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日(週四)成年約阿施悖逆與反叛主
讀經三遍:列王紀下十17-21;歷代志下廿四17-27
17. 那時,亞蘭王哈薛上來攻打迦特,攻取了,就定意上來攻打耶路撒冷。
18. 猶大王約阿施將他列祖猶大王約沙法、約蘭、亞哈謝所分別為聖的物和自己所分別為聖的物,並耶和華殿與王宮府庫裡所有的金子都送給亞蘭王哈薛;哈薛就不上耶路撒冷來了。
19. 約阿施其餘的事,凡他所行的都寫在猶大列王記上。
20. 約阿施的臣僕起來背叛,在下悉拉的米羅宮那裡將他殺了。
21. 殺他的那臣僕就是示米押的兒子約撒甲和朔默的兒子約薩拔。眾人將他葬在大衛城他列祖的墳地裡。他兒子亞瑪謝接續他作王。
歷代志下廿四17-27
17. 耶何耶大死後,猶大的眾首領來朝拜王;王就聽從他們。
18. 他們離棄耶和華─他們列祖神的殿,去事奉亞舍拉和偶像;因他們這罪,就有忿怒臨到猶大和耶路撒冷。
19. 但神仍遣先知到他們那裡,引導他們歸向耶和華。這先知警戒他們,他們卻不肯聽。
20. 那時,神的靈感動祭司耶何耶大的兒子撒迦利亞,他就站在上面對民說:神如此說:你們為何干犯耶和華的誡命,以致不得亨通呢?因為你們離棄耶和華,所以他也離棄你們。
21. 眾民同心謀害撒迦利亞,就照王的吩咐,在耶和華殿的院內用石頭打死他。
22. 這樣,約阿施王不想念撒迦利亞的父親耶何耶大向自己所施的恩,殺了他的兒子。撒迦利亞臨死的時候說:願耶和華鑒察伸冤!
23. 滿了一年,亞蘭的軍兵上來攻擊約阿施,來到猶大和耶路撒冷,殺了民中的眾首領,將所掠的財貨送到大馬色王那裡。
24. 亞蘭的軍兵雖來了一小隊,耶和華卻將大隊的軍兵交在他們手裡,是因猶大人離棄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所以藉亞蘭人懲罰約阿施。
25. 亞蘭人離開約阿施的時候,他患重病;臣僕背叛他,要報祭司耶何耶大兒子流血之仇,殺他在床上,葬他在大衛城,只是不葬在列王的墳墓裡。
26. 背叛他的是亞捫婦人示米押的兒子撒拔和摩押婦人示米利的兒子約薩拔。
27. 至於他的眾子和他所受的警戒,並他重修神殿的事,都寫在列王的傳上。他兒子亞瑪謝接續他作王。
聽主聲音:
列王紀下十17-21
1. 17節『那時,亞蘭王哈薛上來攻打迦特,攻取了,就定意上來攻打耶路撒冷。』迦特本為非利士的五大城,在羅波安時,被猶大國管轄,臣屬猶大。哈薛本身也是被先知以利沙所膏立的外邦君王。他的受膏是要執行耶和華對背道的以色列和猶大的審判。此時,正是耶和華藉著哈薛來審判猶大的時候,哈薛先攻取迦特,接著來攻打耶路撒冷。
2. 18節『猶大王約阿施將他列祖猶大王約沙法、約蘭、亞哈謝所分別為聖的物和自己所分別為聖的物,並耶和華殿與王宮府庫裡所有的金子都送給亞蘭王哈薛;哈薛就不上耶路撒冷來了。』根據歷代志下廿四的記載,哈薛的軍隊人數不多,卻在猶大全地肆意掠奪,不但殺了許多百姓,還掠奪了耶路撒冷。約阿施沒有轉身尋求神的幫助,反而想要以金錢來解決,他就把過去幾位先王約沙法、約蘭、亞哈謝所分別的物和自己分別的物,還有聖殿和王宮府庫所有的積蓄都用來向亞蘭人求和,哈薛才撤出耶路撒冷。
3. 19節『約阿施其餘的事,凡他所行的都寫在猶大列王記上。』約阿施年老時有許多邪惡的行為,並沒有記在列王記裡,歷代志的作者就把他許多的罪行記錄下來,使讀者能明白,為什麼起初一個很有潛力,又敬畏神,又以智慧來修理耶和華聖殿的王,在結束時竟然一敗塗地,甚至悲慘地死亡。我們把歷代志的記錄節錄在下面,請大家參閱。其實約阿施個人的歷史,正是整個猶大國歷史的縮影。一個大有可為的國家,最後卻失去了最重要的聖殿和所有的百姓。
4. 20節『約阿施的臣僕起來背叛,在下悉拉的米羅宮那裡將他殺了。』米羅是耶路撒冷四周的高大擋土牆。米羅宮是指建在擋土牆上的堡壘。
5. 21節『殺他的那臣僕就是示米押的兒子約撒甲和朔默的兒子約薩拔。眾人將他葬在大衛城他列祖的墳地裡。他兒子亞瑪謝接續他作王。』根據歷代志的記載,臣僕是因不滿他不念耶何耶大撫養、教育、輔佐之恩,反而將耶何耶大的兒子用石頭打死。所以起來將他殺死。
歷代志下廿四17-27
1. 17節『耶何耶大死後,猶大的眾首領來朝拜王;王就聽從他們。』從此處開始記載著約阿施在耶何耶大死了之後,他失去一位重要的導師和顧問。這時候他聽信那些傾向拜巴力之人的建言。開始遠離耶和華而去事奉外邦的偶像。
2. 18節『他們離棄耶和華─他們列祖神的殿,去事奉亞舍拉和偶像;因他們這罪,就有忿怒臨到猶大和耶路撒冷。』這裡的「他們」是指約阿施和這些猶大的領袖。約阿施聽從他們的意見。當他們離棄了自己祖先的神耶和華的殿,不再看重耶和華的殿,而且還去事奉亞舍拉和偶像時,神的忿怒就臨到猶大整個國家和耶路撒冷神的聖城。同樣,基督徒若不委身於神的教會,就讓自己身陷神的保護之外,活在神的忿怒之下。
3. 19節『但神仍遣先知到他們那裡,引導他們歸向耶和華。這先知警戒他們,他們卻不肯聽。』在這段記載裡,沒有提到約阿施去尋求先知的指引和幫助。然而,在這個時期,卻是神興起許多宣講神的話語,並記錄下神話語的先知。這些先知所寫的書就是我們目前所讀的大小先知書。
4. 20節『那時,神的靈感動祭司耶何耶大的兒子撒迦利亞,他就站在上面對民說:神如此說:你們為何干犯耶和華的誡命,以致不得亨通呢?因為你們離棄耶和華,所以他也離棄你們。』約阿施的晚年離棄了聖殿和對耶和華的敬拜,即使神差遣了先知發出警告的聲音,但他仍充耳不聞。對他前半生影響最大的教師耶何耶大的兒子撒迦利亞在聖殿中對著百姓發出警告時,向他指出建言
5. 21節『眾民同心謀害撒迦利亞,就照王的吩咐,在耶和華殿的院內用石頭打死他。』撒迦利亞是耶何耶大的兒子,百姓敢同心謀害撒迦利亞,在聖殿中用石頭將他打死,這事若非得到王的許可,不可能有人敢如此行。這裡就讓人看出約阿施在年老時,已經極其驕傲並對神十分的背逆。
6. 22節『這樣,約阿施王不想念撒迦利亞的父親耶何耶大向自己所施的恩,殺了他的兒子。撒迦利亞臨死的時候說:願耶和華鑒察伸冤!』約阿施年老時不但不知感恩,還親自下令殺了自己恩人耶何耶大的兒子。這樣邪惡的行為不但很快遭受到神的審判,也引起臣子對他的不滿。
7. 23節『滿了一年,亞蘭的軍兵上來攻擊約阿施,來到猶大和耶路撒冷,殺了民中的眾首領,將所掠的財貨送到大馬色王那裡。』審判很快就臨到了猶大國和約阿施王。亞蘭的軍兵上來攻擊他,不但殺了那些誘惑他離棄耶和華的首領。並且將他所有積蓄的財貨全都搶走。
8. 24節『亞蘭的軍兵雖來了一小隊,耶和華卻將大隊的軍兵交在他們手裡,是因猶大人離棄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所以藉亞蘭人懲罰約阿施。』雖然亞蘭的軍兵人數並不是很多,約阿施卻被他們擄掠,那是因為約阿施離棄耶和華,不再守住與耶和華所立的約,事奉耶和華。耶和華就不再保護他們,幫助他們。因此,耶和華就藉著亞蘭人來懲罰約阿施。
9. 25節『亞蘭人離開約阿施的時候,他患重病;臣僕背叛他,要報祭司耶何耶大兒子流血之仇,殺他在床上,葬他在大衛城,只是不葬在列王的墳墓裡。』其實亞蘭的軍兵並不多,約阿施卻甘願臣服在亞蘭人的權下,把耶和華的國度交在外邦人的手中。上帝就藉著非常嚴重的疾病(腸疾)來管教他,並且因著他對亞蘭人的懦弱和他忘恩負義殺了耶何耶大的兒子的罪行,他的臣僕也忿怒地背叛他,將他殺死,並且藉著不讓他葬在祖先的墳墓裡來審判他。
10. 26節『背叛他的是亞捫婦人示米押的兒子撒拔和摩押婦人示米利的兒子約薩拔。』背叛約阿施的二個臣子剛好都是外邦的婦人所生。約阿施離棄以色列人的神,反而去敬拜外邦神。神就允許他死在外邦人的手中,讓他受羞辱。
11. 27節『至於他的眾子和他所受的警戒,並他重修神殿的事,都寫在列王的傳上。他兒子亞瑪謝接續他作王。』所謂所受的警戒是指神藉著先知給約阿施和他的兒子們的警告。
背誦金句:歷代志下廿四22
「這樣,約阿施王不想念撒迦利亞的父親耶何耶大向自己所施的恩,殺了他的兒子。撒迦利亞臨死的時候說:願耶和華鑒察伸冤!」
禱告文
親愛的天父:你知道我們罪人的光景,若不是你的憐憫與恩典,我們何等容易走上悖逆的道路。我們又是何等容易忘恩負義,我們不但需要你不斷地用言語來警戒我們,我們最需要的就是悔改與重生。求主幫助我們,常常聽見你話語就悔改歸向你。求你的聖靈在我們心裡做重生的工作,用你所賜親的生命來取代我們那舊的生命,使我們有新生的樣式。禱告奉主耶穌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