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9講題:我的家是誰的家?這是天父世界,神的家 講員:余亞萍傳道
20230219講題:我的家是誰的家?這是天父世界,神的家 講員:余亞萍傳道 金句:只要你們敬畏耶和華,誠誠實實地盡心事奉他,想念他向你們所行的事何等大。(撒上12:24)
土敘大地震紀錄影片(前線差會製作):「敘」日東昇X浩劫「其」蹟|土敘震災救援計畫(Turkey-Syria Earthquake Rescue Project)最近讓全世界有共鳴的新聞就是這個土敘邊境的地震,我們剛剛看到影片,我相信不只這影片,我們透過新聞可以看到非常怵目驚心的建築崩塌,還有我們看到被救援的倖存者的臉孔,心中一定有很大的疼惜,尤其對我來說,去年團隊所到之處就是其中一個省份,那省分類似像首都的地方就是安提阿區,死傷非常多、建築倒塌也非常多,所以心中對那地的連結感就會更加的強烈,然而在面的如此的災情,我們在看這些災情時,我們會有什麼樣的信仰省思?在這裡真的要感謝神感動弟兄姊妹在禱告當中不斷紀念土敘的災情,甚至用捐款的方式來幫助他們。願上帝祝福紀念弟兄姊妹的擺上。每次有機會站在台上要跟弟兄姊妹分享信息時,我的心中總是有很迫切的心要傳遞宣教的信息,從過去我不是在這個教會,在這短短的五年,我覺得思恩堂的弟兄姊妹都已經非常知道大使命的命令,在許多的場合只要講宣教就一定會講到非常相關的經文。徒1:8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
太28:19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譯: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這兩節經文在宣教士來分享時常常會提到的,剛剛我們看到土敘邊境大地震的紀錄影片,我們真的會覺得這真是動盪不安的世界,尤其從全球疫情的這三年來,這中間發生了許多事情,包括緬甸國家的軍政變,還有現在仍在進行的俄烏戰爭、土敘邊境兩國大地震,所以碰到這樣的狀況我們到底該如何實踐?徒1:8、太28:19的大使命,也許有些人會說這世界到底怎麼了?但是是基督徒的我們應該要知道這世界走向跟終局,俄烏戰爭到現在仍繼續,已經超過五百萬以上的難民,而土敘邊境的大地震,瞬時之間也超過五百萬的人流離失所,過去我們在土耳其服事敘利亞難民時是敘利亞難民,但現在土耳其有十個省份一次崩塌,他們也在他們的國家流離失所,其實這樣的人數是幾百萬在上升,如果聯合國再做一次難民的人數調查,應該是超過了一億,但遺憾的是這樣的難民數字只會增加,因為在民主主義的擴張、地緣政治,甚至國家跟國家的戰爭,像台灣應該非常有感受,還有天災,迫使越來越多的人無家可歸,我們不經要問,神所創造的世界怎麼變成這樣?神創造的世界竟讓人無家可歸。今天要分享撒母耳記上12章,其實撒母耳已經年老了,因為以色列人說他們要設立一個君王,不要撒母耳了,所以撒母耳已經設立了君王後,對以色列人民的一個總結的交代,甚至告訴他們設立君王後,即將會開啟什麼樣的局面。其實這是關乎到以色列想不想讓耶和華成為他們的一家之王?同樣的,我們現在是基督耶穌的跟隨者,基督信仰的上帝仍在我們當中居住嗎?上帝仍持續透過祂的創造和不斷的護理我們,並藉著基督要完成這樣的一個救贖工作,所以在預備信息時,我剛有說我很想要再講宣教的大使命,但在預備今天的過程中,神就用「神的家」這個基礎不斷的出現,所以就試著用「神的家」為基礎來帶領我們反思關於「我的家是誰的家?這是天父的世界,神的家」,好讓我們有個不同的世界觀,明白神的家以及上帝在這個家正在進行的工作是什麼,好激勵我們繼續完成神的大使命。
撒上12:19-23 19眾民對撒母耳說:「求你為僕人們禱告耶和華─你的 神,免得我們死亡;因為我們求立王的事正是罪上加罪了。」20撒母耳對百姓說:「不要懼怕!你們雖然行了這惡,卻不要偏離耶和華,只要盡心事奉他。21若偏離耶和華去順從那不能救人的虛神是無益的。22耶和華既喜悅選你們作他的子民,就必因他的大名不撇棄你們。23至於我,斷不停止為你們禱告,以致得罪耶和華。我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你們。所以我們從今天的經文可以看到神仍透過祂的護理,祂說:「既喜悅選你們作他的子民,就必因他的大名不撇棄以色列。」從出埃及後,我們看到的都是耶和華為以色列人爭戰、戰爭,所以以色列人就推崇神耶和華微戰士跟君王,到了約書亞時代一再的表示以色列的勝利是神的勝利,耶和華被公認為以色列的王並引領他們得勝,這種「神是王」的概念出現在異族、異教當中,所以這時的以色列要求立王,他們是很想要跟那時的古代近東的國家一樣立一個人為君王,以他為國家的權力象徵,並率領他們爭戰及保障他們的安全。但我們今天看到這經文要問的是:以色列人立王這件事到底是錯在哪裡?為什麼撒母耳及上帝都很不喜悅?撒上8:4-5 4以色列的長老都聚集,來到拉瑪見撒母耳,5對他說:「你年紀老邁了,你兒子不行你的道。現在求你為我們立一個王治理我們,像列國一樣。」所以剛剛說想要像別的國家一樣,從這段經節就可以看到,但撒母耳很不喜悅他們說:「立一個王治理我們。」但參透萬事的神儘管以色列當初以撒母耳年邁了,而且他兩個兒子約珥、亞比亞沒有行撒母耳所行的道,並且他兩個兒子貪圖財力、收受賄賂、屈枉正直,因為這樣的理由他們不要撒母耳,並立一個王。撒上8:7-9 7耶和華對撒母耳說:「百姓向你說的一切話,你只管依從;因為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不要我作他們的王。8自從我領他們出埃及到如今,他們常常離棄我,事奉別神。現在他們向你所行的,是照他們素來所行的。9故此你要依從他們的話,只是當警戒他們,告訴他們將來那王怎樣管轄他們。」「乃是厭棄我,不要我作他們的王。」這才是以色列設立君王的真正原因,「乃是厭棄耶和華,不要耶和華作他們的王。」也許我們常常會為神感到憤恨不平,也會感到神一定很難過,就很像父母親成立了一個家庭,給孩子所有的一切,但孩子卻突然說:「爸爸,媽媽,我不要你們,請你離開。」父母親說:「這家是我的家,怎麼就把我趕走了?」如此的心情來體會神這樣的一個心情,但我們也可以常常回想,當我們在為這個聖經節、為神感到憤恨不平,以色列為何如此悖逆時,其實也可回想我們是否信主後,面對大小風浪也經常將家裡的門關起來,自己想辦法?然後把神請出門外去,好像我們的神跟我們一點關係都沒有。以色列想要立王,到底是什麼樣的大罪?若我們對以色列不覺得這是大罪的話,可能我們還不了解這事情背後的原因為何,我們試著想想,若這世界沒有神,可是我們是基督徒,我們都知道這一切都是神所造的,是祂來創造的。
詩136:4-9 4稱謝那獨行大奇事的,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5稱謝那用智慧造天的,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6稱謝那鋪地在水以上的,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7稱謝那造成大光的,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8他造日頭管白晝,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9他造月亮星宿管黑夜,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詩篇136篇不只有這幾節,是一篇讚美詩,讚美耶和華是造物主、以色列的救贖主,重要的是祂充滿慈愛,且永遠長存,這一切都是神所創造的,但神創造人,及所有的受造物的目的為何?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想要跟祂所愛的百姓住在一起,可是我們卻一直將神推出去,以色列如此,我們也如此,那是因為罪在我們當中,所以以色列「立王」得罪神的原因:1. 以色列人厭棄耶和華。而且以色列犯了這樣的錯,祂們說他們是罪上加罪,第一個罪是他們離棄耶和華,不要耶和華作王。在撒上8:10-20,以色列人不管上帝透過撒母耳說:「以後你們要立王的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例如:以色列的兒子們從此要為這個君王趕車、耕田、打造軍用兵器;以色列的女兒要製作香膏、做飯烤餅;徵用以色列的土地、繳納十分之一的羊群等等。」耶和華並沒有如此對待以色列,可是以色列仍定義要立王,於是撒母耳就對上帝說:「神啊!你要給我一個證據,免得以色列人說我反對設立君王的原因是因為要為了維護我那兩個兒子的權柄。」所以神就在以色列百姓居住的土地上,那時不可能打雷下雨的乾季,竟然打雷又下雨了,所以這是神蹟,上帝用這個神蹟來支持撒母耳所說的話,百姓嚇到了,因為他們知道這是上帝所做的,他透過這個神蹟跟以色列的百姓說:「你們要知道你們立王,你們錯了。」所以今天我們看到剛剛念的經文,以色列變得很懼怕耶和華和撒母耳,以色列就對撒母耳說:「求你為僕人禱告,耶和華你的上帝,免得我們死亡,因為我們求立王事是罪上加罪。」2. 以色列人尋求外邦的偶像。所以上帝很生氣,一、你們不要我。二、你們既然尋求別人的幫助,把不是上帝的人事物當作神,以色列知道他們犯罪了,而且是罪上加罪,可是有沒有想想,以色列為何會這樣?其實這不是從以色列想要立王就開始了,我們人會這樣其實早在創世記三章就開始了,亞當、夏娃墮落後,世世代代的人類都不想要上帝,而且都喜歡自己做王,上帝不喜歡以色列百姓立王,難道上帝覺得這個國家不好嗎?難道上帝覺得這個組織本身不好嗎?不是的。在創1:28上帝創造人類的目的其實是要人類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所以我們有想到「治理」一定有「組織」,我們剛剛的詩歌也有講到「天使、天軍」,其實也顯示天使、天軍有如此的組織,所以神當然不會認為組織不好,並非不喜悅組織,只是這個組織、國家、家庭是否有神?是神在意的。人類犯罪、墮落後,地上所有的,只要有組織的全都敗壞了,包括國家、家庭都敗壞。國家的產生我們知道在巴別塔的時候就開始,神讓他們變亂了人類的語言,他們就被分散到各國,可是人分散之後沒有因此就不犯罪,因為罪還在。外邦人立王正是人要做上帝的憑證,所以所有組織都敗壞,以色列人要求立王,其實並不是因為他們現在才變得敗壞,而是他們原本就敗壞,立王的事件只是把這個敗壞顯露出來。還記得我一開始說,想要藉著以色列立王事,反思關於「我的家是誰的家?」好讓我們有個不同的世界觀,明白神的家以及上帝在這個家正在進行的是什麼?我們要如何以上帝的家為核心的概念活在現代,並一直在這破碎的世界中看見神帶給我們的亮光呢?所以在探討上帝的家之前,先來講講我們的家,現在家的概念。「家」一定是有範圍的,這是物質上的,我們可以看見的建築;非物質的部分是家裡面要有人社交的互動,所以才可以隨著時間持續下去的地方,我們也看到家某種程度,有牆、界線,尤其台灣人的窗戶有欄杆,若要救災時,還蠻危險的,所以界線又太多了,家其實需要某種程度牆或界線才能夠區分什麼是家裡面和外面,若家的門關起來,就表示家門外的就不屬於門裡面的人,可是家的界線-門,若無法讓人進出,那麼作為家的概念就不存在,家為什麼要有門?是為了要人們能夠自由進出;家有窗戶是為了能夠看到外面,而且讓空氣流通,所以家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家又跟周圍環境彼此連結在一起,家同時是物質的,也是個社交空間,要有人在裡面,所以家是物質跟社交兩者共融的空間,是空間所以才可以隨著時間持續下去。除此之外,家能夠持續下去,因為家是由關係組成的,也是人與人、人與物間的連結,這樣的家才會持續下去,我們今天若有一個很棒的家,會有一個如此的感受。「家」 的四種關係:1.共鳴感:家中每個擺設都在對你說話,例如回到家聞到常吃的食物味道,就會知道這就是我的家。2.依附感:我與人們是互相屬於的,有關連的。所以才有歸屬感。3.歸屬感:我會知道我屬於哪個家、教會、國家。4.相互感:家的成員雖然會爭吵,但還是會彼此相互幫助。以上這四個不是單方面的,是一家人彼此都要屬於,每個人才會覺得這是我們共同的空間,很可惜我們今天看到的經文,以色列人卻忘記耶和華他們的神,就如同我們也常常將神忽略、推出祂所創造的家。撒上12:8-11 8從前雅各到了埃及,後來你們列祖呼求耶和華,耶和華就差遣摩西、亞倫領你們列祖出埃及,使他們在這地方居住。9他們卻忘記耶和華-他們的上帝,他就把他們付與夏瑣將軍西西拉的手裏,和非利士人並摩押王的手裏。於是這些人常來攻擊他們。10他們就呼求耶和華說:『我們離棄耶和華,事奉巴力和亞斯她錄,是有罪了。現在求你救我們脫離仇敵的手,我們必事奉你。』11耶和華就差遣耶路‧巴力、比但、耶弗他、撒母耳救你們脫離四圍仇敵的手,你們才安然居住。這段經文某種程度就是撒母耳準備將士師的權柄轉給新的王-掃羅,所以老撒母耳在做一個回顧、總結,他在做士師的品格以及提醒以色列人,神過去是如何帶領,從這經文我們看到以色列忘記耶和華帶領他們的祖先從埃及領出為奴之地,所以神就會將他們丟到敵人手中,這時以色列又會回頭尋找神,神又興起士師,再再證明神才是率領軍隊出戰的君王,若以色列蒙神喜悅就必得勝,現在以色列又不要神所興起的撒母耳,其實也暗示著,他們認為神並未成功帶來勝利,而且另立的君王比神稱職。
家會有什麼樣的攔阻,讓「家不像家」?1.不知道感恩,會讓家不像家。人類常常眼瞎會看不見上帝,總是把不是上帝的人事物當作上帝,上帝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時,是用十個神蹟把他們帶出來,可是以色列人到了曠野後,還是把上帝忘記了,摩西作為他們的領袖很倒楣,常常被罵,事實上你在罵摩西、亞倫時,就是罵上帝,到了士師時代也是如此,每次以色列人一遇到苦難就呼求上帝拯救;一旦脫離苦難後,又把上帝忘記了,尋求外邦的偶像-巴力、亞斯她錄,其實這也很像我們的光景。在新約中,保羅在羅馬書一章也說:「亞當、夏娃對神不感恩,他們樣樣都有,但以為理所當然。」所以他們吃了禁果後就是墮落,所以一個家若沒有感恩,因為感恩是基本的態度,若不知道感恩,會讓家不像家。2.愛財(瑪門),會讓家不像家。我們看到撒母耳的兩個兒子,其中就是貪圖財力、收受賄賂,所以撒母耳的家有破口。3.追求權力與優越感,會讓家不像家。以色列也想跟其他國家一樣,擁有他們以為的權力和優越感。4.不斷攀升的邏輯,會讓家不像家。2023年中文啟發第一堂課關於「人生是什麼?」摘錄蔡頌輝牧師所說的,蔡牧師是位非常會繪畫的牧師,他說:「我當時在乎的只是畫漫畫,我從小期待畫漫畫,期待長大後成為一個專業、有名的畫家。我這隻手從七歲就參加了很多比賽,也獲得很多的獎項,可是那種滿足感是非常短暫的。我的生活好像缺少什麼東西,有個空洞等待被填滿,這就是對人生的追求吧?難道人生就是不斷的追求嗎?」所以用這個例子,不知道是否能試著想什麼叫做「不斷攀升的邏輯」嗎?我們現在的時代其實我們說穩定,是在靜態中穩定,其實現在的社會、整個時代是在動態中尋求穩定,好像我們的社會必須要讓很多東西來加增,才能夠讓這世界持續下去,例如:我們常會在公司財報景氣的成長,及科技的推進、AI程式、文化創新。也就像我們教小朋友騎腳踏車,若你怕小朋友跌倒你要教小朋友不斷地踩踏板才不會跌倒,速度也會越來越快,但我們要知到的是移動快速其實對「家」是個敵人,雖然經濟、科技十分富裕,但我們在時間上是瀕臨破產的,我們好像需要更多的時間工作、更新軟體,上有老下有小、旁邊有親友及照顧自己的身體、與自己和解,我們需要很多的時間讓自己的心靈可以得到安歇,若一個家要打造成功真的需要時間,需要家中的成員親自參與與同在,所以這「不斷攀升的邏輯」讓我們的世界和同在愈來愈困難。現今的社會架構「我是誰,我在哪?」如此的哲學思考一直都無法填滿,結果就是一天24小時沒有一天感覺到我們在家,基督徒的我們若你覺得你的家很重要,是否要想辦法找到、解決這個攔阻?同樣的,神的家若你覺得要緊的話,我們也要想盡辦法知道怎麼做,才能夠知道要如何參與在神想要將世界打造成「神的家」如此的宏大的計畫。不要忘了,這是天父世界,絕對是神的家,從啟示錄看得非常清楚,約翰說:「我又看見了一個新天新地,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神要擦去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因為以前的事都過了。」所以約翰看見的是新耶路撒冷的異象,解釋的人是耶穌基督,祂說:「神的家、神的帳幕在人間。」所以上帝的家,其實我們在思考時可以追溯到創世記,但「上帝的家」這個概念是要從出埃及開始,出29:45 我要住在以色列人中間,作他們的神。神為何想要將以色列人從埃及為奴之地帶出來?因為神說:「我要住在他們中間。」換句話說,當上帝住在會幕中,就是在出埃及記最後一章,榮光降下來在會幕時,上帝初步的計畫其實已經完成了,神已經與祂的百姓同在,並帶領他們前往應許之地,所以「上帝要與以色列百姓同住」這個概念就是神創造的核心基礎。約1:1-2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這道太初與神同在。當時只有神與道在一起,約翰福音第一章開宗明義就呼應了出埃及的結尾,就是雲彩遮蓋會幕,耶和華的榮光充滿帳幕,意思就是神住在祂百姓當中,雖然約翰福音講的是出埃及記的結尾,但內容跟出埃及記有很大的不同,就是出埃及那時會幕的榮光,變成新約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基督耶穌,神親自成為了人住在祂百姓當中,所以出埃及記的會幕、神的榮光到新約約翰福音時,就變成道成肉身的神的榮光,所以從舊約到新約我們可以看出來什麼?神多麼想要住在我們中間。然而,以色列不要神,我們自己也常說我們沒有需要神,或許我們知道自己需要神,可是我們不知道我們如何需要神。耶穌死裡復活後,故事又如何推進?好像耶穌復活後這世界沒有太大的變化,其實認真來說,要如何讓這世界成為神的家好像還有工作等待進行,我們不單單看到耶穌上演了全新的出埃及記,而且這世界還要一代又一代,不斷的出埃及才行。所以這時的焦點就落在,耶穌如何差遣祂的門徒去完成這樣的使命?也包含如何賜下聖靈,影響聖徒改變生命。
約20:21-22 耶穌又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吹一口氣,說:「你們受聖靈!」耶穌復活後的四十天裡來到門徒當中說:「願你們平安!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門徒的生命是繼續執行耶穌的使命,為了讓門徒能夠完成這個使命,神賜下聖靈,耶穌吹一口氣,聖靈要吹在門徒身上,所以門徒受了聖靈。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是否受了聖靈?這一口氣呼應了舊約,神吹一口氣給亞當, 所以他成了有靈的活人,也包括以西結書看到靈吹到枯骨,枯骨就長肉了,這也是個新創造。所以這一口氣給門徒,這些都成就在門徒身上,所以在門徒的一生中,聖靈是永遠住在他們裡面,在這世界的開始和結束之間,上帝創世紀所做的工作,以及這世界所有的故事、工作,都在門徒、你我身上,且形塑耶穌的身分和使命的同一個聖靈,也同樣也在形塑我們、門徒,所以我們要相信我們的生命絕對有三位一體的神在裡面。耶穌臨別說:「我們要到祂那裡與祂同住,門徒的人格有三位一體的特質。」這樣聖靈的內住,讓門徒有能力能夠一起參與神打造的家園的計畫。我們從舊約到新約中,整個聖經都會看到上帝的家為主軸,就算以色列不要耶和華作王,但撒上12:12b其實耶和華-你們的上帝是你們的王。奧古斯丁,就將「家」的概念成為基督徒,以至於所有受造界共同的最後要去的地方。因為奧古斯丁說:「這個世界是悲悲苦苦、流亡的地方。」我們都是客旅,都在路上往真實的家鄉走去。神創造受造物為的就是要打造「神以及受造物共同居住的家」這邊聖經當然用「家」來隱喻不只這個家的異象,更有「國度」的異象,耶穌在地上時常說:「神國降臨,並且將神國放在人的心中。」所以不只是家,更有國度,最後國度是所有的人與神一同享受這個統治權,因著國度觀,從現在直到新耶路撒冷的中間,你會看到如同我們剛才看的影片,世界是怎麼樣一天一天地死去,無論生態或環境,我們人的心靈層面,這世界難以持續了,現在這世界逐漸死去,可是我們所等待的新耶路撒冷,我們卻還未預備好它的降臨,我們該如何做呢?
撒上12:19-23 19眾民對撒母耳說:「求你為僕人們禱告耶和華─你的 神,免得我們死亡;因為我們求立王的事正是罪上加罪了。」20撒母耳對百姓說:「不要懼怕!你們雖然行了這惡,卻不要偏離耶和華,只要盡心事奉他。21若偏離耶和華去順從那不能救人的虛神是無益的。22耶和華既喜悅選你們作他的子民,就必因他的大名不撇棄你們。23至於我,斷不停止為你們禱告,以致得罪耶和華。我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你們。撒母耳把上帝的心意指示給以色列百姓,還為他們禱告,並勸勉他們要敬畏上帝,警戒、安慰、鼓勵、代禱,這些都是先知所做的事情,請問是否也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撒母耳說:「至於我,斷不停止為你們禱告,以致得罪耶和華。我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你們。」撒母耳說雖然他們如此悖逆,但如果他為他們禱告以色列就有機會;若不為他們禱告以色列就完全沒有機會,而且撒母耳本身也有罪了,所以好像撒母耳蠻倒楣的,做壞事的以色列百姓,倘若撒母耳不為他們禱告,那罪也會算在撒母耳身上,那是因為上帝要撒母耳也服在神的權柄下,為以色列人做祭司、先知,為他們禱告。所以上帝的百姓、蒙恩得救的人身上應該要有個記號,賽56:7 我必領他們到我的聖山,使他們在禱告我的殿中喜樂。他們的燔祭和平安祭,在我壇上必蒙悅納,因我的殿必稱為萬民禱告的殿。賽59:16 他見無人拯救,無人代求,甚為詫異,就用自己的膀臂施行拯救,以公義扶持自己。上帝的百姓若不禱告呼求祂,代表我們不倚靠祂、不要祂,這是得罪神的。一個人如何得救?就是凡呼求主名的就必得救;一個國家如何得救?認罪、代禱是上帝給基督徒一個很大的恩典,禱告是尋求上帝的面,所以不禱告就是罪。保羅如何鼓勵提摩太?提前2:1-3 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 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該如此,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地度日。 這是好的,在上帝我們救主面前可蒙悅納。所以代求、禱告除了讓人得平安,其實要得救必須要禱告,這整個撒母耳的回應所要帶出來的信息。我們有個莊東傑牧師的群組,常常會些討論,我們最近看到台灣的台海危機越來越緊張,還有地震頻繁,最近的地震都很奇特,發生在陽明山,花蓮當然也有發生,昨晚半夜發生在南投;今天早上發生在宜蘭,所以我們真的要為台灣禱告,所以教會界就不斷提醒弟兄姊妹台灣到底是靠神還是人,莊東傑牧師分享:「我們真正的安全其實是因為有一批代禱者,這代禱者從民國70幾年就開始了,而且是從婦女禱告開始的,直到今天我們仍要倚靠禱告作為我們的屬靈爭戰。」台灣最近要徵兵,家長們同意嗎?可是莊牧師的想法是,非常欣賞以色列人要訓練,因為以色列人不會覺得當兵是浪費時間,回頭看台灣大學生失業率很高,若有這一年保家衛國、受訓扎實,而且這執政掌權者若看見這個需要,還甚至可以設立一個軍中的牧師來牧養,因為一個國家安全與否,光看這國家的屬靈狀況,絕不是靠馬的力道,而是求神幫助我們敬畏神,才會安全,以神為榮才會擴張,若我們靠自己保護自己,其實都走向滅亡。
基督徒的職分
1.教會要傳福音:帶門徒、多建立有機教會、植堂、差派跨文化宣教。
2.教會要門訓:訓練門徒在職場發揮影響力,政治領域方面,鼓勵從里長作起,然後有議員、立委,進而可成為市長、部長、院長、總統。
3.教會要禱告:包括所有教會的禱告會、RPG復興禱告小組、崇拜中的禱告、禱告中心的禱告、聯禱會的禱告、行軍走禱禱告、嚴肅會等。認同性認罪禱告是需要的,但若能讓總統跪下來禱告神,那影響是更大的。
結論:
1.不要偏離耶和華,要盡心事奉祂,想念神像我們所行的事何等大。
2.上帝的家是上帝與所有受造物一起同住的地方。
3.「世界是神的家」國度觀對教會的存在與宣教有極大的影響。
4.斷不停止的為上帝的家來禱告。
「如果有一位神,你會問神什麼問題?」
回應詩歌:這是天父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