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9| 見證分享 | 回轉向神-原來祂一直都在 | 王瑞玲姐妹

「是神在為我分勞解憂-王瑞玲」

兩次輕生被神拯救、信主15年才找到「家」資深醫藥美食記者王瑞玲姐妹說:「回到神的懷抱裡,按照神的話去走,人生不會有多的負面,會發現是神在為我分勞解憂。」。
各大電視媒體上常見資深醫藥美食記者王瑞玲的蹤影,與人分享健康知識及美食。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卻鮮少人知,她的人生曾經歷前夫外遇、想跳樓結束生命、孩子出生就患病…。當時的她無處宣洩心中的苦,只好對天訴說,但當時並不知道這就是禱告,只感覺有雙大大的手不斷扶持她。經歷15年的時間,她雖信主但卻不認識祂,直到今年才真正遇見神、找到屬靈的家。

光鮮亮麗外表下的破碎生命
名嘴、資深醫藥美食記者王瑞玲從24歲投入媒體行列,先是在影劇雜誌跑影劇線,之後到報社負責醫療線,漸漸累積資源和人脈,如今經常出現電視媒體、網路平台分享健康醫療知識。擁有多年醫藥記者經驗的她,非常熱愛美食,於是將醫藥和美食專業結合一起,不僅分享專業醫藥知識,也讓更多人知道如何健康的享受美食。
她的記者生活精彩,而她的人生也是如此。第一段婚姻對她造成極大傷害,結婚初期遭前夫扣上莫須有的罪名,懷疑她在外遇,甚至施以家暴。她傷心透頂,想跳樓結束生命,但在腳還沒跨出去時,有個聲音在她耳邊說:「孩子,我在。」這打斷她想輕生的念頭。
婚後的生子之路不易,她屢遭困難。懷第一胎時,她因吃感冒藥而影響胎兒,孩子沒保住,其後又診斷發現子宮沾黏,經過兩年治療後才順利再度懷孕,但兒子出生後卻發現雙腳是馬蹄形外翻。這當中她全心全意陪伴孩子治療,丈夫則因外遇而忽視家庭的需要。
婚姻狀況越來越糟,她也因此得了憂鬱症,並且起了輕生念頭。她站在陽台外,想帶著孩子一起結束生命,但耳邊又傳來熟悉的聲音:「孩子,我在」,當時7歲的孩子也拉著她的手說:「媽媽,妳還有我。」那刻起,她打消輕生念頭。
從小出生傳統信仰家庭的王瑞玲,經歷兩次被救回的經驗後,不斷感受身後有雙巨手扶持她,心中更是相信有神的存在,所以她下定決心要找到這雙手的主人。她分享,雖然不知天上的神是誰,但每當她感到苦悶時,就會對天訴說自己心中的憂慮、期望改變的事,希望天上的神能聽見,但沒想到每次事情都發生改變,甚至照著她所期望的方式發生。那時的她並不知道這就是「禱告」,之後神透過其身旁朋友帶領她認識神、進入教會。結束第一段婚姻後,她將感情交託在神手中,列出自身對另一半的詳細條件,短短一個月內尋覓到現任丈夫。
雖對神有進一步認識,也受同事鼓勵而受洗,但她心中卻從沒認為自己是屬神的孩子。她受朋友邀請去過許多教會、團契,始終都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家」,仍時常以禱告與神連結,求神帶領未來道路。

父親信主、過世讓她再遇見神
王瑞玲是家中的第一位基督徒,父親在高齡90歲時信主受洗,這件事父親並未告訴其他人,是她後來才得知的。她說到,父親個性灑脫,85歲時身體仍健壯、自己揹著畫具到社區大學上畫畫課。當她好奇問父親接受洗禮的原因時,父親只告訴她:「所有事情都應該歸於天父。」這讓她感到驚訝,也看見神在家中的作為。
由於父親身體老邁,在95歲時回天家。她分享,父親在臨走前一週不再進食,直到第七天身體再也撐不住,送往ICU觀察,全家人剛離開醫院就收到緊急通知,趕緊回院陪伴父親最後一程。
王瑞玲先到病床前看父親,手摸著父親頭頂時,感受到有東西從裡面出來,趕緊按著父親頭頂。待全家人到齊後、說完話後,她突提出要為父親做最後的禱告,就在禱告結束那刻,父親的心跳停止、回天家。當下她並不知道自己為何有勇氣為父親禱告,也因此讓家人知道父親是基督徒,死後在天家與主同在,心中雖會感到難過,但仍充滿盼望。
一次次經歷讓她確信神的同在,而神就在去年底(2019)帶領她找到屬靈的家。去年12月,她正準備出差到台中時錯過一班高鐵,意外遇見藝起發光協會宋逸民牧師和陳維齡師母,三人搭上同班車且前往相同的目的地。彼此間雖在節目上有碰面,但卻不熟悉。在離開前,陳維齡師母與她留了聯繫方式,並邀請她來協會聚會。
過去她時常受朋友邀請聚會,她原本預計這次只是單純赴約參加聚會,但聚會中,她感受到自己就像是回到「家」的感覺,並決定委身於聚會、確信身為神兒女的身分,也參加神學院裝備課程,進一步認識神的話。
孩子隨她到協會聚會幾次,就向她說:「我根本是這裡的孩子」,在5月底受洗。如今兩人因有共同信仰,關係更加緊密,有許多共同話題,也常以神話語提醒彼此。當她委身於教會後,她的個性逐漸被神修剪,夫妻關係更加甜蜜,丈夫看見她的改變曾驚訝地說到:「我發現妳改變了,妳會把別人的話聽完再講自己想講的話。」
「回家」的路花了15年之久,但王瑞玲認為這一切都值得。現在的她,不僅生命備受神的祝福,連同家庭、夫妻感情、事業都得到神的幫助,未來她相信神必定引導道路。「回到神的懷抱裡,按照神的話去走,人生不會有這麼多的負面,我發現是神在為我分勞解憂,按照祂的計畫會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一些人會不斷操心,但是那只是徒增情緒上的困擾。」。
(基督教今日報 記者/林葶熙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