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以斯拉記 8 : 28

我對他們說:「你們歸耶和華為聖,器皿也為聖;金銀是甘心獻給耶和華你們列祖之神的。

神聖的奉獻

參考經文:《 以斯拉記8章1~36節》

我對他們說:「你們在上主──你們祖先上帝的眼中是神聖的;所有自願獻給祂的金器銀器也是神聖的。」(以斯拉記8章28節)

以斯拉帶著以色列各宗族領袖一起從巴比倫返回耶路撒冷,他們同時帶著一項重要使命,就是把亞達薛西皇帝、參謀和官員,以及以色列人為聖殿所獻的金子、銀子和器皿等,交給祭司。在這個行列中,以斯拉只記錄了一千多名男丁,相信還有不少婦孺在其中。他們穿越巴比倫境內的亞哈瓦河流,這是幼發拉底河的支流之一,他們千辛萬苦的行走這段路,目的就是要回到耶路撒冷,為聖殿獻上貴重的禮物。

在這不算短的旅程,以斯拉不但要留意路途安全,同時要留意隨行有哪些人,因為他們是要在聖殿服事上帝的。在聖殿服事的人,必須按照律法的規定,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隨便到聖殿服事。因此,以斯拉召集全體回歸者聚在通往亞哈瓦城的河邊紮營,他發現其中只有祭司,卻沒有利未人。於是,以斯拉召集9個領袖,派他們去請求迦西斐雅地區的領袖易多,請求他們派一些利未人,讓這些利未人在聖殿服事上帝。由於上帝仁慈的幫助,迦西斐雅地區的領袖派了能幹的利未人,及兩百多名聖殿工人,他們的祖先都是過去大衛王任命要去協助利未人的。

細讀整段經文,可以看到以斯拉的一切行動都很嚴謹,這樣嚴謹的態度,源自他對上帝的敬畏、與神聖的心志!直到他們返回耶路撒冷,將一切器皿交在烏利亞的兒子米利末祭司的手中,每件東西都數過、秤過,同時做了詳細的記錄。

在1960年代,台灣原住民的教會建築並不華麗,沒有漂亮的牆垣,也沒有什麼裝潢,許多部落教會的建築是用竹子或木板搭建。但在我印象中,早年每當到了感恩節,總是看到弟兄姊妹帶著收成的五穀來到教會。教會長執們會幫忙秤重,記錄每一家送來的感恩節禮物;有牛車的人家,則協助載運每一戶要送給教會的禮物,那個景象至今深深烙印在我心中。雖然,我們的部落並不富有,偶而也會遇到天災,以致收成很有限。然而,信徒的熱切愛主的心,卻不會因為貧窮而減少,反倒有單純的心,樂意為主奉獻。

從以斯拉的謹慎作為,我們看見敬畏上帝的心,也學習單純的心。單純的奉獻,正是主所喜悅的神聖奉獻。

默想:

當我閱讀今天的經文,是否看到非常壯闊的服事景象?我是否從中學習敬畏上帝的神聖服事心志?

祈禱:

使人敬畏的主上帝,我要感謝祢的恩典。因為祢的恩典,使我有機會服事,並透過每一次服事與奉獻,使我在心志上成長。奉主耶穌的名祈禱,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