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歷代志下 34 : 11

就是交給木匠、石匠,買鑿成的石頭和架木與棟梁,修猶大王所毀壞的殿。

重修聖殿,約書重現

參考經文:《 歷代志下34章8~33節》

木匠和建築工人去購買石塊、木材來修理聖殿破損的地方,就是猶大諸王沒有顧到而破損了的。(歷代志下34章11節)

約西亞年輕時,就為上主大發熱心。他是行動派的王,16歲時尋求上主,20歲時進行宗教改革。他的宗教改革比過去任何君王所做的還徹底,不只摧毀所有敬拜假神的地方,也將敬拜假神和執行職務的人處決。他改革的領域比曾祖父希西家的範圍更大,及於被亞述滅亡的以色列。潔淨國土和聖殿、終止異教崇拜的宗教改革之後,26歲的他開始重修上主的聖殿。聖殿之所以需要重修,是因為聖殿有許多破損,這些破損是由於猶大諸王沒有顧到而破損的。

重修聖殿時,大祭司希勒家從庫房發現一卷法律書。希勒家把這本法律書交給書記沙番帶到王那裡,並高聲誦讀。約西亞聽到法律書的話,就驚惶地撕裂衣服。他吩咐人去求問上主,查明法律書的教訓,知道上主發怒是因為祖先沒有遵行上主的約書。

重修聖殿,發現法律書的事,在許多教會或自家也可能發生。審視一下教會和自家環境,是否有些角落因疏於管理而雜亂或破損?是否有過重要東西尋不著,待環境清掃時,才發現它靜躺在原處?我們常把某空間當倉庫,日積月累的堆積物品,最後那個空間淪為暗黑角落,重要、不重要的東西全都混雜在一處,甚至被白蟻啃食還不自知。

在我童年時,教會主日學教室旁有間神祕倉庫。自我對教會有印象以來,倉庫的兩扇厚重木門就一直用鐵鍊鎖住。我偶而好奇地從門縫往內窺視,只見到屋內一片黑暗。有時鼻子太貼近門縫,還會聞到一股陰冷潮濕的霉味。直到我青少年時,教會進行大整修,鑰匙遺落而鐵鍊深鎖的神祕倉庫終於撬開,重見天日。倉庫裡是教會堆積數十年的文書、過時雜誌和許多雜物。文書當中,有宣教百週年紀念集和早期白話字刊物。清理的人挑出要保留的東西之後,其他全丟棄。我從丟棄的東西當中,挑了一些史料書籍,帶回家放在床下的紙箱裡。歷經多年未曾掀開的紙箱,最後也淪為我房間的暗黑角落。後來家鄉歷經水患,那暗黑角落被水掀開,全部泡湯消失。所以,整理環境若發現有用的東西,要好好保管珍惜。

行動派的約西亞在重修聖殿、發現約書後,隨即帶眾人向上主立約。他使眾人答應遵守這約,一心一意遵行上主的法律誡命。於是,耶路撒冷居民都遵照他們列祖的上帝的約而行,在約西亞活著的年日,忠心跟隨上主──他們祖先的上帝。

默想:

在我生活的環境當中,有沒有我未曾顧到的暗黑角落呢?

祈禱:

細微鑒察人心的上主,求祢的光照亮我心裡暗黑之處,使我能向著祢光的明亮道路前行。奉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