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所燃燈營外行刑
第一部:詩歌敬拜
https://youtu.be/sfVFR_UCXtM
第二部:讀聖經與《每日研經釋義》
利未記 24 章 1-23 節
1.耶和華曉諭摩西說:
2.要吩咐以色列人,把那為點燈搗成的清橄欖油拿來給你,使燈常常點著。
3.在會幕中法櫃的幔子外,亞倫從晚上到早晨必在耶和華面前經理這燈。這要作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
4.他要在耶和華面前常收拾精金燈臺上的燈。
5.你要取細麵,烤成十二個餅,每餅用麵伊法十分之二。
6.要把餅擺列兩行(或作:摞;下同),每行六個,在耶和華面前精金的桌子上;
7.又要把淨乳香放在每行餅上,作為記念,就是作為火祭獻給耶和華。
8.每安息日要常擺在耶和華面前;這為以色列人作永遠的約。
9.這餅是要給亞倫和他子孫的;他們要在聖處吃,為永遠的定例,因為在獻給耶和華的火祭中是至聖的。
10.有一個以色列婦人的兒子,他父親是埃及人,一日閒遊在以色列人中。這以色列婦人的兒子和一個以色列人在營裡爭鬥。
11.這以色列婦人的兒子褻瀆了聖名,並且咒詛,就有人把他送到摩西那裡。(他母親名叫示羅密,是但支派底伯利的女兒。)
12.他們把那人收在監裡,要得耶和華所指示的話。
13.耶和華曉諭摩西說:
14.把那咒詛聖名的人帶到營外。叫聽見的人都放手在他頭上;全會眾就要用石頭打死他。
15.你要曉諭以色列人說:凡咒詛神的,必擔當他的罪。
16.那褻瀆耶和華名的,必被治死;全會眾總要用石頭打死他。不管是寄居的是本地人,他褻瀆耶和華名的時候,必被治死。
17.打死人的,必被治死;
18.打死牲畜的,必賠上牲畜,以命償命。
19.人若使他鄰舍的身體有殘疾,他怎樣行,也要照樣向他行:
20.以傷還傷,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他怎樣叫人的身體有殘疾,也要照樣向他行。
21.打死牲畜的,必賠上牲畜;打死人的,必被治死。
22.不管是寄居的是本地人,同歸一例。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23.於是,摩西曉諭以色列人,他們就把那咒詛聖名的人帶到營外,用石頭打死。以色列人就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行了。
《每日研經釋義》
金句 : 故殺人、犯死罪的,你們不可收贖價代替他的命;他必被治死。(民數記35章31節)
大祭司每天早晚於祭壇前獻燔祭,使壇火不滅(6:8-13);每年贖罪日, 進入至聖所,於施恩座前彈血(16:11-15),潔淨聖所。本章經文提及, 大祭司每天還需供職於聖所內之金燈臺與陳設餅桌前,至於摩西則需處置褻瀆聖名與害命的犯人。
一、燈油明淨心清純(1-4節)
聖所內的金燈臺,永遠放光,不可熄滅,代表上帝始終光照百姓。而大祭司亞倫經理金燈臺的聖工, 需為燈加添橄欖油。油品要求純淨沒有雜質,燈芯需經常軟化或更換,這樣,燈光才能顯出最佳狀態。基督正是世界的光(約8:12),教會是金燈臺(啟1:20),基督的門徒則是世上的光(太5:14)。
二、十二麵餅一抹乳香(5-9 節)
聖所內陳設餅桌上,擺放十二個經火烤成的細麵餅,以六個為一行,分列為兩行。大祭司以純淨的乳香,抹於各行餅上,獻給耶和華,表明十二支派在上帝面前,擁有馨香,且願永遠合一於聖召中。大祭司每逢安息日更換新餅,換下的舊餅不必焚毀,可供祭司的家人食用。而此餅有如至聖靈糧,靈糧不可染俗。基督是生命的糧(約 16:35);基督且要求忠心的管家按時分糧(路12:42-43)。
三、褻瀆死罪殺人償命(10-23 節)
妄稱耶和華的名,必不以他為無罪;咒詛聖名者,必被治死。凡褻瀆聖名者,無論何血緣、是寄居或在地,皆需被帶到營外用石頭打死,因上帝的聖名必須被守護。又, 打死人的,必被治死,乃因人具有上帝的形像,而上帝的形像也必須被守護。至於,害死他人的牲畜, 則只要賠償牲畜便可。以眼還眼, 以牙還牙的報應律,表明傷害需以等值回報補償。
默想/應用:
褻瀆乃最高的不虔,殺人乃最深的不義,條例兩者並列, 皆判死刑。
祈禱/行動:
慈愛的天父,願祢扶持我遠離不虔不義,以愛取代恨,因恨人即殺人,並能尊祢的名為聖,不褻瀆祢的聖名。奉主耶穌的聖名, 阿們。
第三部:莊育銘牧師(補充解經影片)
https://youtu.be/XvLpo_02dKE
溫永生牧師 研經分享
每研、美言2020/11/5 (四)
每日研經釋義 <利未記 24:1-23>
一一這一章很明顯地可分為三段,第一段講金燈台(24:1-4);第二段講陳設餅(24:5-9);第三段記載褻瀆聖名的人被處死(24:10-23)。有一節經文值得我們細思,耶和華曉喻摩西說:「在會幕中法櫃的幔子外,亞倫從晚上到早晨必在耶和華面前經理這燈。這要作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他要在耶和華面前常收拾精金燈臺上的燈。」(24:3-4)
一一據《信望愛》網站的解說:「有解經家認為此燈檯為以色列的代表,要他們成為古代中東各國的光。」在新約時代,啟示錄則明顯地指明教會就是金燈臺:「論到你所看見、在我右手中的七星和七個金燈臺的奧祕,那七星就是七個教會的使者,七燈臺就是七個教會。」(啟1:20)所以,教會也應該成為世界的光!但教會要為主發光,必須有人像大祭司一樣「經理這燈」、「常收拾精金燈臺上的燈」,讓燈常常點著(24:2)。燈要常常點著,須常「加油」,另方面,燈臺也可能會有灰塵或燃燒時產生的污漬,若不清理,這燈可能就無法常常點著。
一一今天的教會也是一樣,願您常參加教會禱告的聚會,為教會「加油」!同時,儘可能地不產生污漬,反要協助清除污漬,這樣教會才能為主持續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