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主而活
閱讀: 羅馬書12章9-21節 | 全年讀經進度: 詩篇84-86篇;羅馬書12章
無論做什麼,都要為榮耀上帝而行。—哥林多前書10章31節
我開車載著妻子和三歲的孫子奧斯汀,正駛離自家車道時,妻子興奮地對孫子說:「我們要去度假了!」小孫子認真地看著她,想了一下說:「我不是去度假,我是去宣教!」
我們不知道孫子是從哪裡學會說要「去宣教」,但是他的回答,使我在前往機場的途中不禁開始思考:我度假的這幾天雖是放假,但我是否仍謹記自己依然在「宣教」,每時刻都要與上帝同行,且為上帝而活?我是否還記得,無論做什麼都是為了服事上帝嗎?
使徒保羅鼓勵住在首都羅馬的眾信徒,「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裡火熱,常常服事主」(羅馬書12章11節),就是勸勉他們,當在耶穌裡認真且殷勤地生活。當我們全心仰望上帝,順服祂的旨意,即使是最單調平凡的時刻,也會有全新的意義。
我們上了飛機坐定後,我就禱告說:「主啊,我屬於祢。無論祢要我在這趟旅程中做些什麼,求祢幫助我不要錯失機會。」
每天與上帝同行,每天都是滿有永恆意義的宣教!
主耶穌,求祢賜給我恩典,
使我能為祢而活,好叫我有一天能聽見祢說:
「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
(馬太福音25章23節)
你曾經參與宣教嗎?
你如何讓上帝成為你生命的中心?
作者: 龐雅各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羅馬書12章9-21節常被稱為勸勉的段落,意為「勸誡」或強烈鼓勵某種行動。這段話不僅鼓勵讀者採取一些具體的行動,同時也包含各種看似隨機的教導,包括內在的態度和外在的行動。有時候,內在的態度需要有外在的表現,但所有外在的行為都必須有外在的表現。
內在的態度包括:恨惡罪惡;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不可驕傲自大。外在的行為則表現在:熱切地愛上帝、愛人;尊重別人;熱心地服事;恆切地禱告;慷慨地與人分享;款待客旅。保羅還勸誡我們,要為逼迫我們的人祝福,生活中要與人和睦,不要報復仇敵。
韓傑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