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隨耶穌的步調
閱讀: 約翰福音11章14-27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創世記7-9章;馬太福音3章
馬大對耶穌說:「主啊,祢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約翰福音11章21節
最近我的車子進廠維修。維修廠離我家很近,大約2公里,所以我決定走路回家。但是,當我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上悠哉地走著時,卻發現其他人的速度都好快。
其實道理不難懂,車子本來就跑得比行人快,一輛輛呼嘯而過!當我慢條斯理地走到家時,突然意識到,我們太習慣快速的步調了,時時都講求速度。隨後,我又發現自己也時常期盼上帝能加快腳步,我希望祂的計劃能符合我緊湊的時間表。
耶穌在這世上時,祂看似慢吞吞的步調有時會使祂的朋友感到失望。在約翰福音11章,馬利亞和馬大捎口信給耶穌,說她們的兄弟拉撒路病了,她們知道耶穌一定能醫治他(1-3節)。但是耶穌晚了四天才到(17節),拉撒路早就死了。馬大對耶穌說:「主啊,祢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21節)說白一點就是:耶穌的行動不夠快。但耶穌卻有更偉大的計劃:祂要叫拉撒路從死裡復活(38-44節)。
你能理解馬大的失望嗎?我可以。有時候,我也渴望耶穌可以快點回應我的禱告,但祂卻似乎慢了一些。但耶穌至高的時間表和我們的不一樣,祂拯救的工作是按照自己的進度,而不是按我們的。而最後祂所成就的會顯出祂的榮耀和良善,遠非我們的計劃能相比!
你何時曾因耶穌看似不回應禱告而失望,後來才明白祂要成就更偉大的事?這如何影響你對上帝和祂主權的看法?
天父,有時我太沒耐心。求祢幫助我,
相信祢的時間安排最完美,並堅信祢的良善。
作者: 何安德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當面對至親離世時,我們通常會否認內心的痛苦,或是沉浸在悲傷中,毫無盼望地活著。在約翰福音11章中,耶穌把死亡的恐怖和生命的明確應許結合在一起。因為死亡扭曲了上帝美好的創造,而耶穌這位「復活和生命」的主(25節),則代表生命的恢復。如果我們讀完拉撒路復活的整個故事,就會看到一幅更完整的圖景,描繪出基督如何應對死亡和悲傷。祂「心裡悲歎,又甚憂愁」而且哭了(33-35節)。耶穌目睹了死亡的所有恐怖,但祂戰勝死亡,使拉撒路復活得生。耶穌吩咐說:「拉撒路出來!」 (43節)這命令帶給我們一個盼望,就是我們的身體要復活。
白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