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1大哉問
20221211講題:大哉問?! 講員:李俊霆教師 金句:12耶和華啊,求祢聽我的禱告,留心聽我的呼求!我流淚,求祢不要靜默無聲!因為我在祢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像我列祖一般。13求祢寬容我,使我在去而不返之先可以力量復原。(詩39:12-13)
這是傳道書的信息,如果有印象,在去年(2021年)疫情當中,有大約60位左右的弟兄姊妹參與在台灣信義會所主辦的信徒靈修會,每一年台灣信義會在八月份都會進行信徒靈修會,去年和今年都是邀請到劉幸枝牧師在我們當中分享,去年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傳道書,他訂主題是《美麗人生》。傳道書怎麼會是美麗的人生呢?其實在第一講就跟大家分享了傳1:1-3日光之下的勞碌、傳1:4-7日光之下的重複,虛空的虛空,凡事都虛空,在傳1:2傳道者就如此說,用一個最高的等級來傳講一切好像都是虛空的。一代過去,一代又來;日頭出來,日頭落下;風一下吹到南邊,一下吹到北邊,轉來轉去,又吹回原來的地方;江河往海裡流,海卻不滿,萬事令人厭煩,這樣豈是美麗的人生呢?傳1:8-11日光之下的意義,劉牧師在那次跟大家分享:「人生如一團難解的迷霧,一生勞碌有何益處?繞一圈又回到原點,不得滿足的困境,好像沒有任何的事物能真正的滿足我們的生命,這世界看來看去好像了無新事,所以沒有一件事是人可以說是新的,因為以前的世代可能已經有了,只是不同的形式罷了,不被記念而被遺忘。」去年劉牧師跟大家分享了一些圖畫,就是虛空畫,可能滿桌的山珍海味,但就一顆削了一半的檸檬放在那裡,或是一些精緻的書籍旁放了一顆骷髏頭,或一個懷錶、時鐘,類似這樣的畫、靜物的寫生,描述了美好時光,卻留不住,好像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山珍海味再怎麼吃好像都無法滿足我們所有的胃口,最後都落到茅廁裡,這世界上真的有穩賺不賠的事業、生意可以做嗎?到底什麼是可以永遠長存的?中國詩人蘇軾也感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虛空畫讓人看了好像是美麗的人生,但又好像沒有完美,就留了一顆削了一半的檸檬在那,就好像疫情來到,如果神在我們人生中擺了一顆酸檸檬,讓我們在這場山珍海味的宴席中,彷彿又受到了點刺激。
人間大小事:傳1:8-11。8萬事令人厭煩(或作:萬物滿有困乏),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9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10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那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11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還記得該隱時代的人,就有彈琴吹蕭之人的祖師、打造銅鐵利器的祖師,所以這些已過的世代,彷彿大家也忘了,彼得說:「末後的日子,人會譏誚說好像天地仍像當初神造的那樣,其實已經經過一個大洪水的毀滅,人都忘記。」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萬事令人厭煩,人不能說盡,或作滿有困乏。人間大大小小的事,現在已有的,以後好像會再重覆,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沒有新事,不斷地反覆,到底有何意義?所以人不斷有這個大哉問就是「人生的意義到底為何?」人間大大小小的事,到底對我們的生命有什麼終級的意義嗎?
去年劉牧師也引用了叔本華的名言,叔本華是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的德國的哲學家,通常他被視為是悲觀主義者,他有一句名言:「生命是一團慾望,慾望不能滿足,就痛苦;慾望滿足了, 就覺得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想想這句話是不是也是我們人生的寫照?我們在慾望不得滿足時就滿有痛苦,不斷想要追逐不同的人事物來滿足我們的生命,但真正得到時,卻又覺得不過如此,人生真是無聊,到底什麼才能夠使人生真正有意義呢?於是傳道者就開始用他的智慧來探究。
智慧的探究:傳1:12-14。12我傳道者在耶路撒冷作過以色列的王。13我專心用智慧尋求、查究天下所做的一切事,乃知神叫世人所經練的是極重的勞苦。14我見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傳道者用智慧來探究人生各樣的事,這裡說「專心用智慧尋求、查究天下所做的一切事…」,結果發現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好像風一樣抓不住,是虛空的一團迷霧,可能瞬間就消散。他發現一件事就是「神叫世人所經練的是極重的勞苦」,當然在傳道書中也提到有神的恩賜,得以享福。
傳2:3我心裡察究,如何用酒使我肉體舒暢,我心卻仍以智慧引導我;又如何持住愚昧,等我看明世人,在天下一生當行何事為美。接下來他就說他喜好動大工程,造園囿,買僕婢牛羊,積蓄金銀財寶,得唱歌的男女,許多妃嬪,我心所樂的,沒有禁止不享受,他真是享盡了人世間一切的榮華富貴、一切的享樂,結果最後他說…誰知都是虛空,沒有一樣好像是可以使他肉體舒暢的, 都只是短暫;沒有一樣能夠使他有長久、永恆的滿足。其實這樣的智慧已偏離了神永恆的法則,當然所尋找的就是這些令人虛空、勞碌、捕風的事。
傳12:13-14 13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14因為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
在傳12:8傳道者再次說到「虛空的虛空」,彷彿傳1:1-12:8就是這個傳道者所說的話,也有可能v9-14就是後來的世代的編輯者把這加進去,當然也有可能是原先的傳道者下了一個總結「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原文裡沒有「本分」二字,人所當盡的就是敬畏神、謹守祂的誡命。v14是給人其中一個原因說,因為所有的事,沒有一件是躲得過神,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聽來是好像很嚴肅、嚴厲,就是要審問我們,但善的,神也會問我們,為的是要獎賞,所以到底我們是選擇走善道,還是選擇為惡,至終被神審判?這是傳道者給我們的提醒。
大部分的人是說傳道書是所羅門所寫的,所羅門是在耶路撒冷做以色列的王,那所羅門的一生,其實違背了申命記中,神吩咐王不可以做的三件事:一、不可以重新的回到埃及去買馬,好像擴增他軍事的力量。二、不可以多積金銀,所羅門時代的銀子在街上彷彿是石頭一樣。三、不可以 多娶妻妾立妃嬪,結果所羅門是歷來最多妃嬪的,他有三百個妃、七百個嬪,總共有一千人,難怪他說:不要和爭吵的婦人在寬闊的房屋居住,寧可住在閣樓上面。甚至在聖經中提到所羅門在晚年時,還因為他娶的這些妃嬪,就轉離了神,去拜那些從各國來的公主們所拜的偶像,還為她們在山上造許多不同地方公主們所拜的偶像神龕、廟宇,就在山丘建立這些丘壇,他被妃嬪迷惑了心,離棄了兩次向他顯現的神。其實有人說傳道書是所羅門後來悔改後,非常晚年時所寫下來的,他在箴言中也提過,箴9:10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真正的智慧是從神而來,他的父親其實就是他最好的榜樣,所羅門之所以可以一生年日在平安當中,沒有爭戰,其實是神記念他與大衛所立的約,要不然行罰早就該降下來了,但神說,因為大衛的緣故我要等到所羅門過世後,在他兒子那輩國家才會分裂。
詩39:5-6,11都分別寫到「虛幻」。5祢使我的年日窄如手掌;我一生的年數,在祢面前如同無有。各人最穩妥的時候,真是全然虛幻。(細拉)6 世人行動實係幻影。他們忙亂,真是枉然;積蓄財寶,不知將來有誰收取。11祢因人的罪惡懲罰他的時候,叫他的笑容消滅,如衣被蟲所咬。世人真是虛幻!(細拉)然而,感謝神,大衛十分親近神,他跟神有個很好的關係、一個正確的關係,所以他知道這一切的虛幻不是他所能夠掌握的,然而他心中仍有盼望,因為有位與他立約的神。
詩篇39:12-13 12耶和華啊,求祢聽我的禱告,留心聽我的呼求!我流淚,求祢不要靜默無聲!因為我在祢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像我列祖一般。13求祢寬容我,使我在去而不返之先可以力量復原。(得享安樂、得以喜樂)可以再次享受生命,那個力量復原過來,因為我們的生命不是只有短暫的今生而已,我們的生命應當在這位創造天地萬物的神裡面存到永永遠遠,所以大衛的金詩也說到:「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詩16:11)大衛知道他在地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跟他的列祖並沒有什麼不同,但他求神寬容,求神讓他在去而不返,在離開這個世界。像我們上週看到老金牧師最後的影片,他登基的背影,他去到神永恆的國度那。然而我們在去而不返之先能夠力量復原,能夠重新的、不斷地在神裡面,像保羅所說:「一天新似一天,即使外在的肉體是漸漸朽壞,但跟神的關係卻是越來越親密。」所以我們需要屬天的真智慧,而非撒旦鬼魔想要偷竊、毀壞我們生命的智慧,引誘我們想要用其他的人事物來代替神,想要使我們的肉體舒暢、心靈舒暢,都無法有真正永恆的滿足,於是雅各勸勉我們:「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於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主就必賜給他。」(雅1:5)所以真智慧是從神而來,神才是一切智慧的源頭,人生看似幻影,然而在主耶穌基督裡,一切神所應許的都要成為阿們、成為真實的。
最近收到一則代禱消息:「國民法官」制要來了!2023/01/01將正式施行,將有3.5萬民眾收到第一梯次的備選通知書。我們當中有沒有人收到?有沒有人被選為國民法官?當然有一些選擇的要求、條件,他還是不能拒絕,你除非有些相對應的情況可以拒絕成為國民法官。但是台灣準備好了嗎?
同樣的一張口可以叫人全家得救,也可以叫人全家敗壞,傳1:8「萬事令人厭煩,人都訴說不盡。…」天使告訴哥尼流說:「你要去找稱呼西門的彼得,因為他有話告訴你,可以叫你和你的全家得救。」;保羅提醒提多:「有一些人的口總要把他們堵住,他們因為貪不義之財,將不該教導的人的教導人(假教師),結果就敗壞了人的全家。」;有位俄國的作家屠格涅夫,他有天在街上散步忽然遇見一個衣衫藍縷的窮人向他乞討,他請求跟屠格涅夫給他一些東西吃,但是他摸遍全身所有的口袋,然後對這窮人說:「兄弟啊!實在對不起,我們沒有帶什麼吃的東西可以與你分享,請你見諒。」誰知聽完這句話那個窮人緊緊地握住屠格涅夫的手,眼眶泛紅,連連道謝,嚇得屠格涅夫既慚愧又驚奇的問說:「你謝我做什麼?我又沒有什麼東西給你。」窮人說:「我發現活在世界上已經沒有意義了,我沒有親人也沒有任何陌生人會關心我,原本想說找點東西吃了之後就去自殺,沒有想到世界上還有溫暖,你居然稱我為兄弟,是你給了我活下去的勇氣、救了我的命。」同樣一張口可以叫人全家得救,也可能叫人全家敗壞,我們所訴說的萬事訴說不盡,到底是令人厭煩或令神厭煩,還是能夠使人全家得救?國民法官制度的設立原本就是為了要彌補職業法官和一般民眾之間認知的落差,所以讓職業的法官不至於因為判決不符合社會期待,就被民眾批評為恐龍法官,所以就有這個國民法官的制度。在這規定中審判、檢查、辯論的三方都要用普通人能夠理解的方式來進行論述和審判,但是在試行模擬的法庭當中,就已發生過這樣的事,就是檢查這一方和辯論的雙方都想要說服國民法官,也有法官就在現場開始教導那些聽不懂的國民法官,可是他們在教導的過程中,又好像要改變他們的想法、看法,所以試行時就已有這些爭議發生。針對虛空的人生,今天就跟大家分享這一段說,我們求神來潔淨我們的口,正像祂用壇上的火炭潔淨了以賽亞的口,以賽亞說:「…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賽6:5)
其實教會就有這種類似國民法官的設立,這是耶穌親自告訴我們的。太18:11-14耶穌講了一個比喻:「11人子來,要拯救失喪的人。12一個人若有一百隻羊,一隻走迷了路,你們的意思如何?他豈不撇下這九十九隻,往山裡去找那隻迷路的羊嗎?13若是找著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他為這一隻羊歡喜,比為那沒有迷路的九十九隻歡喜還大呢!14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這小子裏失喪一個。」所以今天一百隻羊,思恩堂有一百個弟兄姊妹,九十九隻都不斷地在傳說上帝的真理,但是有一隻羊迷路了,他時常去講八卦,所以這隻羊叫做迷路的羊,為什麼如此說呢?因為在太18:15-17 15「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 16他若不聽,你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句句都可定準。 17若是不聽他們,就告訴教會;若是不聽教會,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弟兄姊妹,當我們不讀經、不禱告、不奉獻、不服事,當我們不斷的隨從今世的風俗、談論八卦,其實就像v15所說的:「你的弟兄得罪你...」,當我們不讀經、不禱告,你知道你是得罪了身旁的弟兄嗎?耶穌告訴我們這個勸誡的過程,首先是只有他跟你在一處時,指出他的錯來,你先去跟他講,不是這個弟兄得罪你,就當眾指責他,而是私下跟他說,指出他的錯。但我們卻常發現被得罪的人,通常是找其他的人去講,可能跟家裡的人訴苦,可能跟另一個毫不相干的人訴苦,但就是不會去找得罪他的人當面澄清,於是事情就一發不可收拾,也無辦法真正解決問題。耶穌告訴我們如果這個弟兄聽你的,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如果不聽,你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去。這一兩個人、兩三個人是要做什麼?憑這兩三個人的口要做見證,句句都要定準,所說的每一句話照聖經的真理來定準,到底他做了什麼得罪你的事?一件件說清楚,這件在聖經裡是不是這樣所講的?所以我們不只是兩三個人一起RPG禱告,RPG不是聊八卦、不是向別人訴苦,是要來到神的面前,求神用壇上的火炭煉淨我們的口舌,使我們的口發出清潔禱告的言語,可以達到神的面前,不是讓我們的怨氣達到神的面前、不是讓別人得罪我們的那個苦毒達到上帝的面前,而是讓耶穌的寶血來洗淨我們的口舌,憑這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句句都是定準的,不是受傷情緒所發出的苦毒,已經偏離了真相,叫聽的人也受到汙穢,我們不但得罪了我們的弟兄,還得罪了神,主耶穌說,若是不聽他們,如果這兩三的人來,而且是句句都照著神的真理說了,還是不聽,那才去告訴全教會這個人要小心,告訴全教會了那他還不聽,那就看他像沒有得救的人一樣,但不是放棄他,而是不斷地勸說,一次、兩次、三次的勸說就是為了要說服他能夠回到神的真理中,這樣他的生命才不會像外邦人和稅吏的結局一樣,是枉然、虛空、捕風,只不過在地上存留了八十年、一百年,最終卻在永恆中無份。18「我實在告訴祢們,凡祢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祢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這才是真正RPG會帶出來的權柄和能力,因為那兩三個人都是句句定準,按著神的真理在聖靈裡不斷地禱告,不斷為這地悔改堵住破口,才能夠得到屬天的權柄,讓我們在地上所綑綁的,在天上也要綑綁,讓這兩三的人彷彿是國民法官的人,句句所定準的也能夠在天上的法庭拍板定案,所以就帶下屬天榮耀的權柄來。主耶穌說:19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甚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20因為無論在哪裏,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因此,我們的禱告一定要有主與我們同在,不是因為這兩三個人有什麼知識、學問、聰明、智慧,可以解決教會裡大小紛爭,保羅說你們中間沒有智慧人嗎?為什麼把弟兄跟弟兄彼此告狀就已經是錯了,還告到外邦人那裡去?21彼得進前來,對耶穌說:「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22耶穌說:「…乃是到七十個七次。」也就是這個弟兄饒恕一次、兩次、三次…,彼得本來想說到七次可以了吧?第八次我就要咬牙切齒了,不料耶穌說:「你慢慢等吧!等你饒恕他到完全的地步,已經想不起來他到底怎麼得罪你了,饒恕了四百九十四次之後你再去找一兩個人。」何等不容易,但這叫做「與主同質整合」,在現在的科技業有個熱門的議題叫做「同質整合」跟「異質整合」,晶片到底能不能再小,還是有什麼不同的套件可以異質但可以整合再一起?我們與主耶穌是同質還是異質?可以整合嗎?主耶穌說:「你要饒恕到七十個七次。」
12/1早上的晨間祭壇,全國禱告網絡推動國家轉化走過了十四個年頭,從2015年開始有晨間祭壇,後來這個時間調整到週二至週六早上六點到七點,叫做「六七晨禱」,六點到七點時會在ZOOM上進行,現在全國有超過五百多位的祭司,早晨會在ZOOM上,有一些可能在教會進行,他們就是用同一個帳號,但可能有些弟兄姊妹在他們的教會裡同步進行。七點之後也會把這個連結傳在YouTube上,如果弟兄姊妹想要加入晨禱祭壇的群組也可以來跟我說,我幫你邀請進到群組,那你每天就會收到連結,如果要在六點到七點進行,那就是用ZOOM進到連結。如果你想要在一天當中其他的時間與主儆醒片時來為國家守望禱告堵住破口、學習如何真實的轉化,進到我們的家庭、職場、國家,那你可以用其他的時間點YouTube的連結進去觀看。
那天是為著社會濫用言論自由,充斥了不負責任的言語惡俗,做悔改,後面有做宣告,所以我就將這兩個禱告文,邀請弟兄姊妹讓我們一起用這個禱告來潔淨我們的心、口舌,好讓我們可以被主使用。
前面這一段是悔改的禱告,這是臺東的鄭秀文牧師禱告的內容:主耶穌祢是我們全人的主,整個國家的主,祢用祢的命救贖了我們,我們應當屬於祢。但我們承認,我們沒有把心,更沒有把口舌交給祢,因為在我們裡面還是充滿了驕傲,常常高舉自己的判斷,而不是祢的真理。最愛聽奸詐之言跟邪惡之語,超過愛祢的真理。我們承認我們非常愛聽名嘴和政論的節目,因為我們喜歡找合自己心意的意見,而不是合神心意的話語。我們的心吸引黑暗,國家成為四處都是假消息,還有不負責任的話語。主啊,我們其實四處點燃了惡毒的火,害我們的百姓被假消息所操縱,也被利用來塑造國內外的輿論風向,我們卻不自知。我們的心實在是滿了汙穢。
求主赦免我們,沒有講出造就人的話,也沒有辦法為我們的口舌承擔責任跟使命,常常叫聖靈祢擔憂,是神所厭惡的。我們輕易吐出對公眾人物還有別人的假見證,在弟兄當中,我們布散了紛爭,汙穢了自己,也汙穢了國家。求主赦免我們,高舉個人的自由,不願意被祢的真理跟聖靈來限制,我們心想要愛說什麼就說什麼,但其實這不是自由,是甘願受到罪惡的轄制,使得國家陷在禍患當中,求祢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和我們國家的污穢,救我們脫離濫用言論自由,也習慣說出不負責任言語的罪,使我們重新照著祢的真理來學習,來履行責任倫理。如此悔改禱告,奉靠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所以我們要常常做認罪悔改的禱告,因為我們每天在言語、心思意念、行動、作為、態度上多為違背神的旨意。
後面這段是宣告跟代求的禱告,這裡講到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我們一樣,這段是彰化楊友欽長老的禱告內容:我們的主,祢是全能信實恩典的主。起初創造天地,是用主神的話而造的,主神說有就有,命立就立,祢的話安定在天,直到永遠。主神,我們的嘴唇是不潔的,我們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當中。今天我們眾祭司,來到施恩寶座前宣告,要用主耶穌的寶血,潔淨我們邪僻的口和乖謬的嘴,我們口中言語要以聖經真理來遵行責任倫理,好對我們所說的話負責。奉主的名來宣告,我們眾祭司,不論是在家族裡,在職場,在教會,口中所出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溫柔地回答眾人。汙穢的言語,淫詞妄語,戲笑的話一句都不可出口,並且要隨時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
我們求主神聖靈來幫助我們,當我們碰到衝突,壓制或逼迫的時候,使我們能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止住怒氣,不落入憤怒的試探當中,也不要心懷不平,以致作惡,而發出批評論斷。身為君尊的祭司,我們要舉起聖潔的手,為他們祝福禱告,並且以恩慈來對待逼迫我們的人,正如父神恩待我們,也要以耶穌基督的心憐憫饒恕逼迫我們的人,正如父神在基督裡饒恕我們。奉主的名宣告,眾祭司每天要用聖經的真理和祭壇的大能去履行、善盡言論的責任倫理,除掉在家族裡,職場,教會中一切的苦毒惱恨憤怒嚷鬧毀謗紛爭,保守己心勝過一切,口中釋放神話語的能力,帶下神同在的氛圍。奉主耶穌基督聖名禱告,阿們!我們耶穌的寶血洗淨遮蓋、除去我們的罪,才能夠吸引神的同在,在你們RPG禱告小組中有經歷到神的同在嗎?還是因著我們話語的作物,把神從我們當中趕走?我們求主、聖靈來幫助我們,用耶穌的寶血潔淨我們的口舌,使我們的口舌可以成為禱告的器皿。
在新約中保羅也曾提到虛空。在羅8:20-21 20因為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21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享:原文作入)神兒女自由的榮耀。所以為什麼會虛空?因為有敗壞轄制人,因為有罪惡進入了人的世界,所以使人生充滿了虛空,然而所有的受造之物都切望等候神的眾子顯現出來,好讓他們可以一同享受神兒女自由的榮耀。所以保羅說:「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林前9:27) 「I beat my body and make it my slave…」(NIV),我好像是鞭打我的身體,讓他成為我的僕人一樣,保羅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所以他可以靠著聖靈攻克己身,他可以不用活在虛空之下,他反倒可以跟人分享喜樂的人生。
介紹這本《30天禱告手冊-基督裏的喜樂人生》給大家,如何脫離虛空的人生?就是一定要有耶穌在我們的心裡,而且是耶穌在我們的心裡作主、作王掌權,祂在凡事上居首位。我們思想所羅門擁有了世人所羨慕的榮華富貴,然而他卻不斷的宣告這一切都是虛空的虛空。然而,這被關在監獄的,不但不是王,而且還是位階下囚,是個囚犯,保羅被關在監獄裡他接受腓立比教會的供應,他以前是織帳篷維生,靠福音養生,但他現在被關在監獄裡面,但神透過腓立比教會打發以巴弗提來供應他,他沒有金銀財寶、積蓄,他更沒有妃嬪,保羅是單身,但他卻寫了腓立比這卷書,不斷地告訴腓立比信徒要「常常喜樂」,保羅活出了一個喜樂的人生,而非虛空的人生。他在腓立比三章講到,他看萬事如同糞土,為要得著基督,從前他誇口他的血統純正,他誇口他是加瑪列門下的高徒,但當他遇見了耶穌,這位呼喚他的名說:「掃羅、掃羅你為什麼逼迫我?」的這位主,掃羅說:「主啊!你是誰?」主就回答他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你去抓基督徒你就是在逼迫我。當保羅悔改了他的人生,他放下了一生他所誇口的,他宣告耶穌是他全所有,他寧願放棄一切看作是糞土,毫無價值的,他都要得著耶穌基督。腓立比書當中說:「我或著是繼續活著能夠見你們的面、堅固你們的信心也很好,但如果我離世,好像更好,我可以永遠與主同在,那是好得無比。」但當他看明說,我還有任務,神還留下我,要堅固腓立比的信徒,他就相信他可以得釋放,他仍要活在他們當中,保羅說:「或有餘或缺乏,我都得了祕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所以楊寧亞牧師在這本禱告手冊中有很多的分享,鼓勵大家可以看、可以寫十架的筆記,就是聆聽主的聲音,像保羅聆聽主的聲音,而且他相信、順服,靠著這位主,致死了他的老我,把他的老我與基督同釘在十字架上,他擁有耶穌基督的心腸,遵行天父上帝的旨意,也願我們的心不再活在虛空埋怨之中,乃是活在喜樂、盼望之中,因有主耶穌住在我們的心中。回應詩歌:轉向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