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傳道書 1 : 1-18

在耶路撒冷作王、大衛的兒子、傳道者的言語。

2024-10/15_日光下的虛空

【傳道書 1:1-18】
|日光下的虛空|

傳道書的作者是「所羅門王」(參一章1節及12節),這部書記錄的是他悔改之後,在聖靈啟示下,回首看他過去的人生,而有的體驗與感悟。

傳道書一開始就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2節)。因此,傳道書看起來似乎是一部很「悲觀、消極」的書卷,但傳道書事實上是所羅門王在歷經人生各樣榮華富貴,也經歷了人生的墮落、失敗與虛空,及他對人所作的觀察,而產生了對人生的看法。傳道書的主題是「虛空中的充滿」。作者乃是讓人看見,追求「日光之下」而沒有神的日子,真的是非常虛空;但若追求「日光之上」,敬畏神、服事神的人生,那麼人生就不虛空了!

這一章讓我們看見,詩人為何認為「日光之下都是虛空」呢?

一、因都是暫時不能長久
第4節說:「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第11節又說:「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人世間的事物都是暫時而不能長久的。

二、因皆虛無不能令人滿足
第8節說:「萬事令人厭煩,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所羅門王的經歷、智慧和知識非常豐富,但經歷過之後,更覺得虛空。第18節他說:「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多有智慧和知識的人,以及世事的經歷愈多的人,更看得清楚這個世界的虛空和痛苦,也更能感受到人生的痛苦與無奈!

所羅門說:「我專心用智慧尋求,查究天下所做的一切事,乃知神叫世人所經練的是極重的勞苦」(13節);又說:「彎曲的,不能變直;缺少的,不能足數」(15節)。愈探究人生,人若只看「日光之下的事」,便愈發覺得愁煩和憂傷!

三、因皆是舊的,沒有新的
第9-10節詩人提到:「日光之下並無新事」,一代一代過去,無人記念,都在作同樣的事。

然而,這一切的虛空感和痛苦,乃是要我們尋求「日光之上」的神,唯有認識這位永恒的主宰,我們所做的一切不再虛空,而是有永恒的價值;不再是愁煩與憂傷,而是滿足的喜樂!

◆回應
主啊!感謝袮讓我能認識祢,我的人生不再是虛空和愁煩,而是滿足的喜樂,認識祢是我一生真正的智慧!我要傳揚祢,讓更多的人能認識祢,在祢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祢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

◆背經
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甚麼益處呢?(傳道書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