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2_使徒與聖徒(下)
【以弗所書 1:1】
|使徒與聖徒(下)|
保羅用了四個詞彙來描述此書信的所有讀者們:「住在以弗所的」、「聖徒」「在基督裡的」,以及「有忠心的」。無疑的,這是身為使徒的保羅發自內心對他們的看法,一方面表達對他們的肯定與鼓勵,也表達了內心對他們的期望,可謂用心良苦。讓我們來思想一下保羅用這四個詞彙要表達些什麼意涵。
一、聖徒
首先保羅稱呼這些讀者為「聖徒」,意思是他們是「聖潔的人」。「聖潔」在聖經裡,主要有兩個意思,一是指「被分別出來歸屬於神的」,凡被揀選出來歸屬於神,為神所用的物件或人,就是「聖潔的」,如聖殿、聖物、聖杯、聖袍、聖徒。所以,保羅稱以弗所的弟兄們為聖徒,是對他們已悔改歸屬於神,受洗歸入主名下,這屬神兒女身份的肯定。
「聖潔」的第二個意思是指神的所有性情,包括慈愛、憐憫、公義、信實…等等的總稱;也就是神的屬性、形像的簡稱。就如神對祂子民以色列人的要求是:「所以,你們要成為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利十一44)。保羅稱以弗所教會信徒為聖徒,隱含著對他們「成為聖潔」的期望,鼓勵他們追求恢復神「聖潔」的形像,因為人原本就是照著祂的形像造的。相信這是神對所有屬祂兒女,最大的心意與期望。難怪主耶穌離世前為門徒禱告說:「求祢用真理使他們成聖;祢的道就是真理」(約十七17)。因此,我們也應常常禱告說「主啊!求祢幫助我做個好門徒,認真學習祢的道,遵行祢的道,使我在成聖之路上能大大得勝,讓祢對我的期望能得到滿足。」
二、忠心的人
保羅稱以弗所的弟兄們為有「忠心」的人,保羅之所以如此地形容他們,同樣有肯定與期望的心意在裡面。「忠心」這字在原意中同樣有兩方面的意思,主動方面的意思是指「有信心的」,保羅肯定了這些書信的讀者因著至今持守信心,持續地跟從主而有的「忠心」。
「忠心」另一個被動的意思是「可被信任的」,意思是一個僕人能在服事上盡己力完成主人的託付,贏得主人的信任。保羅明顯地是要鼓勵他們持守對主的信心,而且盡力服事主,成為一個「可被主信任」的聖徒。
求主幫助我們能持守住我們的信心,一生緊緊跟隨主,竭力服事祂,在將來見主面時,能蒙祂稱讃說「好!你這又忠心、又良善的僕人,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因為你是值得信任的人!」
三、在「以弗所」,又在「基督」裡
保羅提到,他們有兩處居所,既「在以弗所」,又「在基督裡」。事實上,我們所有的基督徒,也都是有兩個居所,既「在地上」又「在天上」;既在「地上國度」,又在「神的國度」;既是「地上國民」又是「神國子民」;既有「地上俗世的價值觀與言行標準」,又有「神國的價值觀與言行標準」,既有「俗世的纏累」,又有「在基督裡的權能與恩典」;既有「地上的責任」,又有「天上的盼望」,這兩者之間,孰輕孰重、孰是孰非;輕重緩急、優先順序要如何拿捏?如何在世而不屬世?如何「在短暫的今世裡」,為「在永世的基督裡」作預備、作投資?值得我們深思熟慮!
◆回應
主啊!何等感謝祢的拯救,使我能在基督裡得著了何等豐盛的恩典和福份。主啊!也求祢幫助我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忠心聖徒,阿們!
◆背經
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所以你們要成為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利未記 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