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五十六天靈修材料 - 「彌賽亞」詩篇默想 - 第一集

谷區國語浸信會
靈修樂
2020 年 8月17日 ~ 10月11日
「彌賽亞詩篇」默想
作者: 袁家銳牧師
靈修樂 八月17日(週一)
「彌賽亞詩篇」默想 ( 1 )
經文:詩篇1:1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在新舊約聖經六十六卷書中有一卷是記錄人對上帝說的話,卻又奇妙地成為上帝對世人說話的書。這卷書就是詩篇。詩篇記錄了詩人對上帝的讚美、感謝、認信、認罪、祈求,哀求、也坦承地記載了詩人對上帝的信靠與疑惑,甚至求上帝懲罰敵人去表達其心境和情緒。更奇妙的是在一些詩篇中,詩人在聖靈的感動卻不自知下預言後來出現的彌賽亞。我們稱這些詩篇為「彌賽亞詩篇」。猶太人在亡國被擄之後, 發現聖經上耶和華上帝所應許的大衛後裔沒有永遠坐在寶座上,就想到上帝的應許要在另一位受膏者、基督 、彌賽亞身上應驗。猶太人一直等待這位彌賽亞到今還沒有結果。這是因為他們的心蒙了脂油, 硬著心不承認耶穌是基督。 新約聖經的作者在聖靈的光照下,當他們讀舊約聖經時,發現裡面所預言的彌賽亞正是那位被釘死在十字架,後來奇妙地復活升天的拿撒勒人耶穌。於是他們在著作和講論中引用舊約去證明耶穌是彌賽亞, 是基督。主耶穌也親口驗證了舊約記錄了有關祂的話 ( 路24:44)。
讀詩篇若不用時間去默想, 就如入寶山空手回。我們在生活節奏快速和時間有限的實況當中,能抽出時間去讀經已經是不容易了,還要花更多是時間去默想上帝的話, 似乎是強人所難。然而,寶藏是要尋找,而不是隨手可得的。我們若想更清楚的認識上帝,更親密的愛上帝和更緊緊的跟隨上帝,就必須花時間讀上帝的話、默想上帝的話、把上帝的話轉化為禱告。在禱告中和禱告後,蒙聖靈的光照、引導與加力,使我們的屬靈生命成長,切實的活出基督信仰的真實。
古教父亞他那修說,「聖經都是神向我們說話,惟獨詩篇教我們怎樣向神說話。」 詩篇有一百五十篇那麼多,我們從那裡開始好? 為了集中主題,我選用「彌賽亞詩篇」作為這系列靈修樂的材料。那些詩篇是「彌賽亞詩篇」?不同的學者專家有不同的答案, 也沒有絕對的答案。彌賽亞詩可以大致分成兩類,一類論到彌賽亞的屬性與身份,提及祂為君王及其統治:詩 2、45、61、 72、89、110、132;另一類論到彌賽亞其人及其生平:詩8、16、22、40、69。
研讀和默想彌賽亞詩篇跟研讀和默想其他詩篇沒有甚麼分別,唯一的分別是把彌賽亞觀念放在更明顯的位置並與新約引用的經文一齊研讀與思想。下面是默想彌賽亞詩篇的指引,以供參考:
1. 以禱告開始,求聖靈引導、啟迪與光照。開聲朗讀詩篇經文。
2. 暫時放下彌賽亞的概念,先尋求詩文的本義,包括字義和整篇詩的意思, 探索作者的思想與感情。
3. 嘗試從詩文內容建構寫作的背景 (不容易,也不肯定,但這個過程可以幫助瞭解經文)。
4. 明白詩文的基本意思後,看看新約如何引用這詩。這時候,引入彌賽亞的觀念。
5. 完成上述後,這才進入默想階段。 再次禱告求聖靈引導,特別思想彌賽亞與你的關係。
6. 重新朗讀經文,求上帝使你被某一句或某字詞所吸引。放開心靈,讓上帝用這些字句對你說話。若在過程中思想挪移,不必為此煩擾,順其自然的為煩擾你的事簡短的交托禱告,然後返回經文。
7. 記錄你默想的內容,寫下聖靈給你的亮光,包括:勉勵、安慰、責備、指教、指引、挑戰、命令、感動,等等。
8. 以真誠的禱告回應上帝,表達自己的讚美、感謝、認罪、祈求、代求、決志/猶疑、喜樂/痛苦、堅信/疑惑、等等真心話對上帝說, 並求上帝加你力量把所領受的活出來。
[化經文為禱告]
親愛的天父,謝謝你賜聖經給我們,使得我們得以認識你、明白真理、接受救恩。你知道我們不懂得如何向你禱告,你在聖經中留下很多寶貴經文讓我們學習。天父啊,幫助我們有渴慕認識你的心,願意到你面前親近你,把我們心中的一切向主傾訴。幫助我們今後兩個月在研讀和默想彌賽亞詩篇中天天與主相遇、相談和相交。 禱告祈求是奉 主耶穌基督寶貴聖名。 阿們。 主僕 家鋭


靈修樂 八月18日(週二)
「彌賽亞詩篇」默想 ( 2 )
經文:詩篇第二篇 – 受膏為王的兒子(一)
2:1 外邦為甚麼爭鬧、萬民為甚麼謀算虛妄的事。2:2 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一同商議、要敵擋耶和華、並他的受膏者、2:3 說、我們要掙開他們的捆綁、脫去他們的繩索。2:4 那坐在天上的必發笑.主必嗤笑他們。2:5 那時他要在怒中責備他們、在烈怒中驚嚇他們、2:6 說、我已經立我的君在錫安我的聖山上了。2:7 受膏者說、我要傳聖旨.耶和華曾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2:8 你求我、我就將列國賜你為基業、將地極賜你為田產。2:9 你必用鐵杖打破他們.你必將他們如同窰匠的瓦器摔碎。2:10 現在你們君王應當省悟。你們世上的審判官該受管教。2:11 當存畏懼事奉耶和華、又當存戰兢而快樂。2:12 當以嘴親子、恐怕他發怒、你們便在道中滅亡、因為他的怒氣快要發作。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
詩篇第二篇被解經家分類為皇室詩篇,更標明為登基詩篇。可能的寫作背景是某一位新王登位,卻面臨異國攻擊的威脅。有人提出這可能是大衛為兒子所羅門王登位所寫的詩篇。若我們對照列王記上第一章就會發現威脅所羅門王位的不是外邦君王,而是同父異母的兄弟, 亞多尼雅。儘管詩的本身沒有提供作者是誰,大衛的後裔永遠作王是耶和華透過先知拿單給大衛的應許(撒下七章 )。這首詩篇沒有說明登位的王是那一位,不但沒有減少這詩的份量,更是使這首詩在日後每一位王登基大典時都可以使用。這首詩的主題是上帝膏立祂的兒子為王,沒有任何勢力可以與受膏者匹敵,反倒要親近祂,作為敬畏事奉耶和華的具體表現。到了新約,這首詩被使徒引用來證明耶穌基督就是上帝膏立的彌賽亞。
研讀詩篇的方法很多,其中有一個要領,就是去分辨詩句的發言人是誰。這句話是誰說的,又是向誰說的。猶太人在敬拜時使用詩篇, 不過,他們不是讀詩篇,而是唱詩篇。我們可以嘗試把這首詩按照大綱分配給四位或四組的歌唱者。 他們是聖殿詩班的成員,站在登基典禮台的兩側或後面。台前站著將要被膏立為王的王子。他們歌唱的內容是:
第一歌唱者:唱述列國的陰謀 ( 1-3 節)
第二歌唱者:唱述上帝對列國的不悅和對祂兒子的授權 (4-6節)
第三歌唱者:唱述登基者對自己身份的認知,宣告他是有能力和有權柄的。(7-9節)
第四歌唱者:警告列國不順服王的後果,勸戒他們要尊崇被膏立的王。(10-12節)
我們甚至可以把不同的歌唱者配以不同的聲部,獨唱或合唱。( 以當時的情況, 抱歉, 只有男聲, 沒有女聲)。這樣安排的目的是希望幫助我們去體驗現場感和更深刻的領受詩篇的信息。
2:1 外邦為甚麼爭鬧、萬民為甚麼謀算虛妄的事。2:2 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一同商議、要敵擋耶和華、並他的受膏者、2:3 說、我們要掙開他們的捆綁、脫去他們的繩索。
儘管我們不知道猶太人如何唱這首詩, 請你嘗試用不同的聲調、聲量和速度去朗讀這三節詩文。把你對詩文的體會與感情放進去。你能體會歌唱者對第一和第二節歌詞的理解嗎?他們不是不明白為何外邦萬民和世上的君王要密謀敵擋耶和華和祂的受膏者。 他們是不明白他們為何明知耶和華和祂的受膏者是抵擋不了的,還要去抵擋。他們為何如此愚昧, 如此頑固?這些人渴望要掙開耶和華和祂的受膏者的捆綁和繩索。因為這些人是不順服上帝的人。他們要自己作王,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今天, 我們是否也是如此?
[化經文為禱告]
親愛的天父,我生命的主和救贖主,耶穌基督,幫助我尊你為王。 我內心的罪常常引誘我離開你為了保護我和祝福我的界線,我卻把它看為捆綁我的繩索。求主饒恕。 求主讓我樂於接受你的慈繩愛索,免我陷入罪中,又把我牽引到主的施恩寶座前,進入你的隱密處,享受主的保護、平安與喜樂,並且能重新得力。感謝讚美主。禱告祈求是奉 主耶穌基督寶貴聖名。 阿們。 主僕 家鋭


靈修樂 八月19日(週三)
「彌賽亞詩篇」默想 ( 3 )
經文:詩篇第二篇 – 受膏為王的兒子(二)
2:4 那坐在天上的必發笑.主必嗤笑他們。2:5 那時他要在怒中責備他們、在烈怒中驚嚇他們、2:6 說、我已經立我的君在錫安我的聖山上了。2:7 受膏者說、我要傳聖旨.耶和華曾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2:8 你求我、我就將列國賜你為基業、將地極賜你為田產。2:9 你必用鐵杖打破他們.你必將他們如同窰匠的瓦器摔碎。
詩人描寫上帝坐在天上譏笑那些空謀妄想抵擋上帝受膏者的人。 全能上帝的旨意誰能攔阻、誰能推翻呢?反對上帝的人的下場只有一個, 就是要受審判和懲罰。然而,上帝不是為了懲罰而懲罰。 上帝最終美好的心意,乃是要拯救。
上帝發怒,是因為抵擋祂的人的悖逆。上帝責備他們,驚嚇他們, 目的是希望他們被警戒, 知道悖逆有甚麼結果, 因而回轉歸向上帝。上帝的警告不是空話。上帝有實際的行動:在錫安聖山上膏立一位君王。
詩人筆鋒一轉, 現在發言的是將要被膏為王的兒子。這位將要登位為王的人認識到自己的神聖身分與任務。他宣告上帝對他的任命。 他本是大衛家族一員, 但因為上帝與大衛立的聖約, 他成了上帝的兒子。 「我今日生你」是寓意式語句 ,不但有法律性的含義,更有神聖的意義 – 這位被膏立為王的代表上帝履行神聖任務。王位不是自取的, 乃上帝的賜予。 因此, 這位王要懇求上帝賜列國給他為基業 。上帝一併賜他王權與能力。 詩人描繪的圖象雖然有點暴力, 卻是充分顯出受膏者權能的堅強對比列國反對者的脆弱。
從歷史上看, 大衛王朝沒有永遠坐在寶座上。 主前587/6 年間,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攻陷耶路撒冷,猶大國最後一位君王西底家被擄, 後來被殺。猶大國滅亡, 人民被擄, 流落異邦, 使猶太人有所反省。 之前,上帝給先知以賽亞的啟示:「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 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賽9:6 ), 使猶太人轉而期望一位新的受膏者。 可惜的是猶太人對這位彌賽亞的期望仍被限制在國家、民族、政治和軍事上,而至今仍等待他們的彌賽亞。
這首登基詩被譽為彌賽亞詩篇的桂冠, 因為它清晰地預言耶穌被上帝膏立為王。「我今日生你」在新約聖經被引用多次:在耶穌受浸時(太3:17),耶穌登山變像時(太17:5),保羅宣講耶穌復活時(徒13:33)。保羅在羅馬書開章明義地把耶穌的復活與祂是上帝兒子的身分連結在一起,作為他有系統陳述福音道理的起點(羅1:4)。 今天我們讀這首彌賽亞詩篇, 我們讚嘆上帝的奇妙旨意和作為。我們認識到主耶穌是上帝膏立為王的獨生愛兒子,祂卻為我們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上帝用祂的大能使主耶穌從死裡復活, 立祂為主、為基督了。」(徒2:38)我們應該感到扎心。我們不單要接受主耶穌基督為我們的救贖主, 更要尊主耶穌基督為我們生命中的主和王, 一生敬拜事奉祂。
[化經文為禱告]
親愛的天父, 坐在天上作主掌權的上帝, 我敬拜你。 你立定的旨意是可等奇妙。遠在三千百年前你就啟示詩人寫下預言耶穌基督的彌賽亞詩篇。主阿,感謝你讓我看到自己的罪,使我接受主耶穌為我的救贖主。然而, 在尊崇主耶穌為主為王的事上, 我仍有悖逆, 求主施恩憐憫。禱告祈求是奉 主耶穌基督寶貴聖名。 阿們。
主僕 家鋭

靈修樂 八月20日(週四)
「彌賽亞詩篇」默想 ( 4 )
經文:詩篇第二篇 – 受膏為王的兒子(三)
2:10 現在你們君王應當省悟。你們世上的審判官該受管教。2:11 當存畏懼事奉耶和華、又當存戰兢而快樂。2:12 當以嘴親子、恐怕他發怒、你們便在道中滅亡、因為他的怒氣快要發作。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
詩班的輪唱現在改由另一人或另一組人唱。 他們勸外邦的君王要省悟、 要受管教、要從反叛改為事奉。「省悟」的原文直譯是「聰明點」、 「受管教」是「被改正過來」。聰明的人能看到事情的真相和後果。被改正過來的人是做了錯事後,承受了責備和後果而悔改。 唯有省悟才能受教。唯有知錯才能悔改。
回轉的下一步是從「抵擋」變為「事奉」, 而不是鳴金收兵。「事奉」需要正確的態度:「畏懼」與「戰兢而快樂」。「畏懼」的原文有雙重意義:「敬畏」和「恐懼」。 兩者之差異是有沒有愛的關係。我的小學同學怕我的爸爸,當我爸爸在家的時候,他們不敢到我家玩。我卻敬重和孝順我爸爸,卻從來沒有害怕他。 因為我知道爸爸愛我,我也愛爸爸。
事奉耶和華的具體表現是尊崇順服上帝所膏立的王。「以嘴親子」有尊崇、順服與親密關係的多重意思。以皇家禮儀為例來說明。覲見皇室必須首先得到皇室的召見。見面的時候若皇室成員不主動伸出手來,覲見的人是不可主動去握或親吻皇室成員的手。這個親吻動作是表示尊崇與順服多於表示親密關係。這節經文的後半說明上述觀點。若不尊崇王,王的怒氣發作,反叛者就會因他們悖逆的行為而滅亡。「道」是指行為。詩人進一步指出:「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投靠」是在王的蔭蔽和保護之下。「有福」是快樂的意思。
這首登基詩的原始聽眾是參與登基典禮的官員和人民百姓,而詩的內容是藉著對抵擋受膏者的外邦領袖的警告與勸告去肯定受膏者的地位與權柄。 昔日在場的人聽了一定很高興,也很安心。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尊崇和順服這位受膏者的。他們再不用擔心外邦人的侵略。他們的國家一定富強, 他們的生活一定安康。然而,歷史的事實卻不是這樣。猶大國滅亡,人民被擄。奇妙的是, 猶太人是在亡國之後才真正的尊崇耶和華上帝。
今天我們讀這首詩篇,我們的領受是甚麼?從屬靈的角度看,在我們還未認識主耶穌之前,我們是與上帝為敵的。感謝天父的恩典,我們因基督的肉身受死、叫我們與祂和好、都成了聖潔、沒有瑕疵、無可責備、把我們引到上帝面前。(西1:21-22)我們今後的生活態度應該是:「當存畏懼事奉耶和華、又當存戰兢而快樂。」
[化經文為禱告]
親愛的天父上帝,願主耶穌基督在我心中永遠作王。願我存畏懼事奉耶和華、又存戰兢而快樂。願我以嘴親子。主啊, 幫助我切實的在生活中顯出這樣對主耶穌基督的尊崇,順服與愛。禱告祈求是奉 主耶穌基督寶貴聖名。 阿們。 主僕 家鋭


靈修樂 八月21日(週五)
「彌賽亞詩篇」默想 ( 5 )
經文:詩篇第八篇 – 配受稱頌的上帝(一)
8:1〔大衛的詩、交與伶長、用迦特樂器。〕耶和華我們的主阿、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你將你的榮耀彰顯於天。8:2 你因敵人的緣故、從嬰孩和喫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使仇敵和報仇的、閉口無言。8:3 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8:4 便說、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8:5 你叫他比天使〔或作 神〕微小一點、並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8:6 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萬物、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獸、空中的鳥、海裡的魚、凡經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腳下。8:7 見上節8:8 見上節8:9 耶和華我們的主阿、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
這是一首標題為「大衛的詩」的詩篇。由於希伯來文的前置詞 ל 有多重用途,「大衛的詩」有五種涵意:(1) 大衛寫的 (2) 為大衛寫的 (3) 呈獻給大衛的 (4) 關於大衛的 (5) 收集供大衛使用的。 標誌為「大衛的詩」的共有七十三首。 但若只有「大衛的詩」字樣,我們無從確定是否是大衛寫的作品;可能是,也許不是。 不過,有一些詩篇的標題註明了大衛寫作的背景, 則肯定是大衛的作品。 這些背景有助於我們去理解、欣賞和默想這些詩篇。這類詩篇共有十三首: 第三篇, 第七篇、十八篇、 三十四篇、五十一篇、五十二篇、五十四篇、五十六篇、五十七篇、五十九篇、六十篇、六十三和一百四十二篇。至於詩篇三十篇,「和合版」的標題是「大衛在獻殿的時候,作這詩。」「和合版修訂本」後來更正為:「大衛的詩: 獻殿之歌」。 理由很明顯,是所羅門王建聖殿和主持獻殿禮,不是大衛。 編輯詩篇的人可能為了紀念大衛對建造聖殿的熱心和預備建殿材料的功勞,標誌這詩為「大衛的詩」。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學者一致認為詩篇第八篇是一首讚美詩,主題是讚美上帝的名。我們中國人對名字很講究, 猶太人更是。 對猶太人來說,名字彰顯出這個人的本質。 因此,上帝的名字彰顯上帝的本質,是讓人認識上帝屬性的線索。我們一定記得摩西在燒著的荊棘前求問上帝的名字。 他是想知道這位向他顯現和差遣他帶領百姓出埃及的上帝是怎樣的一位上帝。上帝給他的回答,和合本翻譯為「我是自有永有」。 大部分英文聖經翻譯為「I am who I am 」。 「我是 I am 」的希伯來原文 הָיָה [hayah /haw·yaw/] 是一個很難翻譯的詞, 它是一個很原始的動詞字根,如同英文的「 to be 」。上帝的名字顯出祂是一切萬有之源和時間之始,祂是創造主又是掌權者。 上帝的名字「耶和華」 יְהוִה (Yâhovah /yeh·ho·vaw/ ) 在聖經首次出現是在創世記2:4節。但猶太人不敢直稱上帝的名字,於是每逢遇到這字,就把它讀為「Adonai 主」。
和合本在第一節把原文「Yahovah our Adonai」直譯出來為「耶和華我們的主阿」,大部分英文聖經翻譯為「 O Lord,our Lord」。當我頌讀「耶和華我們的主阿」的時候, 讓我們的心充滿敬畏與感恩、讓我們的理智讚嘆上帝創造的偉大奇妙。讓我們的靈飛昇到上帝全能者的寶座前,俯伏向祂敬拜, 向祂呈獻我們絕對的忠誠、完全的順服。 讓我們的感情和意志向主顯出真摯的渴慕和全然的委身。這是上帝子民在祂面前應有的態度。因為耶和華是我們的主。
[化經文為禱告]
親愛的天父上帝,耶和華我們的主阿、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 幫助我們認識你的崇高、偉大、榮美、 威嚴、能力、慈愛與公義。幫助我們渴慕朝見你的面,親近你,在你面光之下聆聽聖言、得著智慧與能力去做天父你差派我們去做的工。 禱告祈求是奉 主耶穌基督寶貴聖名。
阿們。主僕 家鋭

靈修樂 八月22日(週六)
「彌賽亞詩篇」默想 ( 6 )
經文:詩篇第八篇 – 配受稱頌的上帝(二)
8:1 〔大衛的詩、交與伶長、用迦特樂器。〕耶和華我們的主阿、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你將你的榮耀彰顯於天。8:2 你因敵人的緣故、從嬰孩和喫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使仇敵和報仇的、閉口無言。8:3 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8:4 便說、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8:5 你叫他比天使〔或作 神〕微小一點、並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8:6 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萬物、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獸、空中的鳥、海裡的魚、凡經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腳下。8:7 見上節8:8 見上節8:9 耶和華我們的主阿、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
這首詩的內容可以分為四段: 1. 讚美上帝的偉大(1-2節)。2. 人類的微小(3-4節)。 3. 上帝賦予人類的角色(5-8節)。 4. 終結的讚美(9節)。今天我們繼續思想第一節。「耶和華我們的主阿、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你將你的榮耀彰顯於天。」上帝的名美在甚麼地方?我們從那裡領會到上帝的名的美? 是上帝的創造。 我們不需要引述科學的數據,如宇宙有多少個星系,地球離某個恆星有多遠,地球的傾斜度和運轉如何的巧妙等等,去證明上帝創造的偉大、奇妙和榮耀。 我們只要存謙卑的心在白天或晚上舉目向上觀看, 向周圍觀察,我們對上帝敬畏的心可以油然而生。(有人可能毫無感覺。)保羅說得好:「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1:20)
很多人都喜歡旅行。 有人喜歡遊山玩水,有人喜歡去參觀名城古都, 有人喜歡去吃和購物。無論你喜歡去那裡,如果我們都存著欣賞上帝偉大奇妙創造的心態去,我們將看得更深刻、更喜悅、並且對我們的心靈更有幫助。崇山峻嶺、延綿川流、奇花異草和珍禽百獸都是上帝的創造。當我們下一次登山看日出的時候,看到太陽從山峰後跳躍而出,曙光發放萬度光芒,讓我們讚美上帝的奇妙偉大。祂使「太陽如同新郎出洞房、又如勇士歡然奔路。它從天這邊出來、繞到天那邊.沒有一物被隱藏不得它的熱氣。」(詩19:5-6)祂使「太陽照好人,也照歹人」(太 5:45)。上帝的恩典普及世人。感謝讚美上帝!
同樣, 上帝賜給人智慧建造文明,在不同的地域創造出色彩各異的文化。當我們去博物館參觀不同時代的文物和藝術品,去各個城市欣賞古代和現代的建築物, 但願我們看到的不單是人類的文明和創造力,更是看到上帝給人的智慧與恩典。儘管不同文化有不同的表達方式,但其中不會缺少的是對神明崇拜的元素。這是上帝放在人心的深切渴望。人渴望認識神,於是用自己的方式和想像去敬拜神。 這樣的心是值得尊敬的。 只可惜人用自己的方法去尋找神,往往製造出自己心中的神。 感謝上帝,上帝不單透過大自然來啟示祂自己,更透過祂的愛子耶穌讓人認識祂。上帝又賜下聖經,把自己主動的啟示給世人。我們讀聖經和默想祂的話,目的就是更清楚的認識上帝,更熱切的愛慕上帝。 求主幫助我們。
[化經文為禱告]
親愛的的天父,我們讚美你。「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從今時直到永遠。」(詩篇 113:2), 因為你是創造主,也是啟示的主。 幫助我們時刻體會你創造的偉大,使我們謙卑;幫助我們愛慕你的話語, 使我們更親近你、更認識你。 禱告祈求是奉 主耶穌基督寶貴聖名。 阿們。
主僕 家鋭


靈修樂 八月23日(週日)
「彌賽亞詩篇」默想 ( 7 )
經文:詩篇第八篇 – 配受稱頌的上帝(三)
8:1 〔大衛的詩、交與伶長、用迦特樂器。〕耶和華我們的主阿、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你將你的榮耀彰顯於天。8:2 你因敵人的緣故、從嬰孩和喫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使仇敵和報仇的、閉口無言。8:3 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8:4 便說、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8:5 你叫他比天使〔或作 神〕微小一點、並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8:6 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萬物、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獸、空中的鳥、海裡的魚、凡經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腳下。8:7 見上節8:8 見上節8:9 耶和華我們的主阿、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
今天我們繼續思想第二節的經文。詩人從上帝創造的角度頌讚上帝的名之後轉以「嬰孩和喫奶的口」去說明為何要讚美上帝的名, 令人不容易理解。首先我們要知道當時代的嬰孩哺乳期比較長, 要到三四歲才停止。 因此,「嬰孩和喫奶的口」不是指一歲以下還不會講話的嬰孩。他們是可以說話的,而且是說得相當清楚。然而,「嬰孩」是最弱小的, 他們處處需要成年人的保護和照顧, 他們不能獨立生存。 反觀,「敵人」是有力量的攻擊者。 「敵人」 的本質是不認識耶和華上帝,不尊崇上帝的名。「嬰孩」如何能敵檔「敵人」呢?按常理是不可能的。 「嬰孩」雖然柔弱,上帝卻向他們注入神聖的能力,因而使仇敵和報仇的、閉口無言。 在以色列人的歷史中處處證明他們勝過仇敵不是因為他們人強馬壯, 而是上帝與他們同在。 他們依靠耶和華的名得勝。上帝的名配受讚美就是在此。
主耶穌在聖殿趕出殿裡一切作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 又醫好有病的人。 小孩子在殿裡喊著說:「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這是頌讚彌賽亞的話。祭司長和文士聽到,甚為惱怒, 責難耶穌。 耶穌不為自己辯護,反而接受孩子的讚美,說:「是的,經上說、『你從嬰孩和喫奶的口中、完全了讚美的話。』你們沒有念過麼?」(太21:12-16)。主耶穌所引用的經文出自七十士希臘文舊約聖經, 與馬所拉希伯來文的版本稍有不同。 七十士譯本把「建立了能力」翻譯為「完全了讚美的話」。 這樣的翻譯可能是從猶太拉比數百年來對這首詩的詮釋演變而成。在小孩子讚美主耶穌為彌賽亞的情境下,他們口中的讚美使得那些與主耶穌為敵的祭司長和文士,閉口無言。 主耶穌問他們:「你們沒有念過麼?」相信他們只有怒目相向,而無言以對。
保羅說: 「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了。」(哥林多後書 12:10)上帝做事的方式就是如此奇妙。 當我們承認自己的柔弱, 願意到上帝目前, 尋求祂的面, 禱告祂的名, 我們就得著能力。耶和華我們的主阿, 你的名是應當被稱頌的。

[化經文為禱告]
親愛的的天父,讚美你奇妙的作為。你從嬰孩和喫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你從嬰孩和喫奶的口中、完全了讚美的話。 願我讚美你的話常在我的口中。 我承認我的柔弱, 好使主耶穌的能力在我身上彰顯。 禱告祈求是奉 主耶穌基督寶貴聖名。 阿們。 主僕 家鋭


靈修樂 八月24日(週一)
「彌賽亞詩篇」默想 ( 8)
經文:詩篇第八篇 – 配受稱頌的上帝(四)
8:1 〔大衛的詩、交與伶長、用迦特樂器。〕耶和華我們的主阿、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你將你的榮耀彰顯於天。8:2 你因敵人的緣故、從嬰孩和喫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使仇敵和報仇的、閉口無言。8:3 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8:4 便說、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8:5 你叫他比天使〔或作 神〕微小一點、並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8:6 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萬物、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獸、空中的鳥、海裡的魚、凡經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腳下。8:7 見上節8:8 見上節8:9 耶和華我們的主阿、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
詩人在一個星空滿天的晚上舉目觀看天際,看到一輪明月與數不盡的繁星,他的反省使他高聲歌唱,讚美上帝創造的奇妙。與此同時,他不其然的感覺到人的渺小,他更頓悟到上帝給人何等尊貴的地位與使命。親愛的弟兄姊妹,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大英百科全書出版的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ld (西方世界名著) 的第二冊中用了二十七頁的篇幅去為歷史上討論「人」的課題提供概論與索引。「人是甚麼?」這課題是何等的複雜和深奧!人與畜生禽獸有何分別? 有人認為是程度上的分別( difference in degree), 有人認為是種類上的分別(difference in kind)。如果說人不過是高等動物,有的優勢只在語言和思維,那麼,人比起動物在某些方面實在是差太遠了。 譬如: 人跑步的速度遠比不上羚羊、 人負重的能力遠比不上螞蟻、人的視力遠比不上老鷹、人的嗅覺遠比不上狗、人的聽力遠比不上蝙蝠。再者, 有證據顯示動物是有某種程度的語言、思維和感情。 那麼,人在甚麼地方比動物高貴?
聖經告訴我們人是按上帝的形象和樣式被創造的。人的尊貴就是在此。人不但在本質上榮耀尊貴,上帝更賦予人榮耀高貴的使命 – 管理這「地」。隨著文化的進展、科技的進步、人們從地球各方面索取資源用以改善生活的品質與效率。 然而,人們發現自然界生態環境改變,很多動植物絕種或頻臨絕種,地球溫度上升,冰川融化,海水上漲等等。於是,有人認為這是人類為了改善生活品質而濫用地球所帶來的惡果。在這方面, 社會上仍有不同的意見。 無論如何, 作為上帝交託管理「地」的「人」,我們應該反省:人類在過去的日子是否在管理「地」上出了差錯?人應該如何使用上帝所賜的資源而不導致資源的枯竭和產生破壞性的後果?在各界熱衷於探討如何拯救地球時, 讓我們作為上帝的被造者和受託管理者看重我們的身份與使命。我們要尊崇和事奉我們的創造主和生命之主,也要尋求合神心意的方式去管理這「地」。
這首詩篇的開始和結束都呼喚我們向耶和華我們的主獻上敬拜讚美。親愛的弟兄姊妹,讓我們每天早上起來,先敬拜耶和華我們的主,然後開始一天的生活。我目前的方式是在窗前高舉雙手,一邊在心中念誦 「耶和華我們的主阿、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你將你的榮耀彰顯於天。」一邊屈身向天父敬拜。這是我靈修的一部分。

[化經文為禱告]
親愛的天父上帝, 你配受我們的敬拜頌揚。 願我們每天都帶著敬拜你的意念去進行一天的活動。願你的名所蘊含的意義貫穿我的全人。如此,你的聖潔、公義、慈愛、憐憫、信實等屬性將引導我們的心思意念和行動,使我們活出基督的樣式,榮神益人。禱告祈求是奉 主耶穌基督寶貴聖名。 阿們。主僕 家鋭


靈修樂 八月25日(週二)
「彌賽亞詩篇」默想 ( 9)
經文:詩篇第八篇 – 配受稱頌的上帝(五)
「2:5 我們所說將來的世界、神原沒有交給天使管轄。2:6 但有人在經上某處證明說、『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2:7 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點、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並將你手所造的都派他管理.2:8 叫萬物都服在他的腳下。』既叫萬物都服他、就沒有剩下一樣不服他的。只是如今我們還不見萬物都服他。2:9 惟獨見那成為比天使小一點的耶穌、因為受死的苦、就得了尊貴榮耀為冠冕、叫他因著 神的恩、為人人嘗了死味。2:10 原來那為萬物所屬、為萬物所本的、要領許多的兒子進榮耀裡去、使救他們的元帥、因受苦難得以完全、本是合宜的。」(來2:5-10)
新約聖經引用詩篇第八篇共三處:林前15:25-28,弗1:20-23和來2:5-10。 因為篇幅關係,我們只看希伯來書 2: 5-10節,去思想主耶穌基督,這位彌賽亞,為世人做了些甚麼和還要為我們成就些甚麼。
新約的作者看詩篇第八篇的內容預表耶穌是彌賽亞。舊約詩篇所說的人是第一位亞當。希伯來書所說的人是第二位亞當 - 耶穌。 第一位亞當,包括他的後代,領受了上帝的託付卻沒有達成任務。 因此,希伯來書的作者說: 「只是如今我們還不見萬物都服他。」希伯來書作者用描述第一位亞當同樣的字去介紹耶穌:「那成為比天使小一點的」。 詩篇希伯來原文的「天使」是 「elohim」。 「elohim」一詞在舊約聖經中有多種涵意, 大多數是指神, 但也有是指:天上的存在(詩97:7 ),審判者(詩82:1,6), 以摩西為「神」(出7:1), 甚至指撒母耳的幽靈(撒上28:13)。猶太的拉比文獻和七十士譯本在翻譯這詩句時都把「elohim」 翻譯為「天使」。 希伯來書作者引用七十士譯本經文, 一方面是說明耶穌有神聖的本質,又一方面強調耶穌的人性。 耶穌是道成肉身的全神全人。作者也說明耶穌是透過祂的死亡得到尊貴榮耀的地位,並為世人帶來救恩。 作者再進一步說明上帝為何要耶穌成為人,又定意要祂的愛子在十字架上死亡, 因為「萬有因他而有、藉他而造的那位,為了要帶領許多兒子進入榮耀裡去,使救他們的元首藉著受苦而得到成全,本是合適的。」(2:10節, 聖經新譯本)
希伯來書是寫給當年因相信耶穌是基督而受逼迫的猶太信徒。作者大量引用舊約聖經去證明耶穌超過天使、比摩西還大、是最尊榮的大祭司、一次過洗淨世人的罪孽、並要帶領百姓進入最美的安息。 所以, 不要因受苦而後退。耶穌是透過受苦為世人,包括你跟我,成就了救贖大功。然而, 信耶穌的人必然會受苦。這是主耶穌對門徒明說的 (約 15:20)。保羅在蒙召之時就知道他要為耶穌的名受許多的苦(徒 9:16) 。 彼得勉勵信徒要以為主的名受苦為喜樂 ( 彼前4:12-14)。 雅各提醒信徒受試煉是必然的, 目的是生命成長。(雅 1:2-4)保羅、彼得和雅各果然為主受了許多的苦, 最後殉道而死。然而, 身體的受苦和死亡不算甚麼, 因為信徒必進入榮耀裡去。 保羅說得好:「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羅8:18)

[化經文為禱告]
親愛的的天父, 感謝讚美你。 你定意你的愛子耶穌為我們受苦, 好帶領我們進入榮耀。 我們要讚美你的名, 讚美主耶穌基督的聖名。 若我們遭遇苦難, 求主幫助我們去經歷, 幫助我們看到受苦的意義和益處, 幫助我們定睛在為我們受苦的主耶穌基督身上, 好叫我們勝過苦難, 超越苦難, 得以進入主你為我們預備的榮耀。 禱告祈求是奉 主耶穌基督寶貴聖名。 阿們。 主僕 家鋭


靈修樂 八月26日(週三)
「彌賽亞詩篇」默想 ( 10)
經文:詩篇第十六篇 – 不見朽壞的聖者 (1)
16:1 〔大衛的金詩。〕 神阿、求你保佑我、因為我投靠你。16:2 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你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16:3 論到世上的聖民、他們又美又善、是我最喜悅的。16:4 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或作送禮物給別神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他們所澆奠的血我不獻上、我嘴唇也不提別神的名號。16:5 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分.我所得的你為我持守。16:6 用繩量給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處.我的產業實在美好。16:7 我必稱頌那指教我的耶和華.我的心腸在夜間也警戒我。16:8 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邊、我便不至搖動。16:9 因此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原文作榮耀〕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16:10 因為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16:11 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
詩篇十六篇可能是繼詩篇二十三篇之後最被人熟悉和喜愛的大衛的詩。 學者一致認為這是一首信靠詩/信心之詩。 詩人對自己和對他人宣告他對上帝永不動搖的信心。詩的標題是:「大衛的金詩」。金詩 (Miktam) 是一技術性名詞,其意思未能肯定。七十士譯本翻譯為stelographia (inscription on a stela) 刻在石碑上; 其字源與希伯來文的ketem (金) 和Akkadian文的 katamu (遮蓋 – 引伸為贖罪)。 如果Miktam是與刻石有關,這些詩歌是在經歷某些事件後刻石為誌的作品。很顯然,和合本沒有採取這個解釋。詩篇中共有六首大衛的金詩, 其中四首有說明寫詩的背景 ( 56, 57, 59, 60)。
詩篇十六篇沒有提供寫作背景。從詩的內容我們可以推測大衛面對兩種可能的危機:
i. 肉體生命的危險:大衛面對(或已經渡過)生命被威脅的危險
ii. 屬靈生命的危險:大衛面對被引誘在耶和華上帝以外有別神的危險
無論作者面對那一種危機,大衛對上帝堅定的信心是我們必需學習和求主賜與的。現在讓我們仔細研讀和默想這詩篇。
「16:1 神阿、求你保佑我、因為我投靠你。」: 這是詩的引言, 也是大衛的求告。這求告可能是當時正面對危險,也可能是恆定的心態,在平常的日子,在任何時刻都信靠上帝和祈求上帝的保佑。 「保佑」的原文意思是祈求「護衛、保護」多於祈求「祝福」。英文譯本翻譯為Preserve me (ESV), Keep me safe (NIV), Protect me ( Lexham EB) 。「投靠」是指「進入避難所」。
讓我們來思想禱告的對象 – 「神」。 我們對「神」的認識主導我們禱告的態度和禱告的內容, 更是影響了我們的生活與人生。耶和華上帝在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過程中讓百姓認識祂是一位怎樣的神。 「耶和華在他面前宣告說、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 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埃及記 34:6-7)新約聖經告訴我們主耶穌是道成肉身的神,祂「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4:15-16)。祂更是全知全愛的天父,在我們還沒有祈求以先已經知道我們的需要(太6:8),祂必按祂美善的旨意回應我們的祈求。
當我們認識上帝,我們全然把自己的一切交託給祂是最明智的選擇,也是理所當然的。我們信靠上帝不是因為祂對我們的祝福,是因為祂是上帝。
[化經文為禱告]
親愛的天父, 你是滿有能力、恩典、慈愛與憐憫的上帝。 感謝你引領我們認識你,並激勵我們把自己的主權完全的交給你。 主耶穌不單是我們的救贖主, 也是我們生命之主。 我們懇求主保護我們的肉體生命, 更保守我們的屬靈生命。幫助我們時刻體會你是我們的避難所、高台和力量。禱告祈求是奉 主耶穌基督寶貴聖名。 阿們。 主僕 家鋭


靈修樂 八月27日(週四)
「彌賽亞詩篇」默想 ( 11)
經文:詩篇第十六篇 – 不見朽壞的聖者 (2)
16:2 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你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16:3 論到世上的聖民、他們又美又善、是我最喜悅的。16:4 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或作送禮物給別神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他們所澆奠的血我不獻上、我嘴唇也不提別神的名號。
這是一首信仰宣告詩。有聖經學者認為第二節到第四節是大衛回應一個信仰危機的「自我肯定」和信仰告白。當時的以色列人雖然知道自己是耶和華的子民,摩西的律法明令不可敬拜別神,但他們進入迦南後,仍擺脫不了多神崇拜。以色列人本是牧養牛羊的,不懂得耕種。他們進入迦南後向當地人學習耕種,也同時沾染了迦南人的異教崇拜。有些人認為混合的宗教對他們更為有利。多拜一些神會得到更多的保佑。大衛面對的正是這樣的引誘 - 在實際的生活中參與異教的崇拜活動和飲食。他的回應是用對自己說話的方式表達對耶和華上帝專一敬拜的心。
16:2 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你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
「心」不但是維持人生命的供血器官,它更是人感情、意志、意念和信念的中心。對自己的心說話是肯定自己的感情、意志、意念和信念的有效方式。願我們常常對自己說:「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你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 當我們這樣說的時候,我們是肯定了上帝是我們生命的主宰。我們把主權交給上帝。自從我們邀請主耶穌進入我們的心中做救主和生命的主,活著的不再是我們,乃是主耶穌在我們心中活著。我們也肯定我們所享有的一切好處都是從上帝而來。「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涵意:上帝是我最大的好處(goodness )。我們渴慕的不是上帝給我們的好處, 而是上帝祂自己。
16:3 論到世上的聖民、他們又美又善、是我最喜悅的。
大衛在這裡作一個對比:信奉耶和華的聖民與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人 。信奉上帝的人不單有垂直與上帝的關係,還有水平的與弟兄姊妹的關係。 對上帝的忠誠與愛也表達在對弟兄姊妹的忠誠與愛上。大衛宣告那些跟他一樣信奉耶和華的聖民是他最喜悅的。 然而,我們得明白,聖民美善的根源不在人的本身,乃源於上帝。 同時,當我們說我們愛上帝,我們理當彼此相愛。求主幫助我們用實際的行動表達愛,不單愛弟兄姊妹,也愛眾人。
16:4 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或作送禮物給別神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他們所澆奠的血我不獻上、我嘴唇也不提別神的名號。
信奉異教的人本以為他們所敬奉的神袛會帶給他們祝福與平安。大衛明智地判斷,他們所得的結果恰恰相反,他們的愁苦必加增。大衛堅定地拒絕參與任何異教的崇拜。大衛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
在人生中, 我們不免遇到種種的困難與病痛。 我們千萬不要在困苦的時候聽從別人的「好意」,引誘我們去向別神求助。當我們在困境中,我們的信心可能軟弱。這時候,我們更要信靠主,對自己的心說:「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你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他們所澆奠的血我不獻上、我嘴唇也不提別神的名號。」
[化經文為禱告]
親愛的天父, 謝謝你啟示你自己讓我們認識你。 謝謝你差聖子耶穌基督代替我們死,使我們有新生命。 求主堅固我們的信心,幫助我們認定你是我們的主,我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幫助我們無論在甚麼景況,我們專一事奉主,跟隨主。禱告祈求是奉 主耶穌基督寶貴聖名。 阿們。
主僕 家鋭

靈修樂 八月28日(週五)
「彌賽亞詩篇」默想 ( 12)
經文:詩篇第十六篇 – 不見朽壞的聖者 (3)
16:5 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分.我所得的你為我持守。16:6 用繩量給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處.我的產業實在美好。16:7 我必稱頌那指教我的耶和華.我的心腸在夜間也警戒我。16:8 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邊、我便不至搖動。
大衛面對生命的危機 ,他呼求上帝的保護,他宣告上帝對他是最重要的,他絕對不會轉去拜偶像。接著他用他的生命經歷和生活態度進一步陳述他的信仰和堅定的信心。
16:5 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分.我所得的你為我持守。
我們的生命,包括我們的財產,是屬於上帝的,怎麼會說「耶和華是我的產業」?這是有典故的。原來在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後,約書亞秉承摩西的遺命分地給十二支派,卻沒有分給利未支派。 「只是利未支派、摩西〔原文作他〕沒有把產業分給他們.他們的產業、乃是獻與耶和華以色列 神的火祭.正如耶和華所應許他們的。」(書 13:14)。「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意思是「上帝供應我生活所需,上帝是我的依靠」。「是我杯中的分」是平行同義句,用獻祭時所分得的葡萄酒去重覆表達大衛仰賴上帝供應的信心。我們賺取的金錢財富有可能會失去, 但上帝為我們持守的,永不失去。但願我們每一位信徒都持這樣的信心,使我們在這變幻莫測的世界中毫無憂慮,滿有平安。
16:6 用繩量給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處.我的產業實在美好。
大衛繼續用以色列人分地的圖像去描述上帝對他生命的計畫。他認為上帝為他安排的非常美好。 我們相信上帝為我們的一生有美好的計劃。 我們每一個人無論在那一個年齡都可以回頭看和往前看。 當我們回顧過去的日子, 我們看到上帝的帶領與恩典。 當我們前瞻未來, 讓我們以信心仰望, 深信上帝有美好的引領。我在大學畢業紀念刊寫上這節經文, 因為我得以轉系進入牙醫系明顯是上帝的作為。我的婚姻、家庭、學業和事業都是上帝的恩典帶領。如今, 我成為帶職事奉的僕人更是上帝為我設定的道路。感謝讚美主。
16:7 我必稱頌那指教我的耶和華.我的心腸在夜間也警戒我。
「稱頌」是感恩與讚美。在任何情況下、在事情還沒有得到解決之先, 我們就稱頌天父。這樣, 我們的心必不落在幽暗之處, 我們的靈必然滿有能力去處理事情。與此同時, 「我的心腸在夜間也警戒我」。「心腸」的原文是「腎」,是希伯來思想中情感與思想中心所在。「在夜間」是加強氣氛的文學措詞,「警戒」原文是「教導」。時刻尋求主和聽從主的指引和教導是基督徒的生活態度。信靠主的人的生活原則是凡事尋求主的旨意。 當我們面對任何問題,我們都應該第一時間向天父尋求指引,而不是等到事情弄糟了才去找上帝。聖靈會在我們心中教導、勸導和警戒我們。 我們的正確回應是順從。
16:8 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邊、我便不至搖動。
大衛在這裡是用以色列人打仗的圖像去表達他的生活原則與信心。以色列人在打仗的時候把約櫃抬在軍隊的前頭走。 這是表示他們的耶和華的軍隊,他們打仗不是依靠自己的能力,而是上帝的能力。古時的軍人大部分是左手拿盾牌,右手拿兵器。 因此,右邊有空隙,是缺口。上帝在右邊防衛就安全了。耶和華不單在前引領,也在右邊護衛,大衛感到他就算面對任何情況,他都不會擔心害怕。大衛面對死亡的威脅, 他不懼怕。今天, 我們是與屬靈的惡魔爭戰, 我們要學大衛,認定我們是基督精兵,讓主耶穌做我們的元帥,有祂在我們前面引領,在我們右邊護衛, 我們勇敢堅定地為主爭戰。
[化經文為禱告]
親愛的天父, 你是耶和華尼西, 你帶領我們的人生在與魔鬼撒旦爭戰中得勝。 感謝讚美主。 願我每天都帶著你在我前面引領, 在我右邊保護的屬靈覺悟去生活。
禱告祈求是奉 主耶穌基督寶貴聖名。 阿們。
主僕 家鋭


靈修樂 八月29日(週六)
「彌賽亞詩篇」默想 ( 13)
經文:詩篇第十六篇 – 不見朽壞的聖者 (4)
16:9 因此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原文作榮耀〕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16:10 因為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16:11 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
大衛基於上述的堅定信心、生活原則和態度, 他對他現在和將來的生命做一個結論。這個結論是每一位真正認識主耶穌和真心跟隨主耶穌的人都可以和應該認同和擁有的。
16:9 因此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原文作榮耀〕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
大衛用「因此」來總結信仰帶給他的實際效應。他的心歡喜,他的靈快樂,他的肉身安然居住。一個人的身心靈情況跟他的心態、思想和情緒很有關係。這些跟他的信仰有直接關係。醫學證明情緒對一個人的健康有直接的影響。腸胃病、心臟病、血壓高、頭痛、顳下頜關節痛、肥胖或消瘦、憂鬱等等都與人的心情與精神狀態有關。 箴言 17:22 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如何能得喜樂的心? 信靠上帝。讓我們全然的信賴上帝,我們就可以宣告:「耶和華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還怕誰呢.耶和華是我性命的保障. 我還懼誰呢。」(詩27:1)這樣, 我們的身心靈必然平安穩妥。
16:10 因為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
大衛不但說「因此」, 他還道出最關鍵的原因。 因為上帝對我們的永恆生命有完美的計劃。 上帝不會把信靠祂的人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虔誠信奉祂的人」( 這是「聖者」原文的意思)見朽壞。儘管人的肉體生命終會結束, 人早晚要死亡,上帝藉耶穌基督的死和復活已經勝過死亡。凡相信耶穌是基督並接受祂為救主和生命之主
人都會與主同在樂園裡,等候主耶穌再來時身體復活。 這是基督徒榮耀的盼望與確信。
16:11 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
大衛的信心讓他有屬靈的視野, 他不但看到在地上生活的平安喜樂, 他也看到永恆生命的福樂。他相信上帝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他。 甚麼是「生命的道路」?有三方面。第 一是人生的方向 – 要走那一條路,有甚麼目的與目標 。 第二是生活的實質情況 - 在那裡讀書、 做甚麼事, 在住那裡、 跟誰結婚、參加那一家教會、 等等。 第三是生活的態度與生命的品格 – 上帝的道告訴我們如何做人和做事。聖靈所結的果子是合神心意的品格。基督徒若聽從上帝所指示的「生命的道路」, 他的人生一定有滿足的喜樂。 不但如此, 上帝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更為豐盛。這滿足的喜樂要一直延續直到永遠, 超越肉身的死亡,進入天國國度, 將來在主耶穌基督完全得勝的日子與主同享榮耀。 這些都在上帝的右手中, 因為上帝是永遠掌權的上帝。
大衛這首金詩實在寶貴。願我們把它背誦,藏在心裡,反覆思想,讓這堅定的信心伴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塑造我們的屬靈生命、建立我們品格和生活模式。 這樣,我們必定有滿足的喜樂和永遠的福樂。


[化經文為禱告]
親愛的天父, 你為我們在基督耶穌裡所預備的救恩是如此豐盛和完備,我們只要信靠聽從就必在地上有滿足的喜樂, 在天上有永恆的福樂。 感謝讚美主。 願我如大衛一般堅定的信靠主, 聽從主的引導、存著盼望,得從主而來的喜樂 、能力與恩典,平安渡日, 努力為主作工, 直到見主面。 禱告祈求是奉 主耶穌基督寶貴聖名。 阿們。 主僕 家鋭

靈修樂 八月30日(週日)
「彌賽亞詩篇」默想 ( 14)
經文:詩篇第十六篇 – 不見朽壞的聖者 (5)
詩篇第十六篇的內容被彼得和保羅引用去證明從死裡復活的耶穌是基督。彼得是在聖靈降臨之時對在聖殿結集的猶太人講道,部份內容如下:
2:22 以色列人哪、請聽我的話.神藉著拿撒勒人耶穌、在你們中間施行異能奇事神蹟、將他證明出來、這是你們自己知道的。2:23 他既按著 神的定旨先見、被交與人、你們就藉著無法之人的手、把他釘在十字架上殺了。2:24 神卻將死的痛苦解釋了、叫他復活.因為他原不能被死拘禁。2:25 大衛指著他說、『我看見主常在我眼前、他在我右邊、叫我不至於搖動.2:26 所以我心裡歡喜、我的靈〔原文作舌〕快樂.並且我的肉身要安居在指望中.2:27 因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2:28 你已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必叫我因見你的面、〔或作叫我在你面前〕得著滿足的快樂。』2:29 弟兄們、先祖大衛的事、我可以明明地對你們說、他死了、也葬埋了、並且他的墳墓、直到今日還在我們這裡。2:30 大衛既是先知、又曉得 神曾向他起誓、要從他的後裔中、立一位坐在他的寶座上.2:31 就預先看明這事、講論基督復活說、他的靈魂、不撇在陰間、他的肉身、也不見朽壞、2:32 這耶穌、神已經叫他復活了、我們都為這事作見證。2:33 他既被 神的右手高舉、〔或作他既高舉在 神的右邊〕又從父受了所應許的聖靈、就把你們所看見所聽見的、澆灌下來。2:34 大衛並沒有升到天上、但自己說、『主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2:35 等我使你仇敵作你的腳凳。』2:36 故此、以色列全家當確實的知道、你們釘在十字架上的這位耶穌、 神已經立他為主為基督了。( 徒2:22-35)
保羅在第一次旅行佈道, 到了彼西底的安提阿對會堂裡的猶太人講道,部份內容如下:
13:32 我們也報好信息給你們、就是那應許祖宗的話、13:33 神已經向我們這作兒女的應驗、叫耶穌復活了.正如詩篇第二篇上記著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13:34 論到 神叫他從死裡復活、不再歸於朽壞、就這樣說、『我必將所應許大衛那聖潔可靠的恩典、賜給你們。』13:35 又有一篇上說、『你必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13:36 大衛在世的時候、遵行了 神的旨意、就睡了、〔或作大衛按 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就睡了〕歸到他祖宗那裡、已見朽. 13:37 惟獨 神所復活的、他並未見朽壞。13:38 所以弟兄們、你們當曉得、赦罪的道是由這人傳給你們的。(徒13:32-38)
這首詩原本沒有末世性或彌賽亞的涵義,但新約作者非常明顯地引用這詩作為證明耶穌是基督的證據。這固然是新約作者用「以基督為中心」的釋經視野的結果。從另一角度看,這是舊約經文有「雙重意義」的一個好例子。我們從經文的本身處境看到作者的原意。但經文還有另一層上帝啟示的意思,是在耶穌基督來臨後才能看到的。這是舊約的預表,新約的應驗。
從這首詩的內容看,它不但有預表的啟示,它還有強烈的對比:「死亡的威脅」 對比 「上帝的平安」。從耶穌基督的救恩角度看,這詩讓我們看到另一更高的層面:大衛懇求上帝拯救他脫離死亡。對耶穌而言,死亡是為永恆生命開門。耶穌面對死亡的威脅,沒有逃避,卻甘願走向死亡。大衛以信心宣告他依靠上帝,可以脫離死亡。耶穌以復活生命證明祂勝過死亡。大衛相信上帝不會讓他被撇在陰間。上帝用大能使耶穌離開陰間。
作為人,我們的本性是逃避死亡。但無論如何逃避,我們仍然要死。這首詩讓我們在應付人生各種危難和面對死亡時得到安慰、力量與確據。因為我們知道主耶穌已經勝過死亡, 除去其毒鉤(林後15:55), 賜給我們永恆生命。
[化經文為禱告]
親愛的天父, 感謝你透過舊約聖經向我們啟示基督的第一次來臨。主耶穌已經來過,並為世人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祂勝過死亡權勢,復活升天,帶給我們永恆的盼望。感謝主,我們已經接受了耶穌基督的救贖,信靠他,聽從聖靈的引導去生活,在地上有滿足的喜樂。我們更期待主耶穌再來。那時,我們要不是被提,就是從死裡復活,得以與主耶穌一起享受永恆的福樂。感謝讚美主。 禱告祈求是奉 主耶穌基督寶貴聖名。 阿們。
主僕 家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