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筆記2021年2月3日(週三) 讀經:太13:31-46
回應:從在今天所讀的經文,我們來看耶穌所提的二個比喻,「芥菜種」及「麵酵」比喻有何特別含意,這二個比喻可能不能單從字面來解釋,需參考上、下文來看,上文13:24-30提到「稗子的比喻」,下文13:36-43提到「解明稗子比喻」,在這二段經文中間,插入芥菜種與麵酵二個比喻,想必是有蹊蹺。將它們整理如下:(一)芥菜種比喻:芥菜種看似雖小微不足道,但這樣「芥菜種」卻可以長成大樹;顯然這種子成長有違神造物種的本性,由「菜」變成「樹」(太13:32),又長出枝來讓鳥來棲息,這點更是稀奇,這樣的種子成長顯然與自然界一般原則不相符合。耶穌用這比喻,說明世上的教會大到某一種程度時,要防範其內部會有一些「變質」的現象。另,經文裡有提到天上飛鳥,這裡的「飛鳥」隱喻指那「惡者撒但」而言;當主的教會迅速興盛發展之時,需小心,牠們藉機混進來,隱藏在主的教會裡,伺機破壞神的工作,想奪走信徒內心信仰的真道種子。(二)麵酵比喻:天國好像麵酵(太13:33a),「麵」是預表教會的食物,就是神的道,是人生命的靈糧;在舊約裡提到獻祭之物不可有酵,因這酵會污穢聖所的祭物(利10:12)。有婦人拿來放進三斗麵裡,這裡的「婦人」隱喻世上「背道」的教會(啟2:20),私自引進陷害信徒的異端(彼後2:1);當這異端混雜在純正的主的道裏面,會使整個教會因此而敗壞。(太13:33b)
親愛的弟兄姊妹,今天所讀的經文與前一個「稗子的比喻」相呼應,稗子的比喻可說是從「外在」來的干擾、混亂,而「芥菜種」及「麵酵」這兩個比喻是從「教會內部」而來的質變。耶穌提醒我們這些屬祂的兒女,需防備從「教會」或「個人」信仰內部所產生的變質,這是一件需謹慎看待的事,不容小看,否則信徒縱使再大的努力,都將被惡者撒但給吞吃掉。基於此,信主的兒女務必要持守純一的心志,不論個人或教會都要以聖經為本,不可妥協,時時謹慎,才能勝過迎面而來的各種誘惑及試探,往天路奔跑而去。(王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