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哥林多前書 14 : 20-40

弟兄們,在心志上不要作小孩子。然而,在惡事上要作嬰孩,在心志上總要作大人。

按著次序行

最後,保羅強調「凡事都要規規矩矩地按著次序行」,不要製造混亂,這就是教會公開聚會時的準則。因為他們不該繼續「作小孩子」,而應該「在心志上作大人」。

一、方言是為不信的人作證據
接下去的說法,讓許多人困惑,究竟「說方言不是為信的人作證據,乃是為不信的人」是什麼意思?這要由保羅引用的舊約經文來解明。保羅引用以賽亞書二八11-12 說「我要用外邦人的舌頭和外邦人的嘴唇向這百姓說話;雖然如此,他們還是不聽從我。」意指以賽亞時期的以色列人,上帝就算用外邦人他們聽不懂的話向他們作見證,他們還是不肯悔改。因此保羅此處的意思是,不信的人聽見方言,也不會因此而悔改。 因為「全教會聚在一處的時候,若都說方言,偶然有不通方言的,或是不信的人進來,豈不說你們瘋狂了嗎?」方言不會使不信者明白真理而悔改,反而見證了不信之人的不信。

二、講道使不信的人被勸醒
相對於方言無法使人信而悔改「作先知講道不是為不信的人作證據,乃是為信的人」,也就是說以悟性講道,反而可以使不信者因明白真理而信「偶然有不信的,或是不通方言的人進來,就被眾人勸醒他心裏的隱情顯露出來,就必將臉伏地,敬拜神,說:神真是在你們中間了。」以悟性講道,成了不信之人信的記號。

三、先知的靈順服先知
最後,保羅就針對他們在聚會現場有的亂象逐一交代。聚會中若有「詩歌...教訓。啟示方言翻出來的話,凡事都當造就人」。
其一,「若有說方言的」,必須「翻出來」。而且不能指著說「只好兩個人,至多三個人,且要輪流著說」,如果「沒有人翻,就當在會中閉口,只對自己和神說就是了」,保羅沒有禁止在聚會中說方言,卻要他們按著次序,讓方言可以造就眾人。
其二,「作先知講道的」,也要按著次序「只好兩個人或是三個人,其餘的就當慎思明辨」,這讓我們看見初代教會, 認為講道應該出於「啟示」的靈,但必須被查驗。在當時,由於聚會不像今日已有安排,因此可能有人在當場彼此爭搶,卻推說自己是被「先知的靈」感動,不得不說,保羅在此老練的說「先知的靈原是順服先知的」。
其三,就是「婦女在會中要閉口不言」,如前所說,這不是不准婦女公開服事,而是要她們不要私下閒聊。

默想:
我是否能成熟的運用自己的恩賜,而不會造成混亂?我是否尊重聚會中的次序。讓眾人受益?

禱告: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是次序的主,幫助我順服聖靈,也順服聖徒相交中彼此的次序。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