篇7-12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上13-15章;約翰福音7章1-27節

住了吧!靜了吧!—馬可福音4章39節

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坎達斯部族(Kandas)的人正興奮地等待聖經運來,這是用他們的語言印製的新約聖經。但是要到達這個部落,運送聖經的人卻必須乘著小船橫渡海洋。

這些人哪來的勇氣橫渡惡水?的確,他們有精湛的航海技術,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深知是誰創造了海洋。祂是指引我們每個人渡過人生風浪及深淵的那位上帝。

大衛說:「我往哪裡去躲避祢的靈?」又說:「我若升到天上,祢在那裡;⋯⋯飛到海極居住;就是在那裡,祢的手必引導我,祢的右手也必扶持我。」(詩篇139篇7-10節)

這些話應該可以讓住在島國的坎達斯人產生共鳴,他們居住的熱帶海岸、茂密雨林和深山野嶺被稱為「最後的未知之地」。然而,不論是當地或是其他地方的信徒都知道,對上帝而言,沒有任何地方太偏遠而無法到達,也沒有困難太艱鉅而無法解決。大衛讚歎說:「黑暗也不能遮蔽我使祢不見,黑夜卻如白晝發亮。黑暗和光明,在祢看都是一樣。」(12節)

當上帝對狂風巨浪說:「住了吧!靜了吧!」風浪就聽從祂而平靜了(馬可福音4章39節)。所以,不要懼怕今天會面對的深淵或漩渦,這位上帝會領我們平安抵岸。

什麼會令你無法信靠上帝?
今天你要將哪些事交託給祂?
親愛的天父,我相信祢能掌管我人生中的風浪,
感謝祢會指引我平安抵岸。
歡迎上網閱讀探索叢書《穿越人生的風暴》。
作者: 雷翠霞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大衛在面對世人敵擋並拒絕上帝時(詩篇139篇19-22節),全心高舉上帝並頌讚祂的特質。上帝無所不知,洞悉大衛的一切(1-4節);祂無所不在,永遠與大衛同在並保守看顧(5-12節);祂無所不能,是全能的創造主,時時覆庇、扶持大衛(13-18節)。關於上帝的無所不在,大衛反問道:「我往哪裡逃躲避祢的面?」(7節)無處可逃!先知約拿吃足了苦頭才學到這個教訓,那就是沒有任何地方能讓人逃避上帝,即使在深海裡大魚的腹中也無法逃避祂(約拿書1-2章)。上帝的百姓以為他們可以躲避祂,但上帝向他們發出這樣的挑戰:「人豈能在隱密處藏身,使我看不見他呢?……我豈不充滿天地嗎?」(耶利米書23章24節)

沈啟智(特約作者)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