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兄弟相認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5/08/gen-day140
【經文】創世記45章1~15節
約瑟聽見猶大的懇求後,再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便吩咐侍從退出,獨自放聲大哭(參1~2節)。就在他的感情得到了抒發、痛苦得到了釋放、情感得到了補償之後,所有的問題都化為烏有。我們要學習約瑟,不怕適當表達情感與人溝通,藉此消除中間隔段的牆。
哀哭是釋放情緒的好方法,情緒應該宣洩出來,不該抑制;有時我們要容許自己找到內心壓抑已久的情緒,在合適的時間地點,藉著放聲大哭來宣洩,把它「哭出來」;當然,若在不適合的環境裡,則也要像約瑟一樣能「控制情緒」(參創四十二24)。正確表達感情,該哭的時候就哭,對我們是有益的。只要將感情的表達置於正確的時間地點,我們就會得著實質的幫助。
約瑟除了曉得如何辦事,更懂得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盡力去解決與人之間的恩怨。他主動說自己是約瑟,要哥哥進前來,這是為了不要讓他們陷入害怕的情緒中,而在罪中自責(參3~5節);他與哥哥們親吻(參15節),表明不怨恨他們;並安慰、提醒他們,過去發生的事,乃是上帝差遣他,為要施行拯救(參5節)。此外,約瑟還說願意照顧他們,要他們趕緊去帶父親及家眷來埃及保存性命。從約瑟的身上,我們不但看見了「饒恕」的好德行,且看見他如何設身處地,用同理心來解決與人之間的嫌隙或仇恨。這種不會失控的情緒,乃是真智慧。
約瑟把自己被賣的責任,全都歸因於上帝的旨意,而非哥哥們的記恨。因此,他說:「這樣看來,差我到這裡來的不是你們,乃是神。」(8節)這樣的說法不但減輕了哥哥們的痛苦,也把他被賣的事導向了正面,使他的被賣成為有意義、有價值的;他刻意不揭露哥哥們忌恨的罪,轉而稱頌讚美上帝及其美好計畫。
上帝是化咒詛為祝福、苦難變成榮耀的神;只要遵照上帝的心意來引領我們一生,那麼,環境的艱難困苦,以及生命的意義都將會改變。在上帝手中,沙漠成為綠洲,地獄變成天堂。約瑟生命中有這些美好品格,都是因為敬畏順服神,明白上帝在一切環境中掌權;我們都是祂手中的工作,祂對我們都有計畫。
【回應】
管理我情緒的主啊!求祢教導我如何表達,唯願我每個情緒的抒發都能榮神益人。
【禱讀】彼得前書3章9節
不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倒要祝福;因你們是為此蒙召,好叫你們承受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