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歷代志下 7 : 1-10

所羅門祈禱已畢,就有火從天上降下來,燒盡燔祭和別的祭。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殿;

百姓歡慶守節

金句:那火降下、耶和華的榮光在殿上的時候,以色列眾人看見,就在鋪石地俯伏叩拜,稱謝耶和華說:耶和華本為善,祂的慈愛用遠長存!(歷代志下7章3節)

本段承接了5章13至14節的經文,更詳細的描述了耶和華榮光充滿聖殿的場景與時間,是在所羅門禱告完畢時,有火從天降下,燒盡燔祭與所有祭物(創18:22-23;王上18:38-39)。這是對先前禱告蒙上帝悅納的回應,不僅如此,因著耶和華榮光充滿聖殿,祭司甚至無法進入聖殿。

一、行奉獻之禮(1-7節)
在5章獻殿典禮開始時,祭司與利未人的團隊以歌聲和樂器同聲稱謝上帝(5:11-13)。當耶和華的榮光充滿聖殿之後,百姓也加入頌讚的行列,他們一同稱讚:「耶和華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

二、為聖殿奉獻特別守節(8-10節)
為了參與奉獻聖殿全國百姓(最北的哈馬口到最南的埃及小河)都聚集在此守節,獻殿禮儀共七日(第8至14日),接著是守住棚節七日(第15至22日),守節結束後,眾人因看見上帝的施恩而滿心喜樂的回家。
《歷代志》作者以三章篇幅記載了聖殿的奉獻典哩,他強調聖殿在以色列信仰生活的重要性,也闡明住在聖殿的主是怎樣的一位,祂是超越諸天的,也住在百姓當中。約櫃代表上帝立約的恩典,祭壇則代表百姓對恩典的回應。聖殿將這兩者結合,把上帝與立約百姓愛的關係,呈現在世人面前。


默想/應用:
在何種情況下我感受到上帝悅納我獻上的禱告與奉獻?內心包含哪些情感?

祈禱/行動:
主阿,祢配得我們的稱頌,因祢樂意及時回應我們的禱告,也接納我們所獻上的,使我們因祢的施恩而喜樂。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