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被賣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4/14/gen-day116
【經文】創世記37章25~36節
哥哥們嫉妒父親對約瑟的偏袒,將約瑟以二十塊銀子賣掉。二十塊錢是當時買賣一個五歲到二十歲男僕的身價(參利二十七5)。哥哥們沒有殺約瑟,而是將約瑟以奴隸的價錢賣掉,他們竟把弟弟當奴僕來對待,沒有兄弟的情誼,可見在他們的心中對約瑟有多恨!這讓我們再次看到嫉妒讓人無親情、蓄意貶低別人的價值。
罪讓人心變硬、讓人無情無義。這些哥哥們把弟弟放在坑中,想殺害弟弟,卻還可以坐下吃飯(參25節),一點也沒有心裡不安。罪真是可怕,我們要謹慎,免得我們的心一點一點的被罪腐蝕而麻木不仁。
約瑟的哥哥賣掉胞弟,也是因為不想向他低頭,被他管治(參20節)。我們生長在競爭劇烈的社會裡,不知不覺就會像耶穌的門徒般彼此爭相為大,想要凌駕在別人之上,期待打敗他人,使人降服。我們不但不應追求統治他人,也要學習接受別人的「領導」;若是「領導」我們的人比我們年輕、資淺,我們更要把握機會學習謙卑及尊重上帝的主權和安排,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凡掌權的,都是神所命的(參羅十三1)。
由於雅各的偏愛使約瑟受苦,也使自己受苦-被兒子們欺騙。人犯罪常常不只是自己受苦而已,連帶著我們周遭的人也和我們一同受連累。我們實在需要警醒:不要給罪留地步而受苦。昔日雅各如何欺騙父親,今日同樣受兒子欺騙,這也再一次提醒我們,惡有惡報,行惡會自食其果。許多時候我們作惡犯錯,上帝當下並沒有責打我們,但我們必要承受所做之事的後果。
當我們失喪親人或遇到很大的打擊,會感到萬分難過,甚至「不肯受安慰」,那時該容許自己難過、悲哀。悲傷不是一種狀態,乃是過程,我們一方面要容許自己悲哀,另一方面卻不應長期「沉溺」於悲傷之中,以為悲傷永遠不會平復。待悲哀一段時間,若心情好轉了,就當思想上帝的應許以為安慰,並投入工作,有目標的生活來減輕悲痛。
【回應】
在這處處計較、時時比較的世代,主啊!教導我看別人比自己重要,將我的手足關係仰望在祢手中,教導我、調整我,使我能合祢心意。
【禱讀】羅馬書13章1節
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凡掌權的,都是神所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