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3_狂心在跌倒之前
【士師記 12:1-15】
|狂心在跌倒之前|
以法蓮人一直以自己是以色列各支派的領導者自居。但他們在遭受外來欺壓的時候,總是漫不經心。當其它支派主動發起進攻並贏得勝利時,他們又表現出傲慢自大!
第1節記載,當耶弗他打勝仗回去時,以法蓮人聚集,到了北方,對耶弗他說:「你去與亞捫人爭戰,為什麼沒有招我們同去呢?我們必用火燒你和你的房屋」。以法蓮人又來放「馬後炮」,别人拼命打勝仗之後,他們靠著自己是大支派,就來抱怨為何沒有邀他們一起去。驕傲之心促使他們充滿了怨恨,因他們在得勝的榮耀上無份。
以法蓮人在基甸的時代,曾有過一次類似的抗議,但給士師基甸用智慧的言詞消解了。這次他們故技重施,但踢到鐵板,結果大大不同!耶弗他手段強硬,造成流血内亂。以法蓮經此巨變,一蹶不振。後來以色列選立君王,以地理位置及勢力,應出自以法蓮,但只能選出支派中位分最小的便雅憫的掃羅。
以法蓮的驕傲還不僅如此。第4節記載,於是耶弗他招聚基列人,與以法蓮人爭戰。基列人擊殺以法蓮人,是因他們說:「你們基列人在以法蓮、瑪拿西中間,不過是以法蓮逃亡的人」。何等的狂妄自大!
第5節記載,以法蓮兵敗,基列人把守約但河的渡口,不容以法蓮過去。以法蓮逃走的人若說:「容我過去」,基列人就問他說:你是以法蓮人不是」。這裡「以法蓮逃走的人」,在希伯來原文中,與前面以法蓮人嘲笑基列人的話「以法蓮逃亡的人」,是完全一樣的,現在以法蓮人成了逃亡的人了!箴言十六章18節說:「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這句話在以法蓮支派身上得到了印證!
面對以法蓮,基甸好言相勸,息事寧人;耶弗他卻是據理力爭、兵戎相見,孰是孰非呢?退讓以致他們食髓知味好呢?還是給他們教訓好呢?也許見仁見智,但耶弗他最後趕盡殺絕,就一定不是「義怒」,而是「血氣」了!耶弗他因從小被欺壓,以致對於欺壓的事有「過激反應」,這也成為他生命的破口。你我是否也有生命的破口呢?
◆回應
主啊!我要記取以法蓮的教訓,「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我也要記取耶弗他的教訓,堵住我生命的破口,不讓仇敵有機會利用我的破口,使我跌倒!
◆背經
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言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