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撒母耳記上 17 : 1-19

非利士人招聚他們的軍旅,要來爭戰;聚集在屬猶大的梭哥,安營在梭哥和亞西加中間的以弗大憫。

撒母耳記上17章1-19節

撒母耳記上17章1-19節: 講義(徐興緯弟兄)

歌利亞的叫陣與大衛的出現

17:1 非利士人招聚他們的軍旅、要來爭戰.聚集在屬猶大的梭哥、安營在梭哥和亞西加中間的以弗大憫。

17:2 掃羅和以色列人也聚集、在以拉谷安營、擺列隊伍、要與非利士人打仗。

17:3 非利士人站在這邊山上、以色列人站在那邊山上.當中有谷。

17:4 從非利士營中出來一個討戰的人、名叫歌利亞.是迦特人、身高六肘零一虎口.

17:5 頭戴銅盔、身穿鎧甲、甲重五千舍客勒。

17:6 腿上有銅護膝、兩肩之中背負銅戟.

17:7 槍桿粗如織布的機軸、鐵槍頭重六百舍客勒.有一個拿盾牌的人在他前面走。

17:8 歌利亞對著以色列的軍隊站立、呼叫說、你們出來擺列隊伍作甚麼呢.我不是非利士人麼.你們不是掃羅的僕人麼.可以從你們中間揀選一人、使他下到我這裡來。

17:9 他若能與我戰鬥、將我殺死、我們就作你們的僕人.我若勝了他、將他殺死、你們就作我們的僕人、服事我們。

17:10 那非利士人又說、我今日向以色列人的軍隊罵陣.你們叫一個人出來、與我戰鬥。

17:11 掃羅和以色列眾人聽見非利士人的這些話、就驚惶、極其害怕。

17:12 大衛是猶大伯利恆的以法他人耶西的兒子.耶西有八個兒子.當掃羅的時候、耶西已經老邁。

17:13 耶西的三個大兒子跟隨掃羅出征.這出征的三個兒子、長子名叫以利押、次子名叫亞比拿達、三子名叫沙瑪。

17:14 大衛是最小的.那三個大兒子跟隨掃羅。

17:15 大衛有時離開掃羅回伯利恆、放他父親的羊。

17:16 那非利士人早晚都出來站著、如此四十日。

17:17 一日耶西對他兒子大衛說、你拿一伊法烘了的穗子、和十個餅、速速的送到營裡去、交給你哥哥們.

17:18 再拿這十塊奶餅、送給他們的千夫長、且問你哥哥們好、向他們要一封信來。

17:19 掃羅與大衛的三個哥哥、和以色列眾人、在以拉谷與非利士人打仗。


一. 前言

1. 第十七章所記載的是大衛與歌利亞的爭戰。這是聖經中最著名的的故事之一。 即使是從未讀過聖經的人,也知道一個缺乏經驗的青少年如何面對一個經驗豐富的巨人的故事。 事實上,這個故事經常被世人用作一種寓言,來鼓勵任何人挑戰一個比他更強大的對手或克服一個難題。 然而,這故事並不是一個寓言,而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的記載,而故事中的人物都是真實的人,表達出真實人的情感。

2. 當大衛面對歌利亞時,他還只是個年輕人,可能只有十幾歲。 因此,他會經歷任何年輕人經歷過的所有情緒和渴望;包括恐懼在內。 他不是一位受過訓練的士兵,一生中從未穿過盔甲或舉過盾牌。 然而,在山谷另一頭的超級巨人是一位使用超人武器的戰士,殺人無數。 我們怎能期待一個少年衝鋒陷陣,與這樣的敵人作戰?

3. 我們必須記得,勇氣不是沒有恐懼,而是儘管有恐懼,但仍決心憑信心行事。 相反的,只是魯莽衝進恐懼的境地並不是勇氣;那是盲目或愚蠢。 真正的勇氣來自相信即使在逆境中,神仍然掌權。 大衛衝向那個可怕的巨人時無疑會感到恐懼,但他還是繼續衝鋒,因為他知道他所靠的不是自己的力量,而是耶和華的力量。

4. 大衛知道只有神是無所不能的,並且祂會信實地為祂的子民爭戰;就像祂過去為他所作的那樣。 因此,雖然這個大衛和歌利亞的故事主要是關於神和祂的榮耀,但它也教導我們怎麼樣才是真正的勇氣。因為我們看到大衛的信心在極端環境中受到考驗。 但在此之前,我們要看看他的前任(掃羅)是怎麼樣缺乏勇氣。


二. 歌利亞向以色列人挑戰(17:1-11)

1. 非利士人歌利亞挑戰以色列人(17:1-10)

17:1 非利士人招聚他們的軍旅、要來爭戰.聚集在屬猶大的梭哥、安營在梭哥和亞西加中間的以弗大憫。

17:2 掃羅和以色列人也聚集、在以拉谷安營、擺列隊伍、要與非利士人打仗。

17:3 非利士人站在這邊山上、以色列人站在那邊山上.當中有谷。

17:4 從非利士營中出來一個討戰的人、名叫歌利亞.是迦特人、身高六肘零一虎口.

17:5 頭戴銅盔、身穿鎧甲、甲重五千舍客勒。

17:6 腿上有銅護膝、兩肩之中背負銅戟.

17:7 槍桿粗如織布的機軸、鐵槍頭重六百舍客勒.有一個拿盾牌的人在他前面走。

17:8 歌利亞對著以色列的軍隊站立、呼叫說、你們出來擺列隊伍作甚麼呢.我不是非利士人麼.你們不是掃羅的僕人麼.可以從你們中間揀選一人、使他下到我這裡來。

17:9 他若能與我戰鬥、將我殺死、我們就作你們的僕人.我若勝了他、將他殺死、你們就作我們的僕人、服事我們。

17:10 那非利士人又說、我今日向以色列人的軍隊罵陣.你們叫一個人出來、與我戰鬥。


1) 這一次非利士人來攻打,大約在密抹大敗後數年(14章)。他們與以色列人的軍隊相遇是在梭哥與亞西加之間的【以拉谷】,就是去迦特的路上,離耶路撒冷約十六英哩(1-2節),雙方的軍隊被深谷隔開(3節)。原文的【谷】指很深的幽峽。從第2節的原文看來,這以拉谷是相當廣闊的。

2) 【非利士人招聚他們的軍旅】:在大衛受膏並被任命為王之後,我們得到了有關以色列人與敵人的最新情況。 掃羅王一生忙著的任務就是與非利士人作戰。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非利士人大舉進攻以色列,掃羅和他的軍隊非常害怕。

3) 掃羅和以色列人【在以拉谷安營】:以色列人營地的位置在非利士人營地以東約三英里處。以拉谷周圍的綠色起伏的丘陵今天仍然存在,它見證了聖經中所有著名的戰爭之一。 這戰爭開始時,非利士人,當時以色列的長期敵人,聚集在一邊的山上,在對面的山上站著以色列軍隊。

4) 非利士人站在這邊山上,以色列人站在那邊山上。 在非利士人隊伍中出現了一個巨人,他公然藐視以色列人的神(參考17:26, 45)。

5) 【從非利士營中出來一個討戰的人、名叫歌利亞】:歌利亞是個巨人(【身高六肘零一虎口】,6 cubits and a span; 1肘=1.5呎),他佩戴與他的身材相匹配的盔甲和武器。

6) 【討戰的人】(champion):原文字面的意思是“兩者之間的人”。 這是一個恰當的稱呼,因為歌利亞站在兩支軍隊之間,向對手挑戰。 這場決鬥的結果將決定哪一方成為另一方的奴僕。

a) 【六肘零一虎口】:歌利亞的身高超過九英尺。 大衛時代還有其他非利士巨人(考古學家發現了無數巨人骨骼),但歌利亞顯然是一位著名的戰士,受非利士人崇拜,並為他們的敵人所懼怕。 看看他的裝備就會知道原因。

b) 歌利亞很高,但他並不是歷史上最高的人。 普爾(Poole)說:“除了聖經中提到的巨人,希羅多德斯(Herodotus),西古斯(Diodorus Siculus),和普林尼(Pliny)等人都曾提到了七肘高的人,幾乎是普通人身高的兩倍”。 揚布洛德(Youngblood)提到Robert Pershing Wadlow的案例,說他在7/15/1940去世時的身高是8’11”,享年22歲。

c) 歌利亞【是迦特人】,約書亞記 11:22記載,一個被稱為亞衲人(Anakim)的民族在約書亞時代仍然存在,這是在此之前約400年,表明了在迦特可能會繼續有異常高大的人。

d) 【頭戴銅盔】:普通的非利士的士兵只戴著皮頭盔,大多數以色列戰士根本不戴頭盔,但歌利亞的頭盔是銅的。

e) 【身穿鎧甲】:歌利亞的鎧甲由縫在皮夾克上的金屬板組成,重約 125 磅。

f) 【腿上有銅護膝】:大多數以色列戰士穿著簡單的獸皮或皮革外衣來保護他們的胸部,下半身什麼保護也沒有,但歌利亞的腿上甚至有金屬護膝。

g) 【兩肩之間背負銅戟(標槍)】:大多數長矛和標槍都是用木頭製成的,但歌利亞的標槍是用青銅製成的。 他的標槍·非常巨大,【槍桿粗如織布的機軸】。 它還配備了鐵槍頭(只有非利士人有鐵,比青銅硬得多),僅【鐵槍頭】重約六百舍客勒(十五磅)。 巨人身高巨大,他的武器也很可怕。

h) 不同的消息來源提供了不同的估計,巨人的盔甲和武器的重量可能在150至200磅之間。 這是一個身材高大,有強大力量的人,才能夠攜帶和使用這些重量的武器。


7) 【從你們中間揀選一個人】:這是一場一對一的決鬥。歌利亞挑戰任何以色列人,但沒有一個以色列人挺身而出;包括掃羅王在內。

8) 這場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的戰鬥很特別,由代表非利士人的一名士兵挑戰代表以色列人的一名士兵。 這樣,雙方的戰爭可能會在一次決鬥中得以解決:【從你們中間揀選一人、使他下到我這裡來】(8節)。 在古代世界中,雙方的戰鬥常以雙方的代表決鬥來解決他們之間的爭端。因此,避免不必要大規模流血喪命來解決糾紛。

9) 【可以從你們中間揀選一人、使他下到我這裡來。…….我今日向以色列人的軍隊罵陣.你們叫一個人出來、與我戰鬥】:歌利亞對以色列軍隊發出了大膽的挑戰。克拉克(Adam Clarke)說,英文譯本將【討戰的人】翻譯成“champion”。這一詞實際上來自希伯來語,“一個中間人,站在兩個人之間的人”。中文的翻譯是【一個討戰的人】。 這個想法是,這是一個站在兩支軍隊之間的人,並代表他自己的軍隊出戰。

10) 【你們叫一個人出來,與我戰鬥】:歌利亞向以色列人中最強的人挑戰,兩人將一對一地戰鬥。 這在大衛時代並不少見。兩個代表將決定雙方的勝負,而不是讓兩支軍隊交戰。 基本概念是讓這兩個人不僅是他們各自軍隊的代表,也是他們各自所拜的神明的代表。 戰鬥的結果將揭示各自神明的旨意,以及各個神的相對能力。 實際上,歌利亞聲稱他的神比以色列的神更強大。大衛也稱以色列人為永生神的軍隊(26節)。

11) 【叫一個人出來】:最有資格決鬥的合適人選是掃羅。 他是國王,因此他代表整個國家。 他也是以色列最高的人,並且可能是最接近歌利亞身材的人,即使他與非利士人的身材仍然相去甚遠。 然而,掃羅害怕了。 他沒有盡到君王的職責,因為他總是只看外表,只顧自己的權力。 他沒有勇氣。


2. 掃羅與所有以色列人的恐懼 (17:11)

17: 11 掃羅和以色列眾人聽見非利士人的這些話、就驚惶、極其害怕。

1) 【掃羅和以色列眾人聽見非利士人的這些話、就驚惶、極其害怕】:這正是歌利亞發出挑戰的真正目的。 他之所以出現時穿著全套的戰鬥裝備,並在以色列軍隊面前走來走去,是因為他希望他們感到【驚慌】和【害怕】。 他僅僅藉著製造恐懼的氣氛就足以擊敗以色列人了。

2) 掃羅和以色列人已經證明他們會受到對別人恐懼的影響。 因此,歌利亞成為他們最糟糕的噩夢是很自然的。

3) 在任何對抗中,使你的對手士氣低落,並使他們心中震驚恐懼總是有利的。 首先,這可能使他們無法與你爭戰,因為他們是如此地害怕。 其次,如果最後必須與他們爭戰,他們將懷著恐懼和憂慮與你爭戰。因此,單單藉著你的話就贏得了這場爭戰;甚至在開始爭戰之前就得勝了。 實際上,這就是魔鬼逼迫信徒的一個重要的策略。

4) 【掃羅和以色列眾人聽見非利士人的這些話】:掃羅極其害怕驚惶是有特殊的理由。 掃羅的身體比眾民高過一頭(9:2),而歌利亞是非利士人中的巨人。 理所當然,掃羅應當與歌利亞對抗。他也知道其他人也期望他與歌利亞爭戰。

5) 【驚惶、極其害怕】:隨著爭戰迫在眉睫,掃羅的狀態竟然是如此。 在之前某個時期,掃羅被認為是一個凶猛而成功的軍事領袖(14:52)。 但那是在耶和華的靈離開掃羅之前(16:14)。 當神的靈離開了掃羅,他的勇氣也同時離開了他。

三. 大衛來到以色列人的營地(17:12-19)

1. 大衛,八兄弟中最年輕的,來往王宮與野地之間(17:12-15)

17:12 大衛是猶大伯利恆的以法他人耶西的兒子.耶西有八個兒子.當掃羅的時候、耶西已經老邁。

17:13 耶西的三個大兒子跟隨掃羅出征.這出征的三個兒子、長子名叫以利押、次子名叫亞比拿達、三子名叫沙瑪。

17:14 大衛是最小的.那三個大兒子跟隨掃羅。

17:15 大衛有時離開掃羅回伯利恆、放他父親的羊。

1) 【大衛是最小的】:這個事實很重要,主要有幾個原因。 首先,我們必須記住,這場戰鬥發生時大衛還很年輕,可能只有十幾歲。 他也是家裡最小的孩子,這表明這場戰鬥的責任應該不會落在他的肩膀上。 就算要由耶西的兒子們與歌利亞作戰,這件事就會落到長子以利押身上。 無論如何,大衛對這個可怕的巨人戰鬥是非常荒唐可笑的。

2) 【大衛是最小的】:大衛是耶西的八個兒子中最小的一個。 然而,詩篇89:20記載,“ 我尋得我的僕人大衛、用我的聖膏膏他”。接著在89:27又記載,“我也要立他為長子、為世上最高的君王”。當然,這段經文的寓意是以大衛來預表耶穌基督。但如此直接稱大衛為耶和華的長子,表明聖經中的“長子”的意思除了是指出生的先後順序,也常常在靈意上指頭銜和尊貴。

3) 因此,當保羅在歌羅西書1:15中稱耶穌為“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異端對此的解釋是,耶穌是一個被造者,只是在所有被創造者中最先被造的;意思就是祂是有開始的,而不是無始無終的。 但稱耶穌為“首生”的正確的意思是指出耶穌無限的顯著和卓越。

4) 大衛有時去到掃羅那裡然後又回來:大衛有雙重職責:掃羅身邊拿兵器的人( 16:21),與在伯利恆看守他父親的羊群。

5) 【放他父親的羊】:那天,大衛並沒有在尋找冒險,或希望自己出名。 他只是在做他父親交給他做的工作。 神常常將事奉的機會給那些常常專注在做他該做的工作的人。

6) 【大衛有時離開掃羅回伯利恆、放他父親的羊】:似乎只有當掃羅受到惡魔的精神折磨時,大衛才會被召喚到王宮裡去。

2. 大衛從家裡帶來食物,並來到以色列人的營地(17:16-19)

17:16 那非利士人早晚都出來站著、如此四十日。

17:17 一日耶西對他兒子大衛說、你拿一伊法烘了的穗子、和十個餅、速速的送到營裡去、交給你哥哥們.

17:18 再拿這十塊奶餅、送給他們的千夫長、且問你哥哥們好、向他們要一封信來。

17:19 掃羅與大衛的三個哥哥、和以色列眾人、在以拉谷與非利士人打仗。

1) 大衛不是一直留在掃羅的營中,而是需要時在營地和伯利恆的家之間來回走動(15 節)。 每當他被呼召去幫助掃羅時,他都會把他的羊群交給一個可靠的人(第 20 節),然後匆匆趕往營地,在那裡,他甚至有了自己的帳棚(第 54 節)。 直到大衛殺死歌利亞之後,掃羅才把他留在身邊(18:2)。 大衛是一個被聖靈引導的人,他的每一個決定都必須符合神的旨意,並為了神的榮耀。 其他人可以隨心所欲地來來去去,但大衛卻被神美意之手所引導。 我們可以在第 17 章所記載的事件中看到神在大衛身上的引導。

2) 【那非利士人早晚都出來站著、如此四十日】:一天又一天,歌利亞奚落並嘲笑以色列的軍隊,顯示出他們所有人(尤其是掃羅)都是懦夫。

3) 【早晚,…如此四十天】:一個多月以來,歌利亞每天兩次以褻瀆神明的方式蔑視以色列的神。 對於以色列的王而言,這是一個恥辱。

4) 大衛到達時,歌利亞已經連續四十天向以色列人與他們的神叫陣,早晚兩次,都沒有人應戰。 然後年輕的大衛出現了。

5) 第20節記載,“大衛早晨起來、將羊交託一個看守的人”。這小小的一點顯示出大衛具有牧者的心腸。 當他需要離開,去為父親辦事時,他要確定他所牧養的羊群仍然是安全的,可以得到完善的看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