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1_愛的真諦(下)
【哥林多前書 13:5-13】
愛的真諦(下)
我們繼續從第5-13節來學習愛的真諦:
一、愛是「不作害羞的事」
第5節提到,若我們真愛一個人,我們就不會做讓我們覺得羞恥的事,來傷害對方。
二、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
第5節也提到,愛是一味的給予,而不是要從人那裡接受好處,所以,愛當然是不自私的。
三、愛是「不輕易發怒」
第5節又提到,當我們隨便發怒,我們就會傷害別人。因此,當我們真正愛一個人,我們會節制自己的怒氣,不在血氣中傷害對方。
四、愛是「不計算人的惡」
第5節又提到,愛使我們真正饒恕人的惡,不把人的虧欠計算在心裡。愛是不記人的「壞賬」的。
五、愛是「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第6節提到,真正的愛是在真理裡面,決不包容不義的事情。如果有人以為他有愛心,看見他的弟兄或他所愛的人有錯誤,不但不加以勸戒忠告,反而替他遮蓋,這不是真愛,因為這樣的愛無法使我們所愛的人成長。
六、愛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第7節提到,愛除了「凡事包容、忍耐」之外,還要「凡事相信」。不是隨便什麽都信,而是強調愛不存惡意疑惑人,總是從好的方面相信人。愛也需要「凡事盼望」,總是積極地向好的方面期望,不輕易放棄盼望,就像慈父對浪子那樣,總是盼望他會回轉得救。
七、「愛是永不止息」
第8節保羅說:「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因為有一天當我們與神面對面時,神就用不著透過先知預言及方言來傳達祂的心意了。保羅還說:「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講的也有限」(8-9節)。我們現如同孩子一樣知道的有限(11節),也如同對著鏡子看一樣(12節),我們對神自己和神的真理,我們的認識是很有限的。但到那時我們什麽都知道了(12節)。唯有「愛」是永遠不止息的,它不單單限於對今世有用,就是到永世裡面,對神的事完全知道的時候,還是有用,所以愛比這一切都更有價值。
第13節說:「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信心雖然叫我們跟神恢復正常的關係,得神的喜悅;盼望叫我們不至於羞愧,使我們有力量忍受各樣的苦難。但這兩種都是叫我們自己得著好處的,惟有愛心卻不單造就自己,還造就別人,並且叫神得榮耀。另一方面,信和望在今生的價值較高,因為一切都還沒有實現,還在等待的階段,我們卻相信而且盼望,那樣的信和望是有價值的。但等到一切都實現了,得著了之後,信和望就沒有以前那樣的價值了。可是「愛」無論在今生或來生,它的價值是一樣的,不會因時間空間的轉換而改變,而且還永遠不斷地增加。所以常存的雖然有信、望、愛,但其中最大的是愛。
◆回應
主啊!是的!愛是最大的,因在今生或來生它都是最有價值的,我願意用我的一生去學習愛!
◆背經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哥林多前書 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