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記憶
閱讀: 路加福音22章14-23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列王紀上12-13章;路加福音22章1-20節
[耶穌]又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路加福音22章19節
神學家毛勵策(Richard Mouw)曾提到記住過往教訓的重要性。他引述社會學家羅伯特.貝拉(Robert Bellah)的話,表示繁盛的國家必定是個「記憶的群體」,為了不忘卻過去,會不斷述說她的故事和成長的過程。這個原則也可延伸至如家庭這樣的社會群體。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記憶是群體生活一個很重要的部分。
聖經也讓我們看到群體記憶的重要性。上帝吩咐以色列人守逾越節,讓他們不忘記上帝如何將他們從埃及為奴之地拯救出來(參閱出埃及記12章1-30節)。直到今天,全球的猶太人仍在春季繼續重溫這個有意義的群體記憶。
對現今的基督徒而言,逾越節也有重大的意義,因為逾越節提醒我們,彌賽亞在十架上所成就的工作。耶穌正是在逾越節期間,於被釘十架的前一夜設立了記念祂的聖餐。路加福音22章19節記載:「[耶穌]又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每次我們聚集在主面前領受聖餐,是為了記念基督拯救我們脫離罪的奴役,並賜給我們永恆的生命。願耶穌救贖的愛提醒我們,祂的十架值得我們一起記念。
天父,感謝祢賜下祢的愛子,
讓我們可以聚集在聖餐桌前,
一同記念耶穌為我們所做的犧牲。
為什麼和其他基督徒一起領聖餐是寶貴的?
這樣的分享與記念如何提醒你耶穌那犧牲的愛?
作者: 柯貝爾
靈糧透視
聖餐是我們紀念主耶穌的筵席,就是耶穌在被釘十字架的前一夜,與門徒共進最後一次的逾越節筵席。在此筵席中,耶穌設立並解釋了祂與跟隨者所立的新約。餅代表祂的身體,杯中的葡萄汁代表祂的血。在路加福音22章15節,耶穌說:「我很願意在受害以先和你們吃這逾越節的筵席。」此處的「很願意」一詞的希臘文,也可譯為「一直盼望」(現中修訂版)以及「一直非常渴望」(新普及譯本),這個希臘文epithumia,有時也會翻譯成「私慾」或「情慾」(參閱雅各書1章14-15節;彼得後書1章4節,2章10節;約翰一書2章16-17節)。雖然「私慾」或「情慾」經常有負面的含義,但在這段經文中,卻是指耶穌對這次晚餐及其結果的熱切期盼:設立新約以確定上帝與人之間的關係。
韓傑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