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可忽略上帝約櫃
金句:我們要把上帝的約櫃運到我們這裡來;因為在掃羅年間,我們沒有在約櫃前求問上帝。(歷代志上13章3節)
公元前1070年以利之子丟失了約櫃,後來約櫃停在基列耶林共廿年(撒上7:2)。掃羅作王四十年(徒13:21),以色列人並未在約櫃前求問上帝。1003年大衛統治全國,將約櫃迎回耶路撒冷,約櫃被忽略了六十七年。
一、迎回約櫃歸正信仰(1-6節)
大衛從全國親自挑選三萬人(撒下6:1),率領他們至基列耶琳的亞比拿達家,迎回上帝的約櫃。大衛並非私自迎回,而是與全國首長及帶兵軍官商議,高舉上帝心意,教會,教導會眾明白後,才迎回約櫃。會眾均認為這是一件美事,因而願投身於迎回約櫃行列。同樣,信仰歸正行動,不可只有教會牧者參與,也應使全體信眾投入。
二、扶住約櫃遭到擊殺(7-11節)
約櫃放在新車上,由亞比拿達兩個兒子烏撒與亞希約趕車,雖然是新車,但是自古以來,約櫃都是由祭司扛抬,他們卻用外邦人的方式運送約櫃。他們走到了一處,烏撒因牛失前蹄,用手去扶住約櫃,嚴重干犯了摩西律法裡不可摸聖物的規定,因而遭到上帝擊殺(民4:15)。同樣,教會的事奉也應合於上帝的規定,在真理中受聖靈管制,按著次序,以心靈與誠實敬拜,才合上帝心意(約4:24)
三、接待約櫃全家蒙福(12-14節)
大衛見烏撒死了,心裡愁煩懼怕,不敢讓約櫃入大衛城,深怕自己違反律法,得罪上帝,只好將約櫃暫時停放在俄別以東家,上帝卻賜福俄別以東全家,可見祂的大能是顯示在公義的審判上。因此,信徒為人處事不能違背聖經原則,但也不可因上帝是公義聖潔的,因而懼怕遠離祂。上帝恨惡罪惡,但祂卻接納悔改的罪人。
默想/應用:
信徒應歸正、學義,且要按著次序事奉與敬拜,因為上帝已經恩待。
祈禱/行動:
慈愛的天父,感謝祢賜下基督,使我領受救恩,求祢引導我,使我能依祢的原則而行,並能在主日以心靈、誠實敬拜祢。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