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士師記 3 : 31

以笏之後,有亞拿的兒子珊迦,他用趕牛的棍子打死六百非利士人。他也救了以色列人。

士師記 10 : 1-5

亞比米勒以後,有以薩迦人朵多的孫子、普瓦的兒子陀拉興起,拯救以色列人。他住在以法蓮山地的沙密。

士師記 12 : 8-15

耶弗他以後,有伯利恆人以比讚作以色列的士師。

次要士師

第一部:詩歌敬拜
https://youtu.be/K3pCNKk_FwQ

第二部:讀聖經與《每日研經釋義》
士師記3章31節,10章 1-5 節,12章8-15 節
31.以笏之後,有亞拿的兒子珊迦,他用趕牛的棍子打死六百非利士人。他也救了以色列人。

1.亞比米勒以後,有以薩迦人朵多的孫子、普瓦的兒子陀拉興起,拯救以色列人。他住在以法蓮山地的沙密。
2.陀拉作以色列的士師二十三年,就死了,葬在沙密。
3.在他以後有基列人睚珥興起,作以色列的士師二十二年。
4.他有三十個兒子,騎著三十匹驢駒。他們有三十座城邑,叫做哈倭特睚珥,直到如今,都是在基列地。
5.睚珥死了,就葬在加們。

8.耶弗他以後,有伯利恆人以比讚作以色列的士師。
9.他有三十個兒子,三十個女兒;女兒都嫁出去了。他給眾子從外鄉娶了三十個媳婦。他作以色列的士師七年。
10.以比讚死了,葬在伯利恆。
11.以比讚之後,有西布倫人以倫,作以色列的士師十年。
12.西布倫人以倫死了,葬在西布倫地的亞雅崙。
13.以倫之後,有比拉頓人希列的兒子押頓作以色列的士師。
14.他有四十個兒子,三十個孫子,騎著七十匹驢駒。押頓作以色列的士師八年。
15.比拉頓人希列的兒子押頓死了,葬在以法蓮地的比拉頓,在亞瑪力人的山地。

金句:.........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 和華是看內心。(撒母耳記上16章7節)

今天是關於分散三處經文的「次要士師」,他們對以色列的貢獻與影響 未必居於次要,但由於篇幅極其有限,所以被稱為次要。

一、珊迦(3:31)
亞拿的兒子珊迦」其實頗具外邦色彩,因為「亞拿」是一個在迦南與埃及普遍為人敬拜的女神的名字,「珊迦」這個名字也明顯屬於所謂的外來語。由此看來,珊迦很可能不是以色列人。既然被列為拯救以色列的英雄,這位外邦人信奉耶和華是很合理的推測。耶和華藉著他,使用一把普通的趕牛棍,將強悍的非利士軍隊打敗了。聖經中的英雄未必都師出名門,甚至上帝還使用具有外邦血統的人,來作成他的工。

二、陀拉等五人(10:1-5,12.8-15)
這兩段落的記載都很簡短,將耶弗他敘事前後包夾起來,總共包括五位士師,按其描述可以分為三類:第一是「以倫」,僅僅提到他的出現與死亡。第二是「陀拉」,則記載了他拯救以色列人。第三則有「睚珥 、以比讚、押頓」三位,強調他們的兒女眾多、勢力龐大。因為經文非常簡短,我們對他們所知有限,但他們出現的時代,仍然有不同的外邦人侵擾以色列。是否睚珥、以比讚、押頓與他們的兒子們只顧經營自己的人脈、勢力,卻無力、也無心去解決上帝子民面對的困難?若事實如此的話,他們恐怕就不如陀拉,他可能不像其他三位那麼有錢有勢,多子多孫,卻委身於上帝所託付的使命,拯救以色列人。這恐怕也是上帝所看重的:「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外在的條件、恩賜、權勢、成就等);耶和華是看內心」(撒上 16:7)。

默想/應用 : 我們所重視的,是我們的成就、我們所擁有的,還是上 帝所給予服事的機會?

祈禱/行動 : 親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追求行走的路、完成的工, 而不是追求自己的成就、彰顯自己的榮耀。奉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第三部:莊育銘牧師(補充解經影片)
https://youtu.be/wd_xlOjSVhI

溫永生牧師 研經分享
每研、美言2020/12/2 (三)
每日研經釋義 <士師記 3:31,10:1-5,12:8-15 >

一一這三處的經文記載了士師記中六位「小士師」,與另六位「大士師」合組成士師記的內容。所謂士師的「大小」,是以「篇幅」而非以「重要性」來區分。3:31記載以笏之後,珊迦打死六百非利士人,拯救了以色列人; 10:1-5紀錄了陀拉與睚珥擔任以色列人的士師;12:8-15則敘述了最三位小士師:以比讚、以倫、押頓。《每研》的作者有很不錯的觀察,有三位士師~睚珥、以比讚和押頓,只強調他們的家大勢大,如:「在他以後有基列人睚珥興起,作以色列的士師二十二年。他有三十個兒子,騎著三十匹驢駒。他們有三十座城邑,叫作哈倭特‧睚珥,直到如今,都是在基列地。」(10:3-4)
一一另兩位以比讚和押頓的紀錄也相仿,只強調他們的兒女多,卻沒說明他們作士師的功績。另三位,除了以倫也沒記功績外,特別強調珊迦打死了600個非利士人(3:31),陀拉救了以色列人(10:1-2)。當然,沒記功績的,不代表他們就沒貢獻,不過,從這六位小士師的紀錄,讓我們思想到:我們在上帝的生命冊上,希望留下什麼紀錄(啟20:12)?
一一求主賜信心、恩典與能力,使我們成為得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