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員 : 主任牧師黃春生

本會主任牧師

2021/08/29

第一場禮拜:出埃及記5:1-23上主是誰?

http://huangchunsheng-biblestudy.blogspot.com/2021/08/51-23.html

2021/08/08

第一場禮拜:同行苦路

⭕台北濟南教會主日通知 ⭕2021.8.8(日)線上直播 ❤️第一場禮拜 8:50 開始直播 https://youtu.be/OiMqafYCPSg ❤️第二場禮拜 10:50 開始直播 https://youtu.be/2QV0vkTtM2c ❤️香港團契 預計8/15(日)13:30恢復聚會 主理:孫寶玲牧師 ❤️燭光祈禱、泰澤祈禱 8/11 禮拜三晚上7:20開始直播 https://youtu.be/Nu-PQsTSaHQ ⭕️週報文件夾 https://reurl.cc/DvGxrN ⭕️主日講道大綱/講道集 https://reurl.cc/ZGVYZp ⭕️參加實體禮拜者,入內請配合防疫規定。 ⭕️請由正門進入,並依照招待人員指引進行實聯制、酒精消毒、量測體溫。 ⭕️台北市民政局核准本會防疫計畫,大禮拜堂可供99人以內聚會。 ⭕️有慢性疾病、身體虛弱、免疫力低下者,請透過線上直播參與禮拜。 ⭕ https://page.line.me/chelamchurch

2021/07/25

第一場禮拜:他們的名字

⭕️主日講道大綱/講道集 https://reurl.cc/ZGVYZp ⭕️週報文件夾 https://reurl.cc/DvGxrN ⭕️YouTube直播 https://www.youtube.com/c/濟南教會 ⭕️臉書直播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chelampct/

2021/07/18

使徒信經5-聖而公之教會

使徒信經5-聖而公之教會 2021.7.18台北濟南長老教會主日講道大綱 以弗所書1:22-23;啟示錄21:1-2 ● 加爾文《基督教要義》按照《使徒信經》形式所著 ● 《使徒信經》教會論是緊接在「我信聖神/聖靈」之後。 ● 「我實在告訴你們,我去,對你們是有益的;我不去,那慰助者就不會到你們這裏來;我去了,就差他來。」(約翰福音16:7) ● 「他們都被聖靈充滿,照著聖靈所賜的才能開始說起別種語言來。」(使徒行傳2:4) ● 《使徒信經》只有三個“Credo in”,意思是只有「上帝——聖父、聖子、聖靈」是我們信仰的對象,而教會不會是我們信仰的對象。 ● 為何華語版在論到教會時,出現了五個「我信」? ● 小會發函給總會信仰與教制委員會修正「華語版」的翻譯。 ● 我們提出修正《使徒信經》「華語版」,翻譯如下: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 我信我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因聖靈感孕,由童貞女馬利亞所生;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於十字架,受死,埋葬;降在陰間;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將來必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 我信聖靈;聖而公之教會,聖徒相通,罪得赦免;身體復活及永生。阿們。 一、教會是什麼? 1.「會堂」synagogue,聚會處所 ● 「有幾個以色列長老到我這裡來,坐在我面前。」(以西結書14:1;20:1) ● 現代彌賽亞猶太教會先驅者萊弗托夫(Paul Philip Levertoff,1878-1954):「會堂肯定是在被擄巴比倫期間產生的。」 2. 「被呼召出來的人」εκκλησία (ekklesia) ● “ἐκκλησία”(ekklesía)「教會」由二個字所組成:ek,意出來,kaleo,意召喚。 ● 「被呼召出來的人」:過去呼召、現在呼召、未來呼召。 ● 「召會」即英文 “assembly” ● 古希臘羅馬特指代表人民所組成的「公民會議」(內閣、議會) ● 「教會」具有公共性、政治性 3.主的家 ● 如果耽擱了,這封信要告訴你們,我們在上帝的家應該怎樣生活。這個家就是永生上帝的教會,是真理的柱石和基礎。(提摩太前書3:15) ◎ “church”字源 ● Κυριακή (kuriakē),「屬於主的」,英文是 “of the Lord”。 ● kirika(原始日耳曼語),現代德語 “Kirche”。 ● cirice(古英語),chirche (主的家), “church”。 ● 「你們是蒙揀選的種族,是王家的祭司,聖潔的國度,上帝的子民。上帝選召你們離開黑暗,進入他輝煌的光明,來宣揚他奇妙的作為。」(彼得前書2:9) 二、教會是:聖、公 1. 聖:分別、超脫世俗 2. 大公的(catholic):公同的 3. 普世的(universal):釘根本地 ● oikos意思是「家」,希臘文οἰκουμένη (oikoumene, 普世」(字義是「所有人居住的家)。 三、教會是:聖徒相通 1. 聖徒是誰?義人是誰? (1)自以為義 ● 耶穌針對自以為義而輕視別人的人說一個比喻(路加福音18:10-14) (2)因信稱義 ● 不是一部分人是「聖徒」,另一部分人是「罪人」,乃是每一位信徒既是聖徒又是罪人。 ● 「既然我們因信得以被稱為義人,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跟上帝有了和睦的關係。」(羅馬書5:1) 2. 相通:κοινωνία (koinonía,團契) ● 希臘文κοινωνία(koinonía)譯為「聖徒相通」,通常是「動詞」 ● 和合本:相交、交通,2010起翻譯改為「團契」 ● 現代中文譯本:團契 ● 現代台語譯本:團契 ● 天主教會翻譯:共融 (communion)、相通 3. 相通:communion(聖餐) ● κοινωνία更深神聖意義的「聖餐」(communion)。 四、救恩的應許:罪得赦免 1.洗禮 2.聖餐 五、新天新地的應許:復活與永生 ● 信徒與教會的未來時間 ● 但是,我們在等候上帝所應許的新天新地;在那裏,正義常住。(彼得後書3:13) ● 接著,我看見一個新天新地。那先前的天和地不見了,海也消失了。我又看見聖城,就是新耶路撒冷,由上帝那裏,從天上降下來,像打扮好了的新娘來迎接她的丈夫。(啟示錄21:1-2) ● 「阿們」:實實在在、堅定信靠、這就是我所信的 從今天的信息中,至少帶給我們二項要緊的思考: 一、《使徒信經》「聖徒相通」為人類未來理想社會、新天新地提供了一個可行的方向。 二、喜愛讀聖經,教會體質得以改變。 問題討論: 1.請分享你認為的「教會」是什麼? 2.「教會」如何致力於「聖徒相通」? 3.如何使有形的教會,彰顯出無形的教會的實質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