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士師記 13 : 24

後來婦人生了一個兒子,給他起名叫參孫。孩子長大,耶和華賜福與他。

上主賜福

參考經文:《 士師記13章1~25節》

瑪挪亞的妻子生了一個兒子,替他取名參孫。這孩子漸漸長大;上主賜福給他。(士師記13章24節)

在以色列人離開埃及進入迦南的歷史中,曾經有一段較特別的時期,稱為士師時期。當時已進入迦南地的以色列民,在約書亞離世後,沒有出現一位足以領導全民族的接棒人,以致最能代表上主的領導權出現真空。這段士師時期,前後可能持續200至300年。

在舊約當中,士師是帶有強烈個人特色的政治、宗教領袖人物。因此,士師記的敘述成為一種極富特色的文體,使我們如同在閱讀一個高潮不斷的人物傳記。然而,當我們相信上主的話都有意義時,我們應該用什麼角度和態度,來看待士師記中每個不同的人物描述呢?

參孫的故事,一開始與新生命的孕育有關。孕育一個新的生命,就人類的繁衍過程來說,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然而,在聖經中對於生命的來源,從創世記開始就以特有方式宣告:生命是來自上主。因此,聖經中有許多原本不能生育的婦女,如舊約中的莎拉、麗百加,新約中的伊利莎白等,和今天經文中瑪挪亞的妻子,都因上主的應許而生下孩子。因著上主的天使帶來應許的宣告,參孫的出生充滿許多神奇和想像的空間,這個從上主的天使顯現宣告的生命,會為以色列帶來上主的什麼作為?

不能生育而從上主的應許得子的神蹟,若從約翰福音來看,是一種記號,而每一個記號背後,都有更深一層信仰的意義。今天經文提到的「不可喝酒」「不可剃髮」「要獻給上主作離俗人」,是外在分別出來獻給上主的記號,藉此提醒,參孫的生命乃從上主而來。在混亂的士師時代,上主的奇妙作為讓我們看到,在不同世代中,有上主特別的記號同在,因此24節以「上主賜福」作這一段經文的結語!

我們或許不曾有過像參孫一樣奇特的生命經驗,但有一位學者提醒,當我們在看聖經中的神蹟時,應該看到我們身上也有上主的神蹟。如果基督徒不把自己活著當作最大的神蹟,而從中尋求上主賦予的生命意義,那麼聖經中神蹟的記號,就跟我們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上主賜福,不單在聖經中的人物身上,也在我們日常的生活當中。

默想:
審視自我生命就是一個神蹟!活著的恩典,是否讓我謙卑來到上主面前求祂的引導?

祈禱:
慈愛的上主,我為生命獻上感恩!我或許不完全,但仍可以感受到祢恩手帶領,使我能一生一世住在祢的家,在祢的殿宇裡瞻仰祢的美善,尋求祢的引導。奉主耶穌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