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 4:10-20
靈修樂 – 馬可福音慕道系列
十月24日(週六)
經文:馬可福音 4:10-12
10 無人的時候,跟隨耶穌的人,和十二個門徒,問他這比喻的意思。11 耶穌對他們說:「神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若是對外人講,凡事就用比喻。12 叫他們看是看見,卻不曉得,聽是聽見,卻不明白,恐怕他們回轉過來,就得赦免。」
(經文解說)
在講解比喻之前,耶穌先說明用比喻的原因。按一般想法,用比喻講解的目的應該是要叫人容易明白一些比較深奧的道理。但是根據耶穌的說明,他用比喻的目的卻不是如此。要了解耶穌這句話,必須追溯到舊約先知以賽亞。因為「叫他們看是看見,卻不曉得,聽是聽見,卻不明白,恐怕他們回轉過來,就得赦免」,正是出自以賽亞書 6:9-10。
在舊約,當以賽亞蒙召作先知的時候,神用這句話向他發出預告:將來在傳道的路上,會遇到很大的阻力。因為有許多以色列百姓好像心蒙脂油的人,耳朵發沉,心裡剛硬,根本聽不進先知的話。雖然如此,先知以賽亞仍要奉命傳道,不要因百姓硬心,就覺得徒勞無功,灰心喪氣。要知道,「神的道」並不會因為沒有人聽、或沒有人信,就失去價值。「神的道」既是出於神,就絕不會徒然,也不會落空,終必成就。
耶穌傳的是「神國奧秘」,是天國福音,是神的道。他也會如舊約以賽亞先知,遇到許多剛硬的百姓!耶穌用「比喻」不是要叫人容易聽懂,乃是要如同「試金石」,將有心者與無心者分別出來,將真心者與假意者也分別出來。
馬可福音 4:13-20
13 又對他們說:「你們不明白這比喻嗎?這樣怎能明白一切的比喻呢?14 撒種之人所撒的,就是道。15 那撒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撒但立刻來,把撒在他心裡的道奪了去。16 那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立刻歡喜領受。17 但他心裡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18 還有那撒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19 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和別樣的私慾,進來把道擠住了,就不能結實。20 那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又領受,並且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經文解說)
耶穌親自講解這個撒種比喻,指出種子落入四類田地,以至造成不同的結果。耶穌自比為「撒種者」,種子就是他所傳的道,即「天國的奧秘」。聽道的人很多,各人心態不同。「路旁的」表示心不在焉,只是湊熱鬧,聽而不聞。「石頭地的」是指聽道者原是有心人,但內心裡卻有阻礙(剛硬的石頭可能是指驕傲或抗拒),神的道不能生根茁壯,以至經不起考驗,就退後了。「荊棘地的」則是指聽道者的外界環境複雜,分心的事太多,不看重神的道,所以聽了也枉然。只有「好地」是指「人聽道,又領受,並且結實」。這是一個認真的聽道者,不但聽,而且用心領受。不是迷信或人云亦云,乃是經過仔細思考、審慎明辨,以至信心穩固有基礎,且能結出生命果子。因為神的道是生命之道,會在一個人身上帶來許多改變。
「撒種的比喻」提醒每一個聽道者,要謹慎自己的心。因為我們的心都像一片田,需要認真耕耘,除去心中驕傲抗拒的大小石頭,謙卑受教;同時也要常常清除生活中的荊棘與雜草,不要讓這些佔據我們寶貴的心田。一片好土是需要下功夫,讓神的道好好生長壯大!
(虔誠禱告)
親愛的天父,主耶穌的「撒種比喻」,真是一針見血的教訓!我們的心田何等重要,必須小心維護,讓神的道可以生根成長。主阿,求你叫我一面渴慕神的道,一面也留意自己的心。我願意持守純潔的心,領受上帝的真道,使我的生命產生改變。奉主耶穌聖名禱告,阿們。(許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