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筆記2021年3月1日(週一) 讀經:太22:1-14
回應:今天所讀的經文是耶穌前一個比喻「惡園戶比喻」的延伸,這裡提到的比喻稱為「喜宴的比喻」。(太22:1-2)這兩個比喻均屬相同性質,都豫表因猶太人棄絕「主」,相對神也棄絕他們,進而將救恩轉賜給外邦人。耶穌對這些祭司長及法利賽人說:「天國好比一個王,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這裡的「王」是暗指「天父」,而「兒子」是暗指「耶穌」。將今天所讀的經文可歸納二部分:(一)被召的猶太人:這些被王選召的人,是指被神揀選的猶太人。王派僕人邀請被召的人來赴宴席,但他們就是不肯來。雖如此,王仍不死心,另請其他僕人再去邀請他們來參加宴席,他們仍然不理會王的邀請;不僅不理會王的邀請,甚至把王的僕人給殺死。為這事,王大怒把這些惡百姓交給外族人(羅馬軍兵),把他們完全除滅。(太22:3-7)(二)在岔路口被遇見的外邦人:當王對被召的人(以色列選民)失去耐心,轉而到「岔路口(寬闊的路)」找人(外邦人)來赴宴席;被邀請來的人不論善惡的人,只要肯來就都被邀請來參加這場宴席,很快這場宴席便坐滿了人。(太22:9-10)受邀的賓客中,有一個人在宴席上不肯穿主人所豫備的禮服,而去參加宴席,這樣的行為是對主人相當沒有禮貌的;於是王對這人說:「朋友,你到這裡來怎麼沒穿禮服呢?(太22:12)」。這人明知故犯,沒有申辯的餘地;王便叫隨從把這人捆起來丟出屋外,讓這人在屋外哀哭切齒。(太22:13)
親愛的弟兄姊妹,神最初召以色列人來赴席,可惜以色列人因為頑梗不化,就是不肯接受神恩典的選召,所以他們便失去機會進到主所預備的宴席中。反觀,我們這些外邦人,蒙恩的罪人,因主派人來尋找我們,找到我們這些原不配的外邦人,我們才有機會得以進入主所預備的宴席中;然有一件事我們必須先做好,就是要穿上「主」為我們所預備的禮服(這裏的禮服是指人的「義行」;基督徒不是掛名的,是真的基督徒。),否則還是進不了主耶穌為我們所預備的宴席中。(太22:14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祈求主幫助我們都能成為主所愛的兒女,而非掛名的兒女。(王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