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撒母耳記上 10 : 1-16

撒母耳拿瓶膏油倒在掃羅的頭上,與他親嘴,說:「這不是耶和華膏你作他產業的君嗎?

撒母耳記上9章22-10章16節

撒母耳記上9章22-10章16節: 張肇榮牧師

掃羅被膏

一.撒母耳向尊貴人介紹掃羅(v.22-27)

9:22 撒母耳領掃羅和他僕人進了客堂,使他們在請來的客中坐首位;客約有三十個人。

9:23 撒母耳對廚役說:「我交給你收存的那一分祭肉現在可以拿來。」

9:24 廚役就把收存的腿拿來,擺在掃羅面前,撒母耳說:「這是所留下的,放在你面前。吃吧!因我請百姓的時候,特意為你存留這肉到此時。」當日,掃羅就與撒母耳同席。

【撒上九22】「撒母耳領掃羅和他僕人進了客堂,使他們在請來的客中坐首位,客約有三十個人。」他們可能都是城裡身分高貴的人物。

【撒上九23】「撒母耳對廚役說:“我交給你收存的那一份祭肉,現在可以拿來。”」那一份祭肉』即指收存腿肉(參24節)。

【撒上九24】「廚役就把收存的腿拿來,擺在掃羅面前。撒母耳說:“這是所留下的,放在你面前吃吧!因我請百姓的時候,特意為你存留這肉到此時。”當日掃羅就與撒母耳同席。」
『收存的腿』平安祭的右前腿是歸給祭司和他的家人享用的(參利七32~34),此處可能指左腿,腿肉是最上等的肉,表示待掃羅如上賓。『特意為你存留』表示撒母耳在掃羅到來之前,早已預知他的來到。


小結:

接續上文,一切都很美好.謙卑的掃羅,加上順服的撒母耳.記得撒母耳對立王這件事情心有不悅,更是因為百姓認為他已經老邁,又不要所立的士師,更是他不才的兒子,但是神的吩咐,撒母耳仍然遵行,沒有百般阻饒掃羅這位新王的出現,並且公開在這三十位貴客面前介紹掃羅,與他們一起坐席,並且是坐首位,並且把早已經預備好的腿肉拿出來,是在請百姓的時候所留下的,可能也有讓百姓都知道的意思.

撒母耳介紹掃羅,可以讓我們想到巴拿巴介紹保羅(也是掃羅),可以比較兩者的相似與不同.聖經中還有其他類似的故事嗎? 如果是你,自己的意思不被接納,所立的王又可能影響自己的身分地位,心裡做何感想?會如何做呢?

9:25 眾人從邱壇下來進城,撒母耳和掃羅在房頂上說話。

9:26 次日清早起來,黎明的時候,掃羅在房頂上。撒母耳呼叫他說:「起來吧,我好送你回去。」掃羅就起來,和撒母耳一同出去。

9:27 二人下到城角,撒母耳對掃羅說:「要吩咐僕人先走(僕人就先走了);你且站在這裡,等我將 神的話傳與你聽。」

【撒上九25】「眾人從邱壇下來進城,撒母耳和掃羅在房頂上說話。」『在房頂上說話』古代以色列人的房屋是平頂式,可供人在房頂上曬榖物、散步;撒母耳特意在眾目睽睽之下與掃羅談話,以示抬舉。

【撒上九26】「次日清早起來,黎明的時候,掃羅在房頂上。撒母耳呼叫他說:“起來吧!我好送你回去。”掃羅就起來,和撒母耳一同出去。」『掃羅在房頂上』房頂也可用來接待客人,夜間睡在安放寢具的角落。撒母耳與掃羅同行離城,表示掃羅擁有特殊的地位。


【撒上九27】「二人下到城角,撒母耳對掃羅說:“要吩咐僕人先走(僕人就先走了)。你且站在這裡,等我將神的話傳與你聽。”」『吩咐僕人先走』因有些話不能讓僕人聽見,以免洩露消息,橫生枝節。『將神的話傳與你聽』意指傳達神的旨意。

掃羅出門是為了尋找他父親失去的驢子,並不是出去爭取名譽或權力,卻找到了王位;撒母耳正在為百姓尋找一位合適的王,卻找到一個完全不關心政治、被人「藐視」(撒上十27)的基比亞農夫。這一切後面,都是神的安排,因為神「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為要廢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氣的,在神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林前一28~29)。
站是恭敬的表示,正如士兵站在長官面前接受訓話一樣。

雖然有的時候,主也要我們對祂像朋友一樣,坐在祂面前他聽祂的話,甚至彼此傾談有如親朋密友。但無論方式如何,我們對主的心總是存著敬畏和虔誠,那是永遠不可缺少的。神對你說話,這是蒙召的人不可缺少的經歷。凡是蒙主呼召的僕人,必定聽見過神的話。本章給我們看見,不是掃羅有一個雄心要去作以色列的王,乃是神揀選了他要他率領以色列人爭戰。我們必須先有神的呼召,而後才能成為神的僕人;我們必須先聽見了神的話語,然後才能接受差遣,把主的話語傳給人。但願神在祂的教會中,多多興起這樣蒙召的僕人來!


小結:

這個時候的掃羅還沒有什麼作為,下一刻撒母耳才要膏他為王.雖然撒母耳已經向尊貴人介紹,可是這件事情還是不要招搖為妙,所以要吩咐僕人先走. 有什麼事情是可以一發生就昭告天下,又有什麼事情是要先隱藏一下,等到時機成熟才向大家宣布呢?其中有什麼原則嗎?其中的智慧是什麼?


二.撒母耳膏立掃羅(v.1-7)

10:1 撒母耳拿瓶膏油倒在掃羅的頭上,與他親嘴,說:「這不是耶和華膏你作他產業的君嗎?

『膏油』是橄欖油加上一定配方的香料,調製成的香膏(參出三十23~24);

『親嘴』表徵接納與交通。

『祂產業』指以色列人,神拯救他們歸祂自己作祂的產業(參出三十四9;申四20);

『祂產業的君』即指作以色列人的王。

以色列王即位時,不但加冕,還被膏立。加冕是政治行動,使君王統治全國;受膏則表示君王成為神的代表,屬於宗教行動。君王經常由祭司或先知膏立,所用的膏油是用橄欖油、沒藥和其它貴重的香料特別調和而成的。這膏油澆在他的頭上,預表神聖靈的大能臨到他身上。膏立君王的禮儀,是叫他牢記自己責任重大,要靠神的智慧而不是靠自己的聰明來領導人民。

撒母耳向掃羅說話之前,先將膏油倒在他身上,這表明撒母耳是在膏油的底下向他說話。這是神藉著人說話最重要的原則。神要先知向人說話,不只他的話要對,要準確,同時還要注意說話的時候是否帶著膏油。是否話語出來,膏油也隨著出去。如果只有話語而沒有膏油,那只不過是死的字句。

親嘴是愛裡交通的表示,這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榜樣。我們向人說話,不只要在聖靈和能力裡,也要在愛的交通裡。因為出於愛心的話語,才是人最容易接受的話語。

三個印證: 10:2 你今日與我離別之後,在便雅憫境內的泄撒,靠近拉結的墳墓,要遇見兩個人。他們必對你說:『你去找的那幾頭驢已經找著了。現在你父親不為驢掛心,反為你擔憂,說:我為兒子怎麼才好呢?』

之一:有兩個人證實已找到那幾頭驢。這預言表明人的憂慮對解決問題沒有任何益處,只有神才是所有事情的解決者(參太六25~34)。

10:3 你從那裡往前行,到了他泊的橡樹那裡,必遇見三個往伯特利去拜 神的人:一個帶著三隻山羊羔,一個帶著三個餅,一個帶著一皮袋酒。 10:4 他們必問你安,給你兩個餅,你就從他們手中接過來。

在「他泊橡樹那裡」遇見三個人,從其中一人那裡得到兩個餅(3~4節)。這表明人的最重大而首要的問題是藉著敬拜,與神建立正確的關係。

撒母耳所預言的三個兆頭之二:被獻祭的人問安並送餅。

10:5 此後你到 神的山,在那裡有非利士人的防兵。你到了城的時候,必遇見一班先知從邱壇下來,前面有鼓瑟的、擊鼓的、吹笛的、彈琴的,他們都受感說話。

10:6 耶和華的靈必大大感動你,你就與他們一同受感說話;你要變為新人。 10:7 這兆頭臨到你,你就可以趁時而做,因為 神與你同在。

【撒上十5】「此後你到神的山,在那裡有非利士人的防兵。你到了城的時候,必遇見一班先知從邱壇下來,前面有鼓瑟的、擊鼓的、吹笛的、彈琴的,他們都受感說話。」『非利士人的防兵』指非利士人在鄰近基比亞的迦巴設有防營(參撒上十三3)。『一班先知』指有一批先知的門徒。根據文獻,撒母耳創辦了「先知學校」,訓練年輕人吹奏聖樂、受感說話。『受感說話』指在聖靈的感動下,不由自主地說出話來(參6,10節)。靠近敵人防兵的地方也不用擔心害怕,神與先知同在,照樣能夠讚美敬拜,受感說話.

【撒上十6】「耶和華的靈必大大感動你,你就與他們一同受感說話,你要變為新人。」『靈必大大感動』意指在聖靈的駕馭、推動之下;士師記中很多士師都有神的靈在他們身上,特別是參孫,此處可作為比較他們受感之後的發生的事情.『變為新人』不是指有如新約信徒被聖靈更新變化(參多三5),而是指暫時且局部的,好像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撒母耳所預言的三個兆頭之三:被聖靈感動,與一班先知一同受感說話。若有人為神作工,就須得到聖靈的幫助。這應該是三個兆頭中最重要的.

【撒上十7】「這兆頭臨到你,你就可以趁時而作,因為神與你同在。」『這兆頭』原文複數詞,指前面的三個兆頭:(1)有兩個人證實已找到那幾頭驢(參2節);(2)被獻祭的人問安並送餅(參4節);(3)被聖靈感動,與一班先知一同受感說話(參6節)。『趁時而作』原文是「作你手所找到的」。撒母耳鼓勵掃羅,既然親身驗證了前述三個兆頭,當事情臨到之時,就不要退縮。然而掃羅屆時卻把自己藏起來了(參22節)。神與你同在,是最寶貴的,最重要的.主耶穌的另一個名字就是以馬內利,神與我們同在.有主同在,就有真正的王,牧者,羊群出入就能夠得草吃.新約時代因為聖靈降臨,在信主的人身上為印記,永遠住在人的身上,不會離開,但是舊約時代,就如掃羅,士師記中的士師,神的靈降在人的身上,讓他有一些大作為,之後如果不繼續討神喜悅,聖靈就會收回去,所以大衛有這樣的禱告,不要從我收回你的聖靈(詩篇51:11).雖然現在聖靈不會離開我們,但是我們會讓聖靈擔憂,會不理會聖靈的光照,提醒,帶領,甚至責備,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思考問題:有神同在會發生什麼事?有什麼好處?如何保持在神的同在與愛中?

小結

我們現在要求印證,還會有兆頭嗎?現在需要求印證嗎?如何求印證?(神的話,環境的印證,內心的平安,三點成為一直線,或是禱告40天,求神興起環境)


三.神賜給掃羅新心(v. 8-13)

10:8 你當在我以先下到吉甲,我也必下到那裡獻燔祭和平安祭。你要等候七日,等我到了那裡,指示你當行的事。」

10:9 掃羅轉身離別撒母耳, 神就賜他一個新心。當日這一切兆頭都應驗了。

『吉甲』後來撒母耳在吉甲成立王國(參撒上十一14),眾百姓也正式在吉甲立掃羅為王(參撒上十一15)。然而,撒母耳在這裡的囑咐,並不是指十一章立王的事,乃是指立王兩年後十三章與非利士人爭戰的事(參撒上十三1,5)。

『等候七日』撒母耳與掃羅約定,要他在那裡等候七日(參撒上十三8);

神藉著撒母耳給掃羅先有一段話的帶領,但還有許多的話沒有說,等著以後再帶領他。

掃羅必須履行撒母耳要在吉甲「等候七日」的吩咐。正如撒上十三8所示,掃羅沒能遵守這吩咐,而顯露了他並不是真正相信和順服神(參撒上十五22)。他具有很多優點(參撒上九2~4),又被膏立,且得到了聖靈的恩賜,卻因沒有信心而失敗。這使我們切實地感到,信心是神多麼寶貴的禮物(參弗二8),並且是成功不可或缺鑰匙(參約壹二13~17)。

掃羅在兩件事上被試驗,就是信心和順服。在撒上十三章那危急的情況裡,掃羅所面對的問題是:他的信心是否足夠使他能以等候神?當你受窘於絕境,各方面都在催促你要採取一些行動時,試驗就會臨到你,要證明你是屬肉體的或是屬靈的。「等我到了那裡」,神能否信任我們等候祂的時間,並會謹慎行事呢?

另一次,在撒上十五章,掃羅奉命將亞瑪力人完全消滅。可是,那羊叫牛鳴的聲音,將他的悖逆顯露了。我們常是在小事上跌倒的。掃羅企圖去判別好肉體與壞肉體,借此將人肉體的「好」獻給神。但這種「好」不能代替順服。然而,他仍在抗議:「耶和華的命令我已遵守了。」是的,人心是詭詐的。掃羅的作風已無法可治。神必須得著一個全新和截然
不同的器皿。神在尋找一個肯將自己的看法和判斷放下,並全然接受屬天管理的人。「現在你的王位必不長久,耶和華已經尋著一個合祂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

【撒上十9】「掃羅轉身離別撒母耳,神就賜他一個新心。當日這一切兆頭都應驗了。」

『新心』原文是「轉變他,給他另一顆心」,使他對事物的想法有所改變;從前所想的是個人農耕的事,如今所想的是以色列人的處境和前途。

神向誰說話,就在誰身上動了工,誰就有了改變,這是真實屬天的經歷。不過我們必須有信心,用信心接受神的話語。許多人因為沒有信心與所聽見的道調和,結果神的話在他身上就不能發生作用。因此,他們就不能在經歷上證實神話語的真實。

「神就改變了他。」這話何等寶貴和甜美!人不能改變自己,我們一再的犯罪,一再的跌倒,就證明我們毫無能力,毫無辦法來改變自己。但是感謝神「神就改變了他。」歷代以來,神改變了千千萬萬的人,神能改變人的心,神能改變人的行為,神能改變人的生活,這是何等奇妙的一件事,願榮耀歸給祂!

神改變了掃羅,就「使他有另一個心」(呂譯)。這裡的意思乃是:掃羅從此就有了另一個心志,心思並心情,他整個人的傾向和從前不一樣了。並且他外面也有了大的改變,因為他裡面有了另一個心,外面自然就有了另一種的生活。我們一生的果效,都是由心發出(參箴四23)。


小結:

世界上選擇領袖(例如民選官員)的條件是什麼?與教會中屬靈的領袖的條件有不同嗎?有何相同,又有何不同?

為何神要賜給掃羅王一個新心?很重要嗎?為何很重要?


10:10 掃羅到了那山,有一班先知遇見他, 神的靈大大感動他,他就在先知中受感說話。

10:11 素來認識掃羅的,看見他和先知一同受感說話,就彼此說:「基士的兒子遇見甚麼了?掃羅也列在先知中嗎?」

10:12 那地方有一個人說:「這些人的父親是誰呢?」此後有句俗語說:「掃羅也列在先知中嗎?」

10:13 掃羅受感說話已畢,就上邱壇去了。

【撒上十10】「掃羅到了那山,有一班先知遇見他,神的靈大大感動他,他就在先知中受感說話。」『那山』就是神的山基比亞;『在先知中受感說話』意指「與他們一同受感說話」。

【撒上十11】「素來認識掃羅的,看見他和先知一同受感說話,就彼此說:“基士的兒子遇見什麼了?掃羅也列在先知中嗎?”」素來認識掃羅的人,看見他突然由一個粗魯無見識的農家子弟,轉變成為一個具有先知才能的戰士和政治家,這對他們來說似乎是難以置信的。

【撒上十12】「那地方有一個人說:“這些人的父親是誰呢?”此後有句俗語說:“掃羅也列在先知中嗎?”」『這些人的父親』意指教導他們的老師,先知的門徒又稱先知的兒子;
『是誰呢?』輕蔑的問語,表示掃羅竟然身列其中。耶穌也曾被藐視,拿撒勒能出什麼好的嗎?也曾經有幾次,人們說,這不是約瑟的兒子嗎?我們不都認識他的父母嗎?現在他怎麼說『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的』呢?」(約翰福音 6:42) 保羅也說他雖然憑著外貌認過基督,如今卻不再這樣認他了。 哥林多後書 5:16 我們會憑外貌認人嗎?都會憑什麼外貌的條件?可以憑外貌認人嗎?如何避免?

【撒上十13】「掃羅受感說話已畢,就上邱壇去了。」『邱壇』原文是定冠詞,指那班先知原先下來的邱壇(參5節);掃羅與他們一同行動,回到出發地點。

小結:

掃羅是王,與先知有何相同與不同?為何他也要在先知中受感說話?(這是另一個兆頭,證明神的靈大大感動他,是被神改變的人).

如何知道一個人被神的靈大大感動?我有被神的靈感動的經驗嗎?


四.掃羅不告訴叔叔(v. 14-16)

10:14 掃羅的叔叔問掃羅和他僕人說:「你們往哪裡去了?」回答說:「找驢去了。我們見沒有驢,就到了撒母耳那裡。」

10:15 掃羅的叔叔說:「請將撒母耳向你們所說的話告訴我。」

10:16 掃羅對他叔叔說:「他明明地告訴我們驢已經找著了。」至於撒母耳所說的國事,掃羅卻沒有告訴叔叔。

【撒上十14】「掃羅的叔叔問掃羅和他僕人說:“你們往哪裡去了?”回答說:“找驢去了。我們見沒有驢,就到了撒母耳那裡。”」『掃羅的叔叔』極可能就是那些「素來認識掃羅的」人中之一(參11節),對掃羅受感說話極為訝異,故有此問。掃羅按照實情回話(參撒上九10)。

【撒上十15】「掃羅的叔叔說:“請將撒母耳向你們所說的話告訴我。”」追根究底,想要知道掃羅改變的原因。

【撒上十16】「掃羅對他叔叔說:“他明明地告訴我們驢已經找著了。”至於撒母耳所說的國事,掃羅卻沒有告訴叔叔。」掃羅說的也是實話。

『國事』即指撒母耳膏立他為王的事;

『卻沒有告訴』神對他個人所說的旨意,沒有必要講給第三者聽,為此撒母耳特地叫掃羅先將僕人送走(參撒上九27)。

小結:

對掃羅來說,本來是找驢,竟然找到了王位,這一切的經歷都太震撼,難以在短時間內消化,並且他還沒有真正當王,還有一段路要走,所以他沒有告訴他叔叔.

叔叔也是家人,親戚,掃羅可能在外人中還敢講話,可是對家人更不敢說明實情.

其實很多時候,對家人的看法,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都是自己想太多.尤其在家人面前做見證,見證神在自己身上的作為,是最自然的,因為家人很了解我們,所以有改變,家人也最清楚.勇敢在家人面前做見證,靠著神的能力與智慧,不用害怕.