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民數記 11 : 1-17

眾百姓發怨言,他們的惡語達到耶和華的耳中。耶和華聽見了就怒氣發作,使火在他們中間焚燒,直燒到營的邊界。

2023-06/14_兩種抱怨

【民數記 11:1-17】
|兩種抱怨|

民數記的主題是「神百姓的天路歷程」。以色列人走曠野的歷史,大多是失敗的歷史,聖經記載這些失敗的故事,讓我們從以色列人慘痛的教訓學習功課。

以色列人常常發怨言,這段經文記載他們不停的發怨言,第4節提到,他們厭煩天天吃嗎哪,以致哭號說:「誰給我們肉吃呢?」他們甚至開始懐念起以前在埃及的生活,反而忘記了在埃及為奴時的痛苦經歷,他們竟然誇大地說:「我們記得,在埃及的時候不花錢就吃魚,也記得有黄瓜、西瓜、韭菜、蔥、蒜」(5節)。基督徒失敗之因在於,當感覺屬靈失去新鮮感,厭倦屬靈生活時,我們就轉向世界,而忘記過去的苦及在主裡的喜樂。

因著以色列人不斷地抱怨,第11-15節記載,摩西也抱怨起來了,他抱怨神為何「苦待」他,為何給他一群這麼難帶領的百姓,他甚至請求神殺了他,讓他脫離苦情。

面對以色列人的抱怨,神是怒氣大作;但面對摩西的抱怨,神卻是安慰他,指引他興起七十個長老,分擔摩西的重擔。為何同樣是抱怨,神的反應卻完全不同呢?可見,摩西的抱怨與百姓的抱怨是完全不同的。百姓是為自己的私慾而抱怨,是為著肉體的需要而抱怨,是因為不信、懷疑神的愛而抱怨;摩西是因著服事神、服事神的百姓的重擔,力不能勝而抱怨。

另外,我們看見,百姓是向著人抱怨,把抱怨的情緒揚在會眾當中,以致使整個團隊受到虧損;但摩西是把他的痛苦和心情帶到神的面前。

雖然抱怨總是不好的,但若我們不是為著私慾,因著不信而對著人抱怨破壞團隊,而是如同摩西一樣帶到神的面前,神會體恤我們的軟弱並扶持我們重新站立起來。

第4節記載,挑起百姓抱怨情緒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中間的閒雜人,大起貪慾的心」。解經家告訴我們,這些「閒雜人」可能是跟著百姓出埃及的埃及人,這些人是不信神的人。很顯然的,他們混雜在神百姓的中間,而且是有影響力的一群人,甚至可能是領袖。

今天,許多的教會也是如此,甚至讓一些沒有生命、沒有信仰的人,佔據教會的主導位置,成為執事、長老或董事,以致大大影響教會的建造,這也是我們當引以為鑑的,我們必須謹愼挑選在神的教會中事奉的人,好讓神的教會得造就。

◆回應:
主啊!當祢的百姓因著私慾、血氣和不信而發怨言,以致傷害教會時,祢的心是何等的傷痛。我要學習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讓教會充滿信心、感恩的話語,讓祢的心得滿足。

◆背經:
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腓立比書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