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撒母耳記上 13 : 1-22

掃羅登基年四十歲;作以色列王二年的時候,

撒母耳記上13章1-22節

撒母耳記上13章1-22節: 講義(徐興緯弟兄)

掃羅的不順服

13:1 掃羅登基年四十歲.作以色列王二年的時候、

13:2 就從以色列中揀選了三千人.二千跟隨掃羅在密抹、和伯特利山.一千跟隨約拿單在便雅憫的基比亞、其餘的人掃羅都打發各回各家去了。

13:3 約拿單攻擊迦巴、非利士人的防營、非利士人聽見了.掃羅就在遍地吹角、意思說、要使希伯來人聽見。

13:4 以色列眾人聽見掃羅攻擊非利士人的防營.又聽見以色列人為非利士人所憎惡、就跟隨掃羅聚集在吉甲。

13:5 非利士人聚集要與以色列人爭戰、有車三萬輛、馬兵六千、步兵像海邊的沙那、就上來在伯亞文東邊的密抹安營。

13:6 以色列百姓見自己危急窘迫、就藏在山洞、叢林、石穴、隱密處、和坑中。

13:7 有些希伯來人過了約但河、逃到迦得和基列地.掃羅還是在吉甲、百姓都戰戰兢兢的跟隨他。

13:8 掃羅照著撒母耳所定的日期、等了七日.撒母耳還沒有來到吉甲、百姓也離開掃羅散去了。

13:9 掃羅說、把燔祭和平安祭帶到我這裡來.掃羅就獻上燔祭。

13:10 剛獻完燔祭、撒母耳就到了.掃羅出去迎接他要問他好。

13:11 撒母耳說、你作的是甚麼事呢.掃羅說、因為我見百姓離開我散去、你也不照所定的日期來到、而且非利士人聚集在密抹.

13:12 所以我心裡說、恐怕我沒有禱告耶和華、非利士人下到吉甲攻擊我、我就勉強獻上燔祭。

13:13 撒母耳對掃羅說、你作了糊塗事了、沒有遵守耶和華你 神所吩咐你的命令、若遵守、耶和華必在以色列中堅立你的王位、直到永遠。

13:14 現在你的王位必不長久.耶和華已經尋著一個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為你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你的。

13:15 撒母耳就起來、從吉甲上到便雅憫的基比亞。掃羅數點跟隨他的、約有六百人。

13:16 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並跟隨他們的人、都住在便雅憫的迦巴.但非利士人安營在密抹。

13:17 有掠兵從非利士營中出來、分為三隊、一隊往俄弗拉向書亞地去.

13:18 一隊往伯和崙去.一隊往洗波音谷對面的地境向曠野去。

13:19 那時以色列全地沒有一個鐵匠、因為非利士人說、恐怕希伯來人製造刀槍。

13:20 以色列人要磨鋤、犁、斧、鏟、就下到非利士人那裡去磨。

13:21 但有銼可以銼鏟、犁、三齒叉、斧子、並趕牛錐。

13:22 所以到了爭戰的日子、跟隨掃羅和約拿單的人、沒有一個手裡有刀有槍的.惟獨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有。


一. 非利士人的威脅(13:1-7)

1. 掃羅建立以色列的第一支軍隊 (13:1-2)


13:1 掃羅登基年四十歲.作以色列王二年的時候、

13:2 就從以色列中揀選了三千人.二千跟隨掃羅在密抹、和伯特利山.一千跟隨約拿單在便雅憫的基比亞、其餘的人掃羅都打發各回各家去了。


1) 掃羅【就從以色列中揀選了三千名】:這是以色列的第一支正規軍。 以前,以色列只有民兵。當民族收到威脅時,才聚集起來。 現在,以色列終於第一次有自己的軍隊。

2) 【一千跟隨約拿單】:這是首次提及掃羅的兒子約拿單。 他將成為撒母耳前書中傑出和出色的一部分。

a) 聖經學者克拉克(Clarke)說,“這是這個勇敢而出色的人第一次被提到的地方,一個聖經中具有最和善可親的性格的人物之一”。


2. 約拿單發起與非利士人的爭戰 (13:3-4)

13:3 約拿單攻擊迦巴、非利士人的防營、非利士人聽見了.掃羅就在遍地吹角、意思說、要使希伯來人聽見。

13:4 以色列眾人聽見掃羅攻擊非利士人的防營.又聽見以色列人為非利士人所憎惡、就跟隨掃羅聚集在吉甲。

1) 【約拿單攻擊迦巴,非利士人的防營】:約拿單是一位傑出的軍事領導人。 他反覆證明了領導成功攻擊的能力。 然而,這次襲擊卻是喚醒了非利士人。 以色列過去一直享受被征服者的“和平”,就是只要你做一個順民,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經過這次襲擊,約拿單宣稱:“我們不會再向非利士人投降”。

a) 很明顯的,【以色列人為非利士人所憎惡】。 只要以色列人留在他們軟弱,失敗的狀態,非利士人就認為他們自己是強者。 一旦以色列人在面對耶和華的敵人時表現出他們的勇氣,非利士人就認為以色列人是可【憎惡】的。

b) 在我們的生活中,從屬靈的角度來看,這個原則也是真實的。 我們不是與非利士軍隊爭戰。“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弗6:12)。 但是我們的屬靈敵人與非利士人的態度相同。 只要我們軟弱,並向他們屈服,他們根本不將我們放在眼中。 他們甚至還可能對我們稍微仁慈一點。 但是,一旦我們對主耶穌的敵人表現出一些勇氣,我們屬靈的敵人就會認為我們是可【憎惡】的。 如果與魔鬼的和平相處對你更重要,而不是在主裡的得勝,那麼你通常會被撒但擊敗,成為他的順民。


2) 在【迦巴】:考古學家在迦巴(Geba或Gibeah)發現了這座非利士人的堡壘。 考古證據表明,它曾被摧毀,但後來被掃羅重建,並成為他的宮殿和要塞。


3) 【以色列眾人聽見掃羅攻擊非利士人的防營】:掃羅顯然將約拿單對【非利士的防營】的大膽襲擊當作自己的功勞。 這顯出了掃羅的心和性格中的一個不好的跡象。 他自己的不安全感將不允許他的任何同伴(甚至是他自己的兒子)得到功勞。 他渴望得到稱讚好像口渴的人渴望喝水一樣。


3. 非利士人預備他們的軍隊 (13:5-7)

13:5 非利士人聚集要與以色列人爭戰、有車三萬輛、馬兵六千、步兵像海邊的沙那樣多、就上來在伯亞文東邊的密抹安營。

13:6 以色列百姓見自己危急窘迫、就藏在山洞、叢林、石穴、隱密處、和坑中。

13:7 有些希伯來人過了約但河、逃到迦得和基列地.掃羅還是在吉甲、百姓都戰戰兢兢的跟隨他。

1) 【車三萬輛、馬兵六千、步兵像海邊的沙那樣多】:被以色列人激怒的非利士人聚集了一支巨大的軍隊來粉碎以色列。

a) 【三萬戰車】是一個巨大的數字,但有些人懷疑這個數字的準確性。這個數字似乎令人難以置信。希伯來文的版本中的數字比較合理,應該是三千。


2) 【以色列百姓見自己危急窘迫】:約拿單夠大膽,可以對非利士人發動最初的攻擊,但以色列人不像他這麼大膽,不敢對抗敵人。 他們非常恐懼(【以色列百姓見自己危急窘迫】),躲藏在任何可以藏起來的地方(【在山洞,叢林,石穴,隱秘處,和坑中】)。或者他們逃到約旦河的對岸(【到迦德和基列地的土地上】)。此時,以色列人陷入低潮。

a) 他們中間許多人可能曾經想過,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一個王。一個可以解決我們問題的王。現在,他們有了王,問題仍然存在,無法解決。 我們經常認為某一些東西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卻發現它們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因此,神打算教導他們一個功課,就是所有在人裡面屬肉體的信心都是無效的。 而且,現在他們所需要的幫助和恩惠並不比以前沒有王時少。

3) 【掃羅還是在吉甲】:掃羅被確認為王是在吉甲(撒上11:15)。 幾個月後,他仍然在那裡(撒上13:1)。 掃羅可能想繼續活在輝煌的那一天,就是當撒母耳在眾人面前確認他為以色列王的時候。 現在,他是以色列的王,以色列人期望他會作更多偉大的事情。

4) 【百姓都戰戰兢兢的跟隨他】:他們仍然以掃羅為王,但他們真的很害怕。 讓戰戰兢兢的人來追隨比根本沒有追隨者要好,但如果以色列人能在此時此刻真正信靠耶和華,那就更好了。


二. 掃羅不合法的獻祭(13:8-14)

1. 掃羅獻燔祭 (13:8-9)

13:8 掃羅照著撒母耳所定的日期、等了七日.撒母耳還沒有來到吉甲、百姓也離開掃羅散去了。

13:9 掃羅說、把燔祭和平安祭帶到我這裡來.掃羅就獻上燔祭。

1) 【等了七日】:掃羅在吉甲已經好幾個月了。 在當前危機的壓力中,每天似乎都變得更加重要。 他知道非利士人正在聚集一支龐大的軍隊來對抗他,一旦他們組織起來,他們將很難被擊敗。 掃羅可能覺得快速的回應可以為他們提供贏得戰爭的最佳機會。

2) 【掃羅照著撒母耳所定的日期】:撒母耳吩咐掃羅在吉甲等他。 他來了,就會主持獻祭,而以色列將在屬靈上準備好戰爭。

3) 但是七日過去了,【撒母耳還沒有來到吉甲,百姓也離開掃羅散去了】:這使掃羅感到更加焦慮。 首先,等待撒母耳的壓力很大,因為他覺得他在與時間賽跑。 其次,百姓都離他而去,認為這場戰爭不會進行,而且作戰計劃也還沒有製定。

a) 我們可能會想像,在開始時,掃羅對軍人說了一番鼓舞人心的談話,解釋了他的想法,“各位,我們將與非利士人戰鬥。 他們比我們擁有更多的人,更多的戰車,更多的馬匹,更多的劍和長矛。 因此,我們必須信靠耶和華,並在他們組織好之前快速進攻他們。 撒母耳很快就會來,帶領我們在耶和華面前獻祭。 然後,我們就出去痛擊非利士人”。 但事情並不是如此發生的。 一天又一天過去了,撒母耳還是沒有來。 以色列人對掃羅為以色列人的領袖,失去了信心,並開始離開了。 掃羅覺得他落在一大堆麻煩中。


4) 【掃羅就獻上燔祭】:掃羅顯然犯了罪。 首先,掃羅明顯沒有聽從撒母耳。 其次,掃羅是王,不是祭司,只有祭司才能獻祭。 掃羅不可以做只有祭司才可以做的事情。

a) 歷史證明,政教合一是多麼的危險,神不允許以色列的王為祭司,或作祭司的為王。 在歷代志後第26章中,烏西亞王試圖做祭司的工作(代下26:4-5, 16-21),神就使他長大痲瘋,直到死日。

b) 由於恐懼,恐慌,不知道該怎麼做,掃羅做了一些明顯有罪的事情。 有一位聖經學者曾說,“不順服之中可以存在忠誠嗎? 哦,人啊! 什麼事情是對獻祭給神有幫助的,卻是對抗神的”?


2. 撒母耳到達了,而掃羅試圖向他解釋(13:10-12)

13:10 剛獻完燔祭、撒母耳就到了.掃羅出去迎接他要問他好。

13:11 撒母耳說、你作的是甚麼事呢.掃羅說、因為我見百姓離開我散去、你也不照所定的日期來到、而且非利士人聚集在密抹.

13:12 所以我心裡說、恐怕我沒有禱告耶和華、非利士人下到吉甲攻擊我、我就勉強獻上燔祭。

1) 【剛獻完燔祭】:掃羅決定自己獻燔祭之後,撒母耳就到達了。 如果他信靠神,再多等一下,那情況就會大不相同。 等待時的最後時刻通常是最艱難的,這巨大的試探常引誘我們將事情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再等候神了。

2) 【掃羅出去迎接他要問他好】:現在,掃羅真的超越了他的界限。 從希伯來語的字面上來看,掃羅想祝福撒母耳,就如一個祭司祝福百姓一樣。 現在,掃羅真的以為自己是一名祭司,先是獻祭,後是給予祝福。

a) 想要祝福撒母耳,掃羅也可能正在試圖向撒母耳展示他是多麼屬靈。 他就像一個孩子,被發現他的手陷在餅乾罐子裡,然後對母親說:“讓我們祈禱”。

3) 【撒母耳說,你做了是什麼事呢】: 撒母耳知道掃羅做錯了什麼事。 他可能會聞到空中祭物的味道。 但撒母耳不想聽任何理由或藉口,因為在這件事上絕對沒有正當的理由或藉口。 撒母耳只想聽到的是認罪和悔改。

4) 【掃羅說】:掃羅的回應是一個典型的找藉口和不信靠神的例子。掃羅因著一個又一個的藉口使他的罪更糟糕。

a) 【我見百姓離開我散去】:“因此,我必須做些事情來打動人民並贏得他們的支持”。 但是,如果掃羅順服和信靠神,神將會使他勝過非利士人,無論有沒有百姓。 也許有許多以色列人欽佩掃羅獻祭。 “哦,這就是一個有行動的人! 他完成了該做的事情。 我從來不明白為什麼祭司如此特別”。 掃羅可能在投票的時候得到很多的票,但如果神不與他同在,一切都會崩潰。 他應該更關心取悅神而不是人。

b) 【你也不照所定的日期來到】:“撒母耳,你看,這確實是你的錯。 如果你早一點來,我就不會這樣做”。 但是,如果掃羅順服和信靠神,神會處理撒母耳和時機的問題。 即使撒母耳完全犯錯,它也不能證明掃羅的無辜。 我們經常試圖將自己的罪歸咎於別人。

c) 【非利士人下到吉甲攻擊我,我就勉強獻上燔祭】:“我們真的需要神的幫助來對抗非利士人,我們現在就有這個需要,所以我必須這樣做”。 但是,如果掃羅順服和信靠神,耶和華會處理非利士人的問題。 掃羅本可以用多種方式向主祈禱。 他本可以用謙卑的心為整個民族向神呼求,但他做了一件他不可以做的事,就是獻祭。

d) 【我就勉強獻上燔祭】:“我必須這樣做。 這似乎是一件正確的事情。 我不能再等了”。 即使掃羅感到【勉強】,他也不應該被他的感覺所控制。 他不必犯罪,儘管他覺得自己不這樣做就犯了罪。

5) 掃羅所有解釋的態度清楚地表明,這並不是誤會。 他沒有對撒母耳說:“我做錯了什麼”? 他確切地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並可能事前就想到藉口。


3. 撒母耳宣告了神在掃羅家的審判 (13:13-14)

13:13 撒母耳對掃羅說、你作了糊塗事了、沒有遵守耶和華你 神所吩咐你的命令、若遵守、耶和華必在以色列中堅立你的王位、直到永遠。

13:14 現在你的王位必不長久.耶和華已經尋著一個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為你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你的。

1) 【你作了糊塗事】:這是比我們想像的要更強烈的話語。 撒母耳的意思並不是指掃羅是沒有智慧或愚蠢的。 當聖經提到一個人是愚笨或糊塗的,常常是指道德和屬靈缺乏的人。

2) 【沒有遵守耶和華你神所吩咐你的命令】:儘管有所有的藉口,所有的原因,所有對別人的責備,但底線仍然是底線。 撒母耳清楚地說,你【沒有遵守耶和華你神所吩咐你的命令】。 【神】命令他去做某些事情,他卻做了相反的事情。

3) 【若遵守,耶和華必在以色列中堅立你的王位】:成為王,最主要的是建立一個王朝,使他的兒子可以繼續坐在王位上。 神告訴掃羅,他的後代不會在他之後統治。 儘管他是王,但他將不會是在以色列建立君王制度的人。

4) 【現在你的王國必不長久】:從這些話來看,我們可能以為掃羅就會在那時,那地被彈劾。 但掃羅實際上會繼續統治20年。 他仍然會坐在寶座上,有王的身份,但事情不會再是一樣,因為他的國的終結是可以肯定的。

a) 這不是一個小罪。 有人說,“在最小的事情上不順服神足夠構成你的罪。沒有什麼罪是小的,因為你所冒犯的不是一個小神”。

b) 因為對這種罪的實際審判是在遙遠的將來,所以我們應該將撒母耳審判的宣告視為對罪人悔改的邀請。 很多時候,當神宣布祂的審判時,如果祂的百姓悔改了,他將會寬恕他們。 儘管神警告掃羅他將因犯了這種罪而失去了他的國,然而,若他悔改,他還是可能可以保住他的國。

5) 【耶和華已經尋著一個合祂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儘管神棄絕了掃羅,但祂並沒有棄絕以色列人。 因為神愛以色列,他會興起一個王,【一個合祂心意的人】。

a) 掃羅是一個合以色列人心意的人,但全都是關於形象,聲望,以及人看以為重要的東西。 但現在,神將賜給以色列人一個合祂心意的人,並將興起那個人,將他培養成為下一位王。

b) 因為掃羅犯了罪,所以王國從他那裡拿走的。在一個層面上,這是事實, 但這不僅是如此。 大衛也犯了罪,但神卻沒有從大衛和他的後裔那裡奪走王國。 這個問題比一件犯罪事件更大。 問題是這個人是否是合神心意的人。

6) 【一個合祂心意的人】:這是什麼意思? 我們可以藉著將那個不【合神心意的人】(掃羅),與那個【合神心意的人】(大衛)作一比較,就可以發現這一點。

a) 一個合神心意的人尊重神。 掃羅關心他自己的意念多於神的旨意。 大衛知道神的旨意是最重要的。 即使大衛沒有遵行神的旨意,他仍然知道神的旨意更為重要。 所有的罪惡都是忽視神,但大衛因自己的軟弱犯了更多的罪,而掃羅則更多地不將神放在眼中。(眼中無神,目中無人)

b) 一個合神心意的人將神當作坐在寶座上的王。 對於掃羅而言,掃羅認為他自己是王。 對於大衛而言,耶和華就是王。 大衛和掃羅在打戰前都知道獻祭很重要。 但大衛認為這很重要,因為它討神喜悅,並將榮耀歸於神。 掃羅認為這很重要,因為這可能可以幫助於贏得戰爭。 掃羅認為神會幫助他實現他的目標。 大衛認為神就是目標。

c) 一個合神心意的人有柔和,悔改的心。 當掃羅面對自己的罪時,他提出藉口。 當大衛面臨自己的惡時,他承認自己的罪過,並痛哭流涕地悔改(撒下12:13)。

d) 一個合神心意的人愛其他的人。 掃羅越來越對人刻薄,越來越為自己活,但大衛愛其他人。 當大衛落魄時,他仍然愛別人,並服侍那些更落魄的人(撒上22:1-2)。

7) 【耶和華已經尋著一個合他心意的人】:神正在尋找這種人,而神在一個人預料不到的地方找到了這個人。事實上,在那個時候,他根本不像是那個人。今天,神仍然在所有人中間尋找【合他心意的人】。我是否會是其中的一個人?

a) 如果我們犯了與大衛相同的一些罪,那麼我們就應該有像他一樣的心志,可以以與大衛同樣的專注和熱誠來愛和追求神。


三. 非利士人在戰略和科技上的優勢(13:15-22)

1. 非利士人開始襲擊 (13:15-18)

13:15 撒母耳就起來、從吉甲上到便雅憫的基比亞。掃羅數點跟隨他的、約有六百人。

13:16 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並跟隨他們的人、都住在便雅憫的迦巴.但非利士人安營在密抹。

13:17 有掠兵從非利士營中出來、分為三隊、一隊往俄弗拉向書亞地去.

13:18 一隊往伯和崙去.一隊往洗波音谷對面的地境向曠野去。

1) 【撒母耳就起來】:撒母耳可能知道宣布判決是悔改的邀請,並且也可能知道掃羅是不會悔改的。

2) 【約有六百人】:早些時候,掃羅在他的常規軍中大約有3,000人(撒上13:2)。 現在,人數減低到600,因為當掃羅等侯撒母耳時(撒上13:8),許多士兵離開了。 失去這麼多士兵可能是掃羅在撒母耳還沒有到來前就自作主張獻祭的原因,顯示出一顆不信靠和不順服神的心。

a) 根據撒上13:5的說法,非利士人已經有一支龐大的軍隊,很容易超越掃羅的3,000人。 掃羅看到他那已經不對稱的軍力進一步縮小到以前的五分之一(從3,000到600)。 神允許這事的發生來測試掃羅的信心,看看他是否相信神足夠偉大,可以將如此少的人從那麼多的人的手裡拯救出來。

3) 【有掠兵從非利士人營中出來】:非利士人可以憑藉他們的優勢隨意突襲。對掃羅和以色列人而言,他們是一支無所畏懼和可怕的軍隊。


2. 佔科技優勢的非利士人 (13:19-23)

13:19 那時以色列全地沒有一個鐵匠、因為非利士人說、恐怕希伯來人製造刀槍。

13:20 以色列人要磨鋤、犁、斧、鏟、就下到非利士人那裡去磨。

13:21 但有銼可以銼鏟、犁、三齒叉、斧子、並趕牛錐。

13:22 所以到了爭戰的日子、跟隨掃羅和約拿單的人、沒有一個手裡有刀有槍的.惟獨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有。

1) 【那時以色列全地沒有一個鐵匠】:非利士人具有卓越的軍事技術,他們想繼續維持這種優勢。 由於他們是以航海為業的,非利士人就與擁有先進科技的西方文化,尤其是希臘人,進行交易。 他們從那些遠方的國家進口武器和知識。

a) 數十年來,在許多不同地點工作的考古學家,發現了許多多樣性的在非利士人最強盛時期的鐵製文物,並導致了一般共識,即金屬被非利士人引入迦南;至少用於武器,農業工具, 和珠寶方面。

2) 【以色列人要磨鋤、犁、斧、鏟、就下到非利士人那裡去磨】:藉著仔細保護其軍事技術,非利士人將以色列人置於一個屈從的地位。

a) 我們可以想像,非利士人的鐵匠,即使他們向每個以色列人收取費用,但也不會將這些器具的刀鋒磨得很利。 首先,因為這些農場工具是以色列人擁有的唯一武器,所以不要它們太鋒利。 其次,如果這些工具太鋒利的話,以色列的鐵匠就會隔很久才會將斧頭帶回來光顧他們。

3) 【沒有一個是手裡有刀有槍的,唯獨掃羅和他的兒子約拿單有】:可用的鐵製武器很少,只有王室才能得到適當的裝備。 其他的以色列人用他們可以找到的器具去打仗。

a) 人數少得懸殊已經是夠糟糕的。 現在,我們看到神允許非利士人比以色列人擁有巨大的科技優勢。 以色列人可以打勝仗的唯一途徑就是在一切的事上信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