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路加福音 22 : 42

說:「父啊!你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

耶穌的禱告

閱讀: 路加福音22章39-44節
全年讀經進度: 士師記13-15章;路加福音6章27-49節

父啊!祢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祢的意思。—路加福音22章42節

每一枚硬幣都有正反兩面。正面會刻上有象徵意義的圖案,通常是能體現鑄造國的文字、國徽、人物頭像或建築物等。反面是用來表示硬幣的面值。我們可以用一枚硬幣的兩面來形容事物具有兩面性。

基督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也有兩面。耶穌在要上十架受死的前一夜,生命最低谷的時分,如此禱告說:「父啊!祢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祢的意思」(路加福音22章42節)。基督說「把這杯撤去」,是非常坦承的禱告,顯示了祂內心的渴望:「這是我想要的。」

接著,耶穌有如將硬幣翻到另一面,禱告說:「不要成就我的意思。」這是祂放棄自我的一面。的確,要放棄自我,我們只需要簡單地說:「上帝,祢想要的是什麼?」

這兩面性的禱告,也記載在馬太福音26章、馬可福音14章和約翰福音18章。耶穌的禱告有如硬幣的兩面:把這杯撤去(上帝,這是我想要的),但不要成就我的意思(上帝,祢想要的是什麼)。

禱告的兩面顯示了耶穌的掙扎與順服。

天父,幫助我能效法耶穌,像祂願意捨棄所有,
活出合祢心意的生活,時時向祢傾心吐意。
若像耶穌一樣坦承又完全捨己地禱告,我們會學到什麼?
你正面臨怎樣的情況,可以學習耶穌那樣禱告呢?

作者: 莫麗莎


靈糧透視

你若從耶路撒冷舊城的東邊離開,就會進入汲淪溪谷,穿過汲淪溪後,可以到達客西馬尼園。客西馬尼園位於橄欖山的山腳,遙望聖殿山及耶路撒冷東門(也稱金門)。這道門深具意義,因為以西結書44章1-3節告訴我們,只有君王(彌賽亞)才能進入這道門。這讓一些學者相信,當彌賽亞耶穌再來時,祂將通過這道門進入耶路撒冷。那麼,耶穌以看到這道門來開啟祂的受難就很合宜,因為這門代表祂最終的勝利。「東門」的希伯來名字意思是「憐憫之門」,這更突顯了此門獨特的意義,正因為憐憫,耶穌從客西馬尼園開始了祂的受苦之路。

柯貝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