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2023 路10:25
有一個律法師起來試探耶穌,說:「夫子!我該做什麼才可以承受永生?」(路10:25)
起來——這是一個耳熟能詳的聖經故事。今天,我們就從第一世紀猶太聽眾的視角,重新理解這段經文所帶給我們的教導。
原文有個字va-heni —— 「看哪」,中文沒有翻譯出來。這字在舊約出現多次,表達強烈的情緒,如驚訝、期待等等。
當耶穌在教導時, 拉比一般是坐着,門徒則圍坐在腳前,位置比教師低。在一個處處用動詞來表述現實情景的文化中,這樣的身體姿勢表示對教導者的敬重。因此,當這位律法師「站起來」並說「看哪」,是個相當有意涵的動作——他在刻意表明自己的身分不是門徒,並借發問來挑釁耶穌。
平時,我們來到主面前禱告時,會不會也是「站起來」並說「vaheni」呢?也許你會立即反駁:「當然不會!」但是,當我們要求神解釋祂的目的、抱怨神不公平、希望神滿足我們一切需要時,豈不就像這位律法師嗎?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主耶稣希望和我们建立关系,即便有时候我们会用错方式,也比完全不理会和不回应强,神是关系,创造关系,渴望关系,拯救关系,并用关系拯救。
人们和神沟通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仰望神,面对我们不理解的事情我们选择在相信中理解,一种是俯视神,遇到不理解的事情就质疑和否定神。
前者就是在信神,先相信神才能理解神,后者就是在试探神,只要我们对神的祈求不是为了最终更相信神,神就不会让我们理解祂并应允我们的祈求。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