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甸面對的衝突
第一部:詩歌敬拜
https://youtu.be/jGjtl5QQJQg
第二部:讀聖經與《每日研經釋義》
士師記7章 23 節-8章9節
23.以色列人就從拿弗他利、亞設,和瑪拿西全地聚集來追趕米甸人。
24.基甸打發人走遍以法蓮山地,說:你們下來攻擊米甸人,爭先把守約但河的渡口,直到伯巴拉。於是以法蓮的眾人聚集,把守約但河的渡口,直到伯巴拉,
25.捉住了米甸人的兩個首領:一名俄立,一名西伊伯;將俄立殺在俄立磐石上,將西伊伯殺在西伊伯酒醡那裡;又追趕米甸人,將俄立和西伊伯的首級帶過約但河,到基甸那裡。
1.以法蓮人對基甸說:你去與米甸人爭戰,沒有招我們同去,為什麼這樣待我們呢﹖他們就與基甸大大地爭吵。
2.基甸對他們說:我所行的豈能比你們所行的呢﹖以法蓮拾取剩下的葡萄不強過亞比以謝所摘的葡萄嗎﹖
3.神已將米甸人的兩個首領俄立和西伊伯交在你們手中;我所行的豈能比你們所行的呢﹖基甸說了這話,以法蓮人的怒氣就消了。
4.基甸和跟隨他的三百人到約但河過渡,雖然疲乏,還是追趕。
5.基甸對疏割人說:求你們拿餅來給跟隨我的人吃,因為他們疲乏了;我們追趕米甸人的兩個王西巴和撒慕拿。
6.疏割人的首領回答說:西巴和撒慕拿已經在你手裡,你使我們將餅給你的軍兵嗎﹖
7.基甸說:耶和華將西巴和撒慕拿交在我手之後,我就用野地的荊條和枳棘打傷你們。
8.基甸從那裡上到毘努伊勒,對那裡的人也是這樣說;毘努伊勒人也與疏割人回答他的話一樣。
9.他向毘努伊勒人說:我平平安安回來的時候,我必拆毀這樓。
金句: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箴言15 章1節)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事情經常不會一帆風順,基甸雖經歷上帝所賜的勝 利,但隨即面對一系列的危機與衝突。
一、與以法蓮的衝突(7:23-8:3)
基甸率領三百人成功突襲米甸聯軍,殘敗的敵人開始往約旦河逃竄,基甸緊急號召那地區的以色列人來支援。除了乘勝追擊,基甸還特別請求約旦河邊的以法蓮人把守渡口,為要殲滅企圖過河的敵人,以法蓮人也抓到兩個米甸首領。但此時一場衝突出現了,以法蓮人嚴厲指責基甸:「你去與米甸人爭戰,沒有招我們同去,為甚麼這樣待我們呢?」
以法蓮人看似責怪基甸不夠義氣,為何不趁早邀他們一起抗敵;但事實上是為了利益,與戰後大家要分的戰利品有關,以法蓮是當時以色列勢力最強的支派之一。面對如此危機,基甸放下身段、好言相勸,強調就算以法蓮最差的,也比基甸所屬亞比以謝族中最優秀的還強,更何況他們拔得頭籌,殺了兩個米甸首領。基甸化解糾紛的行動,正像箴言 15:1 所言:「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
二、與兩座城的衝突(8.4-9)
雖然成功化解與以法蓮之間的衝突,但接下來所發生的就不這麼簡單了。基甸為了這些從夜晚直到白天奮勇追敵的三百人,尋求物資上的援助,可說是合情合理。約旦河東的疏割和毗努伊勒卻對這種請求冷漠以對,拒絕伸出援手。這種事不關己的本位主義,是團隊事奉中最具殺傷力,最容易產生內耗的。但我們也看見對於勢力較弱的兩座城,基甸採取了與之前對待以法蓮截然不同的態度,嚴詞以對。
默想/應用 : 無論是在教會、在職場,或在其他地方,我是「看別人比自己強「重要」的好同工嗎?
祈禱/行動 : 親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成為與人和好、追求和睦的人,倚靠主做有智慧的溝通者,成為團隊中的好同工。 奉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第三部:莊育銘牧師(補充解經影片)
https://youtu.be/-cAwY1ROy5A
溫永生牧師 研經分享
每研、美言2020/11/27 (五)
每日研經釋義 <士師記 7:23-8:9 >
一一基甸的300人吹角、拿火把、呼喊「耶和華和基甸的刀!」後,敵軍大亂,互相殘殺,並逃到約旦河河東(7:20-22),拿弗他利人、亞設人、瑪拿西人出來追趕(7:23),同時,「基甸打發人走遍以法蓮山地,說:『你們下來攻擊米甸人,爭先把守約旦河的渡口,直到伯‧巴拉。』於是以法蓮的眾人聚集,把守約旦河的渡口,直到伯‧巴拉。」(7:24)以法蓮人殺了米甸人的兩個首領,俄立和西伊伯,並將他們的首級帶到河東見基甸(7:25),然後,「以法蓮人對基甸說:『你去與米甸人爭戰,沒有招我們同去,為甚麼這樣待我們呢?』他們就與基甸大大地爭吵。」(8:1)基甸聽後,謙遜地回答,稱以法蓮人的貢獻更大,才平息了他們的怒氣(8:2-3)。
一一箴言15章1節說:「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基督徒不一定會「言語暴戾」,但很可能會過於「激動」。意見不同或衝突時,領導者的情緒管理和合適言詞,就顯得很重要。根本之道是謙卑溫柔的品格!今天請為自己禱告,求主賜我們謙卑和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