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歷代志下 7 : 11-22

所羅門造成了耶和華殿和王宮;在耶和華殿和王宮凡他心中所要做的,都順順利利地做成了。

這稱為我名下的名

金句: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歷代志下7章14節)

本章的14節被稱整卷《歷代志》的關鍵句或復興準則,它不僅延續著先前的立約應許,日後每一段復興的敘事都可回溯到這個原則,可謂是承先啟後的經文。

一、上帝的心常在那裏(11-16節)
除了聖殿的工程外,所羅門又以近十三年完成自己的宮殿,這象徵王權的穩固(王上7:1)。當一切完工之後,上帝再度向所羅門顯現時,這已是他登基的第二十四年,也就是獻殿禱告的十三年後(6:14-42)。這是上帝第二次在夜間向他顯現,祂肯定先前的禱告已蒙悅納,也照他所求,揀選這殿分別為聖,使上帝的名在其中。然而,倘若他們因犯罪招致乾旱、蝗蟲或瘟疫,唯一的自救之道就是:自卑、禱告、尋求主面,轉離惡行。這包括內心謙卑信靠的態度、認罪的言語與行動的轉向(悔改)。因此,上帝的眼目與心不僅定睛在聖殿,更是在呼求祂名的人身上。

二、效法大衛國必堅立(17-18節)
聖殿的敬拜與大衛的王權有著密切的關係。根據歷代志的應許,凡坐在大衛寶座的君王願意效法大衛所行的(指他們對聖殿與律法的態度),他們的王權就必穩固,上帝與大衛所立的約也得以堅固。

三、離棄律法必成笑談(19-22節)
倘若君王與百姓忽略上帝的律法,去事奉敬拜別神,上帝必將他們從這地拔出來,使他們被擄到外邦,而這分別為聖的殿也將成為廢墟,成為過路人的笑談。倘若發生這種情況,並不是指上帝無力保護祂的百姓,而是見證了他們離棄上帝,就必遭災。因此,即便聖殿的廢墟也照樣能見證上帝的信實可胃。


默想/應用:
當我面對困境時,我會感受到上帝的心,從「自卑、禱告、轉離惡行」中找到出路嗎?

祈禱/行動:
親愛主,當我偏離正道時,求祢提醒我轉回正路,不叫我因犯罪受罰,成為他人的笑談。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