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出時間給上主
參考經文:《 尼希米記13章15~22節》
我吩咐利未人要潔淨自己,然後去看守城門,使人民確實守安息日為聖日。我的上帝啊,求祢為這件事記念我,並且因祢的大慈愛憐憫我。(尼希米記13章22節)
猶太人忙著重建自己的家園、修復聖殿,也恢復敬拜上主的生活,但時間一久,人的惰性又跑出來。雖然表面上,他們都宣示自己會按照法律確實遵行,實際上內心卻不一定真的信服。城牆重建的工作完成,大家開始各忙自己的事,把信仰的事荒廢了,甚至祭司也出現脫序行為。連宗教領袖都如此,何況一般的平民百姓。猶太人民不忠實的信仰態度,讓尼希米失望又生氣。
尼希米非常看重安息日的教導,要求猶太人務必實踐。結果他才離開不久,回來就發現他們忽略安息日的規定,不少人繼續作買賣和工作。尼希米嚴厲責備百姓,甚至不惜祭出懲罰,以喚醒他們對安息日的重視。不得不說,懲罰的確有效,不過也突顯人性。猶太人遵守安息日,是基於做錯事會受刑罰,而不是因為真正了解安息日的意義。進一步來說,如果不知道為何要守安息日,最後也只會流於表面的形式。當上主的話語沒有進入到人心,人就不會真心想要活出上主的教導。
信仰流於形式,並非猶太人的專利,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如此。把上主的話語當耳邊風,或是用錯誤心態看待上主的教導,最後我們的生命流露出的只會是表面的信仰,而不是深刻的反省及行動。在尼希米的時代,所謂的守安息日,是指每週要固定奉獻一天的時間給上主。若以現今的處境來看,則可以指主日。基督徒每主日固定到教會聚會,是很好的信仰行動。然而,在環境變遷如此迅速、多元的現代,守安息日就有更多不同的詮釋。教會的主日聚會也要因應時代變化調整,有些人因各種不可抗力因素無法來參加主日聚會,或許可以透過不同時間的禮拜,讓人享受安息。
守安息日的核心並不是要加重人的負擔和內疚,而是要讓人得享安息和自由,進而與上主建立連結。也就是說,守安息日就是留一段時間奉獻給上主。當我們遇到無法參加主日聚會的情況,可以思考如何挪出另一段時間來親近上主,或許是騰出一天當中的一段時間來禱告、閱讀且思考上主話語,透過這樣的行動,也將心中的空間騰出來留給上主。
默想:
我真的了解安息日的意義嗎?假如真的遇到無法參加主日禮拜時,我如何騰出時間和空間給上主?
祈禱:
賞賜人安息日的上主,祢藉著安息日的教導,讓我們得以享受安息、沐浴在祢的慈愛裡。願祢讓我更能明白安息日的意義,讓我活出安息日的價值,騰出時間和內心的空間奉獻給祢。奉主耶穌的名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