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歷代志下 8 : 12-16

所羅門在耶和華的壇上,就是在廊子前他所築的壇上,與耶和華獻燔祭;

遵照大衛的敬拜定例

金句:所羅門照著他父大衛所定的例,派定祭司的班次,使他們各通己事,又使利未人各盡其職,讚美耶和華,……因神人大衛是這樣吩咐的。(歷代志下8章14節)

會幕是可移動的敬拜場所,而聖殿卻是固定的敬拜空間,兩者不僅在硬體上有別,服事者的工作職份也須重新調配。因此,大衛在起意建造聖殿時,不僅預備了建殿的材料,設計了聖殿的樣式與規模,他也重新擬定了聖殿內的宗教體制(代上23~26章),讓祭司與利未人都能預先就位。因此,當所羅門按照大衛的藍圖完成建殿的工程後,敬拜的各項職事,也已按照大衛的定例安排妥當。

一、按摩西吩咐守節獻祭(12-13節)
由於聖殿延續了會幕的功能,大衛所設定的宗教體制,就時間的規律而言仍是依據摩西已有的律例典章。包括一年三節(逾越節、七七節與住棚節),還有每週的安息日、每月的月朔與每日早晚的獻祭(代上23:31;出29:38)。在祭壇上每日持續與定期的獻祭,開通了百姓藉由獻祭就近上帝的管道。

二、祭司與利未人各盡其職(14-16節)
其次,大衛所設立的祭司班次,共分二十四的班次,每班次兩週,輪流進入聖殿辦理事務;利未人也分班次,每班次一週,有兩萬四千人輪流配合祭司的服事。同樣的,負責保守聖殿安全的守門者與負責讚美的詩班樂團都照樣掣籤,按班次服事。因此,當聖殿在七年內完工後,所有人都能按部就班,在聖殿內流暢的運作整個敬拜程序(王上6:37-38)。
聖殿所維持的日常獻祭與定期的節期禮儀,對整個以色列的群體的信仰生活有著莫大的影響,它使得百姓的屬靈生命在儀式的進行中被形塑,也是整個國家在面對任何變動或危機時的屬靈發電廠。


默想/應用:
在每日的生活中,有哪些定期與定規的禮儀行動如何形塑我的屬靈生命?

祈禱/行動:
親愛的主,透過日常定期的禮儀行動,讓我體會儀式背後的含義,以誠實的心來貫徹每個禮儀的行動,而非行禮如儀。奉主耶穌的名求,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