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約翰福音 4 : 1-30

主知道法利賽人聽見他收門徒,施洗,比約翰還多,

使徒行傳 4 : 12

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

20200830年輕人的需要

20200830主日信息 講題:年輕人的需要 講員:葉庭劭傳道
經文:約四1-30、徒四12
金句:約四25. 婦人說:「我知道彌賽亞(就是那稱為基督的)要來;他來了,必將一切的事都告訴我們。」26. 耶穌說:「這和你說話的就是他!」
「年輕人需要什麼?」長輩、老闆可能會說;責任感!(臨時請假、看心情好壞)年輕人會說:需要錢!身為輔導怎麼看這個問題?從約翰福音第四章,耶穌與撒瑪利亞婦人談道來看。
由於南北國分裂、國際政治、種族遷徙融合等因素,猶太人不與撒瑪利亞人來往,甚至會欺負攻擊落單者。猶太人若要在加利利和耶路撒冷間往來,通常會繞道從約旦河外行路。V.1-9經文卻說耶穌必須經過撒瑪利亞,其實耶穌並不趕時間。婦人正午打水,刻意避開人群,或許是個性孤僻,或是社會的邊緣人。(並非名門閨秀、也非宮廷后妃)
一、 年輕人需要被看重、被在意。
若看重年輕人,就會栽培他們。不只是要他們支援人力,而是培養他們成為人才。不只看重他們的成績、表現。帶年輕人不容易,因為他們會裝作不在意,讓輔導會感覺熱臉貼在冷屁股上。這需要犧牲付代價,但是我們要看重他們,並非因為他們年輕力壯,或是年輕有為,而是因為耶穌看重、在意每一個生命。
v.9-27.耶穌到底要不要喝水?(換作今日,樓下有飲水機,電梯下去出來左轉。)耶穌從打水、活水、丈夫、敬拜引導婦人認識他,從猶太人、先生、先知,直到彌賽亞。
當時沒有便利商店,門徒們進城去買食物,是一段不短的時間。
或許有時我們回應年輕人的疑問,會說;信就對了,問這麼多做什麼!或是對從小在教會長大的孩子說:兒主沒有教過嗎? 但是,
二、 年輕人需要在陪伴中被引導。
年輕人會離開教會的原因,其中之一是:教會對懷疑的人不友善。
年輕人看重關係,所以需要陪伴。我們的牧養就是和他們生活在一起。參加他們的學校園遊會、畢業典禮。透過單車環島、生活營、服務隊,最大化在一起的時間。
培養年輕人獨立思考,從旁引導,讓他們慢慢接受。雖然花時間,但是很值得。
教會中有長者陪伴年輕人打桌球,也是很寶貴的幫助。
這次服務隊,在生命河流這個活動中,看見海報上出現孩子難過的事:「我是孤兒」,看了令人難過。附近的國中在半年內發生兩起學生自殺事件。許多年輕人罹患了憂鬱症,辛苦的活著。或許我們聽過這樣的論點:我們以前更辛苦,也沒有像你們這樣。或是覺得現代年輕人抗壓性不夠。以後上班就知道,念書時最幸福。但是,無效又增加壓力的話語,並不能真正幫助年輕人。耶穌雖然指出婦人的軟弱(五個丈夫),卻沒有罵她一頓或是定她的罪,而是介紹自己是彌賽亞。只有他可以解決生命的問題。
於是婦人跑去向城裡的人說:莫非這就是基督嗎?(v.28-30)
三、 年輕人需要認識耶穌。
年輕人離開教會的另一個原因是:信仰經歷太少,感覺不到神。(真是太可惜)
戴德生認識的耶穌,使他二十歲離開英國,前來中國宣教。過著沒有奉獻就餓肚子的信心生活。堅持以中國人的裝扮,不讓人一眼看出他是外國人。
為何我們也信這位耶穌,但是主日早上明明已經十點,卻仍然在賴床?我想,我們對神仍然不夠認識,對信仰的體會不夠深刻。
今年八月一日,戴德生的第五代子孫戴繼宗牧師接任華神的院長。戴德生的家訓是: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
在教會中,或許不如外面好玩,或有創意用盡,預算不夠的時候,但是只有耶穌能改變、能拯救年輕人!我們一起走在這條道路中,目標就是更認識神。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四12)
回應詩歌:耶穌,耶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