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羅的墮落
參考經文:《 撒母耳記上15章1~35節》
撒母耳說:「上主喜歡什麼呢?順從祂呢?還是向祂獻燒化祭和祭物呢?順從比祭物更好;聽命勝過獻上最好的羊。」(撒母耳記上15章22節)
連連戰勝的掃羅,開始出現人的劣根性──傲慢。他在鞏固王權後,開始要求人民賦稅、服勞役、男丁又要服兵役。撒母耳記上14章47節記載:「掃羅鞏固了以色列的王位以後,到處去攻打仇敵:他跟摩押人、亞捫人、以東人、瑣巴諸王,和非利士人打仗。無論他上哪裡都打勝仗。」撒母耳語重心長對他說:「上主派我用油膏你,立你作祂子民以色列的王。所以,你要聽上主的話。」並吩咐他去攻打亞瑪力人,毀滅他們所有的一切。
亞瑪力人是以色列人的宿敵,更是上主一再提醒除惡務盡的對象。也許我們會想,上主真的那麼殘忍嗎?尤其亞瑪力人後來跟以掃的後裔結合,難道不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嗎?事實上,亞瑪力又被稱為兇猛好戰、屬肉慾的族群,所以不難想像上主為何要掃羅斬除屬於亞瑪力的一切。這可稱為屬靈與屬肉體的戰爭。
我們看到掃羅集結20萬兵力後,一路打敗亞瑪力人,從哈腓拉一直打到埃及東邊的書珥。這是典型的趕盡殺絕,只是「掃羅和他的軍隊留下亞甲的性命,也沒有殺掉那些最好的羊群、公牛、小牛,和小羊,其他好的東西也都留著。他們只毀滅那些沒有用的和沒有價值的東西。」(15章9節)這是掃羅第二個劣根性──貪婪,他把一切美好的牲畜、財物都留下來。
上主對撒母耳說:「我後悔立掃羅作王;他已經離棄我,違背了我的命令。」後來,撒母耳去找掃羅,因他竟為自己立碑。掃羅還謊稱自己遵守了上主的命令,甚至強詞奪理說他的軍隊留下最好的牛羊,為要當牲祭獻給「上主──你的上帝」。當撒母耳揭穿掃羅的傲慢,指出上主已厭棄他當王,掃羅仍哀求撒母耳帶他去敬拜「上主──你的上帝」。我們看到掃羅的墮落,背離了上主。
人性的墮落非常快,我們看到掃羅在短短幾年,從謙卑、負責的青年,變成傲慢、推卸責任的王。掃羅雖然是以色列的便雅憫支族,但是他從來不尋求上主。雖然撒母耳特意為掃羅安排一個培靈特會,他仍不明白以色列是上主的選民,所以他恣意妄為,超越了自己身為以色列王的分際。此後,「撒母耳沒有再看過掃羅,但是他為掃羅悲傷。上主後悔立掃羅作以色列的王。」(35節)
默想:
我是否真的了解教會禮儀的意義?禮拜的程序代表敬拜上帝的內涵,但教會的禮拜若只是行禮如儀,而不能讓人真實的敬拜,這樣的禮拜還有什麼意義?
祈禱:
上主!求祢讓我有敬虔的心,明白敬拜的真實意義,好讓我更真實親近祢,尋求有祢同在的敬拜。奉主耶穌聖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